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ueq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回顾反省,对学生的课上反应情况加以思考,并以此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还包括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成长观察所作的记录。对一名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促使自己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工作三年多,偶尔写一些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总结自己上课的得与失,对学生的感受,现在回看那些文字时,收获很大。
  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授课情况。一次讲完《归去来兮辞》后自己很受挫败:“上完今天的课感觉特别郁闷,心里特别憋得慌。总觉得那么美的一篇文章,而自己却什么都讲不出来,很失败。为什么越美的文章越讲不好?有什么技巧么?自己讲完之后都感觉是对苏轼文章的一种亵渎。唉!到底怎么讲古文啊?”因为郁闷,所以自己会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以后在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朗诵;设置问题讨论(比如本课的写作时间到底是归隐之前写的还是归隐之后写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某些特别经典的句子,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让学生写鉴赏或者改写诗句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听、读、写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文本,进而达到背诵及灵活运用的目的。再比如讲学案上的诗歌《春雪》时,本来打算只讲试题,后来灵光一闪,于是决定让学生先说一下自己的理解,结果发现学生讲的很精彩、很全面。于是更加慨叹,一定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也要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要慢慢来,要注意欣赏学生的亮点,要灵活处理课堂机制,不能光为了赶进程而拼命地讲。”经常反思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么将课文与课外知识、课文与高考、课文与学生的积极性联系起来,在课时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使课堂高效,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机智。
  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的备课情况:备课前要尽量面面俱到,教师准备足够多的知识,了解尽可能全面的情况,自己首先做到从心底里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熟悉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备课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重点,一堂课解决一两个问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比如,《琵琶行》这堂课,解决对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相通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作者对琵琶乐的描写方法、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三个问题即可。第三个问题略讲,重点是第一、二个。布置作业可让学生对比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夜闻歌者》,从而体会音乐的妙处。若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很容易发困,可以穿插点成语典故调节课堂气氛。
  教学反思,要反思与学生的交流及对学生成长的观察情况。和学生交谈是需要技巧的,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性格刚硬,则应以柔对待之,润物细无声,有的学生有些优柔,则应鼓励其果断,就如孔子的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一个学生性格刚硬,脾气很倔,但是心地很善良,于是我便借外圆内方的铜钱来告诉他做人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事:“老师希望你能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你很有个性,是老师这么多年来见到的最有个性的人,你很桀骜不驯,很不喜欢受拘束,很有棱角,就是方方正正的。老师也希望高中三年后你还能有自己的棱角,特别不希望看到你没有自己的个性了。很多人迫于高中的压力,都浑浑噩噩,棱角磨平了。但是,人还是应该适当的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边说着话,我发现他的表情严肃起来,没有刚才那股吊儿郎当劲儿了,像是有点效果了。我心里有点安慰,继续说道:“外圆内方,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要学会收敛。树大招风,一个人锋芒太露了,很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是不是?”他沉思地点了点头。
  写教学反思,要随时记下脑海里想到的好的办法。“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积累古诗词鉴赏、成语等,每做一篇文言文,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将其中的知识尽可能与以前所学的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文言文并不是没用的。学生的读书笔记,比较好的读给大家听,以资鼓励。抽查学生的笔记本、积累本,哪怕每次抽十个人。一周或者两周让同学们把积累的词语复习一下,让他们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如果平时能做到把想法记录下来,现在的课堂定会更有趣、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反思,除了个人反思之外,还有集体反思,集体备课、听课,某位老师上完课,同事之间一起评论评论,指出优缺点,对于集体、个人都很有益。
  学生学习贵在坚持,教师写教学反思也贵在坚持,坚持记录,坚持反思,让自己更快成长。
其他文献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论证方法,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对这种写作方法的使用总是不能尽人如意。比如下面这段议论文字: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一点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
期刊
传统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而忽略了学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人。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是关注学生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将语文这个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发挥出来,用人文精神去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层级和知识水平。我在本文中主要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用
期刊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真爱生命”中的“精神支柱”板块的课文。本文侧重表现作者沉思感悟的过程,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理解。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哲理散文《我与地坛》,学生对这部作品不太熟,为了突出课堂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我把教学目标预设为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申到对人生的思考,预设课堂重点为分析人物形象,课堂高潮为对“生命”这一永恒话题的个性化解读。  第一课时,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我与地坛部
期刊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经典范文,受到其浓浓真情的熏陶和感染,并且从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开始作文,但对作文而言,想说声爱你真的不容易,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的心声。  诚然,我们的孩子从生下来不久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小就学习各种文章,我们又是生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且是诗的国度,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一听到作文就谈“虎”色变呢?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练达即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许道出其中的一些
期刊
这学期高一教苏教版必修一时,上《沁园春·长沙》,讲到“怅寥廓”时,我问这个“怅”怎么理解?有一个女生说课本下面“怅寥廓”的注解为“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寥廓”课本解释为“高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那么,“怅”应理解为“惆怅感慨”。这时,班里平时发言比较积极的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怅”“理解为“惆怅”不太符合这首词的意境。你前面不是说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
期刊
外交辞令,指的是适合于外交场合的话语。借指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所以“外交辞令”往往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废话” 。但是,巧妙的外交辞令,不仅能够展示个人魅力,也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严。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秀的外交辞令样本,《左传》堪称其一。《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粱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为孔子的《春秋》作注的著作。汉代以前,三传地位相当。但汉代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按照以上要求,如何对优秀作品的语言进行品味、形成良好的语感呢?新课程高一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了三篇优美的散文,特别是多次选作高中课文的《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可以作为例子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知道《荷塘月色》历来就以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
期刊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不能好高鹜远和空洞无物。在学生还没有熟悉文本的时候,思维时机还未到来,就性急地提出一些拓展类的问题,这会让学生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另外,语文课堂提问也应避免星雷声大、雨点小的提问方式,应付式的提问,看看时间不够了,敷衍了事,不深入了解学生所思,让学生在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而又难以达到思考的目的,同时会使课堂陷入混乱无序的情形。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深入浅出,问
期刊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需要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建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湖北省基础教育要求的选修课程,形成既有特色又符合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体系;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在各学科推进深度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深度教学理论在《外国小说赏
期刊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短短六句三十 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女词人惜花伤春的无限心曲。正如《蓼园词选》所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所以,面对这样一首其文极简、其意颇丰的奇妙之词,我想,我不能引导学生把它当做快餐来吃,非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不足以体会其妙处。为此,我对这首词主要的教学环节做了如下的设计:  1.诵读——读出词意:请结合课下注释或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