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药汤剂是沿用久远、应用广泛、疗效良好的一种剂型,目前汤剂的制备多为家庭自制。而汤剂的煎煮过程与汤剂最终的疗效密切相关。如果在煎煮过程中不注意操作规程及各种禁忌,它轻则会降低药物疗效,重则会引起不良后果。因此,为了使汤剂最大的发挥其组方用药、针对性强、奏效迅速的优势,对中药汤剂的科学煎煮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中药汤剂;科学煎煮;中药药剂学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疗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也是历代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中113方就有95方汤剂。由于其能随临床需要加减药物,具有易吸收、发挥疗效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现汤剂饮片销售量在中药中仍占很大比例。
汤剂为复方制剂,其有利于充分发挥有效成分的多效性和综合作用。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如果在煎煮过程中不注意操作规程及各种禁忌,它轻则会降低药物疗效,重则会引起不良后果。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
1.煎药器具的选择
煎煮器具的选择对药液质量有重大影响。传统多用瓦罐砂锅。李时珍说:“煎药并忌用铜铁器,宜银器瓦罐。”从现代实验角度分析,铁、铜质器具,因其传热快,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制中与中药所含的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确定的物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例如:复方中药中如果含有鞣质,则可和铁质器具反应生成鞣酸铁,使汤液色泽加深。如含有机酸,则和铁质器具生成有机酸盐。如含黄酮类,则和铁质器具生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了治疗效果。而用陶器煎药,因陶器与药物中所含的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加上砂锅传热均匀、缓和、价格低廉,煎药最为适宜。适合家庭使用。在医院、药店里普遍采用的是以不锈钢为煎药器皿的现代煎煮装置,不锈钢质轻、受热快、耐酸、耐腐蚀,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是十分优良的煎药器具。
2.影响煎煮的因素
中药煎煮是以水为溶剂对中药成分进行浸提的过程。其实质是水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形成中药水提液的全部过程。影响因素有:①原料的粉碎度;②原料浸润;③浸提温度;④浸提时间;⑤浓度梯度;⑥浸提压力;⑦药材本身的性质。把握好这些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参数,才能使煎煮效果达到最好。
3.汤剂的科学煎煮
3.1 药材的处理
根据处方和制法的要求,将药材制成饮片,因饮片有“细而不粉”的特性,在煎煮时不宜成为糊状。较大的饮片如大黄等可制成粗粉。饮片或粗粉与水接触面积大,有效成分渗出速度越快,浸出物质就越多。但是也不能过度粉碎。粒度如果过小,则影响扩散速度,而且大量细胞破裂,树脂、黏液质等将增大煎煮的粘度系数,影响扩散速度。并且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药液中的高分子杂志增多,增加煎煮液中的杂质污染。因此,对叶、花、草类一般不需粉碎;小果实、种子类压碎即可;大果实、根、茎、树皮类宜用薄片或粗颗粒。
3.2 煎煮用水及用量
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用水量一般是加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第2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而在药厂实际生产中,用水量则一般是药材用量的3-8倍,根据中药的质地选择最适当的用水量,质地松泡、吸水性强的则用水量大,质地坚硬、不易吸水的则用水量较小。煎煮过程中用水过多,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液过大,不宜患者服用;相反,用水过少,会造成“煮不透,煎不尽”,使有效成分不易全部煎出,同时,药物的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受到破坏。
3.3 药料浸润
除特殊品种外,一般待煎的药物宜用冷水浸泡,其中花、茎、叶宜浸20-30min,根、根茎、种子、果实宜浸60min左右。故一般的复方药剂以40-50min为宜。夏日可酌减,冬日可酌加。含挥发油、含苷类药物及维生素类的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煎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随着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高分子成分丰富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温浸比冷浸更易浸润和膨胀。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成分复杂,苷与酶多伴随存在,温浸可增加酶的活性,促进苷的酶解,生成苷元或次级苷。如板蓝根在100℃沸水中浸煎,可防止松蓝苷水解,提高临床疗效。因而药物的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及药物成分性质的影响。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采用冷浸的方式。
3.4 煎煮次数
