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培训要与教学需求紧密结合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 者:当前北京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体情况如何?教师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时遇到的“瓶颈”有哪些?
  陈 捷:北京市的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其中包括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目前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备课阶段和教学过程中。课前备课使用信息技术,对相关课程背景信息进行处理,并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突破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使用PPT进行教学已成为常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虽已具备一定水平,但是进入了一种缓慢提升的时期。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已学会了足够的信息技术,不用再进行相关学习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能力不用进行培训,教师自学就可以提升应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因缺失,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不培训往往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下降。
  总体来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适应教学的一般要求,但同时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
  记 者:在对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过程中,您有哪些新发现和体会?
  陈 捷:北京市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都把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的内容来培训。过去北京市11万名中小学教师每五年就要轮训一次,我们的整体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通过培训主讲教师,并以各区县的北京教育学院分院为依托,辐射北京市全体教师。由于培训队伍都是区县的骨干教师,所以培训效果良好,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比较有帮助。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新技术的掌握需要有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在访谈中,教师们谈到最多的是“技术不用就会忘记”,这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与操作相关的技术培训需要有一定的重复,以固定操作习惯和思维模式,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据此,我们提出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应分为三个阶段:掌握新技术阶段、应用新技术阶段和信息素养提升阶段。通过螺旋上升模型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关课程体系的开发围绕三个阶段展开,也有利于教师获得持续的培训支持。
  记 者:北京作为全国基础教育质量高地,在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陈 捷: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做过很多工作,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从经验来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很好的引领,并不是教师可以自发进化的,对教师进行有梯度的培训,往往会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与一线教师的需求紧密结合。
  记 者:您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什么建议?
  陈 捷:我觉得现在一线教师要学习新技术,首先要在理念上对新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如果没有工具的帮助,就是自身教学的一个缺憾。教师可以从一件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教育研究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如果你能够形成一种习惯,每个星期都针对某一方面写一篇博客,在公共平台上与同行互相借鉴,围绕同一个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一种氛围,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好办法。
其他文献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教育要创新。  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高度,科技发展需要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发展,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迎来了适宜的环境和全新的契机。
名师速写  张勤坚,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教育技术装备室主任,兼学校信息办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信息技术特级教师。  老张的年纪并不大,但确确实实已经是学校年龄最大的“五老”之一了,因此老张的名号也就愈发名副其实。  看透老张并不易,因为他的身上有很多个矛盾体;看清老张又很容易,因为他所呈现给大家的,都极真实且毫无保留。因此,我们不妨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式,透过日常
随着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在中小学的全面展开,人们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学科实验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创新实验室各具特色。上海市大同中学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坚持课程引领的原则,希望实验室能够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学习的资源。实验室的建设依托课程的建设,围绕课程建设配置设施设备,伴随课程的发展实现实验室的逐步完善。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上,
“工程”(engineering)一词最早是来自于军事中的兵器制造领域,要求能够按照标准制作一个标准的零件,然后再把它们组装起来,完成规格统一的产品制造过程。后来这个词衍生为完成一个需要很多人协作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复杂项目,比如盖一座大楼,交付一个软件,或者让载人飞船到月球上转一圈。在班级授课制的模式当中,教学被分割成几十分钟的单元,每位学生都倾向于有独立的任务和具体的知识
8月6-7日,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是在“人工智能 教育”的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召开的,以“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发来贺信。刘利民在贺信中说,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实施智能教育就是为教育参与者创建一个教育的智能伙伴。智能教育是
近日,“ 2013年中美英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隆重召开,我国及英、美两国多位教育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并观摩了中关村一小唐春璐老师精彩的信息化公开课。  唐老师的数学课精彩、鲜活,我们不得不说说她这节课的好帮手、辅助授课的 “利器”——华硕BU400超极本。华硕BU400超极本搭载了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保持了一贯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商用超极本极强性能、极简随行的显著
教材分析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是高中《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第一章的教学内容。本节通过案例引出发明和革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对技术发展、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以及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培养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对生活充满幻想,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郁,若引导得当,必将激
【摘 要】移动互联网赋予了微课“可携式”特征,使其成为一种可以打破固定地点和时间的学习资源,但究其本质,它首先是“课”,是借助媒体进行的,学习者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满足学习者认知需求的一种互动过程。因此,关注情感氛围的营造,注重学习效果的优化,是微课设计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首先界定了交互式微课的含义,探讨了交互式微课设计的维度和方法,并以“Scratch动画制作——音乐舞会”为例,从
网络上经常出现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现象。为此,2018年9月17日至23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展开,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相对于成年人,现在的中小学生虽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但他们对于信息鉴别能力不强,更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我们本期的话题是: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我们提出此话题目的在于引起中小学校对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增强中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材分析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从第二、三单元演示文稿的制作过渡到电子表格处理工具的体验和学习。教材选用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是Excel,涉及电子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计算和排序等统计分析操作。《画龙点睛》是本单元《数据处理》的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是认识图表类型、创建图表和美化修饰图表,使用的数据表格案例是“上网目的调查表”。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有其他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