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精神分析咨询师解梦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一个人凭着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为陌生人解梦,而做梦的人感到解得很好,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梦解得真实、准确,并不意味着能解决了他人的困扰。
  十几年前在上海,社会上开过不少“解梦门诊”,也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但过了半年就关门了。为什么?是因为这些门诊没有建立基本的咨訪关系,也没有结合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单单去解一个梦,偶尔听听可能也会感到有点启发,但到最后,可能会失望。
  从这个角度来讲,解梦应该作为一种精神分析的技术来应用。下面是解梦的几个重要原则。
  1解梦避免简单化
  首先,我还是强调解梦应该避免简单化,这其中有两层含义。
  ● 简单地把意象对应解释。
  他昨天晚上梦见飞行了,就断定是和性活动有关。他梦到蛇了,就觉得肯定是代表性交。这个太简单武断了。梦的例子和象征,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方向和思路,千万不要直接简单地画等号。太过简单武断,对整个咨询没有帮助。
  ● 避免理智化防御。
  我自己的体会,有时咨询师很乐衷对来访者的梦进行解析,来访者也会提供咨询师很多梦去分析。这种讨论,有时会变成讨论梦到底准确地象征什么东西?这可能是一种理智化的防御,变成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一种学术交流。这样做,脱离了情感的触动。梦的解释,肯定不是为了理解梦是什么意义,它还是为了引发我们的情感,体验我们被防御到的很多情感。当然,在咨询的初始阶段,这也未尝不可。
  当信任感还没有完全建立时,来访者的防御机制是非常理智化的,可能他也能够激发起你用非常理智的方式跟他交流。这样两个人都暂时感到比较安全,关键是来访者可能感到比较安全,这种方式可能也比较适合来访者。事后察觉来访者的理智化防御,才更重要。
  2鼓励联想退行和抓住情感点
  我们不可能提前知道,哪一次解梦是理智化防御。当我们也被激发出来理智化防御,我们才可能在事后有所察觉。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来访者呈现梦,充分的让他自由地去对梦进行进一步的联想和幻想,鼓励退行,我们还是希望能更深入他的潜意识。而在鼓励退行中,越“幼稚”越好。联想退行,不仅要关注联想的内容,更要抓住其中的情感点,特别是在象征意义上的情感点。在整个幻想、联想过程中,如果察觉到情感点的呈现,一定要去探索澄清。
  还有,更进一步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中,去理解来访者为何此时此地跟你谈论梦。
  除了梦的内容本身,来访者在什么时候谈什么样的梦,包括来访者的态度都很重要。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这和来访者不谈梦而去谈三个礼拜发生的事,本质是一样的。三个礼拜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意识层面上的回忆。作为咨询师,要关注来访者为什么要谈论这些事,还有以什么态度谈论。这里的原则也同样适合解梦,否则的话纯粹变成不是咨询,是理论研究梦。
  3结合做梦人的成长经历
  毫无疑问,我们对某个阶段,某一次来访者出现的某个具体的梦的分析一定要结合来访者的个人经历。我们已了解他的一些心理阶段,包括他哪些成长主题没有完成好,哪些冲突没有解决好,习惯采用什么防御机制,本身亲密关系模式,本身的自尊水平、人格结构等等,都是作为我们解梦很重要的背景。
  精神分析的标志,就是你是不是抓住移情。梦的解析也要结合咨询关系移情。梦在咨询师这里讲述时,是包含了情感的,这和在别人面前讲,是不一样的。
  4察觉反移情
  一般来说,梦境会和咨询师有一定的关系,只不过可能拐过几个弯了。举个例子,一个来访者要呈现杀父情节,他在梦中会拐好多弯。比如联想到某个老师,头发像谁、衣服像谁等。如果要去呈现咨询师的话,是不是也要拐弯?有时,来访者的梦中会直接呈现出来咨询师,但他大概是想谈论他的父亲或者母亲。但有时,来访者的梦中直接呈现出父母,实际上是想谈论咨询师。这可能是因为你跟他互动中的某个情节,激发了他的梦,他在梦当中反而会想到父亲母亲,可能更多的遭遇是指向你。因此我们总是在这个背景中,去讨论梦当中的咨询关系。
  5结合咨询师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倾听来访者讲他的梦时,不能忘记当时听梦时自己的情绪,或者说察觉自己的反移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体验。我们再进一步引申,有些梦的内容是很伤感的,甚至有来访者在梦中哭了,但他说不知道为谁而哭,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压抑。意识层面中,白天清醒时候也会有压抑,可能有情感体验冒出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做梦的时候也会出现。
