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理想,孔子是怎样评价他的学生的?他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
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向孔子谈他们的理想:公西华的理想是在祭祀和盟会的时候,做一个主持人。实际上公西华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很会办外交,后来成为外交官,被派到齐国做大使。公西华出使齐国后,冉有跑去找孔子,向孔子申请一些小米送给公西华的母亲。
冉有为什么去要小米?因为冉有这时是孔子的大管家,是孔子的宰。冉有很会理财,是一位理财专家。子贡是个赚钱专家,颜回是个读书专家,子路是个打仗专家。冉有后来又到季孙氏大夫那里,当季孙氏大夫的大管家。他向孔子要小米,孔子说给她一些吧。给多少?书上记载叫作“与之釜”,这个“釜”是多少,学术界有争论,有各种算法。我们打个比方说,给她一麻袋,冉有说,再给点吧。孔子说,那就再给三分之一麻袋,结果冉有给了一马车。孔子不高兴了,孔子说,“赤之适齐也。”赤就是公西华,公西华的名字叫赤,字子华。是说公西华这孩子当大使,出使齐国,“乘肥马,衣轻裘。”什么叫乘肥马?不是骑着肥马,那个时候不骑马,马是拉车子的,他坐着很膘壮的马拉的车子,高级轿车,身上穿着最高级的衣服,阔气得不得了,他母亲的钱为什么还要我给?孔子说,君子周急不济富。君子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这个故事里有问题,第一个问题,公西华出差,为什么要孔子掏钱?第二个问题,公西华出的是公差,还是私差,就是公西华出使齐国,是鲁国的国君派过去的?还是孔子派过去的?如果是国君派过去的,国君掏钱。孔子派的,该孔子掏钱。他出的是公差还是私差?公西华坐的是高级轿车,穿着高档衣服,他妈怎么会没钱用,没饭吃?为什么公西华不来要钱,冉有来要?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我的观点是:公西华出的是公差,是鲁国国君派他去的。他的车子,他的衣服都是鲁国国君给的。用的是公款,公款不能私用。公西华享受这样待遇,一个是他作为大使的待遇,再一个是显示鲁国的体面。他用的车子,他穿的衣服,到齐国去,是给齐国人看的,不是给他享受的。他不能把这个钱拿来给他妈妈。公款私用是不忠,妈妈没钱是不孝,忠孝不能两全,忠在前,孝在后,所以公西华的妈妈还是没钱用。冉有与公西华是同学,同学不能看着同学的妈妈没钱用,他又不能向鲁国国君去要钱。公西华那么体面,他们家里穷兮兮的,不合适。这话不能跟政府讲,那跟谁讲呢?跟老师讲。老师想,也有道理,给点吧,够用就行了。这是孔子的想法。冉有的想法是什么?他想,公西华在外面那么风光体面,不能说给点就行,给得足够才行。这就是他们的分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些问题来。第一,孔子应该是收入不错的,否则他哪儿有钱接济学生呢?他倒不是把教育搞成产业了,他自己有收入。
第二,孔子的学生是可以做他管家的,冉有就是他的管家,冉有后来到季孙氏大夫那儿做管家了,孔子在学生中,又选了一个管家,就是原宪,原宪是地地道道的贫困生。孔子的学生中,最有钱的是子贡,最没钱的是原宪,于是孔子给了原宪一笔钱和一些小米。给了多少小米?九百,九百是多少?《论语》中没有量词,不知道九百是多少。但是我们知道,孔子做官的时候,他的俸禄是六万,六万是多少也没讲,粟六万,给原宪的小米是粟九百,也给得不少,原宪不要。孔子说你拿去,你自己吃不完,可以给老乡。孔子并不小气,他是有原则的,我该给就给,不该给就不给,我不能拿我的钱给学生去摆谱。
第三,孔门之中老师和学生、同学和同学的关系像个家庭,孔子就像一个老父亲,还有大哥,二哥,小弟,公西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是小弟弟。冉有大,他又是管家,他就要管这个事。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孔门之中的这种人际关系。而且,做孔子的管家还有一点自主权,孔子批准了那么多,冉有实际没按照孔子批准的数量给,他动用了自主权。
公西华、冉有、子路这三个人,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呢?
