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佟卡》讲述了理性的危机,它渴求与非理性的统一,但对非理性的探究以失败告终。借助叙事学理论,本文尝试通过对《佟卡》中的叙述声音加以理论分析,站在和男主人公一样的理性角度,探究如何对不会表述的佟卡加以叙述,文本从话语层面如何表现非理性的难以探究,从而进一步看清人类面临的困境:理性与非理性的分崩离析。
【关键词】《佟卡》;理性;非理性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17-02
一、《佟卡》:理性与非理性的分崩离析
Otto Weininger在1902年的博士论文《性与性格》中提到,女性的本质是天真质朴、由本能驱动的自然,而男性本质则是有条理而又有远见的精神。长久以来,女性和自然被视作理性的对立面,而对抗非理性的则往往是男性。在短篇小说《佟卡》中,穆齐尔以男女主人公为理性和非理性的化身,通过二人的爱情悲剧阐释了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不可调和的危机。
故事中,出身军官世家的男主人公无名无姓,是一个“头脑冷静、思维乏味、严阵以待的新一代工程师的狂热信徒”[1],代表普遍而毫无偏差的理性;而女主人公佟卡虽身份低微、不善言辞,但“像自然那样纯洁、朴实无华”。佟卡“不会讲一般的语言,她讲的是另一种语言”[1];她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唱歌;她自我表达的无能为力使她成为男主人公眼中的谜,她是一片在夏日飘落的雪花,代表从科学(即理性)层面上无法探究的非理性。
代表理性的男主人公将科学和精准视为他的终身事业,但人类天性中对非理性的渴求让他无法自拔地爱上神秘纯朴而难以揣摩的佟卡。理性的他无法理解只有通过唱歌才能表达的佟卡,而故事的高潮更將他推往绝境:佟卡怀孕了,同时感染了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只可能由腹中胎儿传染给母亲,或直接由父亲造成”[1]。但在佟卡怀孕时,他正外出旅行,且完全健康。从精准客观的医学角度来看,他不可能是孩子的父亲,也不可能是让佟卡染病的罪魁祸首。但在他的百般询问下,佟卡始终否认自己与别的男人发生了关系。此时,他所信仰的科学和他所沉迷的情感之间产生了无法弥合的矛盾与撕裂。男主人公在证明佟卡不忠的科学铁证和相信佟卡的清白无辜之间痛苦地摇摆与挣扎,最终,佟卡病逝,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宣告失败。
二、叙述声音
《佟卡》的主旨彰显出理性与非理性的割裂,这一点不仅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what)传递出来,在叙事层面上(how)也同样体现出理性对非理性的失败探究。在《佟卡》中,故事和叙事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整体。从小说的故事层面来看,佟卡的失语症和神秘的疾病对男主人公信奉的科学与理性发起了挑战,而男主人公对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尝试也以失败告终;从小说的叙事层面观察,讲述故事的叙述声音同样为故事本身披上朦胧的薄纱,读者跟随故事叙述来对佟卡之谜一探究竟的希冀也终将落空。
叙述声音是一种比喻性的修辞,意指由作家创造地对一个虚构世界进行描写或陈述的虚拟主体[2]。叙述声音往往分为外在叙述和内在叙述。进行外在叙述的往往是故事外叙述者,能够以纵观的角度对故事重新进行组织,拥有全知性;而内在叙述则属于参与故事的叙述者。故事外的外在叙述者往往是隐含作者的代言人,是可靠的;而故事内的内在叙述者作为人物本身,经常与隐含作者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叙述经常呈现出不可靠性。
在《佟卡》中,叙述声音多次转换,对读者就文本的解读形成干扰,文本的复杂如佟卡的神秘,从形式上宣告男主人公对佟卡的失败探究。
三、叙述声音:全知型叙述的混乱情节和内在叙述的不可靠性
(一)混乱情节:全知型叙述的有意为之
Pott提到,穆齐尔在《三个女人》中使用了一种传统的叙述方法[3]。从《佟卡》开头可以发现,这种传统的叙述方法是全知型叙述。第一段以一句叙述性的评论展开接下来的故事:“无限有时凝聚在一瞬间”。奥地利学者斯坦泽在他的叙事理论中提到,全知型叙述者拥有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属于故事外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在字里行间穿插自己的评论。在佟卡怀孕并生病后,叙述者更是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与读者展开对话:“你一下子不会理解他领会到这一点有多艰难。多实际!”