  有时,通过整个梦境的呈现过程,咨询师体验到的是非常伤感、哀伤的主题。但有时,我们除了看到这是一个哀伤的梦,梦中可能还有其他东西的呈现,比如说某个特定的人。
  我们白天清醒时,一个人体验到某种情感,比如说哭,很伤心,但是他不知道想到了谁。如果在梦里还能出现一个人物,我们可以看这个人,到底是凝缩了谁、置换了谁、象征了谁等等,从而找到情感应该是指向谁的。移置、置换,在梦中有更多的机会暴露。有些梦整个情绪体验是比较羞耻的、局促不安的、恐惧的,比如说被追杀等等。我认为这是很多人都体验过的集体无意识。
  但也有人做梦相对“情感隔离”,只有一个客观内容。我们经常会问他你体验到的是什么,他可能也会蛮“情感隔离”,梦也是有这样风格的。有些梦可能是愤怒、委屈的主题,通过梦的故事内容可能会去触碰到这方面的情感,特别是找到指向重要课题关系的人物。总之,情感体验可能是精神分析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6解梦要结合做梦人的解释
  梦的解析,要结合做梦人他自己的解释。来访者做一个梦,有时他会告诉你,他期望你对这个梦的理解。我们有时也会让来访者自己解释,我们要去理解他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在你面前去解读他的梦,这能帮助我们深入他的潜意识。但是当他说自己很迷茫,解释不出来,是否要给他一个解释呢?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你有个思考做个什么解释完全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的。关键是你为什么急着先要给他解释?可能你先解释是为了防止来访者过于理智化防御,先给出一个解释让来访者感到这是一个主动大胆探索潜意识意义的过程。从这样的角度讲,这可以促进来访者对梦进一步的理解。
  但有时咨询师先给解释,也是理智化的防御,所以也可以让来访者先呈现。但无论如何,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共同去解释梦。你的解释可能给他一个新的角度参照,他的解释可能提供给你更多的视野。两个主体间的互动,咨询过程、精神分析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结果,这个原则在解梦上同样适用。
  7治疗阶段不同,梦的含义也不同
  咨询的阶段,对梦的解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和前面个案概念化也有关。一般来说,来访者刚开始阶段做的梦,或告诉我们的梦,作为咨询师会感觉杂乱无章。不单单是梦的内容杂乱无章,而且主题多变。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来访者的整体还不了解。一会儿做这方面的梦,一会儿做那方面的梦,什么梦才是重点?好像每个梦都是有故事的。
  在初始阶段,我们很容易抓不住重点。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来访者第一次漫不经心地告诉你一个梦,你当天对这个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这个梦可能往往是蛮关键的。这相当于来访者第一次在咨询师面前描述自己,所描述的事件往往是很关键的。
  到了咨询的中级阶段,很多梦会越来越聚焦在他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或者情感指向了关键的客体。中间阶段意味着咨询关系越来越牢固,安全感越来越好,越来越在咨询的氛围中能够走进自己的内心和潜意识。梦相对来说会越来越多和核心冲突或情感呈现模式有关系。
  在结束阶段有些梦肯定会涉及到分离的主题,分离的主题跟他原来个案的核心冲突往往是缠绕在一起。
  张海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上海市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委会副主委,精神分析专委会主委,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副主委,森田疗法专委会副主委,内观疗法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焦虑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大家忙于自己事务的同时减少了与他人联系的时间。有人说,更少地与他人联系可以增加自己独处的机会。独处的确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认识并接纳自己,让我们免去了纷繁复杂的社交活动,留给内心一片安静的天地,去寻找生命的繁华。  但是长期的独处也会带来健康的风险。  长期独处会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在认知功能方面,独处会造成认知功能水平的下降,换句话说,独处会让我们的身体反应速