有一个叫季子然的人,问过孔子,子路和冉有这两个人是大臣吗?孔子说,是具臣。什么叫具臣?就是有工作能力的人。什么叫大臣?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就是以正义和大道来辅佐国君,如果国君不接受你的正义和大道,就辞职。意思是说冉有和子路做不到这一点,季子然紧跟着又问了一句,那他们两个就是老板的跟屁虫吗?孔子说那倒不会,如果是杀父弑君、大逆不道的事这两个人还不会跟着走。也就是说,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的评价是有工作能力、有道德底线,但是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仁。实际上还有人向孔子问过这三个人。这个人问孔子:“子路仁乎?”子路这个人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由也”。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担任一个千乘之国的一个执政者,让他去管理这个国家的兵役和赋税,至于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这个人再问,冉有怎么样?孔子说,求这个人,可以到一个县里面,或者到一个大的领地里面去当一个总管,至于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这个人又问孔子说,赤呢?公西华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赤这个人可以让他穿着礼服,带着礼帽和客人们谈话,可以做司仪,可以做主持人,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什么叫不知道?就是不承认,不承认他们达到了仁这个境界。因此我们要问,这么好的学生都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谁达到了呢?恐怕一个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孔子自己就说自己没达到。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圣和仁这两个境界太高了,我孔丘没有达到。老师都没有达到,他学生能达到吗?有人说这个例子恐怕不能算数,这是孔子谦虚。孔子是谦虚吗?我们看看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后面孔子说了什么?孔子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就是圣和仁这两个境界,我孔丘没有达到,我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是为之不厌,就是工作起来不厌倦,我热爱工作。第二是诲人不倦,我热爱教学,我教学生不疲倦,我就这两条。他说这还不是谦虚吗?一个大圣人就这两条?你不要小看这两条,这两条做到也不容易。所以孔子说完这个话以后,他的学生公西华马上接了一句,“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说先生的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学生们学不来的。这是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评价,他们都有工作能力,能出去做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对曾皙他为什么说“吾与点也”?他为什么欣赏曾皙呢?
没有材料可以证明,但只能猜测。我认为,就是因为曾皙乐。暮春三月和朋友们一起旅游、踏青,洗洗澡,吹吹风,唱着歌儿回家去,多快乐。曾皙达到了乐的境界,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境界,在孔子那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打开论语第一条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是什么意思?关键是“时”是什么意思?“时”有两种解释:一个叫作时时,就是时时刻刻;第二个叫作按时,按时的说法可能更接近原意一些。因为学是老师教你,我学,习是学习,是练习。我从老师那儿学来,又按时去练习,那不是很快乐吗?总而言之,在孔子这里学习是种快乐的事情,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知道知识,不如你喜欢知识。喜欢知识,你不如在知识当中获得快乐。我很赞成孔子的这个观点。我明确反对“学海无涯苦作舟”,按照孔子的教导,学习本来是快乐的事情,为什么要苦作舟呢?你看孔子的课堂多么快乐,连踏青、春游都在讨论。我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中国所有的学校和课堂都像孔子的课堂一样充满快乐,中国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当然,这是一方面,作为教育者你要营造快乐的氛围,作为学习者,你要以知识、以真理为快乐,谁做到这一点了呢?
