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粮食主产区,部分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已经赶上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对于广大山地、丘陵地区而言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常宁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衡阳市西南,隶属于地级衡阳市。境内丘陵起伏,河谷纵横,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有着较大的困难。
1 常宁市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科学。农机推广体系延续过去的政府体制,市级层面设立农业机械管理局,各个乡镇政府按照行政区域成立乡镇农机站,农机站属地在乡镇,办公场所也设置在乡镇,但是人事管理权限及工作经费由市局管理,工作人员由市局分配到各乡镇农机站,乡镇农机站由市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然而实质上乡镇政府对农机站的人事调动没有管理权限,无法安排农机从业人员的抽调及调动,导致部分偏远农机站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城区附近农机站人满为患,部分乡镇工作力量严重不足。
(2)可用机械不充足。农机数量不足,插秧机、油菜生产一体机等部分机械严重缺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季节性需求。山区丘陵地势凹凸不平、地形复杂、地块小不连片,适用于此种复杂地形条件下机械作业性能好的农机具偏少且品种单一。油茶、茶叶等特色农业生产农机具少,农机质量不足,适用性不强。
(3)硬件建设不完善。现有机耕道130公里,其中26公里的机耕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占比达20%。机耕道经多年运行使用,损坏严重,破败不堪,泥泞难行,农机无法到达田边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机耕道没有下田接口,无法下田作业。培训场地及教学器材缺乏,没有拖拉机驾驶员考场,农机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器材老化严重,无法使用。原计划新建农机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心,由于政策和经费问题,一直未能启动。
(4)资金保障不到位。本级财政资金投入数量不足,本级财政对农机扶持资金不能满足农机发展需要。2011年政府鼓励农户购置插秧机,奖励5000-15000元/台,几年来累计奖金共120万元,虽然补贴资金都已经发放到购机农户,但是这些补贴资金中并无本级财政资金,资金都源于上级补贴资金,此种做法暂时促进了农机的推广,但是也导致2016年第五批农机补贴资金无法及时打卡到购机户。
(5)缺少农机专业销售市场。农机销售公司共有37家,分散在各片并未集中统一销售,所有农机销售公司均有两个特点:农机展示空间小、搬迁频率高,许多农户购买农机时甚至找不到农机销售店。
2 促进常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优化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乡镇农技、农机等推广机构职能定位,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细分工,政事合理区分,减少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事务工作,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上的自主权,让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从事业务技术岗位,打造一个职责清晰,措施高效,集成优势的服务体系。利用好此次乡镇体制改革的机会,乡镇农技站、农机站等机构划归乡镇政府管理,站所“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乡镇后,积极推进农技、農机等相关部门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合力,提高工作成效。
(2)稳定基层工作队伍。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技术的专业技能人员,加强农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现有农机服务队伍,按照各乡镇工作任务,对基层农机服务人才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配备好工作人员。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要求落实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将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稳定增长。对全市400余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村级农机安全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和相应的补助标准,加强对安全农机使用的监管,时刻做到安全生产。
(3)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广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大户重点进行宣传,广泛开展农机现场展示活动,让农户切身体验到农业机械的便利。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广泛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引进大型农业生产公司规模化发展,建立农业生产连片区。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断改变农户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推进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业栽培技术,积极推进农业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推进农机与农艺一体化。
(4)增加补贴资金投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对于可以推广的农机具、新型品种、重点企业有针对性的给予重点补贴,加大适用于油茶、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的农机具补贴力度,加大秸秆粉碎还田机器推广补贴力度,大力度推广适合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农机具。建立和完善各方扶持制度,设置燃油补贴制度、维修保养政策优惠等,与金融机构协调出台农业机械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等。加大售后维修服务监管,对农机具的维修服务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降低农户维修养护成本。
(5)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其实行项目扶持和金融扶持。对推广农机具多,拥有农机具数量多,辐射能力强的农机合作社实行项目扶持或者减低信贷门槛,使其有能力壮大自己的农机规模、提高农机化服务范围。在市级层面成立全市农机合作联社,政府给予农机合作联社一定的政策支持,实行农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的分担风险、规范行业管理,让农机合作联社快速壮大,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助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建设一个农机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心,配置相应培训机械设备。建设一个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基地,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以及考试,建立拖拉机驾驶员考场。选取合适地段,规划和建设农机专业市场,结合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农机专业市场,规范整合农机销售公司集中经营,便于农机展示,为农户购机提供一个集中的可选择的平台。加大农村机耕道建设,改造老旧机耕道,推广建设新型农田。建立农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机市场需求、农机产品供求、农机新产品等重要的信息。
(7)注重因地制宜区别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地形地貌和农作物品种联系密切,各种作物不同环节的机械化条件差异也很大。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各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和特色农业而发展,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和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发展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8)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机服务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服务工作的评价,加快建立公共服务队伍协作机制,整合相关部门职责,促进相关服务部门协调、沟通、交流、联动。提高人员技术能力,强化人事改革制度,把技术能力强、热爱农机化事业的人才选拔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队伍中来。加强现有人员的技术培养,建立学习制度,定期培训从业人员,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的农机化服务队。
参考文献:
[1] 刘越战.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镇江:农业装备技术,2014(5).
