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语言环境的限制,中职英语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表现形式。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得以有效展开,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能不能摸索到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角身份是是否能适时重新定位转为配角?这种新角色能否比传统角色更好的完成目标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根据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对教师在中职英语课堂活动中的角色新定位的思考,及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定位;主体
一、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虽然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实际教学环节中,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其一,教师重视分析教材,可在分析教材时却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掌握了什么,还对什么感兴趣。其二,备课与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是无法参与的。因此,通常这类的教学活动设计也只能从教师的角度去假设学生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其三,学生唯一能参与的也就是课堂教学,而这种课堂教学又是以上述忽略学生实际情况反馈或教学过程反馈的活动设计为基础。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则很难占主导地位。另外,客观上职业中学类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兴趣若是很难激发,动力也就明显不足。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则更容易倾向于使用翻译教学法进行课堂活动,这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是顺利结束;可学生却更会由于课堂枯燥乏味等原因,对英语学习就只剩下排斥、厌恶,甚至惧怕了。显然,在提倡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目标任务无法实现的局面是令人尴尬的。
二、教师角色转换
令人高兴的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英语新教材的改革走在了前列,中职英语教师也因此有了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的机会尝试。英语课堂教学完全有理由、有机会成为一个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协作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之一,就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leaner-based teaching )”,便是能很好地使这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此时,教师也该不失时机地将自己从主角转换至配角。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任务与意图的同时,合理选择适合自己教学对象的活动项目,并由学生事先准备活动的材料来负责信息输入,师生在课堂上正式使用这些材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无形中让学生主动而非被迫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兴趣提升了,课堂效果与过去相比自然也会大大改观。这个“配角”可以是:
1. 课堂的参与人与资源投资者——参与、投入课堂活动中去,积极提供个人所见所感所获。
2. 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必要时,在词汇,语法,或语言交际训练发面提供帮助,协助课堂活动有序顺利展开。
3. 语言实践的把关者——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反馈,自主修正错误的能力,这非常适合于诸如语法或测试练习等活动。
沉默教学法的创立人加特尼奥主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学只是辅助手段。沉默教学法认为,“如果学生更愿意发现和创造,而不是被动记忆和重复所学东西,学习就容易很多;如果通过解决问题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容易”。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则和沉默教学法观点不谋而合。
教师以这种配角身份,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前提下,能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挖掘学生潜力上,不断做出正确的需求分析以引导语言实践。教师并不负责所有知识的输出,而是平等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和经历,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在教师协助,学生创造的各种语言环境里,学生主动接触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加,就能更频繁地使用英语,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从而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主动培养和提高语言习得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好助手,好朋友。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的操作案例
以学习形容词比较级为例。时间安排:15-30分钟,教师辅助:英汉词典、汉英词典、有道桌面词典(有条件的话)等。准备:学生一人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分别写十个名词,可以为抽象的词比如“希望” ,也可以为具体的名词比如“大象”。将这些写有十个名词的卡片都收集起来,组成一套牌;重复以上步骤再组一套牌。洗牌,将学生配对,每两个学生从第一套和第二套卡牌中各取一张。要求每一对学生分别用第一套牌的第一个名词同第二套牌中的第二个名词造一个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子,依序类推,每对组成十个句子。最后每对说出他们造出的句子,例如,:The way to the HEAVON is more difficult than the road to the HELL. 或Models of IPHONE 4s are as popular but unaffordable as STARBUCKS among young chinese.这种随意选择的因素能够带来很多有趣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实践。即使也有诸多荒谬搭配的可能,但是带来的快乐效果,是有效的。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特点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法,并不同于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传统教学法。它提倡将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并不依赖于固定教材。由于在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有很大区别,我们的教师过多强调脱离现有教材来组织此种教学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在遵循教学大纲前提下,完成基本教材的内容及意图,再适时适量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创新,使该教学法的优点在中职课堂教学上得以体现。笔者认为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它能体现如下优点。
1.对课堂教学直观教具和辅助设备要求不高。应用此教学法课堂活动时,所需要的教学材料主要由学生准备,一般来说备好纸笔即可,其他设备并不重要。这在硬件设施落后的学校或国内现实的英语日常教学中,更能发挥优点。 2. 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课堂活动如何进行,准备的材料将如何使用,学生都并不清楚,因此,随着活动的一步步展开, 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没有教师的一言堂,自主学习同样有大收获。
3. 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的成长故事,学习历程,兴趣、见解、专长都是独一的。兴趣激发之后,英语课堂上,他们自然都会期望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与观点、都愿意表现自己的专长以获得欣赏。如果教师硬性规定某些事不关己的话题让学生操作,反而无法流利表达。
