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教材是适应教学需要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校本教材的开发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开发校本教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践;认识;坚持;原则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实践出真知”,随着这几年我在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方面的尝试,我对这句名言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真知来自于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觉得,要做好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就要做到三个认清、四个坚持、六个原则,下面叙述如下。
1. 认清知识的来源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作为一名教材的编写者,尤其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编写者更是要牢记这一点,尽管当今社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条,尽管现在学习知识可以通过学校、网络、社会,但所有这些知识都来自于实践,要善于及时将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补充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知识结构中来。
2. 认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几天能形成的,是在不断的学习、总结、吸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代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随着世界的发展,人的知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充实,从这一点上说,没有一本教材是绝对完美的。信息技术更是如此,而且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快,平均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是以年计的,而是以月计的,可想而知知识更新的速度,从而也要求我们校本教材要紧跟知识的更新而及时更新。
3. 认清教材的地位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但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具体而言是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所以教师教的时候不能死捧着书本,学生学的时候也不能死捧着书本,信息技术教材尤其如此。教师要善于将书本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也应该将学的过程和实践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作用来。
有了这“三个认清”,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就要遵循知识的形成规律,让校本教材能有机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具体而言,我们的校本教材必须要能满足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首先,要满足时效性的要求。我们的教材要能紧紧跟住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要及时地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计算机教学对教材的时效性要求。
其次,要满足自主性学习的要求。教材不仅要满足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要求,还要满足学生及社会各层次人士在课堂外自主学习的要求,要能让教材成为计算机知识尤其是最新计算机知识得以迅速普及的有效工具,满足社会各界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第三,要满足实用性的要求。教材是用来帮助人们学习知识的,但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尤其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让教师用了能教好,学生用了能学好,用的人都能用好。
为了能满足这三个需要,我们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还要做到“四个坚持”:
1. 坚持从实践中来
编写校本教材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因此,编写的教材内容一定要紧扣教学实践,在考虑知识结构时,要注意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
2. 坚持到实践中去
如何检验我们教材编写得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我们编写教材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完成了编写以后就应该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让教材能经历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从而也经历一个实践、总结、提高的過程。
3. 坚持多教师试用
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为了让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作为编写者就应该能够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来试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材中的失误,弥补教材中的漏洞,从而才能编写出比较完美的教材来。我们编写的第一本校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曾经广为几所学校使用并曾被作为培训用教材,而正是这些学校的老师对我们这本教材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帮助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也为我们后面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4. 坚持让学生说话
教材是要让教师和学生用的,所以,作为一名使用者,学生也应该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发言权,教材编写者、试用者要多听取学生对教材的意见,尤其是在一些实践性环节的编写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受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评判教材编写成功与否的一大标准。我们所编写的所有校本教材,都在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并认真向学生征求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为我们的及时修订完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当我们真的开始着手编写校本教材时,我们还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做好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我觉得要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转变指导思想
要改变教材编写的立足点,放弃先读书后上机的传统方法,充分考虑软件环境的可探索性、可实验性和自述性,立足于学生在机器前学习的情况考虑教材的编写方法。要放弃那种片面追求严谨、系统和面面俱到的思想,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把任务设计视为教材的重要内容,用层次丰富的任务来驱动新知识的引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认真设计训练任务,注意拉开差距,从而激励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
2. 渗透人文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虚拟世界的法制观念,将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信条。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更要注意加强这方面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信息活动的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逐步养成负责、安全、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 强调知识迁移
各种软件环境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有的新版本只是对旧概念进行拓宽,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里,要让人们注意到这一点,并学会根据知识的迁移性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能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4. 突出创新精神
教材的编写应在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在体系的设计、内容的编排、技术的运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从而突出教材特色,实现教材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并努力用创新的教材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来,创新的人才铸就创新的社会,创新的社会形成创新的知识,从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一个创新的良性循环,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5. 引导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知识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这就要求我们的部分,图文、声像、动画并茂的教学方法也要能不断发展,所以在教材的编写时还应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新教育实验的引导,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引领知识迁移,提供探索式学习,重视课程整合,学会知识的交叉应用,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等。
6. 结合多种媒体
教材应包括书本教材、光盘资料以及支持网站三盘教材,能有效补充书本教材的不足。而支持网站则可以提供教师获取更多资料的途径、交流问题的空间、反馈信息的通道,为我们教材功能的发挥、完善起到巨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能够真正在这六个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认真进行总结交流,吸收他人经验,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的好的校本教材来,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为计算机的更广泛应用,为社会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