一般为2-3次,实际生产中常为2次。煎煮过程中,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苷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能溶于水中,从而造成药材内外的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既处于平衡状态,溶出停止。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更好发挥药效,一剂药最好煎煮2次或3次。一般方剂煎煮两次,滋补药可增加一次。数据表明,一煎煎出率大约为30%,二煎为40%~50%,两次合并可得70%~80%。而三煎、四煎仅占20%。从中药煎煮机煎煮中药的角度来讲,煎煮次数过多,一不利于节约能源,二煎煮时经过加压,药物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因而中药煎煮机一般采用一次煎煮。
3.5 煎煮火候
原则上“武火煮沸,文火保沸”。煎药火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汤剂成分的煎出。火力过强,水分很快被蒸发,药物的成分不易煎出,而且药物易于煎焦糊,药液易于煎干;火力过弱,煎煮效率低,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并且,许多药物在高温中易被破坏,挥发性成分在高温中易挥散,均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中药煎煮一般用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煎煮时间是以文火煎煮时间考察的。
3.6 煎煮时间
煎药的时间长短,一般与加水量的多少、火力的强弱、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等因素有关,煎药时还应考虑药物的质地,如花叶及芳香类药物煎煮时间宜短:根茎、果实、种子类药物煎煮时间宜长;金石、介壳、动物类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煎煮时间宜更长。但是,时间也不能太长,当扩散达到平衡时,时间不起作用,反而容易造成杂质混入较多,有效成分可能水解失效或者霉变。一般来说,解表药因多含挥发性成分,时间宜短,头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补药因多质重,久煎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一般性药,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乌头、附子等毒性药也应文火久煎,降低毒性。
3.7 入药顺序
为了提高汤剂煎出量,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和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提高汤剂质量,确保疗效,对某些药物煎煮时,需进行特殊处理。主要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煎汤代水等。
3.7.1 先煎
①矿石贝壳类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 min,再与它药同煎,如生石膏、生牡蛎等。②动物角甲类必须先煎,以利于动物蛋白、氨基酸、胶质、钙、磷等物质的煎出。如龟板、鳖甲等。③毒性中药类必须先煎1~2h,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制川乌和制草乌。
3.7.2 后下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5~10min入煎即可,如:薄荷、砂仁、豆寇。②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 min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大黄等。
3.7.3 包煎
①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易黏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等。②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复花、辛夷等。
3.7.4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成分充分煎出及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合分服,如:人参、西洋参等。
3.7.5 冲服
①一些用量少、贵重中药宜研成粉末用药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三七、鹿茸、羚羊角等。②有些药物不入煎剂,否则破坏有效成分,影响疗效,也需研末冲服,如:雷丸等。
3.7.6 烊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融化后一起服用。
3.7.7 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3.7.8 制粉冲服
如难溶于水的贵重药材牛黄、三七、麝香、朱砂或煎煮能减效或失效的药材如沉香、雷丸等。
3.7.9 取汁兑服
有些处分规定用某些新鲜药材,为保存药材本性,增强疗效,采用压榨取其鲜汁、加液研磨或火烤取汁等,与其他药材的煎液兑服。如鲜生地汁、生藕汁、梨汁、三七加酒研磨、鲜竹沥等。
4.小结
汤剂的煎煮对其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科学的前提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对煎药的各步骤规范化。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对煎药质量的影响。先进的煎药设备的引进,如中药煎煮机、蒸汽中药煎炉、多功能自控中药煎煮装置、多孔远红外中药煎煮炉等也是对汤剂煎煮法的科学改革,与传统砂锅煎药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应用于医院药房、药房等。总之,掌握科学正确的药物煎煮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应有的功效,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展示中医药独特的魅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中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2.