4. 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因为这种班级活动是根据学生实时需要选定。教师就能经常性地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并分析,随后引导相对应的语言实践。
5. 学生能得到双重实践。他们既是学习材料的准备者,又是使用者。这让他们有真实的理由去关注其他学生对自己所备材料的反馈评价,同时对自己使用到的其他“作者”所备材料做出相应反馈。
6. 合作性学习得以体现。学生协作、贡献、分享,而非互相竞争,班组团结意识得到良性培养和提升。尽管语言能力客观上不在同一起跑线,但是每一位学生被尊重了,被鼓励了,所以人人都愿意也敢于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各类研究也表明,合作性学习活动中,不管是成绩优秀者,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五、 教师课堂活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善于营造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课堂活动顺利展开的关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需要的就是轻松友好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必担心被取笑或是嘲弄,自信心逐渐增强,对于活动的参与也总是积极的,活跃的;学习材料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且多样化,从而活动的目的就更容易实现。
2.要敏感地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教学过程中,学生固有的某些认识可能会导致产生排斥、抵触的心理。有的学生,早已习惯原先充满“安全感“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听老师讲才是学习;也有学生英语基础差显得比较自卑,不敢参与;有些学生竞争意识强却合作意识薄弱;甚至还会有学生对他人根本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应有敏感的认识判断,然后在实验基础上逐步引入学生为主体的各类教学活动。
3.要用好、用活“小组活动”
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就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小组活动,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易操作的必要方式。其一,不管成绩优秀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大胆踊跃地准备材料,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付出--学习--收获”的过程后都享受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新的教学活动中来。其二,小组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学习的机会,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合作完成各种课堂任务,不仅获得成就感,还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同学、教师、团队,自然而然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其表达的理念也正是如此。
4.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进展和整个教学过程负有责任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学生已经学了什么,还应学些什么,作为参与者、帮助者,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必须事先了解分析学生所需,按要求准备学习材料,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实施这种教学活动,并使之顺利推进。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可以作为课堂内练习技能、语法、词汇、语言功能等各类教学活动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大纲规定教材的有效补充;更可利用来应急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诸如硬件故障等突发事件。总而言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就应该在求实的前提下,对这种教学方法敢于创新尝试;努力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搭档、好帮手、好朋友;努力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良性环境,学生有效地掌握及实践这门语言的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Alan Maley: Resource Books For Teachers, leaner-based teaching byColin Campbell & Hanna Kryszewska,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 1998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定位;主体
一、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虽然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实际教学环节中,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其一,教师重视分析教材,可在分析教材时却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掌握了什么,还对什么感兴趣。其二,备课与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是无法参与的。因此,通常这类的教学活动设计也只能从教师的角度去假设学生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其三,学生唯一能参与的也就是课堂教学,而这种课堂教学又是以上述忽略学生实际情况反馈或教学过程反馈的活动设计为基础。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则很难占主导地位。另外,客观上职业中学类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兴趣若是很难激发,动力也就明显不足。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则更容易倾向于使用翻译教学法进行课堂活动,这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是顺利结束;可学生却更会由于课堂枯燥乏味等原因,对英语学习就只剩下排斥、厌恶,甚至惧怕了。显然,在提倡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目标任务无法实现的局面是令人尴尬的。
二、教师角色转换
令人高兴的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英语新教材的改革走在了前列,中职英语教师也因此有了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的机会尝试。英语课堂教学完全有理由、有机会成为一个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协作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之一,就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leaner-based teaching )”,便是能很好地使这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此时,教师也该不失时机地将自己从主角转换至配角。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任务与意图的同时,合理选择适合自己教学对象的活动项目,并由学生事先准备活动的材料来负责信息输入,师生在课堂上正式使用这些材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无形中让学生主动而非被迫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兴趣提升了,课堂效果与过去相比自然也会大大改观。这个“配角”可以是:
1. 课堂的参与人与资源投资者——参与、投入课堂活动中去,积极提供个人所见所感所获。
2. 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必要时,在词汇,语法,或语言交际训练发面提供帮助,协助课堂活动有序顺利展开。
3. 语言实践的把关者——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反馈,自主修正错误的能力,这非常适合于诸如语法或测试练习等活动。
沉默教学法的创立人加特尼奥主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学只是辅助手段。沉默教学法认为,“如果学生更愿意发现和创造,而不是被动记忆和重复所学东西,学习就容易很多;如果通过解决问题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容易”。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则和沉默教学法观点不谋而合。
