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品味美、表达美、创造美,使学生得到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词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感染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得到音乐素养的提升,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线音乐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正确认知,重视音乐学习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被视为调节学生紧张学习的调剂品,与文化课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学生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于是出现了音乐课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未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老师也未能对音乐教学建立正确认知,发挥出音乐学科的美育价值,影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阻碍了中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旋律之美、节奏之美、律动之美、情绪之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在聆听、歌唱、律动、演奏中达到陶冶情操、提升音乐素养的教学效果。[1]
以七年级《一二三四歌》教学为例,这是一首军旅歌曲,歌曲采用了宫调式4/7拍的进行曲风格,老师可以利用时下热门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发现音乐课并非单纯学习音乐知识和歌唱练习,也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丰富的军旅知识,使学生发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对音乐学科燃起学习兴趣,同时也对音乐学习开始充满期待,自觉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初中音乐教学重视起来。学生结合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感受军队歌曲的特点,不仅轻松掌握了进行曲演唱风格和相关的乐理知识,如创作背景、歌曲风格、歌曲情绪、演唱技巧等等,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得到知识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動学习的不竭内动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心理特征来开展教学设计,摒弃传统聆听、跟唱、练习的流程化教学模式,用更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并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感知和想象,从而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以《沂蒙山小调》这课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民歌产生学习兴趣,老师引入微课教学,为学生生动、直观的展示了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歌、山歌,使学生发现民歌具有地域性的音乐特点,滋生出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接下来学习鱼咬尾手法代表作《沂蒙山小调》做好了铺垫,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山东民族音乐学习中,潜移默化中完成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三、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情感
在传统初中音乐教学中演唱或欣赏是最主要的两种学习形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老师要在立足教材的同时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使学生将充沛的情感融入到歌曲学习中,真切的感受到来自音乐的强大的感染力,从音乐节奏、旋律、力度中领会歌曲情绪和情感表达,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美育培养,发挥出初中音乐学科以美施教、以乐育人的教学效果。[2]
以《辛德勒的名单》这首曲目教学为例,本首曲目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需要学生能够在聆听欣赏过程中揣摩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对影视音乐拥有初步认知。为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拥有更敏锐的感知,老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影视剧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从歌曲细节处进行分辨和感知,从而轻松发现三者的相同与不同。老师为学生分别播放了《辛德勒的名单》、《无间道》这两部影视片段,将学生代入到电影场景中,在聆听、观看、思考、品味中感受到音乐强大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轻松理解并掌握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得到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发挥引导作用,感知音乐内涵
中学生仍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而音乐艺术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如果单纯将音乐作品视为用来放松和娱乐的艺术,那么就无法深刻的感知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及思想内涵,不利于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组织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悟、去表达、去创造,给与学生自主感知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受到音乐作品中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取得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教学效果,推动了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3]以《爱我中华》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来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聆听、演唱、表现等方式来深刻体会歌曲要表达的爱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领悟这首歌曲的音乐内涵,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总结: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秉承以美施教、以学育人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同时感受歌曲中蕴含的节奏、旋律、思想之美,鼓励学生包含充沛的情感以音乐为载体去表达美、创造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提升了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小桃.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03).
[2]高岭.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027).
[3]吴菁菁.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考试周刊.2019(018).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词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感染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得到音乐素养的提升,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线音乐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正确认知,重视音乐学习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被视为调节学生紧张学习的调剂品,与文化课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学生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于是出现了音乐课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未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老师也未能对音乐教学建立正确认知,发挥出音乐学科的美育价值,影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阻碍了中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旋律之美、节奏之美、律动之美、情绪之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在聆听、歌唱、律动、演奏中达到陶冶情操、提升音乐素养的教学效果。[1]
以七年级《一二三四歌》教学为例,这是一首军旅歌曲,歌曲采用了宫调式4/7拍的进行曲风格,老师可以利用时下热门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发现音乐课并非单纯学习音乐知识和歌唱练习,也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丰富的军旅知识,使学生发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对音乐学科燃起学习兴趣,同时也对音乐学习开始充满期待,自觉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初中音乐教学重视起来。学生结合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感受军队歌曲的特点,不仅轻松掌握了进行曲演唱风格和相关的乐理知识,如创作背景、歌曲风格、歌曲情绪、演唱技巧等等,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得到知识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動学习的不竭内动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心理特征来开展教学设计,摒弃传统聆听、跟唱、练习的流程化教学模式,用更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并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感知和想象,从而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以《沂蒙山小调》这课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民歌产生学习兴趣,老师引入微课教学,为学生生动、直观的展示了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歌、山歌,使学生发现民歌具有地域性的音乐特点,滋生出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接下来学习鱼咬尾手法代表作《沂蒙山小调》做好了铺垫,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山东民族音乐学习中,潜移默化中完成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三、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情感
在传统初中音乐教学中演唱或欣赏是最主要的两种学习形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老师要在立足教材的同时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使学生将充沛的情感融入到歌曲学习中,真切的感受到来自音乐的强大的感染力,从音乐节奏、旋律、力度中领会歌曲情绪和情感表达,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美育培养,发挥出初中音乐学科以美施教、以乐育人的教学效果。[2]
以《辛德勒的名单》这首曲目教学为例,本首曲目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需要学生能够在聆听欣赏过程中揣摩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对影视音乐拥有初步认知。为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拥有更敏锐的感知,老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影视剧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从歌曲细节处进行分辨和感知,从而轻松发现三者的相同与不同。老师为学生分别播放了《辛德勒的名单》、《无间道》这两部影视片段,将学生代入到电影场景中,在聆听、观看、思考、品味中感受到音乐强大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轻松理解并掌握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得到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发挥引导作用,感知音乐内涵
中学生仍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而音乐艺术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如果单纯将音乐作品视为用来放松和娱乐的艺术,那么就无法深刻的感知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及思想内涵,不利于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组织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悟、去表达、去创造,给与学生自主感知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受到音乐作品中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取得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教学效果,推动了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3]以《爱我中华》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来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聆听、演唱、表现等方式来深刻体会歌曲要表达的爱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领悟这首歌曲的音乐内涵,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总结: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秉承以美施教、以学育人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同时感受歌曲中蕴含的节奏、旋律、思想之美,鼓励学生包含充沛的情感以音乐为载体去表达美、创造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提升了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小桃.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03).
[2]高岭.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027).
[3]吴菁菁.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考试周刊.201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