颜回,字子渊,也叫颜渊,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这是公开的秘密。颜回为什么讨老师喜欢呢?原因很多,好学。别人两次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他回答说,颜回,但是可惜颜回去世了,自从颜回去世以后我的学生没有好学的。好像其他的学生都不是他的学生。但是有一条很重要,就是颜回在学习当中快乐,孔子怎么样赞美颜回呢?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颜回太优秀了,吃着非常简单的饭,一箪食,就是一种食物,一瓢饮,渴了拿一瓢水就喝了,住在穷街陋巷里面,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觉得这日子怎么能过呀?太苦了,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从始至终都是快乐的。我们要问,颜回快乐什么?颜回是觉得一箪食很快乐?一瓢饮很快乐?是在陋巷很快乐?颜回就喜欢过苦日子吗?恐怕没有这种人。颜回的快乐,是他学道的快乐。也就是说,颜回他不在乎住在哪儿,住在陋巷他这么快乐,住在星级宾馆,他也这么快乐,只要让他谋道,只要让他治学,他就快乐。所以颜回的快乐是以知识、以真理,以道义本身为乐,这是最高境界。所以孔子像咏叹调一样地赞美他。孔子喜欢颜回,而且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喜欢。他不是对着别人夸,或者当着颜回面夸,他是当着别的学生夸颜回,还拿别的学生跟颜回比。问你,你跟颜回比,你怎么样?前面我们讲过,他问子贡,你跟回比哪一个强一些?子贡乖巧,马上说,老师,我哪敢比阿回?孔子非常高兴,他说,你说得对,不如也。孔子还要替颜回打抱不平,也是拿子贡来比。他说颜回这个学生道德品质好,学习成绩又好,品学兼优,可怎么就穷得叮当响呢?阿赐不务正业,叫做“赐不授命”,本来我们读书人,读书,做学问,做官。可偏偏他做生意,不知道他赚多少钱?我觉得孔子这些话,有点问题,首先是颜回自己都不改其乐,您老人家着什么急?第二,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固然很好,像子贡,冉有那样去赚钱、去做官,也不能说不好。有人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子贡赞助的,后来孔子回国是子贡和冉有说服鲁国的执政者,把孔子请回来。这些事情也要有学生做,如果大家都学颜回,不去做官,也不去赚钱,您老人家周游列国谁赞助啊?您老人家打道回府的时候谁张罗啊?所以孔子一个劲儿地夸颜回,有学生就不服气。子贡是真服假服,不知道,子路是明摆着不服气。
有一回,孔子、颜回、子路三个人在一块儿,孔子对颜回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什么意思?别人用我们,我们就出去做官,别人不用我们,我们就当隐士,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阿回,就咱俩了。子路在旁边听着什么感觉?子路说:“子行三军,则谁与”。 他说,老师要是当了三军统帅,带兵打仗,谁跟着去啊?这意思很清楚,因为子路很勇敢,又会打仗,颜回不会,您带谁啊?孔子说,我知道有一种人,这种人空着两只手,就敢打老虎,光着两只脚,就敢过河,他死了都不知道后悔,这种人我不带他去。这谁都听得出,这是说谁的。这哪里像圣人和学生在说话,这简直就像俩小孩在斗嘴、赌气。但是我读《论语》,最喜欢这种很真实的场景。我赞成李泽厚先生,李零先生的观点,我们三个人都最喜欢子路和子贡这两个人,一个有勇,一个有谋,一个像李逵,一个像吴用,有性格。读《论语》把颜回的东西翻过来复过去看,看不出他有什么要学的。
其实孔子也喜欢子路,也夸过子路。有一次孔子说,穿着旧棉袍和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毫无羞愧之色的人,恐怕只有仲由了,这是夸仲由。孔子接着说,别人阔气他不嫉妒,自己贫困不贪求,这非常好。子路是老挨孔子骂的,难得受一回表扬,所以他每天背这两句话,别人阔气不嫉妒,自己贫困不贪求。孔子又说,就那么点德行,老念叨什么?这是敲打子路。孔子确实是因材施教,他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掌握学生的性格,而且他知道人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不好他要修理。子贡聪明,聪明就容易耍小聪明,卖弄聪明,所以孔子老敲打他说,你不聪明,你比人家笨。子路勇敢,勇敢的人容易鲁莽、冒失、盲目。所以孔子也老敲打他说,子路太冲了,危险。孔子甚至说过这样的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就是像仲由这样的,不得好死。