全知叙述者拥有上帝视角,对故事情节有整体把握,能够清楚组织事件的经过结果。但在《佟卡》中,故事是松散的,没有连贯清晰的情节发展,更像是场景碎片的随意拼接[4]。本文认为,这种拼贴画式的混乱的情节叙述是全知叙述者的有意为之。
在穆齐尔看来,他所在时代的最大问题是理性与神秘主义的两极分化[5]。在理性的全面统治下,神秘学与非理性不再占有一席之地,对事物全面性的感性的感知不复存在,而是在理性的思维方式下被“分裂为空洞的个体,如黑夜里的星星心酸无比地彼此分离。”[1]理性统治的思维模式,无法从感性的整体层面上把握自成一体的非理性;如同用切割的孤立方式观察事物的男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无法理解拥有着“高贵的纯朴” 的佟卡。
在《佟卡》里全知叙述者的讲述中,故事不再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时间、地点与情节,而是糅杂为一个混沌的整体,如一幅支离破碎而无法精准切割的拼贴画。如此叙述的文本正如佟卡的神秘,令纯粹的理性的精准分析无法抵达,只能从整体的角度加以感知与把握。
(二)回忆中的叙述:自我撕裂和内在叙述的不可靠性
当感知和视角限制于个人时,此时的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相似[6]。“他”在整个故事中,都在回忆之前的自己与佟卡,如同第一人称中“叙述的我”对“被叙述的我”进行叙述。前者是“思考着的叙述主体”,而后者是“糊里糊涂、体验着的、被叙述的人物”[7]。当叙述视角聚焦于“他”时,立足故事之外的全知型叙述者被故事内的内在叙述者取而代之。 《佟卡》通篇都是讲述“他”对过去的回忆,使用“他”而非第一人称,表现出男主人公同自身的异化与割裂,体现出他的自我危机[6]。身为自然科学研究者的“他”,在生活中遵循条理与科学。而一旦放下工作,“他体内那个不真实的孩子”就被唤醒,“必须以迥然不同的价值观衡量一切”:“但也许可以换个方式穿越世界,而不沿真理的线直走?”[1] “他”始终无法在科学的理性和无条件相信佟卡的非理性之间做出抉择,他的自身开始出现难以调和的割裂,他的认知开始产生危机。作为主人公,第三人称的“他”贯穿全文,从小说的叙事层面展现出男主人公自身理性与非理性的撕裂。
在“叙述的我”和“被叙述的我”之间,往往存在时间距离[6],导致“叙述的我”对“被叙述的我”进行篡改和美化。佟卡的形象完全由“他”的记忆塑造而成,而这些记忆由于时间的磨损产生变形。仅关于他与佟卡的初遇,就有四种不同的回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这是个童话;他再也无法分辨。”“……但肯定不是在那一天,因为刚要浮现出的记忆,一转眼又变成了后来发生的植根于大脑中的带刺的藤蔓” [1]。此时的“他”无法确定哪个记忆更加准确,他对佟卡的试图理解,就如同尝试握住一缕轻烟的徒劳。
此时回溯记忆的“叙述的我”,即男主人公“他”,是故事内的叙述者,是不可靠的叙述者。跟随不可靠的叙述者,讀者更无法通过他的记忆和视角看清真相。不可靠叙述者所塑造的文本之于读者,正如记忆中的佟卡之于男主人公,影影绰绰,神秘而不可探究。
四、总结
《佟卡》中的叙述声音全知全能,却讲出扑朔迷离的故事,为读者的理解造成干扰。文本之于读者的晦涩,正如佟卡的方言、沉默和歌声对“他”造成的阻碍。内容上,佟卡的失语症阻碍了男主人公对她的理解与探究;叙事上,多样的叙述模式同样限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非理性是不可叙述的,由理性主导的叙述,对非理性的探究终将指向无可避免地失败。这是理性与非理性不可调和的割裂,也是现代人类难以逃离的危机。
参考文献:
[1]穆齐尔.三个女人[M].朱刘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Martinez,Matias:Handbuch Erz?hlliteratur.Verlag J.B.Metzler Stuttgart Weimar 2011.
[3]Pott,Hans-Georg:Robert Musil.München 1984.
[4]Kronberger,Andrea:Eine Schneeflocke im Sommer.Tonka von Robert Musil.In:Liebe im Zeichen von Lieblingsliteratur.Hg.V.Werner W. Ernst.Innsbruck,2009.S.
[5]Akashi,Eiichiro:?ber die Grenze der Begriffe und die Funktion der Bilder in Musils ?Tonka“.In: Genauigkeit und Seele.Zur ?sterreichischen Literatur seit dem Fin de siecle.Hg.V.Josef Strutz u.Endre Kiss.München,1990.S.97-114.(Musil- Studien; 18).
[6]Lahn,Silke/Meister,Jan Christoph:Einführung in die Erz?hltextanalyse.3.,aktual.Und erweiterte Aufl.Stuttgart 2016.
[7]Spitzer,Leo:Zum Stil Marcel Proustes (1928).In:Stilstudien,Bd 2:Stilsprachen.Darmstadt 1961,S.365-497.
