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耶鲁报告》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n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高等教育始于殖民地时期哈佛学院的创建,至今虽不到400年的历史,但是它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占鳌头。众多研究表明,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取得如此快的发展,既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其内部自身发展的原因。因此,追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渊源,对于当前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种历史研究方法的取径之一便是对重要历史文献的分析。其中1828年的《耶鲁报告》(Yale Report of 1828)就是最有影响的文献之一。哈佛大学教授罗宾指出:“《耶鲁报告》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前最有影响的教育声明。”基于此,本文拟对这一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作一评述。
  
  《耶鲁报告》产生的哲学基础及背景
  
  美国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宗教。17世纪初,一群受英国国教会迫害的清教徒,既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又没有能力去战胜国教会的专制。他们纷纷逃离国外,其中许多清教徒就来到北美大陆,在这里为了传播自己的宗教,到处兴建学校。作为清教徒,他们认为人类的所有知识最终是为了阐明上帝的启示,同时他们也有一种宗教责任去发展知识。由于殖民地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基督教人文主义改造过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基础上,他们的教育哲学观支持知识和道德的一致性。到18世纪初,这种哲学观发展成为一种道德哲学,然而它依然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人类可以通过经验和内省研究来发现这些法则,而且道德哲学的目的是为生活作指导。随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自然神学也得到了重要发展。在这种自然神学和道德哲学的支配下,美国南北战争前建立学院的首要目的便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宗教和道德品格。
  到了19世纪20年代,这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些大学改革者纷纷指责大学标准的课程体系制约了现代学科的发展,同时大学对学生智力、道德的训练也削弱了大学探究知识的功能。在这种批评下,一些大学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弗吉尼亚大学实施了“平行”的课程改革方案,允许学生自由的选课。哈佛学院在乔治·提科诺的提议下,对学生的自由选修课程做出了部分的规定。这样的改革浪潮也冲击着耶鲁大学的校园,1825年,康涅狄格州议会发表了批评耶鲁大学的课程不切实际和倒退的守旧报告。在种种压力下,1827年耶鲁大学董事会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耶鲁大学的古典课程的利弊进行分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委员会发表了它的报告。该报告最初以题为《关于博雅教育课程的原始文件》发表在1928年第15卷的《美国科学和艺术学刊》上,后来人们习惯于称作《耶鲁报告》。
  
  《耶鲁报告》的主要内容
  
  《耶鲁报告》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当时的耶鲁大学校长杰里迈亚·戴执笔,该部分大体讨论了自由教育的本质;第二部分由詹姆斯·金斯利执笔,主要为希腊、拉丁文法等古典课程辩护。该报告的论证是支持前一种立场的,总体说来是对传统古典课程的捍卫。具体来说,该报告主要涵盖了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 大学教育的目的
  为了回应各种批评意见,维护古典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戴在《耶鲁报告》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各种心智能力。正如他在论证中所言:“在智力教育中,重要的两点便是训练和装备心智;扩大它的能力并且用知识来储备它。两者之中,前者也许是更重要的。因此,大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经常有力地训练学生的各种官能。”同时,也强调,心智训练教育必须是全面的,因为“一个高贵的大厦不应该由单一的栋梁来支撑,”所以各种官能都应该得到平衡的训练。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而且要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感觉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等。另外,由于大学教育属于基础性的教育,所以它并不特别关注某一具体专业或职业领域知识的传授。戴认为一旦学生完成了基础广泛的大学教育,他将会更好地为职业生活做好准备。对于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则是在参与具体的职业后,通过实际锻炼来完成。
  2. 大学的教育内容
  为了训练学生的各种心智才能和塑造学生平衡的品格,学院应开设一些训练不同方面心智能力的有价值的课程。《耶鲁报告》中所开列的课程主要有:理论数学、物理学、古典文学、英语阅读、逻辑与心智哲学、修辞与演讲、书面作文、讨论等。例如,理论数学课程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描述性推理能力;物理学课程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事实的描述、归纳以及寻找可能性根据验证结论的能力;古典文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及审美能力;英语阅读课程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逻辑与心智哲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修辞与演讲课程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作文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讨论课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思维敏捷,表达流利,和富有激情。在对待技术性学科和专业科目上,《耶鲁报告》没有完全拒绝,但是它反对以牺牲传统的课程为代价,因为传统的课程对训练学生的心智能力是最有效的,它不仅能为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而且可以向学生提供现代文学作品中所包括的基本观念。
  3. 大学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耶鲁报告》认为演讲和朗诵要保持合理分配。演讲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引发演讲者做出最大的努力,进而促进其专业学术成就的进步;同时它也能赋予学科以活力和灵魂,这样就会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是演讲法并不能完全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心智能力,因为学生只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被动的听讲,缺乏心智能力的积极参与,必须辅以经常性的检查。在检查中,教师要给与学生更加明确的目标,使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背诵。该报告还对当时流行的选修制试验给予了否定,原因主要在于美国的学生不像德国大学的学生那样成熟,他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教育准备,而且缺乏规划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能力,也不能正确利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进入耶鲁的学生必须学习耶鲁学院的必修课程,耶鲁所规定的必修课是每一位接受全面教育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科目。鉴于这些考虑,《耶鲁报告》明确指出耶鲁学院将恪守博雅教育的传统,继续加强古典学科的教育,运用古典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耶鲁报告》的影响
  