孔子是在一次讨论会上说的。当时有四个学生,其中有一个我们就不说名字了,是一个大孝子,还有子路,子贡,冉有。四个人在一起讨论,各有各的表情,大孝子一脸的严肃,恭恭敬敬的。冉有和子贡侃侃如也,因为他俩比较年轻,又比较聪明,谈笑风生。子路呢?子路叫行行如也,这里是一个行走的行字,在这个地方它既不读行,也不读银行的行,要读行,什么叫行行如也?就是愣头愣脑,雄纠纠气昂昂。师生之间在一起聊天,大孝子严肃,冉有和子贡年轻活泼,子路雄赳赳的在那个地方,这个时候又不打架,孔子就笑着说,你们看,像仲由这样的恐怕不得好死。孔子本是一句玩笑话,然而不幸成为事实。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孔子的这个老挨骂的老学生——子路,壮烈地牺牲在这场内乱中。当时的情况是在战斗中,有人用戈击断了子路的冠缨,冠上面有一个绳子,绳子被打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就继续把绳子系起来,最后他被人砍成了肉泥。孔子有很多学生在卫国做官,孔子听说卫国内乱的消息后,叹了一口气说,“柴也其来,由也死矣。”柴是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叫高柴,高柴的字是子羔,羊羔的羔,高柴这个人的特点是:第一,个子矮。第二相貌不好。第三智商不高。孔子对他的评价是“柴也愚”。高柴和子路当时都在卫国做官,但是孔子的判断是高柴虽然个子矮、相貌丑、智商低,他倒是能回来,子路虽然非常勇敢,但是必死无疑。果然最后高柴回来了,子路牺牲了。孔子当时的心情非常地悲痛。子路壮烈牺牲时孔子七十二岁,一年以后,孔子也去世了。
孔子的晚年是怎么样的呢?孔子晚年的境遇和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下期请看:
实话孔子(六):伤心事与玩笑话。
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向孔子谈他们的理想:公西华的理想是在祭祀和盟会的时候,做一个主持人。实际上公西华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很会办外交,后来成为外交官,被派到齐国做大使。公西华出使齐国后,冉有跑去找孔子,向孔子申请一些小米送给公西华的母亲。
冉有为什么去要小米?因为冉有这时是孔子的大管家,是孔子的宰。冉有很会理财,是一位理财专家。子贡是个赚钱专家,颜回是个读书专家,子路是个打仗专家。冉有后来又到季孙氏大夫那里,当季孙氏大夫的大管家。他向孔子要小米,孔子说给她一些吧。给多少?书上记载叫作“与之釜”,这个“釜”是多少,学术界有争论,有各种算法。我们打个比方说,给她一麻袋,冉有说,再给点吧。孔子说,那就再给三分之一麻袋,结果冉有给了一马车。孔子不高兴了,孔子说,“赤之适齐也。”赤就是公西华,公西华的名字叫赤,字子华。是说公西华这孩子当大使,出使齐国,“乘肥马,衣轻裘。”什么叫乘肥马?不是骑着肥马,那个时候不骑马,马是拉车子的,他坐着很膘壮的马拉的车子,高级轿车,身上穿着最高级的衣服,阔气得不得了,他母亲的钱为什么还要我给?孔子说,君子周急不济富。君子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这个故事里有问题,第一个问题,公西华出差,为什么要孔子掏钱?第二个问题,公西华出的是公差,还是私差,就是公西华出使齐国,是鲁国的国君派过去的?还是孔子派过去的?如果是国君派过去的,国君掏钱。孔子派的,该孔子掏钱。他出的是公差还是私差?公西华坐的是高级轿车,穿着高档衣服,他妈怎么会没钱用,没饭吃?为什么公西华不来要钱,冉有来要?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我的观点是:公西华出的是公差,是鲁国国君派他去的。他的车子,他的衣服都是鲁国国君给的。用的是公款,公款不能私用。公西华享受这样待遇,一个是他作为大使的待遇,再一个是显示鲁国的体面。他用的车子,他穿的衣服,到齐国去,是给齐国人看的,不是给他享受的。他不能把这个钱拿来给他妈妈。公款私用是不忠,妈妈没钱是不孝,忠孝不能两全,忠在前,孝在后,所以公西华的妈妈还是没钱用。冉有与公西华是同学,同学不能看着同学的妈妈没钱用,他又不能向鲁国国君去要钱。公西华那么体面,他们家里穷兮兮的,不合适。这话不能跟政府讲,那跟谁讲呢?跟老师讲。老师想,也有道理,给点吧,够用就行了。这是孔子的想法。冉有的想法是什么?他想,公西华在外面那么风光体面,不能说给点就行,给得足够才行。这就是他们的分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些问题来。第一,孔子应该是收入不错的,否则他哪儿有钱接济学生呢?他倒不是把教育搞成产业了,他自己有收入。
