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犁青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元旦,我在香港,住在浅水湾。香港诗人犁青得知,就和夫人卡桑来看我。犁青还是带着他的招牌式微笑。他的外貌很像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简直可以乱真。尤其是这微笑,就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几年不见,“西哈努克”老了,动作略感迟缓,听力越加不行,戴着助听器也只能勉强交流了。我想起学术大师钱钟书的一句话:“眼光放远,万事皆悲。”但是犁青也“悲”得早了一点,他离八十岁还有两年呢。夫人卡桑是新加坡人,但是汉语倍儿棒,卡桑就成了犁青的传译。犁青抱怨说,《香港文学史》还没有写完,就摔了跟头,这下子工作受到影响了。我说,慢慢来,“欲速则不达”嘛。
  中国每次举行作代会,犁青总是少数几位海外的特邀代表。比之当代中国诗人,犁青的人生要丰富坎坷得多。他是福建人,年轻时候就去到赤道线上的千岛之国。作为一个异乡人,他在印度尼西亚养鱼,种瓜,慢慢地兴办实业,建起自己的一个规模不小的跨国公司,然后1947年到了香港。所以他是诗人,又是实业家。过去我在大陆或者港澳遇到他,他总是要友好地向我的裤袋里强行塞点钱。近年我告诉他,现在的中国教授也不穷了,这“友好活动”才告终止。
  犁青写诗很早,初期的诗可以说是他少年的足迹、生命的朝露。近几十年,他活跃在世界诗坛,巡走于我们这个蓝色星球,有时候,一天要走4个国家,他是国际诗人笔会的执行主席啊。许多诗都是在飞机上写成的,美丽的多灾多难的世界,给了这位人性的诗人以灵感,诗写在飞机票上,记在旅途的餐巾纸上。犁青的诗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的许多诗事活动,犁青常常是中国的代表。所以我在香港大学举办的“犁青新书发布会”上说他“是中国诗歌的微笑大使”。在一次世界诗人大会的中途休息时间,犁青找到我,说,彼得洛夫也到会了,愿不愿意和他交谈一下。我知道彼得洛夫是塞尔维亚诗人,现在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犁青的外国研究者之一。彼得洛夫过来和我握手,互道问候后,我们就用俄语开始热情交谈起来。不懂俄语的犁青,站在旁边,高兴地微笑。
  2004年4月,我接到澳门文化研究会(LECM)梁披云会长的邀请信,邀请我去澳门“专程考察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项目”,“特区政府并将安排吕进先生做一个讲座”。去到澳门,遇到了澳门知名学者高戈、台湾知名诗人向明、新加坡知名学者陈剑,而犁青则是访问团的团长。特区文化局长何丽钻女士介绍情况后,我们考察了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的200多处建筑,最后提出,申遗应突出澳门旧城区中外文化交融的特色,这个主意受到采纳。次年,澳门申遗获得成功。做讲座就是我的事了,地点在高美士中葡学校,题目是《诗歌与教育》,犁青和全体专家都出席。
其他文献
摆在面前的四川诗人彭志强的诗集《秋风破》是一部关于杜甫踪迹史的诗歌传记。诗人放弃了年假和所有的小长假,自驾一万多公里长路,踏遍杜甫留下的几十处重要遗迹,许多时候通宵达旦开车狂奔,只为抵达杜甫曾经抵达过的地方,他们所重叠的不仅仅是踪迹或足印,还有汉语的理想,以及气息相通的灵魂。  《秋风破》是一部向杜甫致敬的诗稿,一部以新诗为诗圣别立的心传,也是一部关于辉煌、苦难和希望的交响诗:其规制开阖而跌宕,其
期刊
社会变迁带来新的时代命题,“个体道德挺立”的问题正在向“人们如何生活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转变,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矛盾冲突明显。而这些,在天才诗人和精纯的诗歌这儿,总是不构成问题。因为诗人总是率先遭遇,也最先解决这些问题。诗人,至善的精灵,最为纯正的个体;诗歌,向来凝聚精神力量,目标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缘此,这里推荐风荷《说诗》、熊魁《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丛文《墓志铭》这三首诗。三者之间,具有内在
期刊
