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其存在方式与其它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以民族传统体育在中职体育课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为在中职体育课中更好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而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施行;民族传统体育
引言
常规竟技体育以其自身的竟技魅力吸引人们的参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单一的竟技性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追求,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独到之处不仅弥补了常规体育的不足,也让体育课展现出新的一面。
1.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导入课堂的的载体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
常规体育课堂的导入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外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的肌体从平常状态向运动状态的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心理产生对上课的渴望;而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包涵的起源故事不凡有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勤劳与勇敢的象征、侠义精神及歌颂民族的美好等,这些民族智慧的结晶,正是学校教育所必需的,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课堂导入的新动力,与常规体育课堂的导入的方式不同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以讲民族故事的形式为课堂的切入点,以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敬意和兴趣为先,进而产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欲望,由此积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对课堂的导入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按以往上课情况来看,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当知道课堂内容涉及属于自己民族的体育运动时,自豪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常规体育课堂的导入是从活动激发到心理接受,而民族传统体育课堂的导入可从心理接受到从事活动,两种导入方式的顺序虽相反,但都展现出了自身的价值,都对体育课起着重要的作用。
1.2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与常规的体育游戏同行
民族传统体育按照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技术类(如珍珠球等)、游戏类(如跳蚂等)、游戏结合技术类(如踩高跷等)及非技术非游戏类(如竹杆舞等)四类,在这四类民族传统体育中,除了技术类之外,其它三类是适合运用于课堂的导入环节中的,只是游戏结合技术类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要领,要经过相关的练习方可更好地贯彻,而游戏类和非技术非游戏类由于不存在技术性或是其技术难度是人体本能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可以直接运用于课堂的导入环节中。
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分四种,第一种是将民族传统体育(以上谈到的除技术类之外的其它三类)注入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第二种是将常规的体育游戏注入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第三种是将民族传统体育(除技术类之外的其它三类)注入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第四种是将常规体育游戏注入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在引进民族传统体育以后,第四种情况应尽量少用。
民族传统体育与常规体育交叉结合,使得两者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相互取长补短,发挥作用,得到平衡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用于施教
2.1可设置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中有一部分含技术性或技巧性较高的项目与常规的竟技体育项目一样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由于常规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众多,考虑到当前没有整合好的教材,中职体育教学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及内容难易的程度等去做出取舍,选出一些符合中职学校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一般可作为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有:珍珠球、抢花炮、毽球、武术(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板鞋、打陀螺、抛绣球、踩高跷等。
2.2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它体育的融合
目前我校的体育课主要以三个板块的内容施教于学生,一是常规体育,二是民族传统体育,三是拓展训练,常规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而拓展训练主要是从学生的心智出发,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三个板块的内容所占的课时分配平均;虽然学生的体育课不能等同于专业运动队的训练,但是涉及学生体质的达标问题,就决定了体育课必须存在着一定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所以可以将可作为教学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可作为教学内容的常规体育项目划分为体能类项目和技能类项目(即柔韧),体能类又可细分为力量、速度和耐力三大类,然后再将这些类别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平均分配到每个学期中去,再加上拓展训练内容,保证每个学期都能从体能、技能和心理上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3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设置教学内容量
