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职业资格的相关设定标准来开发专业课程体系,这是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革新课程设置模式的重要内容。高校构建专业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开发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开发
0.引言
我国在近年来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输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型人才,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应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倡导工学结合的模式,并根据社会的实际就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模式,不断创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此达成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1.“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
“工学结合”包括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等多种模式,并且教学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学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工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学与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可知“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专科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与认知规律相符。工学结合一体的教学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分析所对应专业典型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或对多个与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得出与典型职业相对应的工作顺序。这种经过调查与加工得出的工作顺序是循序渐进的,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认知顺序,因而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2)满足职业教育实用性的要求。职业教育将对应专业的工作与教学结合起来,实质上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工作内容的学习[1]。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技能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并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中的感知与学习,能够了解实际工作的相关技能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确定深度和广度,并且保障技能够用的原则,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重点,并在教学中注重灌输工作经验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以此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性。
(3)效率更高。“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将实践与理论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保障整个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并符合实际技能训练的连贯性,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相互配合,以此提高职业教学效率。
2.“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发专业课程的原则
2.1循序渐进的原则
“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与主动性,要求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要求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倡多开展小组讨论,并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2]。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符合“双师型”的相关要求,并且为学生创设与实际工作相近的学习情境,或指导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进而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当前,很多高校在职业教育实训场地等方面的建设并不完备,若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这样很难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说在课程设置的前期阶段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在课程体系开展的中后期阶段,则可以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并引入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研究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
2.2注重适用性
采用工学结合一体的教学方式,对于课程的开发应该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作为基础,注重开发的适用性。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中关于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中就包含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这也有助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3.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途径
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将现场观察、理论与技能学习等结合起来,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对该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3.1做好行业分析与市场调研
首先可以依据“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开发的具体计划表。高校在开展以“工学结合”为背景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并对与专业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考察分析。主要调研内容包括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并搜集本专业相关的各项资料。同时了解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也需要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为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提供指导。将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作为访谈对象,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3]。调研过程中综合运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由专业人士参与总结和评估,最终形成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
3.2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
安排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士,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讨论分析。将该专业的典型职业区分开来,了解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符合度,并制定完善课程标准的相关方案。在确定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教学标准后,对现有的课程体系从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以及拓展课程等层面进行重新构建[4]。
3.3明确教学范围并创设合适的情境
对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了解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里的典型岗位就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即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并结合实际专业教学情况来对教学范围进行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学习主要专业知识的范围,大致包括:电影艺术、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5]。在本专业相关专业人士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任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场所、各项设施等进行分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同时根据艺术设计
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平面设计、模型制作与计算机空间模拟等方面,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此外,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或者专家对设计的学习情境进行验证,保障所设计的情境符合专业教学需求。
3.4合理进行项目设计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专业课程开发工作,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开发原则,并依照制定方案、实施方案与检查评估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学会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并真正做到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开发项目的设计应该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例如,在讲解室内空间设计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只需要对空间设计的特点与构成等进行分析,并不需要深入分析空间效果图的类型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开发,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开发项目,保障与专业相关工作相符,以此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
4.结语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进而提高高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总之,高校职业教学应该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尽量构建完善多样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与办学理念,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明成.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12(08).
[2]李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策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5).
[3]秦兴顺.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4]罗凤曼.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5]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关键词】工学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开发
0.引言
我国在近年来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输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型人才,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应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倡导工学结合的模式,并根据社会的实际就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模式,不断创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此达成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1.“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
“工学结合”包括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等多种模式,并且教学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学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工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学与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可知“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专科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与认知规律相符。工学结合一体的教学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分析所对应专业典型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或对多个与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得出与典型职业相对应的工作顺序。这种经过调查与加工得出的工作顺序是循序渐进的,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认知顺序,因而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2)满足职业教育实用性的要求。职业教育将对应专业的工作与教学结合起来,实质上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工作内容的学习[1]。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技能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并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中的感知与学习,能够了解实际工作的相关技能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确定深度和广度,并且保障技能够用的原则,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重点,并在教学中注重灌输工作经验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以此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性。
(3)效率更高。“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将实践与理论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保障整个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并符合实际技能训练的连贯性,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相互配合,以此提高职业教学效率。
2.“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发专业课程的原则
2.1循序渐进的原则
“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与主动性,要求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要求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倡多开展小组讨论,并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2]。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符合“双师型”的相关要求,并且为学生创设与实际工作相近的学习情境,或指导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进而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当前,很多高校在职业教育实训场地等方面的建设并不完备,若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这样很难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说在课程设置的前期阶段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在课程体系开展的中后期阶段,则可以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并引入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研究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
2.2注重适用性
采用工学结合一体的教学方式,对于课程的开发应该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作为基础,注重开发的适用性。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中关于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中就包含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这也有助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3.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途径
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将现场观察、理论与技能学习等结合起来,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对该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3.1做好行业分析与市场调研
首先可以依据“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开发的具体计划表。高校在开展以“工学结合”为背景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并对与专业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考察分析。主要调研内容包括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并搜集本专业相关的各项资料。同时了解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也需要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为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提供指导。将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作为访谈对象,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3]。调研过程中综合运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由专业人士参与总结和评估,最终形成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
3.2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
安排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士,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讨论分析。将该专业的典型职业区分开来,了解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符合度,并制定完善课程标准的相关方案。在确定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教学标准后,对现有的课程体系从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以及拓展课程等层面进行重新构建[4]。
3.3明确教学范围并创设合适的情境
对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了解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里的典型岗位就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即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并结合实际专业教学情况来对教学范围进行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学习主要专业知识的范围,大致包括:电影艺术、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5]。在本专业相关专业人士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任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场所、各项设施等进行分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同时根据艺术设计
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平面设计、模型制作与计算机空间模拟等方面,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此外,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或者专家对设计的学习情境进行验证,保障所设计的情境符合专业教学需求。
3.4合理进行项目设计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专业课程开发工作,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开发原则,并依照制定方案、实施方案与检查评估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学会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并真正做到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开发项目的设计应该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例如,在讲解室内空间设计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只需要对空间设计的特点与构成等进行分析,并不需要深入分析空间效果图的类型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开发,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开发项目,保障与专业相关工作相符,以此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
4.结语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进而提高高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总之,高校职业教学应该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尽量构建完善多样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与办学理念,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明成.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12(08).
[2]李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策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5).
[3]秦兴顺.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4]罗凤曼.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5]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