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集体出场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fangc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时代=ARTTIME 胡斌=胡
  近些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群落和自我组织的现象越来越引人注目,同时也激起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群落和组织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经济条件、环境氛围、教育背景等等。它们不少是针对目前的艺术系统而形成的一种自发的、自然的集结方式,但它们的介入多少改变了这个系统的生态,并引发一系列的反应。胡斌自2005年就开始关注广东和深圳地区的自我组织现象,并对此做了长期的考察,这个考察和调研的工作还会持续下去。
  ARTTIME: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艺术群落和自我组织现象的?
  胡:2005年侯瀚如策划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其中有一个版块就是“自我组织”,他将全国那些存在于传统的艺术体制之外的艺术组织、艺术机构、艺术社区纳入到展览范围,以呈现艺术的多元化。我当时在广东美术馆工作,也参与了这次展览的工作,对这样的策划理念很感兴趣,也由此了解到了许多独立的艺术组织的情况。并且,当时广州的一个参展单位——Loft345邀请我参与策划,我便正式进入到本地的艺术群体的组织活动中。以后陆陆续续做了不少对于广东的青年艺术家群体进行研究的活动和展览。而我真正有意识地以艺术群落和自我组织作为核心概念来组织大型的研究性的展览应该是2012年筹备、2013年举办的“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
  ARTTIME:广州、深圳地区现在主要有哪些艺术群落?
  胡:广州主要有小洲村、Loft345、海外花园、3号线、伍仙桥等几个艺术家聚集区,前4个,广州美院的师生占的比重比较大;最后一个则主要以华南师大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师生为主。深圳早一点的有22艺术区,现在基本名存实亡,后来则有F518、T6艺术区、梧桐山艺术小镇以及观澜版画基地附近的启明社区等。当然,因为经济等一些外在的原因,有些区域也在发生变化,有的艺术家又游走到其他地方,形成新的聚落。
  ARTTIME:您对这些艺术群落的考察主要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胡:因为长期在广州生活和工作,我对于广州的艺术群落是比较熟悉的。当准备做广东当代艺术群落的展览的时候,我考虑的是要给这些群落的青年艺术家建立一个基本的档案。于是,我在每个艺术群落找了一两个联络人,让他组织该群落艺术家的座谈,我也会提一些建议,尽可能让参与座谈的艺术家全面一些。在与每个群落的艺术家座谈的过程中,我会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存及创作状态、艺术家数量及特点等,然后将艺术群落中有一定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资料纳入档案。而对于深圳的艺术群落,我刚开始是非常陌生的,主要是通过深圳一些对于本地艺术家非常熟悉的策展人来介入考察,在走访的过程中,因为与不同的策展人、艺术家交流,我也会得到不少新的信息,但总体上看,对于深圳的艺术群落调查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ARTTIME:一般的艺术群落主要是基于地缘和人缘关系而形成的,除此之外,您所考察的这些艺术群落在艺术观念和实践上有没有共同的趋向和标准?
  胡:广州的艺术群落很多都是因为与美术院校临近而形成的,与院校师生的关系紧密,但创作上是个体性的,没有明确的共同的趋向和标准。不过能够聚集在一起,肯定还是趣味相投的,在这些群落当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属于图式绘画的艺术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图像的各种合成、混搭、拼贴以及不同寻常的奇异表达。另有一小部分艺术家则偏于观念探索,而不是视觉表征的直观呈现,他们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交友圈。深圳的艺术群落则政府打造的色彩比较浓,艺术家大都来自五湖四海,没有院校和师生的纽带,因此,更难在艺术观念和实践上具有共同的趋向和标准。
  ARTTIME:很多艺术小组或群落在形成之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生存策略,这样的初衷在创作之中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
  胡:从生存层面上讲,艺术家聚集区的形成与经济、交通条件有关,也与艺术家交流的需要和试图产生群体效应的诉求有关。有一些群落的艺术家会担忧因为聚集而产生创作取向上的趋同,但我觉得实际的情形经常是倒过来的,往往是因为创作取向上有某种趋同性才聚集在一起。在一个较大的群落里,艺术家还会因为观念和取向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小的聚集。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小组或群落出现,不少的确是出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团体形象更能赢得眼球的考量,其创作还是个体性的;但也有一些艺术小组,除了集体出场的效应需要,他们还在艺术工作方式上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的创作单元。
  ARTTIME:尤伦斯的on/off展览是对各地青年艺术家的自我组织现象的一次相对集中的展示,与北京、上海等地的艺术群落相比,广东、深圳地区的艺术群落有什么独特性?胡:尤仑斯的on/off展览和自我组织现象调研的文献其实是两个部分,展览更多的是个体艺术家的展示;文献部分做了很多自我组织的调研。策展人之一鲍栋所指的自我组织包括艺术群落、艺术小组、独立项目与自主机构,他所说的艺术群落仍带有艺术团体的性质。我前面所说的艺术群落其实主要指的是艺术家聚集区,这种艺术家聚集区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但广州、深圳与北京、上海相比,一是聚集区的数量没有那么多,再一个是社会效应没有那么突出,这跟地缘文化有关。艺术小组方面,广州近几年出现了01小组和天台小组,其创作团体性很强,且研究方向上都带有新技术的“科学”色彩。自主机构方面,广州有观察社、腾挪空间、杂货铺、黄边站等。从形态上说,我们很难讲这些自我组织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有什么整体性的区别,实际上,每个自我组织都是根据其具体的环境和问题进行工作的。比如腾挪空间,它是植根于小洲村街道的一个橱窗式的小空间,其独特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与这片区域的交互关系。
  ARTTIME:您所考察的这些艺术群落的生存土壤,即广东、深圳地区的民间艺术收藏体系,以及当地的艺术空间和机构在当地的艺术生态中是什么状况?对于当地的艺术群落创作有何推动?
