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削弱,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一月起逐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在当今中国市场环境下的效果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供应量 计量经济学方法
作者简介:马浩哲,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103-01
一、我國实施存款准备金的情况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006年以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及物价上涨等问题,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9月,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17.5%;随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并逐渐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了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了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了避免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至2010年1月,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回调至16%;但随着2010年至今房价、物价再次上扬,新一轮的存款准备金上调再次展开。那么,这新一轮的存款准备金调整是否真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起到了理论上的遏制作用呢?在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上升的今天,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否适应宏观调控新环境的需要呢?
从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验证新环境下,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调整的实际作用。本文节选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最新存款准备金率和M2增长量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将就分析过程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及分析。
二、存款准备金对我国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滞后分布模型,我们得出了与理论相矛盾的结果,也就是说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货币供应量在我国的作用是相对较弱。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各经济利益主体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敏感性较弱
在居民方面,经济通胀的背景下,一方面会增加贷款,另一方面会减少储蓄,这来自于对未来乐观的预期。这种行为不是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能有较大程度改变的。在消费方面,消费者对消费的态度不仅关注贷款利率,还要关注其现在及未来收入水平等方面。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没有触动流动性变动的根源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国内的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顺差与基础货币发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商业银行手中可运用资金量大于市场上对贷款的需求那么即使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准备金率减少商行可贷资金量,商行仍然能够满足市场贷款需求,信贷规模不会下降。只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没有解决,以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为依据的法定准备金率手段就不足以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三)实体经济中对外依存度过大使实施货币政策难度加大
2007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这表明加入WTO后我国与别国间互通贸易加大。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我固对外贸易依存度加大。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高达60%,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从而使央行大量被动地投放基础货币,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四)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完善,政策的传导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调节经济更多地使用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节,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路径依赖,有些经济手段的使用尚不成熟,民众的反应和预期达不到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要求,而且政策的传导过程非常复杂。
(五)对变量的选取和假设可能过于狭窄
本文在选取存款准备金数据时,仅选取了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未将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纳入考虑范围内。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甚至在大型金融机构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紧缩信贷规模时,中小金融机构的替代优势更为明显,也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外汇占款等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本模型中并未采纳作为因变量。
因此,我国在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这一政策工具时,应充分预估其实际效果的削弱。同时,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优化传导机制,扩大内需以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少外汇占款,也都将有利于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央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红霞,李冰茹.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
[4]杨楠楠.浅析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山东商业会计.2008(2).
[5]金鹏飞.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师.2008(8).
[6]周晨宇.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管理科学.2010(6).
[7]方琴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问题研究.中国外资.2010(9).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供应量 计量经济学方法
作者简介:马浩哲,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103-01
一、我國实施存款准备金的情况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006年以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及物价上涨等问题,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9月,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17.5%;随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并逐渐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了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了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了避免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至2010年1月,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回调至16%;但随着2010年至今房价、物价再次上扬,新一轮的存款准备金上调再次展开。那么,这新一轮的存款准备金调整是否真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起到了理论上的遏制作用呢?在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上升的今天,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否适应宏观调控新环境的需要呢?
从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验证新环境下,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调整的实际作用。本文节选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最新存款准备金率和M2增长量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第二部分将就分析过程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及分析。
二、存款准备金对我国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滞后分布模型,我们得出了与理论相矛盾的结果,也就是说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货币供应量在我国的作用是相对较弱。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各经济利益主体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敏感性较弱
在居民方面,经济通胀的背景下,一方面会增加贷款,另一方面会减少储蓄,这来自于对未来乐观的预期。这种行为不是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能有较大程度改变的。在消费方面,消费者对消费的态度不仅关注贷款利率,还要关注其现在及未来收入水平等方面。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没有触动流动性变动的根源
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国内的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顺差与基础货币发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商业银行手中可运用资金量大于市场上对贷款的需求那么即使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准备金率减少商行可贷资金量,商行仍然能够满足市场贷款需求,信贷规模不会下降。只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没有解决,以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为依据的法定准备金率手段就不足以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三)实体经济中对外依存度过大使实施货币政策难度加大
2007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这表明加入WTO后我国与别国间互通贸易加大。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我固对外贸易依存度加大。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高达60%,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从而使央行大量被动地投放基础货币,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四)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完善,政策的传导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调节经济更多地使用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节,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路径依赖,有些经济手段的使用尚不成熟,民众的反应和预期达不到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要求,而且政策的传导过程非常复杂。
(五)对变量的选取和假设可能过于狭窄
本文在选取存款准备金数据时,仅选取了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未将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纳入考虑范围内。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甚至在大型金融机构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紧缩信贷规模时,中小金融机构的替代优势更为明显,也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外汇占款等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本模型中并未采纳作为因变量。
因此,我国在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这一政策工具时,应充分预估其实际效果的削弱。同时,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优化传导机制,扩大内需以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少外汇占款,也都将有利于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央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红霞,李冰茹.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
[4]杨楠楠.浅析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山东商业会计.2008(2).
[5]金鹏飞.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师.2008(8).
[6]周晨宇.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管理科学.2010(6).
[7]方琴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问题研究.中国外资.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