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白石《花鸟草虫册》十幅,名33.5×34.5厘米,设色纸本,其中六幅花卉,四幅蟹虾鸟禽,是齐白石晚年所作的一套色墨淋漓的佳作。
十帧花鸟草虫中有三帧署有上款,即《墨蟹图》、《墨虾图》和《两只鹌鹑》,涉及两位人物:维宝与开济。维宝全名董维宝(1910-2001),浙江余姚人,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建国前已是旧上海学有所成的金融专家。开济即张开济,他是董维宝在上海复旦中学时的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后,董维宝考入复旦大学攻金融,他考入中央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攻读建筑,后来成了国内顶级的建筑大师,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天安门观礼台、北京天文馆等众多首都地标式建筑都出自他的设计,在建筑界,他有“设计了半个北京城”的美誉,晚年被贝律铭呼为“大哥”。
董维宝雅好书画乃承传家风,他的父亲是诗书兼怀且与大书法家梅调鼎结为好友的余姚乡绅董季劭。董维宝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银行界,20世纪40年代已在银行界崭露头角。因为工作原因,他辗转南北,尤其是1949年刚解放时,解放军接管了中国银行,并将总行设于北京,当时在上海银行就职的董维宝被调往北京总行协助工作。工作之暇,他常去逛琉璃厂,并且在荣宝斋买了一些齐白石的画。后来,在荣宝斋的引见下他结识了齐白石,这本册页中的多数作品就是他认识齐白石之后请老人画的,当然,他都是付了钱的。当年画家有润例,按尺明码标价,齐白石当然不例外。而且,在润格幅度内,一幅画画几只虾、几只蟹齐白石心里都有数,一般不会加量。据董维宝后人说,集锦中那两帧墨虾和雏鸡图当年他父亲是看着白石老人画的,画完了两只虾和三只雏鸡后,齐白石正要题款,董维宝请白石老人在画上再添些什么,老人没有说话,意思大概是再添就得加钱!当然最终老人还是加了——不过他是在两帧图的右上角“吝啬”地添了半只虾和半只雏鸡,嘴里还说着这些添笔算是送的。白石老人的“吝啬”真是十分有趣。话虽这么说,在这两帧图中,画半虾半鸡从构图上看其实是恰到好处。
董维宝与张开济是同窗好友,当年张开济曾与董维宝一起去拜访齐白石、向齐白石购画,那帧《两只鹌鹁》就是白石老人画给张开济的,尽管他非常喜欢这帧作品,但是他知道老同学最爱齐白石,出门后就将画送给了董维宝。
20世纪50年代初董维宝在对他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作装裱时,将《两只鹌鹑》一起裱入册页,原裱为蝴蝶式对开,后来为了装框悬挂,才将蝴蝶式册页对裁,变成了今天的样式。 《两只鹌鹑》在董家珍藏了五六十年,见证了两位老人长达五十余年的同窗之谊。
白石老人的艺术自1946年以后虽然在题材上无多创新,但是笔墨设色纯熟老辣,论家谓之是灿烂晚霞。尤其是建国以后,他生活安康,心情舒畅,毛泽东主席更于1950年3月邀他入中南海赏花会晤;徐悲鸿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美院院长后又续聘他为名誉教授,他的心情越发喜悦,那些年作画他随意赋形、任情染色,都是神采奕奕,甚至连取个题目都替求画人讨足口彩。比如集锦中那一帧《虬枝松针图》,取名“年寿一千”,而几只雏鸡他名其曰“城上神鸡”,“城”乃都城,汉语中有王朝领地之意,当年北京正是新定之都,随手拈个题目,都寄托了老人的心意。真是心情一好,做什么都有吉祥寓意,尽管画是人家出钱买的,洋溢的却是白石老人的喜悦。
十帧花鸟草虫中有三帧署有上款,即《墨蟹图》、《墨虾图》和《两只鹌鹑》,涉及两位人物:维宝与开济。维宝全名董维宝(1910-2001),浙江余姚人,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建国前已是旧上海学有所成的金融专家。开济即张开济,他是董维宝在上海复旦中学时的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后,董维宝考入复旦大学攻金融,他考入中央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攻读建筑,后来成了国内顶级的建筑大师,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天安门观礼台、北京天文馆等众多首都地标式建筑都出自他的设计,在建筑界,他有“设计了半个北京城”的美誉,晚年被贝律铭呼为“大哥”。
董维宝雅好书画乃承传家风,他的父亲是诗书兼怀且与大书法家梅调鼎结为好友的余姚乡绅董季劭。董维宝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银行界,20世纪40年代已在银行界崭露头角。因为工作原因,他辗转南北,尤其是1949年刚解放时,解放军接管了中国银行,并将总行设于北京,当时在上海银行就职的董维宝被调往北京总行协助工作。工作之暇,他常去逛琉璃厂,并且在荣宝斋买了一些齐白石的画。后来,在荣宝斋的引见下他结识了齐白石,这本册页中的多数作品就是他认识齐白石之后请老人画的,当然,他都是付了钱的。当年画家有润例,按尺明码标价,齐白石当然不例外。而且,在润格幅度内,一幅画画几只虾、几只蟹齐白石心里都有数,一般不会加量。据董维宝后人说,集锦中那两帧墨虾和雏鸡图当年他父亲是看着白石老人画的,画完了两只虾和三只雏鸡后,齐白石正要题款,董维宝请白石老人在画上再添些什么,老人没有说话,意思大概是再添就得加钱!当然最终老人还是加了——不过他是在两帧图的右上角“吝啬”地添了半只虾和半只雏鸡,嘴里还说着这些添笔算是送的。白石老人的“吝啬”真是十分有趣。话虽这么说,在这两帧图中,画半虾半鸡从构图上看其实是恰到好处。
董维宝与张开济是同窗好友,当年张开济曾与董维宝一起去拜访齐白石、向齐白石购画,那帧《两只鹌鹁》就是白石老人画给张开济的,尽管他非常喜欢这帧作品,但是他知道老同学最爱齐白石,出门后就将画送给了董维宝。
20世纪50年代初董维宝在对他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作装裱时,将《两只鹌鹑》一起裱入册页,原裱为蝴蝶式对开,后来为了装框悬挂,才将蝴蝶式册页对裁,变成了今天的样式。 《两只鹌鹑》在董家珍藏了五六十年,见证了两位老人长达五十余年的同窗之谊。
白石老人的艺术自1946年以后虽然在题材上无多创新,但是笔墨设色纯熟老辣,论家谓之是灿烂晚霞。尤其是建国以后,他生活安康,心情舒畅,毛泽东主席更于1950年3月邀他入中南海赏花会晤;徐悲鸿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美院院长后又续聘他为名誉教授,他的心情越发喜悦,那些年作画他随意赋形、任情染色,都是神采奕奕,甚至连取个题目都替求画人讨足口彩。比如集锦中那一帧《虬枝松针图》,取名“年寿一千”,而几只雏鸡他名其曰“城上神鸡”,“城”乃都城,汉语中有王朝领地之意,当年北京正是新定之都,随手拈个题目,都寄托了老人的心意。真是心情一好,做什么都有吉祥寓意,尽管画是人家出钱买的,洋溢的却是白石老人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