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观念接受、转变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受到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非线性系统。本文试图利用混沌理论特征:蝴蝶效应、分形自相似性、奇异吸引子来进行思考,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观念转变困境提供新视角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混沌理论;素质教育;观念接受;观念转变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两种教育的出发点、归缩点、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立足选拔人来培养人,是面对少数学生选拔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立足发展人来培养人,是面对全体学生发展性的教育。[1]应试教育要转向素质教育, 作为主要实施者教师,理当其充首先要接受素质教育下教学目标、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然后努力去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与素质教育目标不相符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然而,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影响仍根深蒂固,甚至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改革有抵触情绪,社会对素质教育改革批评声也不断。为什么教师们不完全按照新的要求来实施教育教学?究其原因,这就是在素质教育实施以来,相关配套改革未能实施,导致教师观念转变的困境。我们可用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思想来探究教师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双重背景下教育观念接受、转变及教育实践问题,从而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混沌理论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观念转变困境
混沌一词源于英文“chaos”,原意是指一种混乱、动荡和无序的状态。混沌理论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提出,本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非线性科学”(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不能根据X与Y的变化情况画出一条规则的直线或曲线)是研究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的现象的理论。麦克弗森认为,混沌是一切领域的正常现象,那么自然也可用来研究教师教育观念转变问题。我们从混沌理论的特征:蝴蝶效应、分形自相似性、奇异吸引子来进行思考。[2]
(一)“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及其启示
“蝴蝶效应”又称初值敏感性。混沌学家爱德华·洛仑兹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巴西亚马孙河丛林里一只蝴蝶煽动翅膀,3个月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就会引起一场龙卷风。人们戏称此比喻为“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泛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系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反映了系统的非线性。[3]
“蝴蝶效应”在教师接受素质教育观念中的体现。教师在接受专门新课程改革培训(如暑假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省级、市级、县级)或从生活中获得的新课程改革信息,由于不同讲解者或撰稿者理解差异而造成传递新的理念时的偏差,对教师以后树立正确素质教育观将会造成重要影响。同时,接受新理念信息后,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思想、情感、心理、生活背景、文化素养等,接受新理念后,对新理念的理解程度(或效果如何)无法预料的,这是混沌现象内在非线性的表现。例如:从省一级新课程改革培养的讲解者、到市一级新课程改革培养的讲解者、到县一级新课程改革培养的讲解者,他们讲解时都是以个人对新课程理解为基础,讲解者理解细差别,就会影响到教师正确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经过接受培训教师理解加工后,最终将以不同形式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二)分形自相似性(Fractals)及其启示
在系统混沌区内,会出现嵌套的自相似结构。把其中任意一个局部加以放大,都和整体相似。所以,任意一个小单元都是含着整体的结构和信息。同样,无论取局部多小或无论把局部放大多少倍,其结构仍然相似。相似不是相同。[4]
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教师所接受的新的理念,经过自身理解加工后(部分)与素质教育下的系统的理念(整体),不可能完全一致。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会采取不同方法,为了保证不超出“相似”的范围,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理解素质教育新理念,否则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各有一套,就会偏离素质教育的整体方向。
(三)平庸吸引子(Mediocre attractors)和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及其启示
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控制和限制物体的运动程度。举个例子,对于单摆来说,其吸引子就是单摆竖直正下方的一点,单摆围绕它运动的轨迹将会聚成一个椭圆形状。吸引子主要分为两类:平庸吸引子(也称收敛性引子)和奇异吸引子(也称混沌吸引子或Lorenz 吸引子)。平庸吸引子起着限制的作用,以使系统的性态呈现出静态的、平衡性特征,奇异吸引子则使系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的性态,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1.教师观念中的“平庸吸引子”——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与素质教育目标不相符的教育教学观
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如灌输式教学、教师课堂中的绝对权威、讲解方法单一枯燥、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等),在我们教师脑海中,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中,已留下深深的烙印。这种深深的烙印会体现在“平庸吸引子”对它所控制区域的吸引力上。而且在中考高这种单一化的评价制度下,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观在现实教学中一再得到强化:(1)教师考核评优与所教班级成绩好坏有直接关系,教师更愿意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方法,见效快。(2)绝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考试分数(因为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考試分数好就才能进一个好的学校,以后上一个好的大学的可能性会更大),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教师不愿改变自已擅长的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教学方法。(3)地方教育行政门出于对本管辖区教学质量能否被社会认同方面考虑,仍更关注本管辖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的综合能力。[5]这三方力量强化,使“平庸吸引子”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教师观念中的“奇异吸引子”——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观
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观(如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即“奇异吸引子”,已逐浙被教师认同和接受。这种认同和接受则体现在“奇异吸引子”对它所控制区域的吸引力上。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中的两种吸引子相互作用与教师观念转变困境的形成
由于产生“平庸吸引子”吸引力的观念的形成时间远远长于“奇异吸引子”吸引力的观念的形成时间,再加上考评、家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三方力量强化,使得“奇异吸引子”的吸引力在“平庸吸引子”吸引力前显得非常渺小。“奇异吸引子”不能影响“平庸吸引子”,去占有“主动权”。这就是教师暂时还不能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因。
