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鲜活的生活与生动的课堂对接,使课堂生活化,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活 课堂 创新
作为誉满华夏、名垂青史、爱满天下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创办的上海工学团、南京晓庄师范、重庆育才学校等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民族精英,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腾飞做出了不朽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以他高贵的人格、科学的理论、深远的影响谱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科教兴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闪烁出夺目的光彩。尤其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显示出其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开启了一扇宽敞的大门。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传统教育的学校,将学校与社会隔离开来,学生被拘束在狭小的教室里,学校变成一个“大鸟笼”而陶行知先生把学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把学校的一切活动伸张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的范围”。是创办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新型学校,是把社会生活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方法论的基础。他针对当时中国教育教学劳心与劳力分离,学知识与学做人分离,学知识与用知识分离,培养出的是严重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群众,脱离真知的精神贵族,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新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民族意识,充分发展个性、手脑并用、富有创造性的真人,就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是:1、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2、不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而是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3、不是以“读书”为中心,而是以“做事”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他极力主张学生要“手脑并用”,要在“劳力上劳心”,解决所有来自困难和疑问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才是实际的学问。重庆育才学校自然组的老师曾把课堂摆在了凤凰山上;社会组的学生举行时事报告会,深入工厂、农村作社会调查。
“教学做合一”还要根据学生的天赋、兴趣、才能、爱好等等,来决定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速度、教学的时间、教学的手段、教学的用具;课堂上,要老师引导,学生动脑又动手,讨论磋商,师生共学。
这样的教学,学生是自己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的下属,学习的奴隶;这样的教学,老师不是学生的上司、统治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师生平等,人际关系融洽,学习成了一件富有乐趣的事,学生心情愉快轻松,乐学好学,学生能够“自动”、“自得”,举一反三,从知此达知彼,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由学会到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不竭的源泉,在中国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为片面应试教育给民族前途、国家命运所带来的危害而感到深深的忧虑,他们大声疾呼创新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发创新潜能,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让我们鲜活的生活与生动的课堂对接,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化,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一条有效途径。
1、在教学的课堂上注入生活的清泉
改变我们的课堂内容,在讲解课堂知识时,应尽可能多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一位地理老师在上“天气系统的形成”这一课时,谈到高气压和低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马上请学生思考讨论印度洋海啸的形成原因并提问,活学活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在谈到天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时,一幅北京故宫前的大狮子遭受酸雨的侵蚀变得模糊不清引起同学们的震撼。笔者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时,结合单元课文主要多为劝说他人的内容,介绍时事,谈到日本小泉首相不顾世界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多次坚持参拜日本靖国神社,请同学们以《谁来倾听日军刀下中国人的哭泣——给日本小泉首相的一封信》为题作文,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同学们慷慨陈词,权衡利弊,委婉说理,文中拳拳爱国情怀,颇多感人。
2、让课堂成为师生参与交往的乐园
“参与”就是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交往”就是将课堂当作师生互动的平台,进行知识的、情感的相互交流,体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学交流,解惑,检测,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创新的方法、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质疑、解答,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一代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下师生融洽交流,大胆改变课堂结构,使整个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精神的乐园。
3、开发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现代课程新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等。积极开发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必定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无穷的活力。我们的教室,不仅仅是狭小的空间,图书馆、工厂、远程网络教育等等,都可以成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在职人员,社会大家或学有专长者,不依其地位、编制,都可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课本,总能贴近学生生活,唤起学生共鸣,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让生活与课堂对接,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就会充满无限生机,中华民族的创新教育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实验高中)
【关键词】生活 课堂 创新
作为誉满华夏、名垂青史、爱满天下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创办的上海工学团、南京晓庄师范、重庆育才学校等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民族精英,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腾飞做出了不朽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以他高贵的人格、科学的理论、深远的影响谱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科教兴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闪烁出夺目的光彩。尤其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显示出其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开启了一扇宽敞的大门。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传统教育的学校,将学校与社会隔离开来,学生被拘束在狭小的教室里,学校变成一个“大鸟笼”而陶行知先生把学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把学校的一切活动伸张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的范围”。是创办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新型学校,是把社会生活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方法论的基础。他针对当时中国教育教学劳心与劳力分离,学知识与学做人分离,学知识与用知识分离,培养出的是严重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群众,脱离真知的精神贵族,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新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民族意识,充分发展个性、手脑并用、富有创造性的真人,就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是:1、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2、不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而是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3、不是以“读书”为中心,而是以“做事”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他极力主张学生要“手脑并用”,要在“劳力上劳心”,解决所有来自困难和疑问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才是实际的学问。重庆育才学校自然组的老师曾把课堂摆在了凤凰山上;社会组的学生举行时事报告会,深入工厂、农村作社会调查。
“教学做合一”还要根据学生的天赋、兴趣、才能、爱好等等,来决定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速度、教学的时间、教学的手段、教学的用具;课堂上,要老师引导,学生动脑又动手,讨论磋商,师生共学。
这样的教学,学生是自己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的下属,学习的奴隶;这样的教学,老师不是学生的上司、统治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师生平等,人际关系融洽,学习成了一件富有乐趣的事,学生心情愉快轻松,乐学好学,学生能够“自动”、“自得”,举一反三,从知此达知彼,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由学会到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不竭的源泉,在中国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为片面应试教育给民族前途、国家命运所带来的危害而感到深深的忧虑,他们大声疾呼创新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发创新潜能,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让我们鲜活的生活与生动的课堂对接,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化,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一条有效途径。
1、在教学的课堂上注入生活的清泉
改变我们的课堂内容,在讲解课堂知识时,应尽可能多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一位地理老师在上“天气系统的形成”这一课时,谈到高气压和低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马上请学生思考讨论印度洋海啸的形成原因并提问,活学活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在谈到天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时,一幅北京故宫前的大狮子遭受酸雨的侵蚀变得模糊不清引起同学们的震撼。笔者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时,结合单元课文主要多为劝说他人的内容,介绍时事,谈到日本小泉首相不顾世界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多次坚持参拜日本靖国神社,请同学们以《谁来倾听日军刀下中国人的哭泣——给日本小泉首相的一封信》为题作文,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同学们慷慨陈词,权衡利弊,委婉说理,文中拳拳爱国情怀,颇多感人。
2、让课堂成为师生参与交往的乐园
“参与”就是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交往”就是将课堂当作师生互动的平台,进行知识的、情感的相互交流,体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学交流,解惑,检测,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创新的方法、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质疑、解答,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一代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下师生融洽交流,大胆改变课堂结构,使整个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精神的乐园。
3、开发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现代课程新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等。积极开发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必定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无穷的活力。我们的教室,不仅仅是狭小的空间,图书馆、工厂、远程网络教育等等,都可以成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在职人员,社会大家或学有专长者,不依其地位、编制,都可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课本,总能贴近学生生活,唤起学生共鸣,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让生活与课堂对接,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就会充满无限生机,中华民族的创新教育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