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嫂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嫂子是个瘦弱的普通农家妇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那时中国外遭列强欺压,内有军阀混战。湖南被南北军阀拉锯式争夺,更是民不聊生。1925年 ,岳阳县花苗农民陈成明挑脚到通城,看到一个无人买的3岁女孩儿,觉得很可怜,他付了4块银元,将孩子领回收养。从此,她叫陈四元,与陈家儿子陈日辉以兄妹相称。
   花苗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月田,注入新墙河。附近的皇帽山一带,传为张良隐居之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出过文武秀才。1930年,在井冈山斗争的影响下,当地共产党人陈樵组织斗争劣绅杨杏圃,陈家兄妹也是小积极分子,他们青梅竹马,很快成了快乐的青年,父母盼望他们能结成一对。岂料,1938年11月11日晚,日军今村支队和第九师团一部侵占了岳阳县城。这时, 中共岳阳县委负责人杨乐如、许诺等正以六区唐家坳连云完小为中心,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组织青年学生参加驻当地国民政府军第82师军训活动,有的军训后参军。后来,鉴于驻军明喊联合抗日,暗中清查异己,学生们按中共地下党要求,准备设法转向新四军或去延安。11月下旬,被驻军副师长发现后,连夜借故枪杀了7名青年,其中就有陈日辉。
   四元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得埋头帮爸妈干活儿,带好弟弟,为父母分忧。直到1947年,她25岁时,才嫁到月田余家,成了我的嫂子,改名陈文生。她和我幼成哥哥是勤劳善良的一對,都不识字,却重情义。当时是国共内战时期,税收重。我家人多地少,青黄不接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嫂子会寻野菜,还跟我爸妈学会了织布、打豆腐,尽力为家排难。 那时,余氏助两斗祖田,支持我到县城读书 。每期由哥哥送100斤大米抵学费,一百一十多里路全靠步行。每次嫂子都半夜起床,做好饭后喊我们赶路,临行总是说:“老弟,读好书!”
   1949年是个喜庆年,4月,嫂子生了头胎儿子,叫土保,全家高兴;8月,家乡解放,全村欢庆!1951年,我弃教从军, 接着土改,人丁兴旺 。长哥长嫂当爷娘呀,他们体谅父母的困难,从不提分家单过。嫂子负责一家十余人的茶饭,成天风风火火做事 ,她学我父亲正直爽快,也学我母亲宽厚忍让,不忘乐善好施。村里的人夸: “晋宇爹、厚喜娭毑命好,有个当家的文生嫂!” 是的,有这样的主妇,是全家的幸福!
   1959年,日子难熬呀!这时,我弟弟应征到新疆部队服役;接着,父亲因病辞世;不到半年,我哥鼻上长疮。他是全家唯一的男劳力,忙着种田修水库,加之山乡医生缺乏技术,全身发肿后,几天就去世了,全家真的塌了天,日子该怎么过?
   好在村里党组织和村民关心军属,嫂子敢担当。大家把我父亲、哥哥送上山后,才告诉我和弟弟 。为了渡过难关,妹妹停学出嫁。
   1961年,我同妻子请假回家,在老辈支持下,正式办手续让嫂子带着儿女,与独身的堂兄余秋涛组成家庭。1966年,大侄儿应征入伍去了北京,嫂子仍多方照顾我母亲,还关心我姐姐、妹妹。后来,弟媳带侄女随军去了新疆,总念着嫂子与大伯妈。
   嫂子看着儿女,更思念生身父母。“文革”前后,陈家昌富弟弟和乡亲,查明嫂子1922年4月29日出生于平江县钟洞钟姓贫苦农家,3岁时被人拐走。她父亲是湘鄂赣边界斗争时牺牲的烈士,一个妹妹早已病故。母亲改嫁到附近刘家后育有4个子女。嫂子两次去平江认生母,第一次车到南江,夫妻挑或背着女儿赶路。她要让母亲摸摸她亲生的骨肉!她儿女也尽心,后来常去看望刘家、陈家亲戚。
   新中国大搞建设,特别重视兴修水利,公田建起铁山水库。嫂子有幸随小儿红广移民至市郊蔡家,女儿超英一家移民君山农场。此前,我弟弟、大侄儿回市工作,后来,我也退休回岳阳,算是大团圆。改革开放后,城乡大变,嫂子儿女条件逐步好转。她俩老乐得安享晚年,免费游岳阳楼、君山公园。嫂子总不忘山里人,谁进城来,都先奉上一杯茶。1993年,在她小儿子家,为我母亲庆祝95岁寿,婆媳俩紧紧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1999年3月14日,嫂子病后安详离去,享年77岁。 月田余家为她办了三天丧事,乡人用唁联、孝歌赞颂她;陈家儿孙们来叩拜她,在灵堂前,守了一夜又一夜……
   而此刻,我远在异国他乡,且行动不便,唯盼故乡的明月与青松,长伴英烈,长伴我的祖先与哥嫂!
