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精神,结合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和当前生物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自我教育
一、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科技人才,而完备的教育体制是提供此类人才的唯一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借助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精神态度,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入生物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是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自觉性的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能让学生更好的管理自己,控制自己,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能力中最关键、最首要的问题。
二、生物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逐渐向高科技时代过渡。跨入21世纪,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成为新世纪的热点,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由于一些历史背景,学生和家长不太重视生物这门学科,早先的“3+2”的高考制度,仅分为文理科,生物不参加高考,后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做了细微的调整,变成了“3+X”,即使在这种灵活的高考制度下,选考生物的学生的人数还是很少,而且质量较差。近年来,选考生物的学生的人数还在递减,如果这种恶性循环还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中学的生物教学和今后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改变这种不利的现状,对于生物教师而言,着眼于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利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三、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互动学习模式。我们把它引入生物课堂,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对比以前的应试教育,这种学习方式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以教材為蓝本,但不局限于教材。教师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上好生物研究性学习课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条件,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常德市七中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学生的总体基础较好,学校对于生物的教学也十分的重视。因此,组织学生以十人次为小组,共同进行生物研究性学习。
以“蚯蚓的观察”一节为例,其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可如下:(1)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和提出的问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有“蚯蚓的外部形态”、“蚯蚓的生理习性”等文献及录像资料。知识阐述内容为主角的介绍---蚯蚓;种类;特征;作用;对环境的贡献等。提出相关的问题,例如蚯蚓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让学生从自身观察的角度出发,通过其研究活动认识和判断蚯蚓的体色、体形、体节、口、肛门和环带等。(2)学生的研究活动。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现有材料(资料)或自己准备的材料(资料),独立地选择其研究的方法,设计其研究的方案开展研究活动。设计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用稀释的食醋”、“一定浓度的盐水”等刺激蚯蚓观察蚯蚓的反应,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师生讨论分析与评价。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生阐述其研究的结论并对学生或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其研究的完美性。学生也可以阐述其在研究过程中或研究后的各种建议遇想,设计实验探究蚯蚓的再生能力。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方法,验证蚯蚓的再生能力。再由师生来共同评价其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得出蚯蚓是有再生能力的结论。本节教学内容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后,学生不仅掌握现有教材的知识内容,而且对现有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并且强化了知识的运用,突出了能力的发展。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依靠所学知识,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最终的结论。通过小组交流和思考,不断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生物教学中的自我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是学生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掌握如何获得知识。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所说的自学能力,这是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
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要在班集体中突出个体的位置,强调每位同学在集体中的作用,从学生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引导,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学生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最初表现。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能进行比较恰当的自我评价,进而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同时,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教师要及时肯定其优点,纠正其不足,因为肯定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及时的纠正又可以引导学生不误入歧途。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建立健康的心理。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会控制自我行为。当然,必要的情感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成为自我行为。另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我监督和控制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的示范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是主导力量。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自身品德言行示范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五、自我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同步实行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探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并最终走上社会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教学》2001年1-12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教育学》班华主编
[3]研究性学习指导网http://cnxx.cnjwedu.net/cnzx002/jwt/
[4]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202.121.7.7/person/jscszzh/
[5]高中生物家园http://www.gzshw.com/
关键词: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自我教育
一、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科技人才,而完备的教育体制是提供此类人才的唯一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借助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精神态度,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入生物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是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自觉性的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能让学生更好的管理自己,控制自己,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能力中最关键、最首要的问题。
二、生物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逐渐向高科技时代过渡。跨入21世纪,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成为新世纪的热点,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由于一些历史背景,学生和家长不太重视生物这门学科,早先的“3+2”的高考制度,仅分为文理科,生物不参加高考,后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做了细微的调整,变成了“3+X”,即使在这种灵活的高考制度下,选考生物的学生的人数还是很少,而且质量较差。近年来,选考生物的学生的人数还在递减,如果这种恶性循环还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中学的生物教学和今后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改变这种不利的现状,对于生物教师而言,着眼于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利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三、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互动学习模式。我们把它引入生物课堂,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对比以前的应试教育,这种学习方式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以教材為蓝本,但不局限于教材。教师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上好生物研究性学习课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条件,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常德市七中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学生的总体基础较好,学校对于生物的教学也十分的重视。因此,组织学生以十人次为小组,共同进行生物研究性学习。
以“蚯蚓的观察”一节为例,其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可如下:(1)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和提出的问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有“蚯蚓的外部形态”、“蚯蚓的生理习性”等文献及录像资料。知识阐述内容为主角的介绍---蚯蚓;种类;特征;作用;对环境的贡献等。提出相关的问题,例如蚯蚓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让学生从自身观察的角度出发,通过其研究活动认识和判断蚯蚓的体色、体形、体节、口、肛门和环带等。(2)学生的研究活动。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现有材料(资料)或自己准备的材料(资料),独立地选择其研究的方法,设计其研究的方案开展研究活动。设计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用稀释的食醋”、“一定浓度的盐水”等刺激蚯蚓观察蚯蚓的反应,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师生讨论分析与评价。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生阐述其研究的结论并对学生或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其研究的完美性。学生也可以阐述其在研究过程中或研究后的各种建议遇想,设计实验探究蚯蚓的再生能力。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方法,验证蚯蚓的再生能力。再由师生来共同评价其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得出蚯蚓是有再生能力的结论。本节教学内容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后,学生不仅掌握现有教材的知识内容,而且对现有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并且强化了知识的运用,突出了能力的发展。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依靠所学知识,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最终的结论。通过小组交流和思考,不断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生物教学中的自我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是学生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掌握如何获得知识。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所说的自学能力,这是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
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要在班集体中突出个体的位置,强调每位同学在集体中的作用,从学生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引导,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学生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最初表现。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能进行比较恰当的自我评价,进而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同时,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教师要及时肯定其优点,纠正其不足,因为肯定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及时的纠正又可以引导学生不误入歧途。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建立健康的心理。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会控制自我行为。当然,必要的情感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成为自我行为。另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我监督和控制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的示范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是主导力量。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自身品德言行示范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五、自我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同步实行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探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并最终走上社会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教学》2001年1-12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教育学》班华主编
[3]研究性学习指导网http://cnxx.cnjwedu.net/cnzx002/jwt/
[4]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202.121.7.7/person/jscszzh/
[5]高中生物家园http://www.gzs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