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们两年前就该上市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Facebook股价比IPO发行价低了50%,星佳(Zynga)低了超过60%,Groupon低了80%以上。很多评论人士指出,这些公司的问题在于没有做好准备就急于上市。
  
  Facebook还应再晚上市?
  据报道,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曾以公司未做好准备为由,力劝Groupon CEO安德鲁·梅森推迟上市,但董事长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对此不予理睬,依然积极推动上市计划。此前,谷歌试图以60亿美元收购Groupon,但遭到拒绝。
  最终,莱夫科夫斯基的观点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Groupon继续推行其IPO计划。
  当然,有种新观点如今在硅谷越来越盛行,那就是上述三家公司应该等待尽可能长的时间,因为上市是个管理上的负担。约翰·伯劳在5月份时声称:“过度监管束缚了下一个Facebook。”《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和《多德-弗兰克法案》令上市公司头疼不已,因为它们要求上市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各种资料,并证明向投资者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即使在稍后承认其实并没有内部财务控制来确保这些报表的准确性。Groupon就是这么做的)。
  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曾说,上市是件痛苦的事情。风险投资家蒂姆·德雷珀持相同看法。
  此外,高地风险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罗杰·麦克奈米认为,华尔街已经分崩离析。F a c e b o o k上市当日,我和罗杰一起参加了C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的节目,他——就在Facebook上市交易首日——敲着桌子,批评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胡乱定价,并指责纳斯达克执行不力。
  Facebook等到自己年满8岁、去年创收37亿美元时才上市,这或许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正确做法。相比之下,谷歌在成立5年、营收为10亿美元时就上市了。而亚马逊在1997年上市时,公司成立仅3年,前一年营收只有1,600万美元,噢,亚马逊究竟在想什么呢?
  然而结果证明,谷歌和亚马逊很明智。与不上市相比,上市没什么神秘之处。上市确实使CEO的工作更加复杂。你必须每个季度报告公司业绩,每三个月都要面对某些简单的问题并作出回答。总的来说,你必须履行诺言,并清楚地表达你对公司的展望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公司面临的挑战。
  上市让你得到更多批评
  显然,相比私募市场投资者,公开市场投资者对上述三家公司的质疑更加强烈得多,几乎从开始就是如此。私募市场投资者每次都喜欢提高这三家公司的估值。他们在并不重要的董事会小型会议上对CEO表示赞许,同时他们也很想知道有多少股票将面向散户。投资银行家——与其他投资银行竞争这三家公司的上市承销工作——告诉这些公司,他们将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公司上市之后,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不必再去讨好CEO或董事会,这时他们才真正开始提出自己的看法。
  结果证明,不必讨好你的人比讨好你的人能更好地评价你的公司。
  当然,这个观点在硅谷并不流行。浑身脏兮兮、在奥马哈开设电子交易账户的美股日交易员或者身价不菲、身着细条纹西装的华尔街精英,怎么可能比一群40多岁、穿着高尔夫衬衫和卡其裤、坐在星巴克里的家伙更懂技术?
  美国人可能不了解这些科技公司的长期潜力,但总体来说,他们确实对公司面临的某些短期挑战有着敏锐的嗅觉。
  在Facebook启动IPO之前,你有没有听说风险投资家、科技博客作者或者大众科技媒体质疑Facebook是否有能力通过迅速转向移动设备来赚钱?你是否听到人们抱怨星佳与Facebook的关系带来了风险,而不是对这种关系大加称赞?