教师受到素质教育思想影响想实施素质教育,而迫于现实中各因素的影响,又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便形成了教师观念转变的困境。
二、处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重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
(一)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素质教育宣传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的扎扎实实。这是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也处于“两难”境地。教师们也知道应试教育不足,也想实施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中会不知不觉用原来擅长的应试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年龄越大这种“不知不觉”性表现越突出),究因原因,就是教师观念中的“平庸吸引子”(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吸引力大于教师观念中的“奇异吸引子”(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吸引力。另加上目前的单一化的评价制度,家长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使得教师观念中的“平庸吸引子”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偏重应试教育也就理所当然。
(二)每个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具有“分形相似性”,但不相同
所以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例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些教师擅于抓住平时课堂上学生奇思妙想,进行引导;而有些教师擅于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三、结语
对于目前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我们不应一棒子打死(说素质教育改革行不通)。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教师观念转变所处困境,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从增强教师观念中的“奇异吸引子”吸引力方面着手,加快教师摆脱观念困境的速度。我们认为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按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逐步推进当前对学生单一化评价制度向多向化评价制度转变改革。(2)加大由国家或省级培训人员直接对市县级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相关培训力度,使每个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接受的观念尽量与素质教育总要求一致,确保素质教育理念传递的一致性。(3)用通俗语言,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向社会宣传力度,取得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理解学校教师采取的 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教师才能顺利“跳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背景下观念转变困境,从而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专家委员会.教育综合基础知识[Z].江西高校出校社,2010(5):43.
[2]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黎霞.混沌理论对问题化教学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4]尹先国.混沌理论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启示[J].教育科研,2009(8).
[5]何齐宗.当代教育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18-319.
作者简介:
梁党波(1981—),男,江西东乡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万文涛(1963—),男,江西星子人,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键词】混沌理论;素质教育;观念接受;观念转变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两种教育的出发点、归缩点、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立足选拔人来培养人,是面对少数学生选拔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立足发展人来培养人,是面对全体学生发展性的教育。[1]应试教育要转向素质教育, 作为主要实施者教师,理当其充首先要接受素质教育下教学目标、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然后努力去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与素质教育目标不相符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然而,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影响仍根深蒂固,甚至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改革有抵触情绪,社会对素质教育改革批评声也不断。为什么教师们不完全按照新的要求来实施教育教学?究其原因,这就是在素质教育实施以来,相关配套改革未能实施,导致教师观念转变的困境。我们可用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思想来探究教师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双重背景下教育观念接受、转变及教育实践问题,从而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混沌理论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观念转变困境
混沌一词源于英文“chaos”,原意是指一种混乱、动荡和无序的状态。混沌理论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提出,本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非线性科学”(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不能根据X与Y的变化情况画出一条规则的直线或曲线)是研究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的现象的理论。麦克弗森认为,混沌是一切领域的正常现象,那么自然也可用来研究教师教育观念转变问题。我们从混沌理论的特征:蝴蝶效应、分形自相似性、奇异吸引子来进行思考。[2]
(一)“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及其启示
“蝴蝶效应”又称初值敏感性。混沌学家爱德华·洛仑兹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巴西亚马孙河丛林里一只蝴蝶煽动翅膀,3个月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就会引起一场龙卷风。人们戏称此比喻为“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泛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系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反映了系统的非线性。[3]
“蝴蝶效应”在教师接受素质教育观念中的体现。教师在接受专门新课程改革培训(如暑假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省级、市级、县级)或从生活中获得的新课程改革信息,由于不同讲解者或撰稿者理解差异而造成传递新的理念时的偏差,对教师以后树立正确素质教育观将会造成重要影响。同时,接受新理念信息后,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思想、情感、心理、生活背景、文化素养等,接受新理念后,对新理念的理解程度(或效果如何)无法预料的,这是混沌现象内在非线性的表现。例如:从省一级新课程改革培养的讲解者、到市一级新课程改革培养的讲解者、到县一级新课程改革培养的讲解者,他们讲解时都是以个人对新课程理解为基础,讲解者理解细差别,就会影响到教师正确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经过接受培训教师理解加工后,最终将以不同形式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二)分形自相似性(Fractals)及其启示
