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精神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研究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培养是极其必要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这也无疑体现了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与价值。本文旨在探讨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进而提出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
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一直大力倡导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是不可缺少,其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研究生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学精神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因此,更应注重对其科学精神的培养[1]。
1.科学精神的内涵
不同学者对科学精神有不同的表述,综合各学者表述,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陶冶、积淀和提升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2]。它是体现在人们身上的、形成于科学活动之中并适应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是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客观反映。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为“求真、理性和创新”。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探索创新精神、唯实求实精神、崇尚理性精神、平等宽容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执着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3]。
2.培养科学精神的意义
科学精神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潜在能力[2]。新时代背景下,在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更应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以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1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鲜明特点和活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之一[2]。创新精神的形成是养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国家现在提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研究生肩负着国家创新的重任,提升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是每一名研究生都应大力发展的素质,科学精神的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2.2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养成科学的世界观
科學精神具有客观性、求实性,其追求“理性至上”,提倡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帮助我们摆脱迷信,拓展知识视野,以正确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看待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科学的世界观会为生活服务,生活同样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其在国家教育结构中处于高层次地位,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多的力量,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是否能够正确的看待世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因此,师范生科学的世界观的养成是极其必要的,其必须具有辩证的观点,尊崇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保持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的途径
科学精神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多方面协同作用,依靠单一力量无法实现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生自身意识、导师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以及亲身的实践体会[1,5]。
3.1研究生的自身意识
研究生作为科学精神培养的主体,其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要不断强化科学意识,有意识地提升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精神,具体可以按照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学习中,敢于提出质疑,以一名研究者的视角看待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完全依据客观事实,探索创新点。
3.2导师的引导作用
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性。导师的治学特点、学术作风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因此,导师应当发挥出其引导作用。积极关注本学科社会发展前沿,及时与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渗透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毕业论文的修改过程中,严格要求,贯彻科学方法的使用,科学态度的养成,导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以此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讨论的空间,鼓励研究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发表观点。
4.结论
从过去到现在,科学精神对于国家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肩负祖国建设的重任,更应从多方面加强其科学精神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孙梦遥,马贝贝.浅谈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育[J].科教导刊(下旬),2018(04):50-51.
[2]黄炳线.关于加强培育研究生科学精神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99-102.
[3]叶福云.科学精神是什么[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许迈进,张子法,刘莉,瞿海东,洪樱.论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6):32-34.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
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一直大力倡导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是不可缺少,其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研究生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学精神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因此,更应注重对其科学精神的培养[1]。
1.科学精神的内涵
不同学者对科学精神有不同的表述,综合各学者表述,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陶冶、积淀和提升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2]。它是体现在人们身上的、形成于科学活动之中并适应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是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客观反映。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为“求真、理性和创新”。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探索创新精神、唯实求实精神、崇尚理性精神、平等宽容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执着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3]。
2.培养科学精神的意义
科学精神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潜在能力[2]。新时代背景下,在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更应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以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1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鲜明特点和活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之一[2]。创新精神的形成是养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国家现在提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研究生肩负着国家创新的重任,提升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是每一名研究生都应大力发展的素质,科学精神的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2.2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养成科学的世界观
科學精神具有客观性、求实性,其追求“理性至上”,提倡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帮助我们摆脱迷信,拓展知识视野,以正确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看待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科学的世界观会为生活服务,生活同样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其在国家教育结构中处于高层次地位,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多的力量,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是否能够正确的看待世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因此,师范生科学的世界观的养成是极其必要的,其必须具有辩证的观点,尊崇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保持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的途径
科学精神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多方面协同作用,依靠单一力量无法实现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生自身意识、导师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以及亲身的实践体会[1,5]。
3.1研究生的自身意识
研究生作为科学精神培养的主体,其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要不断强化科学意识,有意识地提升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精神,具体可以按照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学习中,敢于提出质疑,以一名研究者的视角看待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完全依据客观事实,探索创新点。
3.2导师的引导作用
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性。导师的治学特点、学术作风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因此,导师应当发挥出其引导作用。积极关注本学科社会发展前沿,及时与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渗透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毕业论文的修改过程中,严格要求,贯彻科学方法的使用,科学态度的养成,导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以此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讨论的空间,鼓励研究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发表观点。
4.结论
从过去到现在,科学精神对于国家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肩负祖国建设的重任,更应从多方面加强其科学精神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孙梦遥,马贝贝.浅谈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育[J].科教导刊(下旬),2018(04):50-51.
[2]黄炳线.关于加强培育研究生科学精神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99-102.
[3]叶福云.科学精神是什么[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许迈进,张子法,刘莉,瞿海东,洪樱.论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