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姚斯的接受美学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姚斯的接受美学是个立足于读者接受的理论,它对“新批评”进行了反拨,而有重写文学史的观点,同时提出了文学这门“无用”之学问的社会功用。但接受美学缺乏实证、过分强调读者接受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偏颇也值得反思。
  【关键词】 接受美学;文学史重写;文学社会功用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40-02
  对于文学理论的学习,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一是直接阅读理论原文,从理论家论述的原始样态中形成对理论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应当对原语与译文进行区分,但因该部分并不属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且囿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予赘述;二是从研究者对于理论已形成的概括总结中,对理论进行反视,通过引证或一手的材料入门。尽管第二种方法的合理合法性时至今日仍争议尚存,但从中可窥见至少部分学者进入理论的路径,也解释了在中国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我国各大高校选取的概述性文论教材的适配性。
  在文学理论教材中,对一个文学理论的系统性讲解大致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先讲解理论起源,再全方位详细论述理论细节(包括理论建构、关键词、主要论题等),最后以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操作实例讲解一个理论的实际运用方法。但经由比较阅读可以发现,对接受美学理论的讲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运用其进行实操的例子几乎不得见于各大理論教材,有鉴于此,本文在反思这一理论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展开对接受美学之价值与反思的论述。
  在接受美学之前,“新批评”方法广为流传,立足于文本本身的“新批评”,把文学批评从“外部研究”拉回到“内部研究”的大本营,这的确是文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重要贡献。但其关于文学作品拥有既定不变的永恒价值、认为“文学文本是可立即获取并永远保存其价值的纪念碑”①的论断一直以来遭后世诟病。姚斯(Hans Robert Jauss)的接受美学理论中便有对艾略特为代表的“新批评”的反拨,他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块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呈示其超时代的本质,而更像一部管弦乐谱,要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演奏”②,直指艾略特所谓的“纪念碑”一说。在“新批评”一派看来,作品自写成起,便拥有了恒定不变的价值,“文学”生来便似纪念碑般无坚不摧、“文学经典”生来就是“文学经典”,与读者和时代均无关联。在“新批评”一派的文学观念中,没有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中的价值会发生改变,文学史自然也无法撼动。针对此,以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站在了被“新批评”所忽视的读者接受立场,提出了要重写文学史的观点。
  无数例证表明,文学史一定会、也必须会被不断重写。曾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并没有张爱玲的身影,可如今她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作品也成为本科生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必读书目,其笔下的人物曹七巧等也因被后世不断诠释而拥有了鲜活的文学生命;雨果少年时立志超越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夏多布里昂,当时名震一时,但现如今,相较于外国文学史上声名卓著的诸多大家,也基本上“鲜为人知”。当21世纪的人们谈及《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雨果的大部头著作如数家珍时,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对夏多布里昂的代表作“信手拈来”;《圣经》最初记录神对人的启示话语,后来在没有律法规约的时代,发挥被查阅与遵行的法典之用,到现世,它的作用已远不止如此,它成了文学,成了文学经典而被后世阅读与不断诠释,在信徒与非信徒之间都广为流传。韦勒克与沃伦在他们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对文学史的任务进行阐述时也强调,艺术品在历史源远流长的脉络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艺术品中确实存在一部分能够长时间保持不变的特性,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这部分特性本身也处于动态之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读者、批评家以及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对艺术品的看法是不断改变的,后世人的看法更会跟随时代背景之变而日新月异,换句话说,只有时间的发展之流、时代的更迭变换永不停滞,文学史就绝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仅文学史如此,其他领域亦然。语言学界的泰斗、“喀山学派”的代表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生前并不为世人知晓,去世一个百年后却名声大噪。究其原因,是他所提理论的前瞻性并不为当时的人所理解,而一个世纪之后,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迈进的浪潮中,大批有识之士终于跟上了伟人的步伐,发现了被隐匿于人们无知中的库尔德内,为天才理论家的超前建树感到惊叹。可以说,在时代之受众和受众之时代相互交织的风云变幻中,与所有代表人类文明进程的学科与研究领域一样,“文学史”也必将继续一版再版。