第二,孔子的学生是可以做他管家的,冉有就是他的管家,冉有后来到季孙氏大夫那儿做管家了,孔子在学生中,又选了一个管家,就是原宪,原宪是地地道道的贫困生。孔子的学生中,最有钱的是子贡,最没钱的是原宪,于是孔子给了原宪一笔钱和一些小米。给了多少小米?九百,九百是多少?《论语》中没有量词,不知道九百是多少。但是我们知道,孔子做官的时候,他的俸禄是六万,六万是多少也没讲,粟六万,给原宪的小米是粟九百,也给得不少,原宪不要。孔子说你拿去,你自己吃不完,可以给老乡。孔子并不小气,他是有原则的,我该给就给,不该给就不给,我不能拿我的钱给学生去摆谱。
第三,孔门之中老师和学生、同学和同学的关系像个家庭,孔子就像一个老父亲,还有大哥,二哥,小弟,公西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是小弟弟。冉有大,他又是管家,他就要管这个事。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孔门之中的这种人际关系。而且,做孔子的管家还有一点自主权,孔子批准了那么多,冉有实际没按照孔子批准的数量给,他动用了自主权。
公西华、冉有、子路这三个人,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呢?
有一个叫季子然的人,问过孔子,子路和冉有这两个人是大臣吗?孔子说,是具臣。什么叫具臣?就是有工作能力的人。什么叫大臣?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就是以正义和大道来辅佐国君,如果国君不接受你的正义和大道,就辞职。意思是说冉有和子路做不到这一点,季子然紧跟着又问了一句,那他们两个就是老板的跟屁虫吗?孔子说那倒不会,如果是杀父弑君、大逆不道的事这两个人还不会跟着走。也就是说,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的评价是有工作能力、有道德底线,但是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仁。实际上还有人向孔子问过这三个人。这个人问孔子:“子路仁乎?”子路这个人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由也”。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担任一个千乘之国的一个执政者,让他去管理这个国家的兵役和赋税,至于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这个人再问,冉有怎么样?孔子说,求这个人,可以到一个县里面,或者到一个大的领地里面去当一个总管,至于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这个人又问孔子说,赤呢?公西华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赤这个人可以让他穿着礼服,带着礼帽和客人们谈话,可以做司仪,可以做主持人,他是不是仁?我不知道。什么叫不知道?就是不承认,不承认他们达到了仁这个境界。因此我们要问,这么好的学生都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谁达到了呢?恐怕一个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孔子自己就说自己没达到。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圣和仁这两个境界太高了,我孔丘没有达到。老师都没有达到,他学生能达到吗?有人说这个例子恐怕不能算数,这是孔子谦虚。孔子是谦虚吗?我们看看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后面孔子说了什么?孔子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就是圣和仁这两个境界,我孔丘没有达到,我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是为之不厌,就是工作起来不厌倦,我热爱工作。第二是诲人不倦,我热爱教学,我教学生不疲倦,我就这两条。他说这还不是谦虚吗?一个大圣人就这两条?你不要小看这两条,这两条做到也不容易。所以孔子说完这个话以后,他的学生公西华马上接了一句,“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说先生的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学生们学不来的。这是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评价,他们都有工作能力,能出去做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对曾皙他为什么说“吾与点也”?他为什么欣赏曾皙呢?