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曾说,人们在阅读现代作品时经常会感到困惑,不知该关注创作本身呢,还是该关注创作的审美效果。在我看来,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代诗在探索现代世界的复杂情形时,并没有为我们展示一个完美的结论,而是如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所说,现代诗歌想把诗歌的思维过程也放进一首诗的最终审美形态。  风荷的诗,将古典诗歌了无痕迹地化用,读来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婉约清雅,耐人寻味。《说诗》用独白型的
期刊
毕竟是两代人,老夫与李清荷不熟。隔着一个遥远的“代”,2014年里,偶尔回眸,我像是看见清荷在河对岸点草成林,撒豆成兵,她是十万朵桃花的王——女王,她用了100首诗来点染桃花的浅粉、血与脂腻。这似乎是一种来自于天命的针刺放血疗法,她用一些近于极端的诗学修辞,把桃花演绎成了一种绚丽、打开、弥散的女性文化,有些写法已经进入身体政治域界。我在《极端植物笔记》里描述过桃的桃树、桃叶、桃花、桃实的四位一体的
期刊
众所周知,客观世界是由自然物质构成的,如果再往细处辨析,则是由基本的化学元素构成的。而化学元素也构成人之存在的基本物质环境。个人存在的时空性决定了其存在的物质性基础。这是否意味着人的精神存在与物质元素之间也存在某种必然性联系呢?我想,是的。但是这种联系不是一种冰冷的、科学的理性联系,而是一种诗性的、想象性的、启示性的精神联系。换句话说,人的精神想象和意识空间存在某种基础性的“物质因”。在巴什拉看来
期刊
我写青春沦落的诗  (写不贞的诗)  写在窄长的房间中  被诗人奸污  被咖啡馆辞退街头的诗  我那冷漠的  再无怨恨的诗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我那没有人读的诗  正如一个故事的历史  我那失去骄傲  失去爱情的  (我那贵族的诗)  她,终会被农民娶走  她,就是我荒废的时日……[1]  (《手艺——和玛琳娜·茨维塔耶娃》,1973)  这是诗人多多开始诗歌创作不久后(1972年开始诗歌创
期刊
一  每一首诗的不完美构成了诗人及诗歌本身意义上的某些缺憾。这里指的是雷武铃的短作《夏季之歌》。或许标题有误导之嫌,因为不完美并不等于不好,而且,无论从美学还是语言的角度看,带缺憾的作品,有时反而能带来更多的个性和启发。《夏季之歌》是雷武铃的少作,全诗如下:  上午和下午手拉着手,一起  步入夜晚。  在港口、夜市、公园  和海鲜街,  紫色、黄色的李子手拉着手睡在三座城市的箩筐里。  围墙间的路
期刊
关于诗歌创作心理动机,唐代诗人韩愈说“不平则鸣”,西方的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则说“愤怒出诗人”。但与愤怒这种壮烈感情相反的寂寞,也能催生诗情。李白不是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么!杜甫也说“寂寞壮心惊”,陆游觉得连老天都同情寂寞的人(“天公怜寂寞”),所以,说“寂寞出诗人”也不为过吧!古往今来,那些最伟大的诗人,多用优美的诗句状写他们寂寥的情怀。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写他夜半醒来
期刊
花语:霍老师好!您是“70后”诗歌批评家中名声最响、著述最丰、研究和批评最为勤奋、最活跃的一位,能为您做这次访谈,深感荣幸!您出过专著《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作为一部系统、深入、全面考察中国70后先锋诗歌的断代史,它综合性地呈现了与70后一代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史、思想史、灵魂史和诗歌发展史。请问:当时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出这样一部专著的?在当今诗坛,您眼中最出色的70后诗人有哪些?70后、8
期刊
徐玉诺是文学研究会早期重要成员,也是“五四”白话诗运动中的一位勇于探索的青年诗人。他的早期诗歌(20世纪20年代)创作以个人日常生活的情感为基础,用写真实的方法践行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创作理念,高度关注在特殊的年代,中原人民在兵灾匪祸之下的艰难生存状态。同时,在写真实的前提下,也采用象征等写作手法展现真实的社会现实,反应深沉的个人情感。  一  徐玉诺在诗歌创作上积极实践着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