(张家港职教中心)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践;认识;坚持;原则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实践出真知”,随着这几年我在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方面的尝试,我对这句名言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真知来自于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觉得,要做好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就要做到三个认清、四个坚持、六个原则,下面叙述如下。
1. 认清知识的来源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作为一名教材的编写者,尤其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编写者更是要牢记这一点,尽管当今社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条,尽管现在学习知识可以通过学校、网络、社会,但所有这些知识都来自于实践,要善于及时将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补充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知识结构中来。
2. 认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几天能形成的,是在不断的学习、总结、吸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代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随着世界的发展,人的知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充实,从这一点上说,没有一本教材是绝对完美的。信息技术更是如此,而且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快,平均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是以年计的,而是以月计的,可想而知知识更新的速度,从而也要求我们校本教材要紧跟知识的更新而及时更新。
3. 认清教材的地位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但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具体而言是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所以教师教的时候不能死捧着书本,学生学的时候也不能死捧着书本,信息技术教材尤其如此。教师要善于将书本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也应该将学的过程和实践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作用来。
有了这“三个认清”,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就要遵循知识的形成规律,让校本教材能有机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具体而言,我们的校本教材必须要能满足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首先,要满足时效性的要求。我们的教材要能紧紧跟住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要及时地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计算机教学对教材的时效性要求。
其次,要满足自主性学习的要求。教材不仅要满足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要求,还要满足学生及社会各层次人士在课堂外自主学习的要求,要能让教材成为计算机知识尤其是最新计算机知识得以迅速普及的有效工具,满足社会各界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第三,要满足实用性的要求。教材是用来帮助人们学习知识的,但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尤其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让教师用了能教好,学生用了能学好,用的人都能用好。
为了能满足这三个需要,我们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还要做到“四个坚持”:
1. 坚持从实践中来
编写校本教材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因此,编写的教材内容一定要紧扣教学实践,在考虑知识结构时,要注意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
2. 坚持到实践中去
如何检验我们教材编写得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我们编写教材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完成了编写以后就应该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让教材能经历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从而也经历一个实践、总结、提高的過程。
3. 坚持多教师试用
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为了让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作为编写者就应该能够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来试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材中的失误,弥补教材中的漏洞,从而才能编写出比较完美的教材来。我们编写的第一本校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曾经广为几所学校使用并曾被作为培训用教材,而正是这些学校的老师对我们这本教材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帮助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也为我们后面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4. 坚持让学生说话
教材是要让教师和学生用的,所以,作为一名使用者,学生也应该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发言权,教材编写者、试用者要多听取学生对教材的意见,尤其是在一些实践性环节的编写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受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评判教材编写成功与否的一大标准。我们所编写的所有校本教材,都在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并认真向学生征求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为我们的及时修订完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当我们真的开始着手编写校本教材时,我们还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做好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我觉得要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转变指导思想
要改变教材编写的立足点,放弃先读书后上机的传统方法,充分考虑软件环境的可探索性、可实验性和自述性,立足于学生在机器前学习的情况考虑教材的编写方法。要放弃那种片面追求严谨、系统和面面俱到的思想,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把任务设计视为教材的重要内容,用层次丰富的任务来驱动新知识的引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认真设计训练任务,注意拉开差距,从而激励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
2. 渗透人文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虚拟世界的法制观念,将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信条。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更要注意加强这方面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信息活动的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逐步养成负责、安全、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 强调知识迁移
各种软件环境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有的新版本只是对旧概念进行拓宽,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里,要让人们注意到这一点,并学会根据知识的迁移性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能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4. 突出创新精神
教材的编写应在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在体系的设计、内容的编排、技术的运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从而突出教材特色,实现教材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并努力用创新的教材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来,创新的人才铸就创新的社会,创新的社会形成创新的知识,从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一个创新的良性循环,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5. 引导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知识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这就要求我们的部分,图文、声像、动画并茂的教学方法也要能不断发展,所以在教材的编写时还应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新教育实验的引导,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引领知识迁移,提供探索式学习,重视课程整合,学会知识的交叉应用,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等。
6. 结合多种媒体
教材应包括书本教材、光盘资料以及支持网站三盘教材,能有效补充书本教材的不足。而支持网站则可以提供教师获取更多资料的途径、交流问题的空间、反馈信息的通道,为我们教材功能的发挥、完善起到巨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能够真正在这六个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认真进行总结交流,吸收他人经验,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的好的校本教材来,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为计算机的更广泛应用,为社会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
(张家港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