没有材料可以证明,但只能猜测。我认为,就是因为曾皙乐。暮春三月和朋友们一起旅游、踏青,洗洗澡,吹吹风,唱着歌儿回家去,多快乐。曾皙达到了乐的境界,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境界,在孔子那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打开论语第一条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是什么意思?关键是“时”是什么意思?“时”有两种解释:一个叫作时时,就是时时刻刻;第二个叫作按时,按时的说法可能更接近原意一些。因为学是老师教你,我学,习是学习,是练习。我从老师那儿学来,又按时去练习,那不是很快乐吗?总而言之,在孔子这里学习是种快乐的事情,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知道知识,不如你喜欢知识。喜欢知识,你不如在知识当中获得快乐。我很赞成孔子的这个观点。我明确反对“学海无涯苦作舟”,按照孔子的教导,学习本来是快乐的事情,为什么要苦作舟呢?你看孔子的课堂多么快乐,连踏青、春游都在讨论。我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中国所有的学校和课堂都像孔子的课堂一样充满快乐,中国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当然,这是一方面,作为教育者你要营造快乐的氛围,作为学习者,你要以知识、以真理为快乐,谁做到这一点了呢?
颜回,字子渊,也叫颜渊,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这是公开的秘密。颜回为什么讨老师喜欢呢?原因很多,好学。别人两次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他回答说,颜回,但是可惜颜回去世了,自从颜回去世以后我的学生没有好学的。好像其他的学生都不是他的学生。但是有一条很重要,就是颜回在学习当中快乐,孔子怎么样赞美颜回呢?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颜回太优秀了,吃着非常简单的饭,一箪食,就是一种食物,一瓢饮,渴了拿一瓢水就喝了,住在穷街陋巷里面,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觉得这日子怎么能过呀?太苦了,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从始至终都是快乐的。我们要问,颜回快乐什么?颜回是觉得一箪食很快乐?一瓢饮很快乐?是在陋巷很快乐?颜回就喜欢过苦日子吗?恐怕没有这种人。颜回的快乐,是他学道的快乐。也就是说,颜回他不在乎住在哪儿,住在陋巷他这么快乐,住在星级宾馆,他也这么快乐,只要让他谋道,只要让他治学,他就快乐。所以颜回的快乐是以知识、以真理,以道义本身为乐,这是最高境界。所以孔子像咏叹调一样地赞美他。孔子喜欢颜回,而且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喜欢。他不是对着别人夸,或者当着颜回面夸,他是当着别的学生夸颜回,还拿别的学生跟颜回比。问你,你跟颜回比,你怎么样?前面我们讲过,他问子贡,你跟回比哪一个强一些?子贡乖巧,马上说,老师,我哪敢比阿回?孔子非常高兴,他说,你说得对,不如也。孔子还要替颜回打抱不平,也是拿子贡来比。他说颜回这个学生道德品质好,学习成绩又好,品学兼优,可怎么就穷得叮当响呢?阿赐不务正业,叫做“赐不授命”,本来我们读书人,读书,做学问,做官。可偏偏他做生意,不知道他赚多少钱?我觉得孔子这些话,有点问题,首先是颜回自己都不改其乐,您老人家着什么急?第二,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固然很好,像子贡,冉有那样去赚钱、去做官,也不能说不好。有人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子贡赞助的,后来孔子回国是子贡和冉有说服鲁国的执政者,把孔子请回来。这些事情也要有学生做,如果大家都学颜回,不去做官,也不去赚钱,您老人家周游列国谁赞助啊?您老人家打道回府的时候谁张罗啊?所以孔子一个劲儿地夸颜回,有学生就不服气。子贡是真服假服,不知道,子路是明摆着不服气。