  《耶鲁报告》在1828年发表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作为“保守派的一面旗子,其精神支配着美国19世纪传统大学的思想和办学方向。”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该报告为传统课程在大学的存在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由,成功地捍卫了古典课程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这种“保守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耶鲁报告》是对激进的教育改革的回应,它有力地维护了大学人文学科的地位。这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在其本土哲学——实用主义的思潮下而走向极端。所以美国的高等教育在此后的发展中一直都既注重学术性,同时也注重实用性。第二,《耶鲁报告》是19世纪新学院或独立学院建立的重要诱因。《耶鲁报告》的发表使得四年制的古典课程成为高等教育的标准模式,因此那些不能融入这个课程体系的学科领域只能在其之外发展。而对于一些传统的大学,则通过发展独立的学院来进行这类课程的教授。第三,由《耶鲁报告》所引发的争论增加了美国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同时也使美国人重新对“大学是什么”以及“大学做什么”等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在这场争论中,耶鲁大学的戴和波特等作为传统派的代表,认为美国大学应该维持英国学院的传统,即大学应该设立混合课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数学等,按学年升级,课本教学法等。而作为改革派的代表主要有哈佛大学的艾略特、霍普金斯大学的吉尔曼等,认为美国的大学应该主要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来创办。两派“斗争的结果产生了美国大学,这种类型的大学中心是文科学院,观点是人文主义,目的在于教给成熟青年过去留下来的知识。在此之上是研究生院——给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并被要求进行有独创性的研究和自由的探索。在这些学校周围聚集着一些专业学校,目的是培养青年人为这些领域有效地服务。”
  1828年的《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宗教文化的反映,因为“报告的教育观暗含着宗教的基础。”同时,它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断然评价其保守性或退步性,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上产生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另一方面,《耶鲁报告》也启示我们,教育的改革要重视传统的价值,那种激进的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其他文献
本报讯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商务部等1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师生关系是教育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将具有极大的意义。当代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如永恒主义、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存在主义等关于师生关系有不同论述。准确了解和把握各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代教育思想中的
教育和谐所表现出的师生款款深情在中华教育史上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中的孔子“杏坛授徒”,就是一幅春风和煦的景象。《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写道:“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在美丽的杏花林中,年轻学子刻苦求学,而老师孔子则在一旁弹琴高歌,一代宗师与学生亲密无间,“杏坛”成为中国文化的永久经典。  《论语》(十二·解读颜渊篇)载: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入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
义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关系着全民素质和整个国家教育的成败。布什政府的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美国义务教育质量提供了一系列法律性保障,包括对教师素质的规定、对学生学习的质量保障、对教育拨款在促进义务教育质量上的规定。  这些对我国义务教育的质量保障和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美国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使美国义务教育质量呈现更多的分化趋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环境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孩子将在学校找到面向未来的一切,最终走向社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是连接家庭
前不久,到一个学校参观,除了对学校整齐的建筑清洁的环境留下深刻的印象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主楼前干道边的两个小小园林,此园林非彼园林,没有亭台楼阁、水榭回廊,却是杂树满园、野草遍地。  走在园中曲折的石板小路上,欣赏着,真让我浮想联翩。  那棵歪脖子的,不是一棵枣树是什么?好象不止一棵,真应了一句话: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被剪去乱枝的,是我们农村一种名叫“面枣”杂树,秋天的果实孩子们
我们班有个叫邓超的男孩,一直在和白血病抗争。他眉清目秀,却脸上乌青,唇似杨梅,看着让人心疼。我走进邓超家,一眼看见走廊上放着炭炉子,上面扑哧扑哧地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那么,老师和学生对家访有哪些期待呢?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的邱春霞和秭归县实验小学的傅瑞年两位老师在部分师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或许对老师有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