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就会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 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通过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作了铺垫。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记忆得也很牢固。
  2. 通过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让每个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观察,都能有条有理地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紧接着,又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部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一教学活动,兴趣很高,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最后,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使学生得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3. 通过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总是设计各种情节有趣、形式新颖的练习形式。
  例如:在口算练习时,主要形式有听算、打手势算、抢答、举卡片、猜算式等,大受学生喜欢,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摘苹果、拔萝卜、出手指、点灯笼等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4. 用肯定性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就可以使他们愿意上学、乐意上学、想着上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尽可能挖掘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适时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 如何在课堂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热爱学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热爱教育事业是以热爱学生为前提的。教师热爱学生应包括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信心,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一般来讲,使人获得愉快体验的那些事物和活动,其本身也将变得有趣味。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就为知觉抵制。所以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进步表示赏识,使学生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曾有老师做过这样一次试验。在一个新带的班里,随机抽取少数同学,暗示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以后的一个学期中,教师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学生想着自己是最有潜力的学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更加刻苦认真,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果不其然,一个学期后,这些学生学习真的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是多么重要,效果是多么显著。
  2. 创造应用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应尽可能地创造实际应用的机会。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了元、角、分以后,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买小商品的办法熟悉元、角、分。高年级学了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图形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实际测量家具、房屋等物体的面积,使他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感到知识学得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深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孩子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大北尹小学)
其他文献
文学经典的质性实质上是由阐释的公共性所选择、确认、建构而成的。文学作品的经典性生成于时代性精神阐释的公共性。知识—权力创造了时代性经典及其阐释框架。同时,文学经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 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谁都想自己的孩子更聪慧一些,可怎样才能如愿呢?专家们提示,大多数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点:  远血缘通婚的孩子  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6.17, 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则高达109.35。提示异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晚生育的孩子  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is the 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nversion of images of typed,handwritten or printed text into machine-encoded text for online rea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实验教学,如何发挥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我校化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下面结合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实验教学情况,浅谈本人觉得颇有成效的点滴体会:    一、 课上演示实验巧妙转换为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 “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应该总是让学生充当“看客”、“听客”。如果还停留在看实验的层面上,那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便成为一句空话。要
不同类别技术创新对地区的经济贡献存在差异,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区别对待。以福建省的经济数据为分析对象,结果表明:技术市场成交额与该地区经济贡献关系最紧密,进一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