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政治教师要做到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掌握案例教学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加强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案例教学 作用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30-02
教职成[2008]7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中《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提出:“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使用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教材改革,《哲学与人生》课也在教材的整合与提升过程中被中职学校作为德育教学必修课程供学生使用。它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作用和解决人生问题的体现,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等素养的课程。目前,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课堂气氛沉闷,中职学生普遍对此门课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在课程学习上,学生大多重专业轻文化基础,重实践轻理论,尤其对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往往有一种本能的畏惧和排斥情绪。哲学的观点和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教师大多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方法,以道德说教、理论灌输为主,忽略了中职生的实际认知能以及理解水平,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厌烦和抵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现在的中职学生需要的是实用有价值、有活力趣味的课堂。如何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作用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案例教学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不利于案例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因此,探讨如何使案例教学成为《哲学与人生》课一种最为常用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吸引力,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显得非常必要。
一、充分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 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 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在讨论、探索中完成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多方面案例的阅读分析,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实施案例教学,教师首先必须课前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合适的案例,教师除了对书本知识有全面的认识之外,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要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的,通过组织案例讨论,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 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 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掌握案例教学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方法
1.准备案例。通过精心选取案例,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活实际,还要注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说服力强的事件、生活实例、典故和史实等,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类事物、某一类教育活动的共性。有较强的研讨价值的案例,有助于教师激活思维、引人入胜,引起学生的关注、兴趣、思考和共鸣。例如,在讲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笔者选取了“小鸡的出生”这个案例,引起学生积极反应,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很快理解和掌握了这个哲学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引入这样典型的案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哲学知识和人生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2.讲解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用设问解疑的启发式教学,紧紧围绕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讨论等自主探究的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对人生问题分析和探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例如在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时,老师在讲新课内容前,播放“蝴蝶效应”的视频例子,介绍自然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情况。然后再提出问题:万事万物是不是都是相互联系的呢?还是彼此孤立的呢?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是彼此孤立的,你们认同谁的观点?教师与学生是不是相互联系的?再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师生互动及案例证实,最后,老师总结:我们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方法论。因为事物是彼此联系的,所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通过运用案例分析,紧密联系学生和社会实际,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哲学的基本观点。 3.归纳总结。总结案例,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做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而思,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
三、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亮点。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突出知识亮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加深对哲学基本观点的理解,发展学生哲学思维能力,提升分析人生问题和发展人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自身的理解,在心灵的震撼中领悟理论,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应从学生成才发展的终极意义来看待这门课程,教师要有上好该课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足够的热情和充分的精力去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要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各种渠道挑选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案例,尤其是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和最具典型的哲理故事等。用学生日常生活小事为例来讲述抽象深奥的哲学概念和原理,使人听来通俗浅白,且有平易、朴素、亲切之感,容易激起学生共鸣,从而对哲学产生学习兴趣,学会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用哲学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评价,案例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深入透彻的分析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思考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站在哲学观点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明确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生行动会造就不同的人生,这样更便于对课程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能把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多媒体可以通过播放案例,直观、生动地展示内容,克服传统教学单纯的语言讲述,通过多种新的感官刺激和画面、声音的变化来调动、诱发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加强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它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更好地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
[2]游绍冬.让中职学生真正成为“学”生[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6).
[3]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9.
[4]胡旭峰.活用多媒体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1,(29).
【关键词】案例教学 作用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30-02
教职成[2008]7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中《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提出:“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使用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教材改革,《哲学与人生》课也在教材的整合与提升过程中被中职学校作为德育教学必修课程供学生使用。它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作用和解决人生问题的体现,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等素养的课程。目前,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课堂气氛沉闷,中职学生普遍对此门课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在课程学习上,学生大多重专业轻文化基础,重实践轻理论,尤其对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往往有一种本能的畏惧和排斥情绪。哲学的观点和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教师大多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方法,以道德说教、理论灌输为主,忽略了中职生的实际认知能以及理解水平,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厌烦和抵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现在的中职学生需要的是实用有价值、有活力趣味的课堂。如何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作用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案例教学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不利于案例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因此,探讨如何使案例教学成为《哲学与人生》课一种最为常用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吸引力,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显得非常必要。
一、充分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 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 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在讨论、探索中完成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多方面案例的阅读分析,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实施案例教学,教师首先必须课前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合适的案例,教师除了对书本知识有全面的认识之外,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要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的,通过组织案例讨论,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 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 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掌握案例教学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方法
1.准备案例。通过精心选取案例,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活实际,还要注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说服力强的事件、生活实例、典故和史实等,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类事物、某一类教育活动的共性。有较强的研讨价值的案例,有助于教师激活思维、引人入胜,引起学生的关注、兴趣、思考和共鸣。例如,在讲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笔者选取了“小鸡的出生”这个案例,引起学生积极反应,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很快理解和掌握了这个哲学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引入这样典型的案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哲学知识和人生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2.讲解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用设问解疑的启发式教学,紧紧围绕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讨论等自主探究的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对人生问题分析和探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例如在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时,老师在讲新课内容前,播放“蝴蝶效应”的视频例子,介绍自然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情况。然后再提出问题:万事万物是不是都是相互联系的呢?还是彼此孤立的呢?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是彼此孤立的,你们认同谁的观点?教师与学生是不是相互联系的?再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师生互动及案例证实,最后,老师总结:我们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方法论。因为事物是彼此联系的,所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通过运用案例分析,紧密联系学生和社会实际,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哲学的基本观点。 3.归纳总结。总结案例,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做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而思,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
三、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亮点。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突出知识亮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加深对哲学基本观点的理解,发展学生哲学思维能力,提升分析人生问题和发展人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自身的理解,在心灵的震撼中领悟理论,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应从学生成才发展的终极意义来看待这门课程,教师要有上好该课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足够的热情和充分的精力去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要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各种渠道挑选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案例,尤其是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和最具典型的哲理故事等。用学生日常生活小事为例来讲述抽象深奥的哲学概念和原理,使人听来通俗浅白,且有平易、朴素、亲切之感,容易激起学生共鸣,从而对哲学产生学习兴趣,学会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用哲学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评价,案例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深入透彻的分析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思考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站在哲学观点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明确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生行动会造就不同的人生,这样更便于对课程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能把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多媒体可以通过播放案例,直观、生动地展示内容,克服传统教学单纯的语言讲述,通过多种新的感官刺激和画面、声音的变化来调动、诱发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加强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它在《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更好地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
[2]游绍冬.让中职学生真正成为“学”生[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6).
[3]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9.
[4]胡旭峰.活用多媒体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