  责任编辑:青芒果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回到乡村,是在一个冬日阳光正好的下午。我同兄一起去父亲的坟前。   父亲的坟坐落在西冲那块自家的责任田上,四周环境开阔,西南方向好几里路没有人家,远望只有田地与河流,纵横起伏。我回乡,是父亲的坟在这里,列祖列宗在这里,生长在这里二十二年,这份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无法割舍。   在老屋里静立——每次回来,我都要在这中堂上站一会儿,肃穆里追念我不曾见过的祖先,想后辈守业的不易。   这老屋,现在基
期刊
一夜秋雨绵绵,一场秋风浩荡,渐入秋。临窗而望,我忽生一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落寞来。   我昨夜梦着奶奶了。奶奶,满头的白发,颤巍巍地拄着拐杖站立在村囗,瑟瑟秋风之中,她一路深情凝望着,盼望着她的孙儿回家。清晨醒来,昨夜梦境,我依稀记得:白发,秋风,守望,回家。这些个词就这么真实而顽强地在不经意间蹦出了我的胸膛。白发入秋。我吓了一跳,忽忽我也早生华发了,亦正在一步步地走进我的人生之秋。少时读诗:
期刊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儿时生活在北方农村,那时物资比较匮乏。在所有的“好吃的”中间,糖,毋庸置疑被排在第一位。于是,我们盼望着,村子里谁家娶新媳妇,就可以去讨喜糖来吃了。   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结婚喜宴都是中午摆的。通常,在一群一起玩耍的孩子中间,如果恰好有新郎家的近亲,他是可以穿上新衣服跟着大人去做客吃喜酒的。其余人则眼巴巴等着,等下午喜宴散了,客人都离开,一群孩子就欢呼着跑进新郎家
期刊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同样的梦境中寻找着前世的家园——我是那凝结了泪珠的琥珀,透过胶质的通透的化石将破碎的梦境拼凑,依稀辨认着我远古的童年——在成琥珀之前,我是只稀有的蝴蝶,我曾经招展地飞舞在原始森林——那个草木肥壮的峡谷,是所有鱼鸟快乐生活的地方,现在,它的名字叫作武夷山。   我明明是只蝴蝶,怎么会一直沉浸在水底?我经受了岁月的波澜一轮一轮的冲刷,直到那个长发圆脸、大眼如电的女子在戏水时,把我从
期刊
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双曾经穿过的农作鞋。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贫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附近寨子里僅有一所学校,因没钱交学杂费,我已经七岁了还上不了学,每天上午只有光着脚板,跟在一群牛的屁股后面,一边放牛,一边砍柴。下午赶着牛、挑着柴回家,又把柴挑到很远的砖窑厂去卖,凑钱上学读书。冬天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脚踏在雪窝冰块上,那可真是地狱里剥皮一般苦痛。跟在牛后头,牛屙了屎,立将冻僵的双
期刊
我的“伙计”是一个工作包,牛皮面料,长二十多厘米,厚度不足十五厘米,像个长方体的黑面包。它的一端有根手提的带子。当年,大家也叫它“手包”或“文件包”。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我出席单位工代会获得的纪念品。   平日里,不论去单位还是下乡镇,出发前,我会招呼道:上班了,“伙计”!包里放一些文件材料,还能勉强放一个水杯。骑车时,挂在车把上;步行或乘车时提着,多数时候放在腋下夹着。 说真的,90年代
期刊
推开门,雨早收歇了,风吹着树叶上的雨水沙沙地摇落下来。受了阴雨的核桃从树上“啪”“啪”地掉在地面上,弹起来又闷闷地落下去。四处罩着一笼一笼水烟,连屋子里也弥漫着极重的雾气,朦朦胧胧的看不清。   母亲操心地里的菜绞了藤,又担忧玉米受了风,一早准备去地里把站子插了。站子是上好的木竹,藏着隐隐的碧青,韧性强,正是筋骨强健分担出力的壮年期。木竹长长的,母亲挎在肩上,像是挂着一节车厢在跑动。我大声地说:
期刊
十月才过了没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小四,记得十五回家哦,早一点来。   父亲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当空气中隐隐有着桂花香的时候,当院角的紫薇染上一抹红紫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手杖站在门口,眯着眼,歪着头望着高远的天空,喃喃自语:柚子黄了,快割稻了吧。我们憋住笑,都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说来也是奇怪,父亲一天到晚在家,活动场地就卧室、饭厅、卫生间,但是他却像候鸟一样知道时序的变化,水暖了该耙田了;黑羽的鸟儿绕
期刊
1982年,父亲退休了,那年52岁。   我的祖籍位于现在的兴义镇福建乡坦铺杨朝溪。奶奶原是莲花乡中磴沟人,在父亲不到一岁时便离开了人世,奶奶长的什么模样,父亲不知道。从此后,爷爷带着幼小的父亲艰难度日,在父亲5岁那年,爷爷无奈之下,投靠了奶奶的娘家人——中磴沟碗厂。8岁那年,爷爷也走了,无依无靠的父亲是跟着舅公、舅婆长大的。   父母育有三女一男,我排行第二,上有一姐姐,下有一弟一妹,那时条
期刊
多静啊!山坳里的正午时分,静到山涧流水声直往人们心里去。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我居住在位于赣西分宜县北乡的老家。眼前,摆放了一台朱红的脚踏风琴,我一边急切地打量,一边小心地掀开盖板,抚摸高低错落、黑白相间的琴键,然而,我不敢按动它,山村太静,人们都在午休,下午更加繁重的体力活儿需要他们眯下眼、喘口气。   这台风琴,是我和我的启蒙恩师刚刚从邻村星溪小学抬回来的。来不及喝碗凉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