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种新型社区——“村改居”社区应运而生。严格来说,“村改居”社区并不是一种社区类型,只是一种过渡形式或过程。对于进入新居的农民来说,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空间,就业方式也相应的有所改变,其心理状态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并产生一系列变迁。心理的变迁是新建村改居社区居民从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的一个必经过程,只有关注和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才能帮助他们完成身份的过渡,使城镇化进程更加顺利的实施。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改居”社区的基本情况,笔者对陕西省杨凌区、兴平市的“景苑社区”、“五泉镇中心社区”、“大埠新村”小区等多个“村改居”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心态变迁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村改居社区的类型与本质
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新建居民社区的产生主要有两类,即政府规划和征地拆迁。我国“就地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催生出了新建“村改居”社区的形成。这类社区是农村土地被城镇化征用后,农民因失地而转为城市户口,改为居委会管理,或者农民的村民身份暂时不做改变,仍采用村委会管理的一种过渡性社区。笔者调查的陕西省杨凌区“景苑社区”、“五泉镇中心社区”就是这一类的代表。征地拆迁类村改居社区更多是因为村民原住地因为土地另有用途被拆迁异地安置形成的。这既包括现在为农村户籍的居民,同时也包括拆迁安置前为农村户籍但之后通过某些渠道转化为城市户籍的居民。笔者调查的陕西省兴平市“大埠新村”小区就是这一类的代表。“村改居”的本质是农民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彻底转变。尽管在现实中很多地方仅仅是把村委会的招牌换成了居委会,“村改居”后原来由全体村民参与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转变为由社区全体居民参与选举的居民委员会。但是这两者运行的内在机制完全不同。从形式上看,“村改居”社区与农村社区非常相似,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即农村社区是根据户籍所在地原则进行管理,而“村改居”社区则是按照居住地原则进行管理。进入“村改居”社区之前,农民的生产生活依赖自有土地。但当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会带来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问题。这就涉及到居民生活习惯的重构,经济结构的重建,社会生活的重构。
二、新建村改居社区居民心态变迁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身份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居住环境由村落变成社区,生产方式由务农变为务工。在社会结构上,“村改居”社区比农村社区稍微复杂;在社会生活设施和文化生活上,“村改居”社区比农村社区较为完备,文化生活也在逐渐丰富;在思想观念上,“村改居”社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带有比较浓厚的传统农村社区色彩。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由拆迁到重建,“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心理状态一般会经历4个阶段,即:兴奋期、迷茫期、适应期、认同期。兴奋期,一般持续半年左右。这一阶段,社区居民会因为搬迁新居而兴奋,对新的生活环境抱有较高的期待。迷茫期,这一阶段是社区居民由原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向城市社区生活模式过渡的必然阶段,也是个体差异较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居民从最初的兴奋期结束之后,大多数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和恐慌、迷茫,一般会持续半年到1年半左右时间。这一阶段对社区居民能否快速适应社区环境,融入新的城市生活至关重要。适应期,这个阶段是社区居民积极融入新的生活的主动适应过程,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和生活热情,居民在这一阶段的努力成果则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未来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其对搬迁安置工作的最终态度。这个过渡时期一般会经历1—2年的时间。认同期,无论搬入新区以后居民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等问题是否如意,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缓冲与沉淀以后,绝大多数居民都会逐渐认可已有的改变而代入角色,完全过渡成为一个城市社区居民。至此,最初的“村改居”社区正式演化成为一个城市社区。整个“村改居”社区的过渡与演变周期大约需要5年时间。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每一个社区居民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能够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并快速融入,有的则较难从迷茫和不适应中解脱出来,甚至有个别居民会因为生活环境和经济问题陷入长期的低谷之中。纵观这一过程,迷茫期和适应期对社区居民能否实现快速转变尤为重要。
三、帮助村改居社区顺利城市化的措施
“村改居”社区的顺利过渡,涉及到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重构,经济结构的重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层管理工作。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人,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所以帮助“村改居”社区顺利并快速的实现城市化过渡的关键也是帮助居民顺利完成心理变迁。
1.重构邻里关系,帮助居民渡过“迷茫期”。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區文化宣传和服务的重要机构,在协调社区矛盾,促进人际关系,解决生活问题,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人们在社区缺乏人际之间的沟通和往来,那么必然影响其自身的社区融入感。反之,如果与邻居之间建立起较为亲密的联系,那么其定居意愿将会较为强烈,社区融入感也会较强。“村改居”社区内原有的乡村邻里关系被打破,社区服务中心需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因素,帮助社区居民重新建立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邻里关系,帮助社区居民融入社区,渡过早期的不适应,通过邻里之间的互动与帮扶渡过“迷茫期”。
2.通过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居民适应新生活的能力。由于拆迁安置农民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能力素质也有所欠缺,加之早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城市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就业问题是困扰“村改居”社区居民的一大难题。稳定的就业不仅是经济收入的有力保证,也关系着他们的社会保障、个人权益,因而解决村改居社区农民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要在职业技能方面提供相关培训与支持。在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得到同步提升。另外,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并引导社区居民拓展收入來源。重视拆迁安置农民自主创业,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创业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法律援助。
3.用社区文化凝聚人心,实现社区认同。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身份认同是村改居社区完成过渡的结果和最好证明。社区认同,一般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这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喜爱、依恋、归属等等多种情感,人们常称之为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我国传统文化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它既是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又有良好的人际凝聚力。在社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与娱乐活动,调动居民的参与社区事务;通过重建社区文化氛围,充实居民精神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情趣、培养居民文化素养、强化居民文明素质,在居民中形成和谐包容、尊老爱幼、文明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样既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居民生活环境、增强居民创业能力,又能在社区中逐渐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生活化,在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同时实现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