中职体育课两节连上的特点让体育课的时间充裕,相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颖、娱乐性强、易学易懂、极易产生好奇心理和易于接受等特性,针对一些项目,在教学内容上有时一次体育课教学内容可设置为一个常规体育项目加上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释放、促进单次课堂多元化的发展和摆脱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些技术相近的项目放在一起教学效果更佳,如毽球和足球的颠球练习在技术上大同小异,只是在力度上有所讲究,同时练习两种球的颠球技术使得学生通过对比性练习强化了力度的控制,在掌握两种力度颠球要领的过程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又如珍珠球和篮球的运球技术及突破过人技术等放在一起教学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合理调配教学内容,可以节省课程时数,优化课堂效果,让教学进度更加合理化。
2.4民族传统体育可以用故事法上课
故事法教学就是将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故事设置为教学所需的场景,踩高跷、抛绣球和板鞋相对于其它项目来说较适合采用效仿故事的情节来进行教学,因為这三个项目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实施效仿的可行性较高。
如踩高跷,是源于北部湾沿海一带的京族人用麻绳等在竹竿上编织踏网,每逢海水退潮,京族人就踩在编好踏网的高跷上进入浅海区进行捕捞作业。根据这个故事,在体育课堂上当学生掌握了踩高跷的技术要领以后,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人数相等的组别进行踩高跷“捕捞”接力;即每个组配有一副高跷、一个背缕和一个有长1米手柄的捞网(可挂在背缕上或挂在高跷杆上),每个组站在起跑线后,距离起跑线前方约十二米处的地上各对应画有一个长方形的框,框内放有相等数量的模具鱼和模具虾,当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每组的第一个同学背上背缕(相当于装鱼和虾的笼),带上捞网,踩上高跷,往各自的长方形框走去(在踩高跷过程中,在哪里从高跷上掉下来就在哪里上高跷继续走),当到达方形框的前面时,双脚可站在地上手持捞网将一条模具鱼或一只模具虾捞起装进背缕,然后再踩高跷按原路返回,最后把模具鱼或模具虾放在相应的位置,把装备交给下一个同学,如此返复,直至轮完每个同学,用时最少的队伍为获胜队。 又如抛绣球,源于壮族人用青铜铸造的“飞砣”进行甩投,主要用于狩猎以及战争,后发展成为男女间的示爱方式;现代抛绣球运动主要以高空过圈和平地进背缕两种方式为主,假如把高空的圈和平地上的背缕换成一个靶,再稍加以改造,通过抛球打靶就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再如板鞋,源于壮族瓦氏夫人为了操练军队步调一致,提高士气等挫败倭寇的英雄故事。体育课可以想象当时瓦氏夫人操练军队的场景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一些往前走的标志物让学生往前走以及设置一些侧着走的标志物让学生侧着走;为了增加趣味性,亦可设定让板鞋上的一名同学身体反方向站;更可观的是让学生穿上板鞋进行踢足球比赛等。
故事法教学类似于体验试的教学,它让学生在效仿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对学生理解和体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起到深化的作用。
3.民族传统体育用于放松身心
放松是体育课结束前要做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降低学生肢体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体内酸性物质的排放,使血液更好地运送营养到身体各个部位,缓解运动所带来的压力和加速疲劳的恢复,使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中职体育课的放松时间一般可控制在十二分钟左右。
3.1肌肉的放松
人体从事激烈运动后,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如肌酸等的堆积,使得人体不同程度地出现疲劳,一般通过饮食、肌肉放松和休息等手段将其消除,针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肌肉的放松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能使肌肉力量增加、柔韧性变好等,但对于一般的学生群体来说,肌肉放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疲劳,体育课常用采自主放松的方式,也就是先将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跳动、抖动和甩手等方式,使得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受到震荡而达到效果。
竹竿舞项目符合自主放松的特点,是可用于肌肉放松较多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竹竿敲击的节奏中,身体自然放松,上体可以做许多不同的动作舞动,下肢的跳动使得全身肌肉受到颠簸,缓解了各肌肉群的紧张状态。
3.2心态的放松
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等民族健身气功就是很好的心态放松的方式,根据自生放松原理,教师采用某些暗示语,让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师暗示语走,一步一步让学生的心理从紧张活跃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采用八段锦放松的实践中得知,播放一些舒缓、慢速和抒情的民族轻音乐(如 《望春风》等 )为背景音乐,同时让学生闭上眼晴练习成为暗示语中的一部份效果更佳。
由于本地区民族健身气功基本上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大多数年轻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地认为这都是中老年人练的,因此往往放不开面子和心态去练习,学生也不例外,刚开始从事这些运动时都会不停地笑,总会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练这个会长寿吗?”、“我们老了吗?”等等,要应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说服能力。
总之,在体育课中,如果从事一些强度较大或较为激烈的运动之后,放松方式一般都以肌肉放松为主,而从事一些强度较小或不是很大运动量的运动之后,放松方式一般都以心理放松为主。
4.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职体育课中的功能决定了其存在价值,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去营造出更具时代意义的体育课, 让学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得到成长,让体育课承载着浓浓的民族气息而受人瞩目。
参考文献
[1]唐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创新研究.武术研究[J],2020.4
[2]劉德琼.胡清英.刘靖南.陈志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4]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现代教练员科学练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1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中职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GXZZJG2018B129)。
