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坛一石迦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 迦
  四川眉山仁寿人,1972年7月出生于陕西西安。1990-1994年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学习油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石鲁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陕西国画院山水画院特聘画家,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西安美术馆副馆长,陕文投艺术顾问。
  近年来在《画廊》、《当代中国画》、《荣宝斋》、《艺树》等艺术核心期刊杂志发表中国画作品及数篇论文;并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阳光卫视,陕西电视台,华商报等多家电视新闻煤体采访。
  主要展事:
  2003年作品《枯鱼图》入选陕西省首届花鸟画大展,获优秀奖(西安)。
  2004年《山水写生》入选陕西省首届素描速写大展,获优秀奖(西安)。
  2008年参展《陕西中青年国画名家作品收藏提名展》(西安)。
  2009年参展《灵山雅集展》(西安)。
  参展《扇载翰墨展》(西安)。
  2009年参展《道溢香茗——陕西中青年实力派书画优秀作品展》(西安)。
  2009年参展《陕西首届佛教文化写经书画展》(西安)。
  2010年参展《纪念妙湛大和尚诞辰100周年书画展》(厦门)。
  2011年参展《菩提墨韵——中华佛教澳门书画展》(澳门)。
  2011年参展《石门五人国画展》(江苏常州)。
  2011年参展《2011年度巴黎大皇宫艺术展》(法国巴黎)。
  2011年参展《中日书画交流展》(日本京都)。
  2012年参展《陕西中青年实力派中国画展》(西安)。
  2013年参展《今日长安——陕西中青年国画邀请展》(西安)。
  2013年参展《走进泰国——陕西书画名家作品展》(泰国曼谷)。
  2013年参展《大美秦岭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西安)。
  2014年参与策展《革命的艺术与艺术的革命——石鲁》(并附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参加开幕式)。
  2014年参加由法国导演埃利克。瓦利拍摄的《家住长江》纪录片,并扮演一位中国水墨画家在金沙江一带写生的故事。创作了《虎跳峡》,《长江第一湾》,《高山杜鹃》等中国画作品。
  2014年参加《丹青长安·写生终南》活动,写生并创作《终南秋色》中國画作品。
  2014年8月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石鲁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并受聘为该中心研究员。
  2015年受聘为陕西国画院山水画院画家。
  2016年12月受聘为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
  在西安当代青年画家中,石迦无疑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实力派的后起之秀,在当下无数画家纷纷陶醉于肌理制作附庸时尚、或从它类艺术中去寻找新奇、或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去刻求图式、一言以蔽之,急功近利求风格的时候,石迦始终把握在自己的“点”上,从传统笔墨中求发展,当然,这份认识和定力无疑也来自于其深厚的家学渊源,石迦出身书画名门,其祖父石鲁先生是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长安画派的主要创始人,石迦自小就显露出非同一般的绘画天赋,且在祖父身边耳孺目染,对于书画艺术的理解自然要远远高于同龄人。
  石迦为人坦率、大气、爽直,他祖籍川蜀,生长于长安,兼具了北方人的敦厚、朴实和南方人的聪明和灵气。其艺也一如其为人,大气聪明,质朴的骨架、飘逸的精神,挥洒自如、灵气四溢。此外一如其名字中所蕴含的禅宗人生一般,石迦的书画艺术也得助于对禅的认识法则和表达方式。在我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在创作源泉上特别强调心灵的领悟和感受;在表达境界上注重物我如一,情致与外境相融合;在创作方法上重灵感重对景物的独到见解;在表现形式上常托物寓意,借境抒情。而禅宗所讲求“万法在自性”的心性论和强调直觉、感应联想的“顿悟”思维特征以及注重比喻、象征、暗示的“教外别传”的教授方式,与注重主观抒情的传统审美艺术理论有很多契合相通之处。石迦参禅有素、同时深谙画理三味,将禅宗单刀直入直捣心源的直证和教外别传、法仗境生的体证以形象的绘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石迦崇拜传统,但又不妄自菲薄,在他吸纳传统精华的同时,又表达出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他喜画传统题材,但不泥古,画面中又总能寓意当代人的精神于其中。
  石迦近年来遍游华夏的大好河山,他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在游山玩水中,来往于天地精神间。因此在欣赏石迦的山水画时,你的情思会不自觉的被吸引到画外,并产生一种神思遐飞的感觉,这也正是“逸”的情怀,是石迦山水画之生命力的象征。在石迦的画中,我们还能感到一种苍厚质朴的金石气息,线条的凝炼、古拙,大大丰富了画面语言的可读性。通过他严谨的用笔,独到的用墨,去感受他的用性至真、表意至善、造型至美,去体悟心思、净化灵魂,以达到人格的过滤,潜移默化中,回归于万物之本,感悟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致与意韵。他的用笔,筋骨挺拔,万毫齐力,笔到意到,故山势雄健,又施以长画短点,穿插层叠,加上皴擦抹扫,以形成质地浑厚、气势雄壮的画面,他的笔法恣肆而自如,随意的笔触自由地将主体之气灌注于点线之内,使之团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他一遍一遍的皴擦点抹,又使墨气层层积聚起了沉稳的内力,终于抱聚成生气勃勃的山体。石迦山水画最具魅力与新意的地方,正是那份心灵与性情的自然流露,以书法骨力与金石韵味表达出来的写意精神。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欣赏课仅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的简单了解,而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没能锻炼学生大胆评述对象的能力。而且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对美术作品作评述赏析的积极性是不具备很大兴趣的。所以对于初中美术的欣赏课型中,学生每次都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分析得疲惫不堪也不见得有良
