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时代的扁平化设计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苹果发布iOS7手机操作系统,平面化的设计闯入人们的视线。尽管大众对这一设计褒贬不一,但扁平化成为交互界面设计的潮流已不可动摇。扁平化设计以其高度概括的符号化图形、强烈对比的色彩和纤细清晰的文字区别于以往高度拟物化的设计也因为其高度简洁的视觉效果适应了信息时代的诉求。面对信息爆炸式地产生,大众每天都在接受高密度的信息,扁平化的设计无疑是最适用于整合信息,从而达到信息的视觉传达目的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扁平化;拟物化;信息;传达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7-2
  2013年6月,苹果公司发布了iOS7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在这次新版的系统中,苹果公司对自己的产品做出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抛弃了以往经典的拟物化设计,取而代之以全新的扁平化的视觉风格。这一重大的变化使原本就伫立于科技潮流风口浪尖的苹果公司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人们对于新系统的全新形象褒贬不一。但是苹果作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科技公司,无疑让扁平风格的设计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抛开非黑即白的关于拟物化和扁平化设计的论战,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极简主义的视觉风潮已经在我们的身边蔓延开来。
  其实扁平化的UI设计并非始于苹果公司,在此之前,同为科技公司的微软于2012年发布的Windows 8个人电脑及手机操作系统中已经采用了名为“Metro”扁平化的设计。而Google的Android系统中也早已出现了扁平化的影子。
  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扁平化的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表现风格也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从一些国际大公司的标志的变迁就能看出些端倪。只是在电脑、手机引入这种风格后,各种扁平的图标,界面被人为地“强制”摆在人们的眼前,大众才开始广泛地认识到扁平化的存在,并且这种风格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崇尚简洁,没有繁缛的细节设计,通过高度抽象概括的图形来传达信息是扁平化设计展现在人们面前最明显的特点。和以往拟物化设计中使用具体物象作为内容的设计不同,扁平化的设计用简洁的几何图形、鲜明的色彩、概括的符号和清晰的文字取代了阴影、羽化、渐变、高光和纹理等设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有扁平化设计着包豪斯的影子。正如包豪斯对装饰的革命性意义,扁平化的设计在交互系统中的出现也颠覆了人们对于用户界面的认识。
  一、扁平化的图形
  之所以会出现扁平化的设计风格,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设计上的“复古”行为,是现代主义装饰风格和当代生活的一种结合。另一方面,这是一种对信息的有效视觉处理。如今互联网空前发达,信息爆炸式地产生,人类社会早已被这股信息潮流所淹没,人们可以通过手中的终端设备快捷广泛地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信息量,如何有效地传达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拟物化的界面通过物象来传递信息,这无疑降低了人们的学习成本,用户在拿到设备后可以很快地熟练使用。但是在信息量增多的情况下,过多的拟物化则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因为对于大多数特别是年轻的用户而言,在熟悉了操作方法后,拟物化原本的功能性优势也已无法再凸显,因为对于操作方法的熟知,即使是使用抽象的图形操作界面也已不会对人们的使用造成任何影响。而在信息大规模的聚集时,过多拟物化的设计则会使界面显得凌乱,信息反而得不到很好的传达。而且拟物化的图形界面由于图形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设备的运行速率,而扁平化的图形界面则会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以提高人们接收信息的效率。
  从图形的表现上看,扁平化设计采用的是极简的表现手法,原本需要的阴影、羽化、渐变、高光都被设计者消除,图像上仅用抽象化、符号化的图标来替代,在一定程度上较之拟物设计增加了人们的学习成本。图形不再那么直观,人们可能需要辅助的文字信息才能知晓其功能、用途。但是设计者在设计的同时不仅仅局限于图标上的扁平化,在交互系统的层级上也都采用了扁平化的处理。原本处于低层级的内容被上提,信息类目彼此间的界限也被逐渐消解。这无疑是使操作更加方便了,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设计者必须采用更适合的视觉表现来对应:采用识别性较强的图形符号来防止用户混淆信息类目。所以,精炼的图形和明快的色彩被采用其中。更具个性的符号和艳丽的色彩增加了本身的识别度,这也降低了去拟物化后所带来的认知困难。另外,尽管图像符号非常的简单,但设计者并不是粗暴地丢弃了拟物化设计的全部,大多数的扁平化图像符号都是经过严格的精简设计而成。苹果的设计师在图标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图标的大小、形状都做了细致严谨的推敲,笔者在使用iOS7测试版的过程中,明显地发现在不同版本的系统中,图标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这都是设计师为了用户能更好地体验而做的努力。所以,看似简单的内容,其实大有乾坤。
  二、扁平化的色彩
  在拟物化设计中,因为采用了客观的物象,所以界面中的色彩往往都源于本体原有的颜色。如苹果的“iBooks”应用程序,在之前的版本中,由于在设计上采用了木质书架作为元素,所以界面整体的色调被定为了木头的黄色。但在最新版本的设计中,没有了木质书架,界面被设定为了灰白色。除了应用图标为了体现其延续性而采用了黄色外,其余的色彩都被简化为了灰、蓝两色。用户非常明显的体验就是:书的目录更加清晰明了,蓝色的字体在灰色的底色上非常的醒目,便于操作。包括程序的应用图标,也不是木质材料的黄色,而是更加鲜艳的橘黄色,这就让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锁定目标,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从这一例子可看出,在扁平化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被提升,色彩作为内容识别的重要一环被设计者所重视。在现今比较流行的操作界面中,色彩都是非常艳丽的。在苹果发布iOS7后,其艳丽的色彩曾被很多人因为太过女性化吐槽。但不可否认,鲜艳的色彩比高灰度的色彩更明亮醒目,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较高的对比度,应用间的区别被增强,这就让操作更加便捷。除了较拟物化设计更艳丽,在目录和菜单的设计中,文字与图底的对比度也增加了。在拟物化的设计中,很多界面的图底会采用肌理作为装饰,这样可以使界面更加有质感,更加有亲和力。在扁平化设计中,去除的底纹和肌理的设计则使界面更加干净清澈,把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传达得更加清晰明了。
  三、扁平化的文字