  人们批评Groupon,但在Groupon上市后,批评声音更加高涨。
  所有这些批评带来了什么?公司管理层被迫采取应对措施。任何合理的批评都会威胁到这些公司。简而言之,他们开始更加努力、更加快速地采取行动来应对批评。
  上市让你变得更具责任
  上市迫使这些公司比之前负有更大的责任。住在父母的地下室里,冰箱里塞满食物,他们在这种环境里从来都不必考虑责任问题。
  你可以在18、22或28岁时搬出父母的家。无论年龄多大,你都会经历同样的成长过程。所以,你只是通过等待来推迟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
  假如Facebook在2010年上市,人们可能不会质疑他们进军移动市场的决定,但一定会质疑其他问题。Facebook的估值可能不会是1,000亿美元,而是200亿美元,股价也许同样会剧烈波动。
  但我相当肯定的是,他们的估值不会跌至100亿美元,投资者和媒体不会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IPO。作为一家公司,Facebook将会因为上市而变得更加强大和聪明,能更快地解决各方面的担忧,然后股价可能会大幅上涨,使自己处于比现在更加有利得多的竞争地位,估值可能也会像现在那么高。
  噢,由于公开市场投资者可以在股价上涨的情况下获利更多,因此他们将十分尊敬公司管理层。谷歌在2004年上市,发行价为每股85美元,从未破发。8年后的今天,谷歌股价已经上涨至700美元。
  对很多私募市场投资者和硅谷工程师来说,公开市场可能非常令人费解。但结果证明,只有经历火的洗礼,才能变成一家真正伟大和成熟、拥有长期未来的公司。
其他文献
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承认,混蛋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经常能获得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其他的人为此付出代价。  《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我们为什么过于自信?》的文章报道了一个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揭示过于自信可能产生哪种适应性优势,因为过于自信经常会导致对我们不利的错误。简而言之,答案就是即使过于自信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但其他人仍然从正面来看待它。  据该文章报道,研究人员进行了几个相关实验。在一个
期刊
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发生这样的现象:创业者在探索新市场,开发新应用,而互联网巨头们却在后面收割市场。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所面临的,不仅是如何做好产品增加用户,还要应对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强大挑战。  巨头模仿蚕食市场  现在个人应用类产品波动很大,容易快速获得流量,但是还没有思考清楚商业模式,产品就已经淡下来了。尤其是巨头进入后,使竞争加剧,成为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最近一款叫“唱吧”的社
期刊
我去过一些公司的办公室,墙壁上往往贴着一些大字,最多的往往是这些词:严谨、求是、开放、创新、变革、追求卓越……我问那些公司的领导,贴这些标语是派什么用场呢?他们往往会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们公司的价值观,是指导我们员工行为的规则。然后我再私底下问这个公司的员工,你们都遵守这些价值观么?他们往往会会心一笑:领导喜欢搞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又不是规章制度,怎么遵循啊?!  这不是个案。这些的价值观都是领导拍
期刊
有些首席执行官从第一天起就注定要失败,因为他或她本身就是错误的选择。现在这居然成了一个普遍现象。雅虎刚刚迎来五年内的第五任首席执行官,而李艾科在惠普的领头人位置上只呆了11个月。  首席执行官迅速失败的时候,投资者会责怪他们,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董事会。他们没能履行其最重要的职责:确保公司一直拥有称职的首席执行官。  为避免如此严重的错误,董事们必须取得对选择首席执行官的完全控制,而对大多数公司来说
期刊
2012年,整个世界经济是那样的令人不乐观。欧债危机尚未看到决定性转折的曙光,而曾一度令人赞叹的“中国速度”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经济剧烈波动的后面,是无数企业正面临着艰难的战略抉择。  一、向下游跨界:以下游产业带动核心业务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资源型企业高管们发现订单减少了,出货价格稳不住了,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却一涨再涨,之前扩张的产能变成了负担。摇摆不定者还在观望,而下定决心者
期刊
产品只是企业的存在形式,顾客才是企业的存在基础。自然而然地,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顾客,而不是产品;应该更多地关注顾客生命周期,而不是产品生命周期。营销历史上的两个经典竞争案例,都是围绕顾客生命周期而展开的:一个是在高端汽车领域,宝马和奔驰的竞争;另一个是碳酸饮料领域,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  宝马最初是作为奔驰的发动机供应商而存在的,后延伸到整车领域,与奔驰直接竞争,但无法撼动奔驰在忠诚顾客心目
期刊
在“上下5000年”的国度,中国企业的管理从来都不缺“权术”,翻一下《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都在变化各种权术,来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政治游戏;一部《成语词典》不知让多少人五味杂陈,前思后想;如果再拿上一部《孙子兵法》的话,估计你可以有资格去做“绍兴师爷”了,替县太爷出谋划策。  然而,“绍兴师爷”最终带给官场的是什么呢?权谋之术是不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出路?每个企业家自有自己的答案,我们不
期刊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流传到中国被翻译为“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昭示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但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与深入,微笑待客、质量担保、售后等原来算是“奢求”的服务已经变成企业市场准入的标准门槛后,顾客的“上帝”身份就不那么恰当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与顾客不存在仰视或是俯视的关系,因为企业为顾客创造以商品为载体的价值,顾客用金钱作为酬劳来交换这种价值,谈不到人与上帝的关
期刊
一个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往往既要钱,又要权,而且还要所谓的“感觉”。在老板眼里,经理人是够“贪婪”的。然而,作为相互“博弈”的另一方,老板要的又是什么呢?就贪婪程度而言,老板是否比经理人好一些?  我与无数的老板打过交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很“清纯”的。一个典型的本土民企老板会在公众场合大声宣称:“我要的很简单:业绩。”实际上,他还有后半句呢!恕我在这儿帮他一吐为快:“拿不出业绩,你
期刊
无论面试还是报到,第一次走进一家公司,我们在充满各种好奇的同时,多少也会有点儿忐忑:在这家公司上班忙吗?工作节奏是不是很快?同事好相处吗?部门之间容易合作吗?行政规定繁复吗?公司文化是活泼型还是刻板型?公司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还是比较宽松随和?  当然,要了解这些也不算什么太难的事儿,你总能慢慢熟悉所在公司的办事风格和节奏。但假如你足够细心并且巧妙,懂得观察,然后适当分析,你也许在第一天就能对公司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