期刊
为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会议上的指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贯彻落实22个部委《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培育心理健康意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和十九大报告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
期刊
半夜,他突然惊醒,黑暗中,剧烈的心跳让他感到恐慌,很快他感到呼吸困难,一种被电流穿透般的麻木感从头顶迅速扩散到全身,手脚也不太受自己使唤了,他觉得自己马上要死去了。他吓得大声呼救,惊醒了身旁的妻子。  他能听到妻子呼唤他的名字,晃动他的身体。但还是动弹不得。过了一会儿,一群穿白大褂的人围住了他,给他做检查,把他抬上了救护车,并给他吸上了氧气。呼吸困难的感觉逐渐减轻,但他仍然能听见自己心脏砰砰砰地剧
期刊
那天,我收到了外地表妹的留言。  “老姐,我有个朋友想咨询你,她说最近几年特别消沉,记忆力也下降明显,注意力不集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有轻生的念头,但又没有勇气去死。对自己完全提不起自信心。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不喜欢和陌生人多说话,可一个人的时候又觉得特别孤单和空虚。睡眠质量差,难入睡又易醒,近几个月还出现了闭经的情况。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很开朗风趣,但她却觉得整个人消极又萎靡。  她还有一个很大的困
期刊
见到小崔的时候是去年十一假期过后的第二天,是他的爱人小王带着来到咨询室的。  小崔今年39岁,男性,大专学历,结婚10年,育有一子9岁,一女7岁。家住在城市的近郊,家境殷实,妻子小王和他是相亲认识的,目前在一家工厂里上班,他自己经营着一家门市,父母健在,一家人其乐融融。  就是有一点,让小王非常头痛:小崔好打牌,搓麻,尤其是节假日的时候,按理说空闲的时候打打牌也不是啥大事儿,可是他打牌的时候好耍钱
期刊
相信去过KTV的人都听过一首歌曲—《拒绝黄赌毒》。《拒绝黄赌毒》是公安部指定的KTV场所开场公益歌曲,以此来宣传告诫大家拒绝黄、赌、毒。不少人可能觉得赌博的危害性不能跟“色情”和“毒品”相比,其实不然。  赌博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活动,有著广泛的社会基础,大到颇具规模的博彩业和大型赌场,小到过年期间三五亲朋好友凑在一起搓麻、扎金花赌钱,赌博的危害隐秘而深远……  本刊“本期策划”栏目,让我们来一起看
期刊
1曾经,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母双职工退休,楼房独门独院两层。可前不久,小林(化名)迷上了赌博。短短半年,欠下40多万元赌债,每天都遭受债主威胁恐吓。为此,父母分别去刷盘子,做清洁工;家里9个月大的孩子没钱买奶粉吃。现在家里没有电视机,没有冰箱,没有空调,因为值钱的东西都被债主抢了。春节前夕,一个带黑社会性质的债主打电话来,说不还钱的话,就拿炮仗半夜扔进房间。结果其一家一夜都没睡……  赌博,危害
期刊
说起赌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赌博而造成倾家荡产,甚至身陷囹圄的案例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到底那小小一副扑克,或是一副麻将,一台老虎机,拥有怎样的魔力,竟可以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泯灭了人性。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从众与模仿。众所周知,赌博大多是群体性的。大到赌场,小到私人牌局,基本都是一群人凑在一起,所谓“聚众赌博”。不少陷入赌博的
期刊
老许是在女儿的责骂和推搡中进入治疗室的,“让看病就看病呗,推我干吗?”老许一边嘟嘟囔囔地小声抗议着,一边不情愿地坐在了椅子上。  原来老许因为赌博,不仅借了高利贷20万元,还要把儿子的房产证抵押出去,儿子和老伴一怒之下,把老许撵了出去。老许无奈投奔女儿家,女儿得知他又赌博,也感觉又气又恨,听邻居说有可能是病,这才带着他前来就诊。  老许是个建筑工人,大部分时间在工地工作,每年过年时带着一年的收入回
期刊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是头脑中反复出现的、不需要的、来自于外界闯入大脑的一些想法、怀疑或冲动,如怕脏,怕说错话等,专业术语为“强迫观念”,或者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焦虑不安和痛苦,如强烈的对细菌、对血液、脏等出现的恐惧,因而出现的重复行为动作,专业术语称其为“强迫行为”,如一遍一遍地检查门锁、长时间反复洗手等。重复和纠缠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