作者简介:玉志新(1981.12-),男,汉族,广西钦州人,在职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施行;民族传统体育
引言
常规竟技体育以其自身的竟技魅力吸引人们的参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单一的竟技性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追求,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独到之处不仅弥补了常规体育的不足,也让体育课展现出新的一面。
1.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导入课堂的的载体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
常规体育课堂的导入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外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的肌体从平常状态向运动状态的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心理产生对上课的渴望;而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包涵的起源故事不凡有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勤劳与勇敢的象征、侠义精神及歌颂民族的美好等,这些民族智慧的结晶,正是学校教育所必需的,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课堂导入的新动力,与常规体育课堂的导入的方式不同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以讲民族故事的形式为课堂的切入点,以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敬意和兴趣为先,进而产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欲望,由此积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对课堂的导入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按以往上课情况来看,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当知道课堂内容涉及属于自己民族的体育运动时,自豪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常规体育课堂的导入是从活动激发到心理接受,而民族传统体育课堂的导入可从心理接受到从事活动,两种导入方式的顺序虽相反,但都展现出了自身的价值,都对体育课起着重要的作用。
1.2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与常规的体育游戏同行
民族传统体育按照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技术类(如珍珠球等)、游戏类(如跳蚂等)、游戏结合技术类(如踩高跷等)及非技术非游戏类(如竹杆舞等)四类,在这四类民族传统体育中,除了技术类之外,其它三类是适合运用于课堂的导入环节中的,只是游戏结合技术类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要领,要经过相关的练习方可更好地贯彻,而游戏类和非技术非游戏类由于不存在技术性或是其技术难度是人体本能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可以直接运用于课堂的导入环节中。
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分四种,第一种是将民族传统体育(以上谈到的除技术类之外的其它三类)注入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第二种是将常规的体育游戏注入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第三种是将民族传统体育(除技术类之外的其它三类)注入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第四种是将常规体育游戏注入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在引进民族传统体育以后,第四种情况应尽量少用。
民族传统体育与常规体育交叉结合,使得两者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相互取长补短,发挥作用,得到平衡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用于施教
2.1可设置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中有一部分含技术性或技巧性较高的项目与常规的竟技体育项目一样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由于常规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众多,考虑到当前没有整合好的教材,中职体育教学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及内容难易的程度等去做出取舍,选出一些符合中职学校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一般可作为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有:珍珠球、抢花炮、毽球、武术(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板鞋、打陀螺、抛绣球、踩高跷等。
2.2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它体育的融合
目前我校的体育课主要以三个板块的内容施教于学生,一是常规体育,二是民族传统体育,三是拓展训练,常规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而拓展训练主要是从学生的心智出发,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三个板块的内容所占的课时分配平均;虽然学生的体育课不能等同于专业运动队的训练,但是涉及学生体质的达标问题,就决定了体育课必须存在着一定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所以可以将可作为教学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可作为教学内容的常规体育项目划分为体能类项目和技能类项目(即柔韧),体能类又可细分为力量、速度和耐力三大类,然后再将这些类别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平均分配到每个学期中去,再加上拓展训练内容,保证每个学期都能从体能、技能和心理上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3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设置教学内容量