[2]郑品清.中药制剂学[M].江苏:中药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7-98.
[3]高学敏.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杨贵平.中药煎煮有学问[J].养生大世界,2002,12.
【关键词】中药汤剂;科学煎煮;中药药剂学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疗史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也是历代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中113方就有95方汤剂。由于其能随临床需要加减药物,具有易吸收、发挥疗效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现汤剂饮片销售量在中药中仍占很大比例。
汤剂为复方制剂,其有利于充分发挥有效成分的多效性和综合作用。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如果在煎煮过程中不注意操作规程及各种禁忌,它轻则会降低药物疗效,重则会引起不良后果。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
1.煎药器具的选择
煎煮器具的选择对药液质量有重大影响。传统多用瓦罐砂锅。李时珍说:“煎药并忌用铜铁器,宜银器瓦罐。”从现代实验角度分析,铁、铜质器具,因其传热快,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制中与中药所含的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确定的物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例如:复方中药中如果含有鞣质,则可和铁质器具反应生成鞣酸铁,使汤液色泽加深。如含有机酸,则和铁质器具生成有机酸盐。如含黄酮类,则和铁质器具生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了治疗效果。而用陶器煎药,因陶器与药物中所含的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加上砂锅传热均匀、缓和、价格低廉,煎药最为适宜。适合家庭使用。在医院、药店里普遍采用的是以不锈钢为煎药器皿的现代煎煮装置,不锈钢质轻、受热快、耐酸、耐腐蚀,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是十分优良的煎药器具。
2.影响煎煮的因素
中药煎煮是以水为溶剂对中药成分进行浸提的过程。其实质是水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形成中药水提液的全部过程。影响因素有:①原料的粉碎度;②原料浸润;③浸提温度;④浸提时间;⑤浓度梯度;⑥浸提压力;⑦药材本身的性质。把握好这些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参数,才能使煎煮效果达到最好。
3.汤剂的科学煎煮
3.1 药材的处理
根据处方和制法的要求,将药材制成饮片,因饮片有“细而不粉”的特性,在煎煮时不宜成为糊状。较大的饮片如大黄等可制成粗粉。饮片或粗粉与水接触面积大,有效成分渗出速度越快,浸出物质就越多。但是也不能过度粉碎。粒度如果过小,则影响扩散速度,而且大量细胞破裂,树脂、黏液质等将增大煎煮的粘度系数,影响扩散速度。并且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药液中的高分子杂志增多,增加煎煮液中的杂质污染。因此,对叶、花、草类一般不需粉碎;小果实、种子类压碎即可;大果实、根、茎、树皮类宜用薄片或粗颗粒。
3.2 煎煮用水及用量
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用水量一般是加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第2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而在药厂实际生产中,用水量则一般是药材用量的3-8倍,根据中药的质地选择最适当的用水量,质地松泡、吸水性强的则用水量大,质地坚硬、不易吸水的则用水量较小。煎煮过程中用水过多,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液过大,不宜患者服用;相反,用水过少,会造成“煮不透,煎不尽”,使有效成分不易全部煎出,同时,药物的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受到破坏。
3.3 药料浸润
除特殊品种外,一般待煎的药物宜用冷水浸泡,其中花、茎、叶宜浸20-30min,根、根茎、种子、果实宜浸60min左右。故一般的复方药剂以40-50min为宜。夏日可酌减,冬日可酌加。含挥发油、含苷类药物及维生素类的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煎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随着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高分子成分丰富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温浸比冷浸更易浸润和膨胀。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成分复杂,苷与酶多伴随存在,温浸可增加酶的活性,促进苷的酶解,生成苷元或次级苷。如板蓝根在100℃沸水中浸煎,可防止松蓝苷水解,提高临床疗效。因而药物的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及药物成分性质的影响。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采用冷浸的方式。
3.4 煎煮次数
一般为2-3次,实际生产中常为2次。煎煮过程中,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苷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能溶于水中,从而造成药材内外的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既处于平衡状态,溶出停止。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更好发挥药效,一剂药最好煎煮2次或3次。一般方剂煎煮两次,滋补药可增加一次。数据表明,一煎煎出率大约为30%,二煎为40%~50%,两次合并可得70%~80%。而三煎、四煎仅占20%。从中药煎煮机煎煮中药的角度来讲,煎煮次数过多,一不利于节约能源,二煎煮时经过加压,药物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因而中药煎煮机一般采用一次煎煮。