期刊
张绪祥  艺名墨石,1975年生于合肥。  安徽省青联委员;  合肥市庐阳区政协委员;  合肥市青年美协副主席;  新徽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美协安徽省分会会员;  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合肥市美术家协会组联部主任。  主要赛事:  2001年作品《时代潮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  2001年国画《万壑鸣泉》参加《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优秀奖;  2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是色彩教学。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学生的作品缺乏冲击力和感染力,很难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本文阐述的是以“美术基本核心素养”为主旨,对“初中色彩课程”进行新的实践,借助大师们的引领,通过玩转色彩、选择色彩、对比色彩、分割色彩等步骤,对“热抽象”、“冷抽象”、“野兽派”、“点彩画”中的色彩进行针对性赏析,让学生在鉴赏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让教学行之有效,让学生真正提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美育培养在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农村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却成为新课改美育培养之薄弱环节。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的独特条件和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的“生长点”,成为提升农村美术教育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 乡土材料 有效生长点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开发智力,陶
期刊
近年来,我校开设写字教育课程,保证了写字训练时间,做到墨润心灵。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在强化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写字领导小组 ,健全写字教学制度  步入少儿艺校,扑面而来的首先就是书法神韵!浓浓的墨香沁人心脾,阵阵的书情动人心魄。近年来,学校始终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加强规范汉字管理
期刊
邓 帆 合肥市师范附屬小学
期刊
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培养学生五个核心素养之一,其教学途径有二:一是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二是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笔者以欣赏·评述《大写意画家徐渭》为例,来探究两条教学途径在课堂教学中的精细化操作。  笔者执教《大写意画家徐渭》源于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中国的传世作品》 ,课题定为《大写意画家徐渭》,原因有二:一是徐渭是绍兴本土影响深远的画家,每读一次徐渭的作品,总是感
期刊
创新是美术教学的核心、灵魂。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品格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教育观念滞后、教育体制不完善、教师在美术教育认识上存在着偏颇等因素的制约下,我们在美术创新教育中看到了为数不少的误区,误区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创新教学的有效落实。  误区一:创作画教学可以实施创新教学,
期刊
释文:  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以予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结体,而中有偃笔,又杂以颜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  ―― 董其昌論书一则
期刊
摘 要:陶艺教育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社会中也逐渐推广。目前,在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学开展了陶艺兴趣小组和相应的一些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涌现各种美术校本课程。“陶艺教学”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陶艺”在创新实践中,已显露出其在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的独特功能。把陶艺教学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中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设计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