  姚斯指出,读者会在对前文本的不断阅读中形成对一种文体或模式的期待视野。中世纪骑士小说的固定模式,让读者们还未开卷就开始畅想其中骑士与贵妇人间的风花雪月。可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用骑士小说的模子旧瓶装新酒,以堂吉诃德和桑丘 · 潘沙两位主人公与撒旦打赌、客栈加冕、大战风车等巡游历险的新奇故事轰动了文学界,摧毁了骑士小说的旧模式,带来了文学的新生,也重构了文学史。还有一些跨文化的打破期待视野、造成审美距离的例子:如,“灰阑记”模式在中国曾是很多断案题材作品必有的桥段,让孩子的亲生母亲与人贩站在灰阑中的两侧同时拉拽孩子,法官承诺谁能将幼童拽出灰阑便把孩子判给谁,可孩子生母不忍孩子受伤哪怕输掉官司也不肯再拽,从而查出人贩并加以严惩。这一模式传到西方后以另一种方式流传而有《高加索灰阑记》,孩子生母为夺得财产继承权拼命拉拽从小被她抛弃了的儿子,而捡到弃婴、悉心照料孩子成长的保姆却因心疼孩子甘心认输,在这里血不再浓于水,名存实亡的亲情让位于无私奉献的爱,而别有一番风味。这种审美距离的产生,构成了文学史重新建构的基础。
  正如卡勒所说:“阅读文学作品始终是一种历史性的行为:既是一种历史行为,也是一种创造历史的行为。我们有些倾向于说,好像有一种叫作‘阅读文本’的东西,然后有一种叫作‘历史解释’的专门行为,如果我们想要打乱历史的话,我们便可以这么做。”③这与姚斯跟随伽达默尔所强调的“视阈融合”不谋而合。在姚斯看来,视阈融合不是弥合两种视阈间的距离从而形成两视阈的直接同一,而是通过两视阈间的相互转换实现的。读者先从作品所处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形成最初的期待视野,之后通过在文本与读者间的“对话”,甚至“问答”中,寻觅到其中显现出的两视阈间的距离,并最终跨越之。在这一过程中,互照互鉴、互参互视同步推进,逐渐形成并加深对彼此的理解。   接受美学理论中,姚斯还提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不得不提列夫 · 托尔斯泰那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安娜 · 卡列尼娜》,创作安娜这一人物时,托尔斯泰原本想要塑造的是个不重视家庭、不恪守本分的堕落女子,可随着作家对所刻画人物的不断投入,作家对她产生了悲怜与同情之感。或许作家也曾扪心自问过:在那个贵族男人们都过着“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的生活、他们的太太都主动或被迫地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谐”社会中,在那个只顾及面子与尊严、把自己的名誉凌驾于夫妻感情、父子亲情之上的卡列宁的家中,在那个未满十七岁还不知情为何物时、就被姑母做主了终身大事,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岁“老”男人的安娜心中,她全部的追求不过是一份她之前几十年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的真心实意的感情,是那一整个虚假的世界中唯一的“真”,究竟有多罪大恶极?最终,处在两难情感中的托尔斯泰让处处被上流社会排挤、被迫与儿子分离又与沃伦斯基产生嫌隙、失去一切救命稻草而陷入绝望的安娜卧轨自杀,可读者们已被触动的共情心不会随着安娜的死而结束,只会世代传递。现世的法律和秩序不能见容的,在文学中却使人们获得了别样的体验,这种文学的“社会构成功能”不仅打破了读者在虚构文学层面上的期待视野,也打破了读者的道德期待,从而使得文学——这门“无用”学问的“功用”更进一步。
  以上对“新批评”永恒价值的反拨、对文学史重建的构想、对文学社会功用的挖掘,都是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立足于读者的接受层面、发挥读者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姚斯接受美学的价值所在。但我们同样该进行反思,接受美学充分估计和发挥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却因缺少实证,而充塞了“文学学生或教师易于信以为真的陈述”④,且它过于强调读者的接受活动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同时理论的实践性不足,如开篇发现的现象,尚未形成具体、成体系的可操作方法,抑或说,其实践性未完全得以充分落实,立足于读者的理论却并未真正走入读者的实践实在是一大遗憾。
  注释:
  ①Fokkema, Douwe Wesse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New Paradigm”[J].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9, no.1, 1982, p.6.
  ②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③Culler, Jonath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J]. Michigan Germanic Studies, vol.5, no.2, 1979, p.174.