在系统混沌区内,会出现嵌套的自相似结构。把其中任意一个局部加以放大,都和整体相似。所以,任意一个小单元都是含着整体的结构和信息。同样,无论取局部多小或无论把局部放大多少倍,其结构仍然相似。相似不是相同。[4]
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教师所接受的新的理念,经过自身理解加工后(部分)与素质教育下的系统的理念(整体),不可能完全一致。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会采取不同方法,为了保证不超出“相似”的范围,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理解素质教育新理念,否则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各有一套,就会偏离素质教育的整体方向。
(三)平庸吸引子(Mediocre attractors)和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及其启示
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控制和限制物体的运动程度。举个例子,对于单摆来说,其吸引子就是单摆竖直正下方的一点,单摆围绕它运动的轨迹将会聚成一个椭圆形状。吸引子主要分为两类:平庸吸引子(也称收敛性引子)和奇异吸引子(也称混沌吸引子或Lorenz 吸引子)。平庸吸引子起着限制的作用,以使系统的性态呈现出静态的、平衡性特征,奇异吸引子则使系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的性态,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1.教师观念中的“平庸吸引子”——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与素质教育目标不相符的教育教学观
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如灌输式教学、教师课堂中的绝对权威、讲解方法单一枯燥、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等),在我们教师脑海中,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中,已留下深深的烙印。这种深深的烙印会体现在“平庸吸引子”对它所控制区域的吸引力上。而且在中考高这种单一化的评价制度下,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观在现实教学中一再得到强化:(1)教师考核评优与所教班级成绩好坏有直接关系,教师更愿意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方法,见效快。(2)绝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考试分数(因为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考試分数好就才能进一个好的学校,以后上一个好的大学的可能性会更大),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教师不愿改变自已擅长的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教学方法。(3)地方教育行政门出于对本管辖区教学质量能否被社会认同方面考虑,仍更关注本管辖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的综合能力。[5]这三方力量强化,使“平庸吸引子”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教师观念中的“奇异吸引子”——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观
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观(如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即“奇异吸引子”,已逐浙被教师认同和接受。这种认同和接受则体现在“奇异吸引子”对它所控制区域的吸引力上。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中的两种吸引子相互作用与教师观念转变困境的形成
由于产生“平庸吸引子”吸引力的观念的形成时间远远长于“奇异吸引子”吸引力的观念的形成时间,再加上考评、家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三方力量强化,使得“奇异吸引子”的吸引力在“平庸吸引子”吸引力前显得非常渺小。“奇异吸引子”不能影响“平庸吸引子”,去占有“主动权”。这就是教师暂时还不能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因。
教师受到素质教育思想影响想实施素质教育,而迫于现实中各因素的影响,又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便形成了教师观念转变的困境。
二、处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重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
(一)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素质教育宣传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的扎扎实实。这是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也处于“两难”境地。教师们也知道应试教育不足,也想实施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中会不知不觉用原来擅长的应试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年龄越大这种“不知不觉”性表现越突出),究因原因,就是教师观念中的“平庸吸引子”(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吸引力大于教师观念中的“奇异吸引子”(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吸引力。另加上目前的单一化的评价制度,家长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使得教师观念中的“平庸吸引子”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偏重应试教育也就理所当然。
(二)每个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具有“分形相似性”,但不相同
所以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例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些教师擅于抓住平时课堂上学生奇思妙想,进行引导;而有些教师擅于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三、结语
对于目前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我们不应一棒子打死(说素质教育改革行不通)。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教师观念转变所处困境,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从增强教师观念中的“奇异吸引子”吸引力方面着手,加快教师摆脱观念困境的速度。我们认为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按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逐步推进当前对学生单一化评价制度向多向化评价制度转变改革。(2)加大由国家或省级培训人员直接对市县级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相关培训力度,使每个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接受的观念尽量与素质教育总要求一致,确保素质教育理念传递的一致性。(3)用通俗语言,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向社会宣传力度,取得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理解学校教师采取的 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教师才能顺利“跳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背景下观念转变困境,从而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专家委员会.教育综合基础知识[Z].江西高校出校社,2010(5):43.
[2]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黎霞.混沌理论对问题化教学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4]尹先国.混沌理论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启示[J].教育科研,2009(8).
[5]何齐宗.当代教育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18-319.
作者简介:
梁党波(1981—),男,江西东乡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万文涛(1963—),男,江西星子人,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