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关键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材料积累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以中考,高考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教师一味地教学生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构思,怎样立意等,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探寻写作的源头,去探究切实可行的写作技巧,结果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指导学生写作,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拓学生作文思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在他们的笔下普遍存在着题材狭窄,内容雷同,结构相似,甚至无话可说的弊端。这些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急待我们去开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1.1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定势,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响号角,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往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维,则说它出身贫贱,却孤高自傲,看不起周围的穷乡邻。再如写雪,人们在描绘的时候,也大多持赞美的态度,写它洁白无暇,是纯洁的化身,但逆向思维,它掩盖了地面的肮脏,成了一切丑恶行径的遮羞布。
不但具体的事物可逆向思维,就是一些在人们头脑中已固有了的模式,观念,也可进行逆向思维。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作文思路,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1.2 未来畅想法
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幻想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教师可适时进行引导。如引导学生想象:20年后我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教师可以出类似于《我在2020年国庆的时候》、《2020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为实现现代化而奋发学习的激情。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追忆回忆法、缘情联想法、多角度思维法、讨论交流法、时空开拓法,创设情境法、多样性命题法等等,也可以用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地、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素质。
2.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建议中提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佳作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在积累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到“三多”——多读、多看、多练。
2.1 多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感性材料
在这一方面,我国的先辈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很早就已经懂得重视孩子熟读成诵习惯的培养了。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等,无不要求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在诵读中学生既受到了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又为自己积累了一笔终身受用无穷的语言财富。
2.2 多看——积累真实鲜活的写作素材
有句广告说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认为:“生活有多大,素材就有多丰富。”生活中有很多的活动,学生对于活动的兴趣不逊于看电视,我认为老师要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并且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这既让学生有亲身体验,有绝妙的写作素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写出具体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2.3 多练——积累创新作文的最佳途径
多练,是由积累到倾吐的过程,也是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自古就有“学以致用”之说,学生模仿性极强,我们在教学中适时的为学生提供练笔的场所,是锻炼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展开智慧翅膀拓宽创新空间的舞台。熟能生巧,勤学勤练是作文成功的保证,如果光说不练那也就是“纸上谈兵”。所以,平时要注意让学生多动笔,将一些生活中的人、事用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积累生活素材。
综上所述,多读、多看、多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家只要平时做到多读、多看、多练,就一定能在诵读中掌握技能,在观察中发现素材,在练习中有所创新,那么,写作水平的提高自然会水到渠成。
3.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一种美丽的劳作。只要是创作,都需要想象。学生习作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同样离不开想象。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没有想象,就没有佳作。”如朱自清《春》一文中描绘春花烂漫的景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以绝妙的想象,描绘了春天的万千美色,形象逼真,生动可感。读者有如亲临其境,彰显了想象在文章中生命的张力。”尚是没有了想象,文章就会神色黯然,血肉空无,而失去生命的活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语文老师就更需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创造灵魂,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相信如果教师转变观念,坚持训练,学生一定能写出鲜活的,富有张力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 《中学语文教材及全解》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材料积累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以中考,高考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教师一味地教学生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构思,怎样立意等,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探寻写作的源头,去探究切实可行的写作技巧,结果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指导学生写作,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拓学生作文思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在他们的笔下普遍存在着题材狭窄,内容雷同,结构相似,甚至无话可说的弊端。这些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急待我们去开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1.1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定势,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响号角,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往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维,则说它出身贫贱,却孤高自傲,看不起周围的穷乡邻。再如写雪,人们在描绘的时候,也大多持赞美的态度,写它洁白无暇,是纯洁的化身,但逆向思维,它掩盖了地面的肮脏,成了一切丑恶行径的遮羞布。
不但具体的事物可逆向思维,就是一些在人们头脑中已固有了的模式,观念,也可进行逆向思维。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作文思路,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1.2 未来畅想法
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幻想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教师可适时进行引导。如引导学生想象:20年后我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教师可以出类似于《我在2020年国庆的时候》、《2020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为实现现代化而奋发学习的激情。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追忆回忆法、缘情联想法、多角度思维法、讨论交流法、时空开拓法,创设情境法、多样性命题法等等,也可以用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地、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素质。
2.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建议中提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佳作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在积累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到“三多”——多读、多看、多练。
2.1 多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感性材料
在这一方面,我国的先辈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很早就已经懂得重视孩子熟读成诵习惯的培养了。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等,无不要求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在诵读中学生既受到了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又为自己积累了一笔终身受用无穷的语言财富。
2.2 多看——积累真实鲜活的写作素材
有句广告说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认为:“生活有多大,素材就有多丰富。”生活中有很多的活动,学生对于活动的兴趣不逊于看电视,我认为老师要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并且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这既让学生有亲身体验,有绝妙的写作素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写出具体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2.3 多练——积累创新作文的最佳途径
多练,是由积累到倾吐的过程,也是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自古就有“学以致用”之说,学生模仿性极强,我们在教学中适时的为学生提供练笔的场所,是锻炼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展开智慧翅膀拓宽创新空间的舞台。熟能生巧,勤学勤练是作文成功的保证,如果光说不练那也就是“纸上谈兵”。所以,平时要注意让学生多动笔,将一些生活中的人、事用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积累生活素材。
综上所述,多读、多看、多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家只要平时做到多读、多看、多练,就一定能在诵读中掌握技能,在观察中发现素材,在练习中有所创新,那么,写作水平的提高自然会水到渠成。
3.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一种美丽的劳作。只要是创作,都需要想象。学生习作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同样离不开想象。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没有想象,就没有佳作。”如朱自清《春》一文中描绘春花烂漫的景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以绝妙的想象,描绘了春天的万千美色,形象逼真,生动可感。读者有如亲临其境,彰显了想象在文章中生命的张力。”尚是没有了想象,文章就会神色黯然,血肉空无,而失去生命的活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语文老师就更需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创造灵魂,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相信如果教师转变观念,坚持训练,学生一定能写出鲜活的,富有张力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 《中学语文教材及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