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教学;课堂引入;任务设计;课外拓展;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2—0070—01
信息技术作为新课标体系下高中的一门必修课已经实施多年,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少玩得多、课堂教学资源严重浪费等等。如何解决课堂形式化、低效化问题,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引入要注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使学生进入课堂,使他们想学、乐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入教学情境的:“视频展示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三军仪仗队出现的录像,(教师提问)你们想和他们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天安门吗?(学生:想!)大家可知道成为三军仪仗队没那么容易!对体形有严格的要求,大家知道仪仗队总共有多少人?身高和體重是多少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这些信息呢?由于讲授此节内容时正值国庆60周年大阅兵,对于这个热点问题学生都很熟悉,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上课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答案,“打电话咨询、百度上网、咨询老师或朋友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讲解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任务设计要合理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较强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普遍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巧妙任务化,在营造的情境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通过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或形成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层次任务,任务设定由简到难,逐层递进,通过分层的任务设置与同学间的合作互帮,让每一名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启发工作,如在某个操作前或操作后提出问题进行指引,对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步步深入,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讲授“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这章节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此,在设置总体任务的同时细化了很多小任务。如,假如父母给你3000~4000元去组装一台新电脑,如何配置这台电脑?1.基本任务。清楚购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电脑包括哪些部件?2.列出清单。3.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上,了解各种配件有哪些主要品牌?价格如何?4.扩展任务。在提高任务上,根据品牌的性价比,确定合适的装机方案。每节课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既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又给部分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完成所要达到的提高任务和扩展任务,并且进行互相激励。一个阶段后,学生的整体水平会有所提高。
三、课外拓展要提倡
有效教学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应该在课堂外进行延伸。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课堂内很多知识来自于生活的积累。现在的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担当着培养具有信息素养人才的重任,更应该强调“做”,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活动中,亲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找到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在“配置台式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鼓励同学们亲自到电子城进行现场查询,获得第一手资料。很多小组成员利用周末时间亲自到电脑城卖场查看电脑配件的品牌和价格,为本小组的配机方案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通过课外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评价学生多渠道
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教学和促进教学有效的重要手段。新课改倡导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条,评价以激励和促进为主,评价必须为促进教学服务,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在有效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用“会”与“不会”评价学生的优劣,而应该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在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时,主要是采取鼓励学生的做法。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既能使大多数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2—0070—01
信息技术作为新课标体系下高中的一门必修课已经实施多年,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少玩得多、课堂教学资源严重浪费等等。如何解决课堂形式化、低效化问题,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引入要注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使学生进入课堂,使他们想学、乐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入教学情境的:“视频展示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三军仪仗队出现的录像,(教师提问)你们想和他们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天安门吗?(学生:想!)大家可知道成为三军仪仗队没那么容易!对体形有严格的要求,大家知道仪仗队总共有多少人?身高和體重是多少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这些信息呢?由于讲授此节内容时正值国庆60周年大阅兵,对于这个热点问题学生都很熟悉,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上课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答案,“打电话咨询、百度上网、咨询老师或朋友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讲解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任务设计要合理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较强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普遍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巧妙任务化,在营造的情境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通过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或形成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层次任务,任务设定由简到难,逐层递进,通过分层的任务设置与同学间的合作互帮,让每一名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启发工作,如在某个操作前或操作后提出问题进行指引,对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步步深入,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讲授“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这章节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此,在设置总体任务的同时细化了很多小任务。如,假如父母给你3000~4000元去组装一台新电脑,如何配置这台电脑?1.基本任务。清楚购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电脑包括哪些部件?2.列出清单。3.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上,了解各种配件有哪些主要品牌?价格如何?4.扩展任务。在提高任务上,根据品牌的性价比,确定合适的装机方案。每节课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既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又给部分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完成所要达到的提高任务和扩展任务,并且进行互相激励。一个阶段后,学生的整体水平会有所提高。
三、课外拓展要提倡
有效教学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应该在课堂外进行延伸。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课堂内很多知识来自于生活的积累。现在的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担当着培养具有信息素养人才的重任,更应该强调“做”,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活动中,亲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找到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在“配置台式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鼓励同学们亲自到电子城进行现场查询,获得第一手资料。很多小组成员利用周末时间亲自到电脑城卖场查看电脑配件的品牌和价格,为本小组的配机方案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通过课外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评价学生多渠道
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教学和促进教学有效的重要手段。新课改倡导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条,评价以激励和促进为主,评价必须为促进教学服务,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在有效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用“会”与“不会”评价学生的优劣,而应该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在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时,主要是采取鼓励学生的做法。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既能使大多数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