  ④(德)H · R · 姚斯、(美)R · C · 霍拉姆:《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2页。
  参考文献:
  [1](德)汉斯 · 罗伯特 · 姚斯.审美经验和美学解释学[M].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Wellek, René. “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In: Stephen G. Nichols, Jr. ed., Concepts of Criticism[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282-295.
  [3]Wellek, René and Warren, Austin. Theory of Literature[M].New Haven:Harcourt Brace,1956.
  作者簡介:
  蒋欣彤,黑龙江大庆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文学-诗学比较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元代复古热潮的背景下,诸多书体得到复兴,出现了书史上特有的繁荣现象。赵孟頫作为当时复古思潮的引领者,对传统书体,特别是对魏晋、唐代书法极尽追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材料,了解到自元、明至今天,大部分学者对赵孟頫的行、楷、章草等书体的研究居多,但将其篆书作为个案研究的学者极少。即便在一些论著中涉及了赵氏篆书中存在的某些现象,但也只是把它放在元朝整个时代下篆隶书风特征平面解读的范围内,草草几笔
期刊
【摘要】 上古“以《书》为训”的《书》学发展基调奠定了周秦诸子“以《书》议政”的政治传统;先秦诸子纷纷在满足自身学说的基础上,以建立《书》学、继承《书》学为己任,积极探索周秦时期《书》学之传统。“明德慎罚”作为《书》学传统中卓有成效且具有代表性的施政方针,成为周秦《书》学新变后的一支新秀。  【关键词】 《书》学;《书》学传统;“明德慎罚”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研究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儒家“为仁由己”精神内涵的来源和内容有重要价值,从人生价值目标,道德内容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乐于学、躬于实践,以及反思实践效果来阐述“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精神脉络有利深入理解儒家思想。  【关键词】 天人合一;为仁由己;反求诸己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和亲是唐代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整理唐代出嫁的近40位和亲公主的史料后,不难发现,关于其个人的记载十分稀少。从嫁妆情况、参与政治和子嗣情况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更能说明和亲公主虽然肩负重大使命,但其本人的地位并不高。少数民族政权和唐王朝本身更看重的还是国家利益。  【关键词】 唐代;和亲公主;地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元嘉之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治世之一,作为南朝刘宋政权的开明君主,宋文帝十分重视对国家的治理。然而,透过元嘉的治世輝煌,仍能发现宋文帝在国家治理中的局限性。元嘉后期,宋文帝德治逐渐倒退,他猜忌忠臣,杀戮功臣,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国家缺少完备且公平的法律制度,强调维护封建皇室和宗族的特权;起用的国家官员既没有职业道德也缺乏政治才干,综上因素最终导致了“元嘉之治”的衰落。  【关
期刊
【摘要】 《白鹿原》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叙说了渭河平原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塑造了乡土中国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的批判视角来简析白鹿原中四类女性的悲剧命运,解读在父权社会意识形态下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在旧时代不同女性的生存选择。  【关键词】 父权意识;女性革命;自由意志;宗教礼法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城市中的节庆活动对于构建城市内本土文化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一些外来性质的区域性的城市节庆活动同样会对城市在地文化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所推广的“三月三”歌节为例,试图分析文化话语权如何利用官方和民间的力量传播,探讨一个起源于“歌仙”刘三姐传说的少数民族节日如何借助文化行政的背景和文化语境的扩张,来对区域内传承广府文化的城市中的在地性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最后对地方文化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丰富并影响着世界文化潮流。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为世界文明增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印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元素也逐渐应用在各行各业,对中国文化增添了新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视觉传达;中国元素;新中式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
期刊
【摘要】 《细雪》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所著的长篇小说。以大阪的名门望族莳冈家四姐妹为主人公,以三妹雪子的相亲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事件、对外交往等,被誉为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上乘风俗小说。文中妙子是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她不是傳统意义上的温柔、贤淑的日本女性,而是最为大胆、叛逆,敢于强调自我主张的人物。正是因为妙子的“与众不同”,所以和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当作“异类”被主流社会
期刊
【摘要】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绣,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荆楚之地流传至今,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汉绣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大潮?如何步入现代人的视野?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汉绣借助这个新时代的载体,再次实现其自身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是值得深度分析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