3.5 煎煮火候
原则上“武火煮沸,文火保沸”。煎药火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汤剂成分的煎出。火力过强,水分很快被蒸发,药物的成分不易煎出,而且药物易于煎焦糊,药液易于煎干;火力过弱,煎煮效率低,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并且,许多药物在高温中易被破坏,挥发性成分在高温中易挥散,均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中药煎煮一般用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煎煮时间是以文火煎煮时间考察的。
3.6 煎煮时间
煎药的时间长短,一般与加水量的多少、火力的强弱、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等因素有关,煎药时还应考虑药物的质地,如花叶及芳香类药物煎煮时间宜短:根茎、果实、种子类药物煎煮时间宜长;金石、介壳、动物类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煎煮时间宜更长。但是,时间也不能太长,当扩散达到平衡时,时间不起作用,反而容易造成杂质混入较多,有效成分可能水解失效或者霉变。一般来说,解表药因多含挥发性成分,时间宜短,头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补药因多质重,久煎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一般性药,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乌头、附子等毒性药也应文火久煎,降低毒性。
3.7 入药顺序
为了提高汤剂煎出量,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和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提高汤剂质量,确保疗效,对某些药物煎煮时,需进行特殊处理。主要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煎汤代水等。
3.7.1 先煎
①矿石贝壳类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 min,再与它药同煎,如生石膏、生牡蛎等。②动物角甲类必须先煎,以利于动物蛋白、氨基酸、胶质、钙、磷等物质的煎出。如龟板、鳖甲等。③毒性中药类必须先煎1~2h,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制川乌和制草乌。
3.7.2 后下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5~10min入煎即可,如:薄荷、砂仁、豆寇。②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 min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大黄等。
3.7.3 包煎
①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易黏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等。②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复花、辛夷等。
3.7.4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成分充分煎出及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合分服,如:人参、西洋参等。
3.7.5 冲服
①一些用量少、贵重中药宜研成粉末用药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三七、鹿茸、羚羊角等。②有些药物不入煎剂,否则破坏有效成分,影响疗效,也需研末冲服,如:雷丸等。
3.7.6 烊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融化后一起服用。
3.7.7 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3.7.8 制粉冲服
如难溶于水的贵重药材牛黄、三七、麝香、朱砂或煎煮能减效或失效的药材如沉香、雷丸等。
3.7.9 取汁兑服
有些处分规定用某些新鲜药材,为保存药材本性,增强疗效,采用压榨取其鲜汁、加液研磨或火烤取汁等,与其他药材的煎液兑服。如鲜生地汁、生藕汁、梨汁、三七加酒研磨、鲜竹沥等。
4.小结
汤剂的煎煮对其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科学的前提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对煎药的各步骤规范化。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对煎药质量的影响。先进的煎药设备的引进,如中药煎煮机、蒸汽中药煎炉、多功能自控中药煎煮装置、多孔远红外中药煎煮炉等也是对汤剂煎煮法的科学改革,与传统砂锅煎药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应用于医院药房、药房等。总之,掌握科学正确的药物煎煮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应有的功效,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展示中医药独特的魅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中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2.
[2]郑品清.中药制剂学[M].江苏:中药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7-98.
[3]高学敏.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杨贵平.中药煎煮有学问[J].养生大世界,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