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对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出更求,而“听说读写”正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绘本阅读是其接受度比较高的一种阅读方式,因此,应用绘本阅读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阐述绘本阅读与“听说读写”能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绘本阅读在教学中的意义,最后就绘本阅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方法
儿童时期,孩子们最喜欢的书就是绘本,绘本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单纯情、好动,而绘本丰富多彩的画面,简单有趣的内容,对于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快乐,更是对其阅读兴趣的培养,促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本文绘本阅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绘本阅读与“听说读写”能力概述[1]
(一)绘本阅读概述
绘本,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是主要针对儿童特质而绘制的图画书籍,是专为儿童提供的文学重要形式。绘本对儿童的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绘本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能够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利于有效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二是阅读绘本符合儿童语言能力的需要,利于提升其实际阅读能力,并使得儿童综合素质在绘本阅读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
(二)“听说读写”能力概述
“听说读写”能力即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能力。而表达能力则包含两方面能力,即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的主要构成即是“听说读写”,也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二者关系
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需依托绘本阅读为根基;绘本阅读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绘本阅读在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從以上阐述可知,绘本阅读对于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绘本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方面[2]:
(一)培养“听”的能力
小学生对于绘本的文字意义理解起来较容易,这时教师再配以图片、配上声音,学生阅读的兴趣即刻就被激发出来,阅读时的思维活跃度更强,核心内容也就把握的更准,阅读的效果也就更好。
(二)培养“说”的能力
教师在结合绘本阅读教学时,依托绘本内容,通过提出具有开放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鼓励学生再创编,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速度让教学,使得学生说能力得以锻炼与提高。
(三)培养“读”的能力
绘本的特点是以图示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将阅图的方法教授于学生,利于小学生更好的阅读绘本。
(四)培养“写”的能力
教师地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插画,有意识地引导与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或者,当学生对绘本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让学生结合绘本进行仿写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利于促进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及写能力的提高。
三、结合绘本阅读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
(一)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符合小学生阅读特点
教师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时,需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情况,突出对其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体系化。首先教师的阅读教学需以绘本为依托,通过绘本中的图文给予小学生最基础的语言能力培养;其次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以“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与提升为教学出发点,启发与引导小学生对绘本自主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将绘本图片动态化,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3]。
(二)绘本阅读教学内容选择利于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绘本阅读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即要充分考虑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需要,即依托绘本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兴趣及日常生活情况,即所选绘本阅读内容,可以让小学生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近,有趣,且愿意接受,读起来爱不释手[4]。如《我的爸爸叫焦尼》、《逃家小兔》、《花婆婆》、《我有友情要出租》等等。
(三)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置利于“听说读写”习惯养成
教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借助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如通过举办绘本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情景表演,组织学生对于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诠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家庭与学校合力,拓展小学生绘本阅读范围,由此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5]。
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90.
[2]徐玲玲.培养小学生英语绘本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J].英语教师,2019,19(04):153-154,159.
[3]徐丽娜.浅谈英语绘本教学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1):138-139.
[4]程瑜.小学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尝试[J].新教师,2017(04):30-31.
[5]尹文艳.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方法
儿童时期,孩子们最喜欢的书就是绘本,绘本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单纯情、好动,而绘本丰富多彩的画面,简单有趣的内容,对于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快乐,更是对其阅读兴趣的培养,促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本文绘本阅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绘本阅读与“听说读写”能力概述[1]
(一)绘本阅读概述
绘本,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是主要针对儿童特质而绘制的图画书籍,是专为儿童提供的文学重要形式。绘本对儿童的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绘本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能够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利于有效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二是阅读绘本符合儿童语言能力的需要,利于提升其实际阅读能力,并使得儿童综合素质在绘本阅读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
(二)“听说读写”能力概述
“听说读写”能力即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能力。而表达能力则包含两方面能力,即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的主要构成即是“听说读写”,也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二者关系
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需依托绘本阅读为根基;绘本阅读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绘本阅读在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從以上阐述可知,绘本阅读对于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绘本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方面[2]:
(一)培养“听”的能力
小学生对于绘本的文字意义理解起来较容易,这时教师再配以图片、配上声音,学生阅读的兴趣即刻就被激发出来,阅读时的思维活跃度更强,核心内容也就把握的更准,阅读的效果也就更好。
(二)培养“说”的能力
教师在结合绘本阅读教学时,依托绘本内容,通过提出具有开放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鼓励学生再创编,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速度让教学,使得学生说能力得以锻炼与提高。
(三)培养“读”的能力
绘本的特点是以图示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将阅图的方法教授于学生,利于小学生更好的阅读绘本。
(四)培养“写”的能力
教师地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插画,有意识地引导与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或者,当学生对绘本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让学生结合绘本进行仿写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利于促进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及写能力的提高。
三、结合绘本阅读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
(一)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符合小学生阅读特点
教师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时,需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情况,突出对其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体系化。首先教师的阅读教学需以绘本为依托,通过绘本中的图文给予小学生最基础的语言能力培养;其次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以“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与提升为教学出发点,启发与引导小学生对绘本自主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将绘本图片动态化,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3]。
(二)绘本阅读教学内容选择利于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绘本阅读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即要充分考虑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需要,即依托绘本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兴趣及日常生活情况,即所选绘本阅读内容,可以让小学生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近,有趣,且愿意接受,读起来爱不释手[4]。如《我的爸爸叫焦尼》、《逃家小兔》、《花婆婆》、《我有友情要出租》等等。
(三)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置利于“听说读写”习惯养成
教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借助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如通过举办绘本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情景表演,组织学生对于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诠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家庭与学校合力,拓展小学生绘本阅读范围,由此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5]。
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90.
[2]徐玲玲.培养小学生英语绘本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J].英语教师,2019,19(04):153-154,159.
[3]徐丽娜.浅谈英语绘本教学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1):138-139.
[4]程瑜.小学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尝试[J].新教师,2017(04):30-31.
[5]尹文艳.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