[2] 李国韬.浅谈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J].石家庄:河北农机,2015(04).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1 常宁市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科学。农机推广体系延续过去的政府体制,市级层面设立农业机械管理局,各个乡镇政府按照行政区域成立乡镇农机站,农机站属地在乡镇,办公场所也设置在乡镇,但是人事管理权限及工作经费由市局管理,工作人员由市局分配到各乡镇农机站,乡镇农机站由市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然而实质上乡镇政府对农机站的人事调动没有管理权限,无法安排农机从业人员的抽调及调动,导致部分偏远农机站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城区附近农机站人满为患,部分乡镇工作力量严重不足。
(2)可用机械不充足。农机数量不足,插秧机、油菜生产一体机等部分机械严重缺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季节性需求。山区丘陵地势凹凸不平、地形复杂、地块小不连片,适用于此种复杂地形条件下机械作业性能好的农机具偏少且品种单一。油茶、茶叶等特色农业生产农机具少,农机质量不足,适用性不强。
(3)硬件建设不完善。现有机耕道130公里,其中26公里的机耕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占比达20%。机耕道经多年运行使用,损坏严重,破败不堪,泥泞难行,农机无法到达田边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机耕道没有下田接口,无法下田作业。培训场地及教学器材缺乏,没有拖拉机驾驶员考场,农机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器材老化严重,无法使用。原计划新建农机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心,由于政策和经费问题,一直未能启动。
(4)资金保障不到位。本级财政资金投入数量不足,本级财政对农机扶持资金不能满足农机发展需要。2011年政府鼓励农户购置插秧机,奖励5000-15000元/台,几年来累计奖金共120万元,虽然补贴资金都已经发放到购机农户,但是这些补贴资金中并无本级财政资金,资金都源于上级补贴资金,此种做法暂时促进了农机的推广,但是也导致2016年第五批农机补贴资金无法及时打卡到购机户。
(5)缺少农机专业销售市场。农机销售公司共有37家,分散在各片并未集中统一销售,所有农机销售公司均有两个特点:农机展示空间小、搬迁频率高,许多农户购买农机时甚至找不到农机销售店。
2 促进常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优化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乡镇农技、农机等推广机构职能定位,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细分工,政事合理区分,减少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事务工作,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上的自主权,让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从事业务技术岗位,打造一个职责清晰,措施高效,集成优势的服务体系。利用好此次乡镇体制改革的机会,乡镇农技站、农机站等机构划归乡镇政府管理,站所“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乡镇后,积极推进农技、農机等相关部门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合力,提高工作成效。
(2)稳定基层工作队伍。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技术的专业技能人员,加强农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现有农机服务队伍,按照各乡镇工作任务,对基层农机服务人才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配备好工作人员。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要求落实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将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稳定增长。对全市400余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村级农机安全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和相应的补助标准,加强对安全农机使用的监管,时刻做到安全生产。
(3)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广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大户重点进行宣传,广泛开展农机现场展示活动,让农户切身体验到农业机械的便利。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广泛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引进大型农业生产公司规模化发展,建立农业生产连片区。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断改变农户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推进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业栽培技术,积极推进农业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推进农机与农艺一体化。
(4)增加补贴资金投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对于可以推广的农机具、新型品种、重点企业有针对性的给予重点补贴,加大适用于油茶、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的农机具补贴力度,加大秸秆粉碎还田机器推广补贴力度,大力度推广适合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农机具。建立和完善各方扶持制度,设置燃油补贴制度、维修保养政策优惠等,与金融机构协调出台农业机械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等。加大售后维修服务监管,对农机具的维修服务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降低农户维修养护成本。
(5)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其实行项目扶持和金融扶持。对推广农机具多,拥有农机具数量多,辐射能力强的农机合作社实行项目扶持或者减低信贷门槛,使其有能力壮大自己的农机规模、提高农机化服务范围。在市级层面成立全市农机合作联社,政府给予农机合作联社一定的政策支持,实行农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的分担风险、规范行业管理,让农机合作联社快速壮大,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助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建设一个农机培训和技术推广中心,配置相应培训机械设备。建设一个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基地,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以及考试,建立拖拉机驾驶员考场。选取合适地段,规划和建设农机专业市场,结合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农机专业市场,规范整合农机销售公司集中经营,便于农机展示,为农户购机提供一个集中的可选择的平台。加大农村机耕道建设,改造老旧机耕道,推广建设新型农田。建立农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机市场需求、农机产品供求、农机新产品等重要的信息。
(7)注重因地制宜区别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地形地貌和农作物品种联系密切,各种作物不同环节的机械化条件差异也很大。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各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和特色农业而发展,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和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发展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8)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机服务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服务工作的评价,加快建立公共服务队伍协作机制,整合相关部门职责,促进相关服务部门协调、沟通、交流、联动。提高人员技术能力,强化人事改革制度,把技术能力强、热爱农机化事业的人才选拔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队伍中来。加强现有人员的技术培养,建立学习制度,定期培训从业人员,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的农机化服务队。
参考文献:
[1] 刘越战.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镇江:农业装备技术,2014(5).
[2] 李国韬.浅谈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J].石家庄:河北农机,2015(04).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