有一回,孔子、颜回、子路三个人在一块儿,孔子对颜回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什么意思?别人用我们,我们就出去做官,别人不用我们,我们就当隐士,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阿回,就咱俩了。子路在旁边听着什么感觉?子路说:“子行三军,则谁与”。 他说,老师要是当了三军统帅,带兵打仗,谁跟着去啊?这意思很清楚,因为子路很勇敢,又会打仗,颜回不会,您带谁啊?孔子说,我知道有一种人,这种人空着两只手,就敢打老虎,光着两只脚,就敢过河,他死了都不知道后悔,这种人我不带他去。这谁都听得出,这是说谁的。这哪里像圣人和学生在说话,这简直就像俩小孩在斗嘴、赌气。但是我读《论语》,最喜欢这种很真实的场景。我赞成李泽厚先生,李零先生的观点,我们三个人都最喜欢子路和子贡这两个人,一个有勇,一个有谋,一个像李逵,一个像吴用,有性格。读《论语》把颜回的东西翻过来复过去看,看不出他有什么要学的。
其实孔子也喜欢子路,也夸过子路。有一次孔子说,穿着旧棉袍和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毫无羞愧之色的人,恐怕只有仲由了,这是夸仲由。孔子接着说,别人阔气他不嫉妒,自己贫困不贪求,这非常好。子路是老挨孔子骂的,难得受一回表扬,所以他每天背这两句话,别人阔气不嫉妒,自己贫困不贪求。孔子又说,就那么点德行,老念叨什么?这是敲打子路。孔子确实是因材施教,他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掌握学生的性格,而且他知道人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不好他要修理。子贡聪明,聪明就容易耍小聪明,卖弄聪明,所以孔子老敲打他说,你不聪明,你比人家笨。子路勇敢,勇敢的人容易鲁莽、冒失、盲目。所以孔子也老敲打他说,子路太冲了,危险。孔子甚至说过这样的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就是像仲由这样的,不得好死。孔子是在一次讨论会上说的。当时有四个学生,其中有一个我们就不说名字了,是一个大孝子,还有子路,子贡,冉有。四个人在一起讨论,各有各的表情,大孝子一脸的严肃,恭恭敬敬的。冉有和子贡侃侃如也,因为他俩比较年轻,又比较聪明,谈笑风生。子路呢?子路叫行行如也,这里是一个行走的行字,在这个地方它既不读行,也不读银行的行,要读行,什么叫行行如也?就是愣头愣脑,雄纠纠气昂昂。师生之间在一起聊天,大孝子严肃,冉有和子贡年轻活泼,子路雄赳赳的在那个地方,这个时候又不打架,孔子就笑着说,你们看,像仲由这样的恐怕不得好死。孔子本是一句玩笑话,然而不幸成为事实。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孔子的这个老挨骂的老学生——子路,壮烈地牺牲在这场内乱中。当时的情况是在战斗中,有人用戈击断了子路的冠缨,冠上面有一个绳子,绳子被打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就继续把绳子系起来,最后他被人砍成了肉泥。孔子有很多学生在卫国做官,孔子听说卫国内乱的消息后,叹了一口气说,“柴也其来,由也死矣。”柴是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叫高柴,高柴的字是子羔,羊羔的羔,高柴这个人的特点是:第一,个子矮。第二相貌不好。第三智商不高。孔子对他的评价是“柴也愚”。高柴和子路当时都在卫国做官,但是孔子的判断是高柴虽然个子矮、相貌丑、智商低,他倒是能回来,子路虽然非常勇敢,但是必死无疑。果然最后高柴回来了,子路牺牲了。孔子当时的心情非常地悲痛。子路壮烈牺牲时孔子七十二岁,一年以后,孔子也去世了。
孔子的晚年是怎么样的呢?孔子晚年的境遇和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下期请看:
实话孔子(六):伤心事与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