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鉴赏是检测考生文化素养和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考试内容。此类试题可分为鉴赏和评价两大类型,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5个考点。
对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点缀(重庆卷)。诗是唐诗、宋诗两分天下,词是宋词、元词平分秋色。元词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是今年诗词鉴赏的一大特色。另外,以前流行的比较阅读,今年也只有湖南省一家独有。
第二,这些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
第三,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一到两问,多的有三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查。问题的排列顺序往往体现了出题人引导应试者用怎样的思路思考的意图。
第四,在诗词鉴赏的5个考点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也许是因为评价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方面设问最多,因为形象、语言是表层的东西,对语言、形象的分析,最终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考一点而兼顾两个方面。设题比较注重“浅易”和可操作性。“理趣”“情趣”的问法,写作手法的提法,都是今年高考诗词鉴赏的新现象。
第五,设问明确,便于考生思考和回答。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等等。思考的范围和表达的中心都很明确,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针对2009年诗歌鉴赏命题的特点,备考时不能把诗歌鉴赏当成一个纯粹理论式的复习,而应着重训练针对具体诗歌具体问题写出具体的赏析文字。各种诗歌流派、各种表达手法、各种修辞手段的识记固然重要,但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实际上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首诗歌要能够读懂,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在读懂的前提下实际上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诗歌鉴赏只有三个要点,第一个就是一定的语言和技巧,这里的技巧没有什么专业术语,不要背很多专业术语,而就具体的词句做具体的分析就行;第二个,塑造了形象和意境,这是诗歌的核心问题,诗歌从来不是抽象的说道理,抽象的说感情,诗歌都是通过形象来表现,这个形象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技巧塑造的;但是诗歌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表达感情,大家也知道一句话,叫诗言志,诗是为了表达理想情操的,这就是诗歌鉴赏的第三个要点。实际上很多的难点就在于诗歌理解,但是我们在复习中往往不重视诗歌与后面各个问题间隐性指向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强调理解诗歌不要忽视后面所设问题,要重视诗歌后面的问题,任何题目都是为解读诗歌而出的。有的诗歌后边也有相应的注释,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诗歌。理解之后我们答题时抓住三个要点就离参考答案不远了,任何一个题目的设置和解答应该都不能离开这三个要点。
读懂诗歌至关重要,而通过命题人设置的问题去理解诗歌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2009年北京卷诗歌鉴赏的第二第三两小题,词人的风格流派和胸怀的问题设置,简直就告诉了考生词作的大致意思。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阅读诗歌之后,不妨紧跟着看后面的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回头读诗歌,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分析近几年,尤其是2009年的18套高考试卷,我们可以预测,今后古诗词鉴赏题在命制时会依循如下原则:
1、古诗选材继续坚持“经典”、“浅易”的原则。不太艰深,少有学生不熟悉的典故,但也少学生烂熟的作品;篇幅不太长,以唐、宋绝句和律诗为主,也有合适的宋词、元曲(主要是散曲)等。
2、诗是抒情的艺术,因此选诗从内容上看,优秀的写景抒情之作成为关注的对象。
3、命题仍坚持开放性原则,主观题仍占主导位置。诗歌鉴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个性化,加大开放才能更有利于考生创造性地发表见解,虽然可能会给阅卷或公平竞争带来新的课题,但命题时只要考查指向明确、切入角度小巧,是可以避免考生表述时宽而无度、阅卷老师标准难定的顾虑的。
4、命题更注意综合性原则。今后的诗歌鉴赏主观题,可能不会再仅仅局限于对单首诗字词句的理解把握上。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过渡,也许是今后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一个趋势。尤其比较鉴赏题已进入高考命题者的视野,要重视比较能力的考查,最好能够与教材中的作品构成比较,这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
唐国光,教师,现居湖北恩施。
对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点缀(重庆卷)。诗是唐诗、宋诗两分天下,词是宋词、元词平分秋色。元词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是今年诗词鉴赏的一大特色。另外,以前流行的比较阅读,今年也只有湖南省一家独有。
第二,这些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
第三,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一到两问,多的有三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查。问题的排列顺序往往体现了出题人引导应试者用怎样的思路思考的意图。
第四,在诗词鉴赏的5个考点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也许是因为评价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方面设问最多,因为形象、语言是表层的东西,对语言、形象的分析,最终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考一点而兼顾两个方面。设题比较注重“浅易”和可操作性。“理趣”“情趣”的问法,写作手法的提法,都是今年高考诗词鉴赏的新现象。
第五,设问明确,便于考生思考和回答。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等等。思考的范围和表达的中心都很明确,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针对2009年诗歌鉴赏命题的特点,备考时不能把诗歌鉴赏当成一个纯粹理论式的复习,而应着重训练针对具体诗歌具体问题写出具体的赏析文字。各种诗歌流派、各种表达手法、各种修辞手段的识记固然重要,但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实际上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首诗歌要能够读懂,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在读懂的前提下实际上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诗歌鉴赏只有三个要点,第一个就是一定的语言和技巧,这里的技巧没有什么专业术语,不要背很多专业术语,而就具体的词句做具体的分析就行;第二个,塑造了形象和意境,这是诗歌的核心问题,诗歌从来不是抽象的说道理,抽象的说感情,诗歌都是通过形象来表现,这个形象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技巧塑造的;但是诗歌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表达感情,大家也知道一句话,叫诗言志,诗是为了表达理想情操的,这就是诗歌鉴赏的第三个要点。实际上很多的难点就在于诗歌理解,但是我们在复习中往往不重视诗歌与后面各个问题间隐性指向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强调理解诗歌不要忽视后面所设问题,要重视诗歌后面的问题,任何题目都是为解读诗歌而出的。有的诗歌后边也有相应的注释,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诗歌。理解之后我们答题时抓住三个要点就离参考答案不远了,任何一个题目的设置和解答应该都不能离开这三个要点。
读懂诗歌至关重要,而通过命题人设置的问题去理解诗歌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2009年北京卷诗歌鉴赏的第二第三两小题,词人的风格流派和胸怀的问题设置,简直就告诉了考生词作的大致意思。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阅读诗歌之后,不妨紧跟着看后面的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回头读诗歌,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分析近几年,尤其是2009年的18套高考试卷,我们可以预测,今后古诗词鉴赏题在命制时会依循如下原则:
1、古诗选材继续坚持“经典”、“浅易”的原则。不太艰深,少有学生不熟悉的典故,但也少学生烂熟的作品;篇幅不太长,以唐、宋绝句和律诗为主,也有合适的宋词、元曲(主要是散曲)等。
2、诗是抒情的艺术,因此选诗从内容上看,优秀的写景抒情之作成为关注的对象。
3、命题仍坚持开放性原则,主观题仍占主导位置。诗歌鉴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个性化,加大开放才能更有利于考生创造性地发表见解,虽然可能会给阅卷或公平竞争带来新的课题,但命题时只要考查指向明确、切入角度小巧,是可以避免考生表述时宽而无度、阅卷老师标准难定的顾虑的。
4、命题更注意综合性原则。今后的诗歌鉴赏主观题,可能不会再仅仅局限于对单首诗字词句的理解把握上。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过渡,也许是今后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一个趋势。尤其比较鉴赏题已进入高考命题者的视野,要重视比较能力的考查,最好能够与教材中的作品构成比较,这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
唐国光,教师,现居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