参考文献:
[1]訾凌寒,何华玲,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特征与转型—— 一项基于苏州工业园区若干社区的实证考察。青年与社会,2013年16期。
[2]吴晓燕,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华中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
[3]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一、村改居社区的类型与本质
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新建居民社区的产生主要有两类,即政府规划和征地拆迁。我国“就地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催生出了新建“村改居”社区的形成。这类社区是农村土地被城镇化征用后,农民因失地而转为城市户口,改为居委会管理,或者农民的村民身份暂时不做改变,仍采用村委会管理的一种过渡性社区。笔者调查的陕西省杨凌区“景苑社区”、“五泉镇中心社区”就是这一类的代表。征地拆迁类村改居社区更多是因为村民原住地因为土地另有用途被拆迁异地安置形成的。这既包括现在为农村户籍的居民,同时也包括拆迁安置前为农村户籍但之后通过某些渠道转化为城市户籍的居民。笔者调查的陕西省兴平市“大埠新村”小区就是这一类的代表。“村改居”的本质是农民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彻底转变。尽管在现实中很多地方仅仅是把村委会的招牌换成了居委会,“村改居”后原来由全体村民参与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转变为由社区全体居民参与选举的居民委员会。但是这两者运行的内在机制完全不同。从形式上看,“村改居”社区与农村社区非常相似,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即农村社区是根据户籍所在地原则进行管理,而“村改居”社区则是按照居住地原则进行管理。进入“村改居”社区之前,农民的生产生活依赖自有土地。但当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会带来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问题。这就涉及到居民生活习惯的重构,经济结构的重建,社会生活的重构。
二、新建村改居社区居民心态变迁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身份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居住环境由村落变成社区,生产方式由务农变为务工。在社会结构上,“村改居”社区比农村社区稍微复杂;在社会生活设施和文化生活上,“村改居”社区比农村社区较为完备,文化生活也在逐渐丰富;在思想观念上,“村改居”社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带有比较浓厚的传统农村社区色彩。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由拆迁到重建,“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心理状态一般会经历4个阶段,即:兴奋期、迷茫期、适应期、认同期。兴奋期,一般持续半年左右。这一阶段,社区居民会因为搬迁新居而兴奋,对新的生活环境抱有较高的期待。迷茫期,这一阶段是社区居民由原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向城市社区生活模式过渡的必然阶段,也是个体差异较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居民从最初的兴奋期结束之后,大多数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和恐慌、迷茫,一般会持续半年到1年半左右时间。这一阶段对社区居民能否快速适应社区环境,融入新的城市生活至关重要。适应期,这个阶段是社区居民积极融入新的生活的主动适应过程,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和生活热情,居民在这一阶段的努力成果则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未来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其对搬迁安置工作的最终态度。这个过渡时期一般会经历1—2年的时间。认同期,无论搬入新区以后居民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等问题是否如意,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缓冲与沉淀以后,绝大多数居民都会逐渐认可已有的改变而代入角色,完全过渡成为一个城市社区居民。至此,最初的“村改居”社区正式演化成为一个城市社区。整个“村改居”社区的过渡与演变周期大约需要5年时间。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每一个社区居民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能够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并快速融入,有的则较难从迷茫和不适应中解脱出来,甚至有个别居民会因为生活环境和经济问题陷入长期的低谷之中。纵观这一过程,迷茫期和适应期对社区居民能否实现快速转变尤为重要。
三、帮助村改居社区顺利城市化的措施
“村改居”社区的顺利过渡,涉及到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重构,经济结构的重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层管理工作。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人,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所以帮助“村改居”社区顺利并快速的实现城市化过渡的关键也是帮助居民顺利完成心理变迁。
1.重构邻里关系,帮助居民渡过“迷茫期”。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區文化宣传和服务的重要机构,在协调社区矛盾,促进人际关系,解决生活问题,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人们在社区缺乏人际之间的沟通和往来,那么必然影响其自身的社区融入感。反之,如果与邻居之间建立起较为亲密的联系,那么其定居意愿将会较为强烈,社区融入感也会较强。“村改居”社区内原有的乡村邻里关系被打破,社区服务中心需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因素,帮助社区居民重新建立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邻里关系,帮助社区居民融入社区,渡过早期的不适应,通过邻里之间的互动与帮扶渡过“迷茫期”。
2.通过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居民适应新生活的能力。由于拆迁安置农民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能力素质也有所欠缺,加之早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城市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就业问题是困扰“村改居”社区居民的一大难题。稳定的就业不仅是经济收入的有力保证,也关系着他们的社会保障、个人权益,因而解决村改居社区农民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要在职业技能方面提供相关培训与支持。在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得到同步提升。另外,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并引导社区居民拓展收入來源。重视拆迁安置农民自主创业,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创业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法律援助。
3.用社区文化凝聚人心,实现社区认同。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身份认同是村改居社区完成过渡的结果和最好证明。社区认同,一般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这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喜爱、依恋、归属等等多种情感,人们常称之为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我国传统文化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它既是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又有良好的人际凝聚力。在社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与娱乐活动,调动居民的参与社区事务;通过重建社区文化氛围,充实居民精神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情趣、培养居民文化素养、强化居民文明素质,在居民中形成和谐包容、尊老爱幼、文明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样既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居民生活环境、增强居民创业能力,又能在社区中逐渐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生活化,在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同时实现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
参考文献:
[1]訾凌寒,何华玲,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特征与转型—— 一项基于苏州工业园区若干社区的实证考察。青年与社会,2013年16期。
[2]吴晓燕,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华中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
[3]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