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认为是陈逸飞最得意作品的《黄河颂》,拍前估价2000万元人民币。中国嘉德花了整整1年时问的努力,才从海外某机构手中征集到这幅作品。这幅被喻为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的油画最终以4032万元成交,这不仅是陈逸飞本人油画作品的最高价,也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这幅作品1996年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首次中国油画拍卖中,就拍出了128.5万港元。十多年后,作品再次亮相,最终的成交价格清晰地反映了在美术史中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其市场价值不可估量!
这幅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的《黄河颂》,是陈逸飞早年成名作品中第一幅独立创造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1972年,作为当时上海市组织创作的“黄河”组画中的一幅,25岁的陈逸飞成功地创作了此画(陈时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红军战士站立的画面,却遭到了当时画界一些人的强烈反对。“许多人觉得他所画的一个人并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不过陈逸飞坚持要画一个人,完全处在被动的状态。”据当时的知情人透露,当时陈逸飞面对一片“声讨”、“反对”,又急又难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差没掉下来。
曾一度险被视为“异端”的《黄河颂》,被扣上了政治帽子,5年之后,也就是1977年在全军美术展中才首次公开露面,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黄河颂》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陈逸飞所接受的严格的苏联教学体系的技术性训练;同时,陈逸飞善于吸收和转化的敏捷和聪颖,也体现在《黄河颂》的构图经营上,更生动地跳动在作品的一笔 画之间。20多年后王琦、蔡若虹等众多艺术界老前辈依然对陈逸飞早年的这幅代表作念念不忘。画家陈丹青回忆第一次见到这幅作品的感受:“真好比《红灯记》的唱词‘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那年我将届18岁,心中唯有一念:我也要画大油画。”对于《黄河颂》高价诞生的种种成因,嘉德油画部项目的孟禄新作了如下分析:
1、年轻时代独立创作的巅峰之作。《黄河颂》是陈逸飞早年成名作品中第一幅独立创作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在陈逸飞油画创作的第一阶段里(70年代),创作过《开路先锋》、《红旗》、《占领总统府》等经典作品。尽管《开路先锋》使他跻身全国美展的行列,却并非是他的独立创作;《红旗》尽管是一件与《黄河颂》差不多同期的独立创作,可是完成后20余年不能面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黄河颂》才真正是一件将美术界的目光完全聚焦到“陈逸飞”这三个字上的油画作品。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它代表了当时优化创作的最高水准,同时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2、独特的历史格调。《黄河颂》与陈逸飞参与创作的《占领总统府》不同,不是一幅纯粹历史题材的创作,而是一种比较另类的作品。既英雄又浪漫,不仅仅只是突出革命英雄主义的色彩,其中还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调,凸显出这幅作品在当时的一种个性价值。画面的处理方式和绘画技巧在当时来说也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3、陈逸飞的人格魅力。他不仅仅局限在艺术圈子里,他还有社会大文化圈这样一个层面,社会的影响力无疑成为其艺术作品的附加值。
4、作品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的基本吻合。衡量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它有几个层面:首先是当下的市场价值,陈逸飞本来就在这种写实绘画或者古典绘画的层面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说是头一把交椅。在艺术市场中,他的作品是最早拍得最高的画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经典作品的高价诞生,这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是陈逸飞自身的学术地位,其很多作品都具有它的学术价值含量。
5、无论何时经典作品总会创造出好的纪录。任何市场状态下,经典作品都会经受得住考验,这是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品拍出高价,这也是市场成熟的表现。由原来的盲目状态走向理性.藏家盲目收购的现象已经逐渐消失,优劣拍品开始有了一个层面上的划分,拉开距离。这也是艺术市场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的体现。
这幅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的《黄河颂》,是陈逸飞早年成名作品中第一幅独立创造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1972年,作为当时上海市组织创作的“黄河”组画中的一幅,25岁的陈逸飞成功地创作了此画(陈时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红军战士站立的画面,却遭到了当时画界一些人的强烈反对。“许多人觉得他所画的一个人并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不过陈逸飞坚持要画一个人,完全处在被动的状态。”据当时的知情人透露,当时陈逸飞面对一片“声讨”、“反对”,又急又难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差没掉下来。
曾一度险被视为“异端”的《黄河颂》,被扣上了政治帽子,5年之后,也就是1977年在全军美术展中才首次公开露面,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黄河颂》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陈逸飞所接受的严格的苏联教学体系的技术性训练;同时,陈逸飞善于吸收和转化的敏捷和聪颖,也体现在《黄河颂》的构图经营上,更生动地跳动在作品的一笔 画之间。20多年后王琦、蔡若虹等众多艺术界老前辈依然对陈逸飞早年的这幅代表作念念不忘。画家陈丹青回忆第一次见到这幅作品的感受:“真好比《红灯记》的唱词‘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那年我将届18岁,心中唯有一念:我也要画大油画。”对于《黄河颂》高价诞生的种种成因,嘉德油画部项目的孟禄新作了如下分析:
1、年轻时代独立创作的巅峰之作。《黄河颂》是陈逸飞早年成名作品中第一幅独立创作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在陈逸飞油画创作的第一阶段里(70年代),创作过《开路先锋》、《红旗》、《占领总统府》等经典作品。尽管《开路先锋》使他跻身全国美展的行列,却并非是他的独立创作;《红旗》尽管是一件与《黄河颂》差不多同期的独立创作,可是完成后20余年不能面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黄河颂》才真正是一件将美术界的目光完全聚焦到“陈逸飞”这三个字上的油画作品。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它代表了当时优化创作的最高水准,同时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2、独特的历史格调。《黄河颂》与陈逸飞参与创作的《占领总统府》不同,不是一幅纯粹历史题材的创作,而是一种比较另类的作品。既英雄又浪漫,不仅仅只是突出革命英雄主义的色彩,其中还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调,凸显出这幅作品在当时的一种个性价值。画面的处理方式和绘画技巧在当时来说也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3、陈逸飞的人格魅力。他不仅仅局限在艺术圈子里,他还有社会大文化圈这样一个层面,社会的影响力无疑成为其艺术作品的附加值。
4、作品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的基本吻合。衡量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它有几个层面:首先是当下的市场价值,陈逸飞本来就在这种写实绘画或者古典绘画的层面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说是头一把交椅。在艺术市场中,他的作品是最早拍得最高的画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经典作品的高价诞生,这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是陈逸飞自身的学术地位,其很多作品都具有它的学术价值含量。
5、无论何时经典作品总会创造出好的纪录。任何市场状态下,经典作品都会经受得住考验,这是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品拍出高价,这也是市场成熟的表现。由原来的盲目状态走向理性.藏家盲目收购的现象已经逐渐消失,优劣拍品开始有了一个层面上的划分,拉开距离。这也是艺术市场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