  当然,同样扁平化的不只是图形,文字也不可避免地被扁平化了。不过与其说是扁平化,不如说是文字的简化。在扁平化的设计中,文字的功能性要求被突出了。如果图形的传达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那就需要文字的进一步解释说明,这就对文字的易读性有了很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拟物化设计中,文字往往也会被进行一定的拟物处理,以配合图形使显示效果更整体。字体的选择也比较广泛。而在扁平化的设计中,文字的设计就相对简单了一些。在iOS7和“Metro”系统中,文字都使用了体量较纤细的黑体,并且没有了装饰。特别是iOS7使用的字体较之前版本系统所用的文字最为明显。原因是黑体因为自身笔画的特点,在电子屏幕上有着较好地显示效果,而纤细的笔画使文字的识别度更好。而且纤细的字体和扁平的图像在视觉上可以维持一种平衡,让人感到舒适。虽然字体的选择变少了,但对单个字体无论是从识别度还是美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设计或者找到一款合适的字体对于设计的整体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扁平化设计具备了拟物化设计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它比拟物化设计更简洁直白,信息传达更加精准快捷。但从视觉表现力上看,扁平化和拟物化很难说出孰好孰坏。无论是去繁从简的扁平化还是细致精美的拟物化都是一种表现风格。如果拟物化不够好,那扁平化系统的推出也不会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存在即有它的道理。不同的视觉风格是设计师创造出来丰富内容的产品,只要能够达到功能的目的,精确地传递信息,使操作更加便捷,就是好的风格。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简洁还是华丽,用户自然有自己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界面的视觉设计能否引起用户良好的审美感受和操作体验。这一点则需要设计者去更深层次地探究和创新。
  作者简介:
  吴天宇,江苏张家港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平面设计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介竞争激烈,不论是影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人物形象越发多样化,从单一风格到哈韩风、哈日风、萝莉风、御姐风等等。这些热潮使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自身形象甚至是对美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益处显而易见,然而受益的同时,很多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也为迎合大众而在创作中不得不进行非理性的判断,使得人物造型设计的风格出现媚俗化、娱乐化倾向,这些受大众影像的形象又被媒体反向输
摘要:摄影是指借助数码照相机、机械照相机等专门设备对物体影像进行记录的活动过程,是一门将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转化为永恒视觉图像的艺术。在摄影用光中,色彩是光线的四大特性之一,在摄影中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色彩的基本特性,分析色彩在摄影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摄影;色彩;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J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77-1  色彩是指
摘要:“动漫”一词相信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很陌生。尤其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国内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种浮华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行业外人所不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祖国动漫产业的正常发展。动漫虽通往光明大道,却也铺满重重荆棘。  关键词:原创;动漫;产业扶持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6
摘要:本文从黑白摄影发展的过程,具体阐述了从传统黑白摄影到数码黑白摄影的过渡和影响,黑白摄影在摄影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拍摄黑白摄影时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黑白摄影; 传统; 数码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4-2  一、黑白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从尼埃普斯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诞生,到达盖尔摄影术的问世,黑白摄影也迈开了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由于对艺术期刊著作权主体认识不清或不规范等问题而引发的侵犯艺术期刊著作权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关的一些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也一直阻碍着艺术期刊事业的发展。为此,分析艺术期刊著作权主体归属问题,对于艺术期刊著作权保护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期刊著作权的客体  众所周知,每期完整的艺术期刊由多位作者创作的艺术作品汇集而成。有人据此认为艺术期刊仅仅是多篇作品的集合体,不包含编
摘要:“寓教于乐”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动画电影都担当着寓教于乐的重担。近年来,国产动漫得到大力扶持,产量也是节节攀升,但令人印象深刻、深受观众喜爱的动画片却是凤毛麟角。在创作这类题材的时候,一般要体现“寓教于乐”的宗旨,火候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说教味”过重的现象,而导致观众反感。总之,要做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
摘要:通过论述影片《大话西游》与《西游降魔》特效技术的区别,讨论特效技术是否能真正取代艺术内涵的表达以及影视特效在中国影视中运用的弊端与反思。  关键词:艺术内涵表达;情感;影视特效技术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48-1  艺术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需要技术的表现,而技术则为艺术应运而生。在这我想借用“电影”这门艺术形式探讨一下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更体现了先锋小说的特点。
摘要: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其偶然性的创作魅力,现有一些插画师在实践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和创作方法。通过对偶然线条创作、偶然色块创作的研究,总结出CG插画的偶然性创作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希望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为插画艺术开辟一条新的创作道路。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了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一个闪亮点。现代插画设计不单纯只是设计某一种视觉效果,而更多的是通过插画设计彰显一种文化内涵或传达生活现
艺术创作需要从真实的世界,也就是你自己的世界去寻找那些创作的源泉,艺术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最真实的东西,所以多给自己一些感受,多体会生活的趣味,这样的作品才是值得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