  胡:当代艺术的民间收藏是当代艺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可惜的是,广东的当代艺术民间收藏和市场一直没有跟上。我所说的这些艺术群落中的很多青年艺术家仅仅只在朋友圈里有些销售,又或者依靠其他工作支持创作。还有少数一些,他们的市场在北京、上海或者国外。而近些年,广东的民间艺术空间和机构发展迅速,它们有些因为展览品质比较高,专业性强,已经闻名于全国乃至国际当代艺术领域。这些机构成为很好的当代艺术的交流平台,也开阔了本地青年艺术家的眼界,但是,它们更多地是面向国际,和本地的艺术群落并没有多少联系。本地艺术群落的不少艺术家其实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的创作相对于本地的市场来说似乎“超前”了;而对于国际前沿的艺术潮流来说又似乎“过气”了。我是觉得,广东在当代艺术展示、尤其是市场方面,没有形成有阶梯层次的结构,以便于促成多元化的生长。当然,也有一些机构做了贴近于本地艺术群落实际状况的推动工作,但总体上显得有些乏力。
  ARTTIME:对于艺术群落的考察您现在还在继续做的有哪些工作?以后是会继续关注广东地区的群落还是会将关注的范围扩大至其他地区?
  胡:广东曾经有过持续性的“新青年艺术大展”以及有关本土当代艺术生态的序列展览,但后来中断了。虽然部分高校、画廊也不时举办一些区域的集体艺术展,但缺乏整体的学术规划和持续性,尚不能对本区域构成足够的影响力。有感于广东缺乏对本区域当代艺术生态进行整体观照的大型展览,我去年策划了“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因为时间、取向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围绕展览所编辑的图录在艺术家档案和资料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深圳的艺术群落的调研远未充分。而这个展览打算是两年一届,我希望跟踪艺术群落的变化、构成一份不断增长的当代区域文化与艺术研究的重要档案;同时也希望弥补第一届展览文献收集上的缺憾。在进行这种整体的本区域艺术生态调研的同时,我也做了一些以某个群落为中心的局部的考察和展览。这种对于本区域当代艺术生态的关注,我会一直持续下去;也有其他策展人邀请,联合多个地区,对全国青年当代艺术家进行生态考察,这还在计划当中。
其他文献
哲学家在艺术的评价上有过的最大“丑闻”,大概要算海德格尔对梵高《鞋》的那段著名评价,海德格尔犯了一个著名又不著名的“低级错误”。梅耶·夏皮罗不确定海氏到底评论的是哪一幅画,因为有三幅符合海氏的描述,于是他去信询问,而最终在回信中被海氏确定的描述对象,那双鞋梵高只在城市里穿过。但这个理论史事件却没有得到什么重视。在理论教育中,虽然有着明确的对象,但是由于生成出了“艺术是真理的自行介入”这一论断,论述
期刊
在今天的艺术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热衷于“讨论”。把展开讨论作为一种积极的良药介入到已麻木的艺术活动中,甚至成为阶段性的目的。  如果觉得当下的现状必须做出改变,“讨论”自然显得紧迫起来,绕开作品和方法,直接面对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讨论”显得激进,并希望它能催生出某种新的实践来。  讨论是必要的,但当讨论成为一种策略手段,或是把讨论变成文本又纳入到美术馆体系时,它又表现出悖论的一面。  
期刊
2014年3月2日至5月7日间,在北京黑桥ACTION空间进行了一个艺术项目—《额滴神呐》,期间蔡东东将空间改造成一个“庙”,持续邀请艺术家创作“神”并供奉其中。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项目中 “艺术”与“神”的叠加,让我联想到当代艺术在创作逻辑上的某种普遍的现象,对人存在缺失的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回应——重复、无意义、带有催眠意味的一种行动。我说的并不是哪件具体的作品,而是整个项目本身背后设定的逻辑。我理解