教师以这种配角身份,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前提下,能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挖掘学生潜力上,不断做出正确的需求分析以引导语言实践。教师并不负责所有知识的输出,而是平等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和经历,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在教师协助,学生创造的各种语言环境里,学生主动接触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加,就能更频繁地使用英语,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从而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主动培养和提高语言习得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好助手,好朋友。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的操作案例
以学习形容词比较级为例。时间安排:15-30分钟,教师辅助:英汉词典、汉英词典、有道桌面词典(有条件的话)等。准备:学生一人一张卡片,在卡片上分别写十个名词,可以为抽象的词比如“希望” ,也可以为具体的名词比如“大象”。将这些写有十个名词的卡片都收集起来,组成一套牌;重复以上步骤再组一套牌。洗牌,将学生配对,每两个学生从第一套和第二套卡牌中各取一张。要求每一对学生分别用第一套牌的第一个名词同第二套牌中的第二个名词造一个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子,依序类推,每对组成十个句子。最后每对说出他们造出的句子,例如,:The way to the HEAVON is more difficult than the road to the HELL. 或Models of IPHONE 4s are as popular but unaffordable as STARBUCKS among young chinese.这种随意选择的因素能够带来很多有趣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实践。即使也有诸多荒谬搭配的可能,但是带来的快乐效果,是有效的。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特点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法,并不同于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传统教学法。它提倡将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并不依赖于固定教材。由于在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有很大区别,我们的教师过多强调脱离现有教材来组织此种教学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在遵循教学大纲前提下,完成基本教材的内容及意图,再适时适量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创新,使该教学法的优点在中职课堂教学上得以体现。笔者认为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它能体现如下优点。
1.对课堂教学直观教具和辅助设备要求不高。应用此教学法课堂活动时,所需要的教学材料主要由学生准备,一般来说备好纸笔即可,其他设备并不重要。这在硬件设施落后的学校或国内现实的英语日常教学中,更能发挥优点。 2. 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课堂活动如何进行,准备的材料将如何使用,学生都并不清楚,因此,随着活动的一步步展开, 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没有教师的一言堂,自主学习同样有大收获。
3. 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的成长故事,学习历程,兴趣、见解、专长都是独一的。兴趣激发之后,英语课堂上,他们自然都会期望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与观点、都愿意表现自己的专长以获得欣赏。如果教师硬性规定某些事不关己的话题让学生操作,反而无法流利表达。
4. 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因为这种班级活动是根据学生实时需要选定。教师就能经常性地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并分析,随后引导相对应的语言实践。
5. 学生能得到双重实践。他们既是学习材料的准备者,又是使用者。这让他们有真实的理由去关注其他学生对自己所备材料的反馈评价,同时对自己使用到的其他“作者”所备材料做出相应反馈。
6. 合作性学习得以体现。学生协作、贡献、分享,而非互相竞争,班组团结意识得到良性培养和提升。尽管语言能力客观上不在同一起跑线,但是每一位学生被尊重了,被鼓励了,所以人人都愿意也敢于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各类研究也表明,合作性学习活动中,不管是成绩优秀者,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五、 教师课堂活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善于营造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课堂活动顺利展开的关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需要的就是轻松友好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必担心被取笑或是嘲弄,自信心逐渐增强,对于活动的参与也总是积极的,活跃的;学习材料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且多样化,从而活动的目的就更容易实现。
2.要敏感地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教学过程中,学生固有的某些认识可能会导致产生排斥、抵触的心理。有的学生,早已习惯原先充满“安全感“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听老师讲才是学习;也有学生英语基础差显得比较自卑,不敢参与;有些学生竞争意识强却合作意识薄弱;甚至还会有学生对他人根本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应有敏感的认识判断,然后在实验基础上逐步引入学生为主体的各类教学活动。
3.要用好、用活“小组活动”
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就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小组活动,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易操作的必要方式。其一,不管成绩优秀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大胆踊跃地准备材料,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付出--学习--收获”的过程后都享受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新的教学活动中来。其二,小组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学习的机会,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合作完成各种课堂任务,不仅获得成就感,还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同学、教师、团队,自然而然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其表达的理念也正是如此。
4.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进展和整个教学过程负有责任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学生已经学了什么,还应学些什么,作为参与者、帮助者,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必须事先了解分析学生所需,按要求准备学习材料,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实施这种教学活动,并使之顺利推进。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可以作为课堂内练习技能、语法、词汇、语言功能等各类教学活动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大纲规定教材的有效补充;更可利用来应急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诸如硬件故障等突发事件。总而言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就应该在求实的前提下,对这种教学方法敢于创新尝试;努力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搭档、好帮手、好朋友;努力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良性环境,学生有效地掌握及实践这门语言的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Alan Maley: Resource Books For Teachers, leaner-based teaching byColin Campbell & Hanna Kryszewska,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