中职体育课两节连上的特点让体育课的时间充裕,相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颖、娱乐性强、易学易懂、极易产生好奇心理和易于接受等特性,针对一些项目,在教学内容上有时一次体育课教学内容可设置为一个常规体育项目加上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释放、促进单次课堂多元化的发展和摆脱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些技术相近的项目放在一起教学效果更佳,如毽球和足球的颠球练习在技术上大同小异,只是在力度上有所讲究,同时练习两种球的颠球技术使得学生通过对比性练习强化了力度的控制,在掌握两种力度颠球要领的过程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又如珍珠球和篮球的运球技术及突破过人技术等放在一起教学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合理调配教学内容,可以节省课程时数,优化课堂效果,让教学进度更加合理化。
2.4民族传统体育可以用故事法上课
故事法教学就是将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故事设置为教学所需的场景,踩高跷、抛绣球和板鞋相对于其它项目来说较适合采用效仿故事的情节来进行教学,因為这三个项目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实施效仿的可行性较高。
如踩高跷,是源于北部湾沿海一带的京族人用麻绳等在竹竿上编织踏网,每逢海水退潮,京族人就踩在编好踏网的高跷上进入浅海区进行捕捞作业。根据这个故事,在体育课堂上当学生掌握了踩高跷的技术要领以后,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人数相等的组别进行踩高跷“捕捞”接力;即每个组配有一副高跷、一个背缕和一个有长1米手柄的捞网(可挂在背缕上或挂在高跷杆上),每个组站在起跑线后,距离起跑线前方约十二米处的地上各对应画有一个长方形的框,框内放有相等数量的模具鱼和模具虾,当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每组的第一个同学背上背缕(相当于装鱼和虾的笼),带上捞网,踩上高跷,往各自的长方形框走去(在踩高跷过程中,在哪里从高跷上掉下来就在哪里上高跷继续走),当到达方形框的前面时,双脚可站在地上手持捞网将一条模具鱼或一只模具虾捞起装进背缕,然后再踩高跷按原路返回,最后把模具鱼或模具虾放在相应的位置,把装备交给下一个同学,如此返复,直至轮完每个同学,用时最少的队伍为获胜队。 又如抛绣球,源于壮族人用青铜铸造的“飞砣”进行甩投,主要用于狩猎以及战争,后发展成为男女间的示爱方式;现代抛绣球运动主要以高空过圈和平地进背缕两种方式为主,假如把高空的圈和平地上的背缕换成一个靶,再稍加以改造,通过抛球打靶就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再如板鞋,源于壮族瓦氏夫人为了操练军队步调一致,提高士气等挫败倭寇的英雄故事。体育课可以想象当时瓦氏夫人操练军队的场景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一些往前走的标志物让学生往前走以及设置一些侧着走的标志物让学生侧着走;为了增加趣味性,亦可设定让板鞋上的一名同学身体反方向站;更可观的是让学生穿上板鞋进行踢足球比赛等。
故事法教学类似于体验试的教学,它让学生在效仿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对学生理解和体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起到深化的作用。
3.民族传统体育用于放松身心
放松是体育课结束前要做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降低学生肢体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体内酸性物质的排放,使血液更好地运送营养到身体各个部位,缓解运动所带来的压力和加速疲劳的恢复,使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中职体育课的放松时间一般可控制在十二分钟左右。
3.1肌肉的放松
人体从事激烈运动后,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如肌酸等的堆积,使得人体不同程度地出现疲劳,一般通过饮食、肌肉放松和休息等手段将其消除,针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肌肉的放松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能使肌肉力量增加、柔韧性变好等,但对于一般的学生群体来说,肌肉放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疲劳,体育课常用采自主放松的方式,也就是先将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跳动、抖动和甩手等方式,使得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受到震荡而达到效果。
竹竿舞项目符合自主放松的特点,是可用于肌肉放松较多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竹竿敲击的节奏中,身体自然放松,上体可以做许多不同的动作舞动,下肢的跳动使得全身肌肉受到颠簸,缓解了各肌肉群的紧张状态。
3.2心态的放松
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等民族健身气功就是很好的心态放松的方式,根据自生放松原理,教师采用某些暗示语,让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师暗示语走,一步一步让学生的心理从紧张活跃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采用八段锦放松的实践中得知,播放一些舒缓、慢速和抒情的民族轻音乐(如 《望春风》等 )为背景音乐,同时让学生闭上眼晴练习成为暗示语中的一部份效果更佳。
由于本地区民族健身气功基本上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大多数年轻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地认为这都是中老年人练的,因此往往放不开面子和心态去练习,学生也不例外,刚开始从事这些运动时都会不停地笑,总会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练这个会长寿吗?”、“我们老了吗?”等等,要应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说服能力。
总之,在体育课中,如果从事一些强度较大或较为激烈的运动之后,放松方式一般都以肌肉放松为主,而从事一些强度较小或不是很大运动量的运动之后,放松方式一般都以心理放松为主。
4.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职体育课中的功能决定了其存在价值,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去营造出更具时代意义的体育课, 让学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得到成长,让体育课承载着浓浓的民族气息而受人瞩目。
参考文献
[1]唐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创新研究.武术研究[J],2020.4
[2]劉德琼.胡清英.刘靖南.陈志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4]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现代教练员科学练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1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中职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GXZZJG2018B129)。
作者简介:玉志新(1981.12-),男,汉族,广西钦州人,在职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