期刊
“行动绘画”后,激浪派约翰·凯奇和白南准提出了“行动音乐”的概念。那么卡茨会提出“视觉化诗歌”(Visual Poetry),后来又转变到“行动诗歌”,探索语言与图像的关系,也就不奇怪了。  卡茨1962年生于巴西,芝加哥艺术学院MFA,威尔士大学互动艺术研究中心(CaiiA)的哲学博士,目前任教于芝加哥艺术学院。除了作为艺术家,他也是非常出色的撰稿人和写作者。出版了几本重要的新媒体著作,如《全息
期刊
马航失联后,在微博与微信等自媒体上,几乎清一色都是24小时全天候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阴谋论遐想、心灵鸡汤和飞机照片这组“媒体套餐”。就连艺术媒体也不甘人后,纷纷把黄永砯的《蝙蝠计划》回炉后重新端出来,以供再饱眼福。所有的眼球经济都只是快餐,它无法添加人工防腐剂,保质期有限得可怜。没过多久,新闻被更新的新闻掩盖,热点被更热的热点埋葬,人们也就兴味寡然了。如今,倘若再要深入谈起任何关于飞机的话题,倒像
期刊
艺术介入乡村,这是最近几年中国艺术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艺术家因为创作机缘发现某个特色的乡村(渠岩之于山西许村),或者因为某种特殊关系(欧宁和左靖之于安徽璧山,靳勒之于甘肃石节子),他们与当地建立联系,并达成某种愿景。于是他们发动或者是邀请其他艺术家来到村里,实施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这种现象在2008年之后变得非常突出。  艺术介入乡村,这应是出于两个方面是缘由:一方面这是近年来对频繁提及艺术介入社会
期刊
午后时分,赤炎的日光照射着这个城市的一切,以其不可见的热度静寂地灼烤着高楼大厦、低矮建筑、街道、植物和各种公共设施。沥青公路和水泥街道在寂静之中缓缓蒸腾出氤氲的热气,路面上能看到人们摆放了一些鸡蛋和土豆,高架桥上的不锈钢金属围栏正烤着肥牛肉片,甚至,光秃秃的树丫都会自燃起来一一这都是近日在电视新闻里见到的画面。据新闻报道说,这个夏天,要比去年同时期的温度高出许多。  城市户外,街道上鲜有行人。  
期刊
《全球》(The Whole Earth)是一个有关文化一历史的展览,它探讨的是关于星球范式及其在如今看来颇为含蓄的背景情况和历史。此项目把这个展览当做结合了图像、文字、音乐和其它素材的一种叙述形式。艺术在此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因为它不断地跨越、打破和撤换这个叙述形式。但是,有关理念的历史和时代的想象却处于风口浪尖上。侧重点放在现今与近期历史的预见性和观念性之关系上。通过历史化的举动,我们意图
期刊
要理解艺术中的农民性制作,就不能局限于革命史观的春秋褒贬,而要分别站在农民与艺术家的位置上去生成更透彻的判断。在一种现代性革命的视角下,对农民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品质常常有两极分化的评价。  一种是认为农民阶层具有天然的保守性,体现在“守旧愚昧”、“小农意识”、“关系社会”等局限性上,把农民文化视为现代工商业文明与自由民主法治的敌人,认为在人类建立“地上天国”的伟大事业中,必须替换农业生产方式、改造
期刊
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美起到的作用跟传统在发生断裂之前起到的作用相同:缝补过去这张大网中散逸的丝线,调和新旧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果没有这种调和,人就无法生存。因为人总是在时间中迷失自己,又总是必须找回自己,因此对人来说,自身的过去和未来在每时每刻都是性命攸关的问题。通过破坏过去的可传递性,审美以否定的方式使过去复活,并借助感性美的形象将不可传递性本身变成了一种价值,以此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为人开拓了一个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