作者简介:
刘田昕,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叙事学。
【关键词】《佟卡》;理性;非理性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17-02
一、《佟卡》:理性与非理性的分崩离析
Otto Weininger在1902年的博士论文《性与性格》中提到,女性的本质是天真质朴、由本能驱动的自然,而男性本质则是有条理而又有远见的精神。长久以来,女性和自然被视作理性的对立面,而对抗非理性的则往往是男性。在短篇小说《佟卡》中,穆齐尔以男女主人公为理性和非理性的化身,通过二人的爱情悲剧阐释了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不可调和的危机。
故事中,出身军官世家的男主人公无名无姓,是一个“头脑冷静、思维乏味、严阵以待的新一代工程师的狂热信徒”[1],代表普遍而毫无偏差的理性;而女主人公佟卡虽身份低微、不善言辞,但“像自然那样纯洁、朴实无华”。佟卡“不会讲一般的语言,她讲的是另一种语言”[1];她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唱歌;她自我表达的无能为力使她成为男主人公眼中的谜,她是一片在夏日飘落的雪花,代表从科学(即理性)层面上无法探究的非理性。
代表理性的男主人公将科学和精准视为他的终身事业,但人类天性中对非理性的渴求让他无法自拔地爱上神秘纯朴而难以揣摩的佟卡。理性的他无法理解只有通过唱歌才能表达的佟卡,而故事的高潮更將他推往绝境:佟卡怀孕了,同时感染了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只可能由腹中胎儿传染给母亲,或直接由父亲造成”[1]。但在佟卡怀孕时,他正外出旅行,且完全健康。从精准客观的医学角度来看,他不可能是孩子的父亲,也不可能是让佟卡染病的罪魁祸首。但在他的百般询问下,佟卡始终否认自己与别的男人发生了关系。此时,他所信仰的科学和他所沉迷的情感之间产生了无法弥合的矛盾与撕裂。男主人公在证明佟卡不忠的科学铁证和相信佟卡的清白无辜之间痛苦地摇摆与挣扎,最终,佟卡病逝,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宣告失败。
二、叙述声音
《佟卡》的主旨彰显出理性与非理性的割裂,这一点不仅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what)传递出来,在叙事层面上(how)也同样体现出理性对非理性的失败探究。在《佟卡》中,故事和叙事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整体。从小说的故事层面来看,佟卡的失语症和神秘的疾病对男主人公信奉的科学与理性发起了挑战,而男主人公对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尝试也以失败告终;从小说的叙事层面观察,讲述故事的叙述声音同样为故事本身披上朦胧的薄纱,读者跟随故事叙述来对佟卡之谜一探究竟的希冀也终将落空。
叙述声音是一种比喻性的修辞,意指由作家创造地对一个虚构世界进行描写或陈述的虚拟主体[2]。叙述声音往往分为外在叙述和内在叙述。进行外在叙述的往往是故事外叙述者,能够以纵观的角度对故事重新进行组织,拥有全知性;而内在叙述则属于参与故事的叙述者。故事外的外在叙述者往往是隐含作者的代言人,是可靠的;而故事内的内在叙述者作为人物本身,经常与隐含作者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叙述经常呈现出不可靠性。
在《佟卡》中,叙述声音多次转换,对读者就文本的解读形成干扰,文本的复杂如佟卡的神秘,从形式上宣告男主人公对佟卡的失败探究。
三、叙述声音:全知型叙述的混乱情节和内在叙述的不可靠性
(一)混乱情节:全知型叙述的有意为之
Pott提到,穆齐尔在《三个女人》中使用了一种传统的叙述方法[3]。从《佟卡》开头可以发现,这种传统的叙述方法是全知型叙述。第一段以一句叙述性的评论展开接下来的故事:“无限有时凝聚在一瞬间”。奥地利学者斯坦泽在他的叙事理论中提到,全知型叙述者拥有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属于故事外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在字里行间穿插自己的评论。在佟卡怀孕并生病后,叙述者更是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与读者展开对话:“你一下子不会理解他领会到这一点有多艰难。多实际!”
全知叙述者拥有上帝视角,对故事情节有整体把握,能够清楚组织事件的经过结果。但在《佟卡》中,故事是松散的,没有连贯清晰的情节发展,更像是场景碎片的随意拼接[4]。本文认为,这种拼贴画式的混乱的情节叙述是全知叙述者的有意为之。
在穆齐尔看来,他所在时代的最大问题是理性与神秘主义的两极分化[5]。在理性的全面统治下,神秘学与非理性不再占有一席之地,对事物全面性的感性的感知不复存在,而是在理性的思维方式下被“分裂为空洞的个体,如黑夜里的星星心酸无比地彼此分离。”[1]理性统治的思维模式,无法从感性的整体层面上把握自成一体的非理性;如同用切割的孤立方式观察事物的男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无法理解拥有着“高贵的纯朴” 的佟卡。
在《佟卡》里全知叙述者的讲述中,故事不再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时间、地点与情节,而是糅杂为一个混沌的整体,如一幅支离破碎而无法精准切割的拼贴画。如此叙述的文本正如佟卡的神秘,令纯粹的理性的精准分析无法抵达,只能从整体的角度加以感知与把握。
(二)回忆中的叙述:自我撕裂和内在叙述的不可靠性
当感知和视角限制于个人时,此时的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相似[6]。“他”在整个故事中,都在回忆之前的自己与佟卡,如同第一人称中“叙述的我”对“被叙述的我”进行叙述。前者是“思考着的叙述主体”,而后者是“糊里糊涂、体验着的、被叙述的人物”[7]。当叙述视角聚焦于“他”时,立足故事之外的全知型叙述者被故事内的内在叙述者取而代之。 《佟卡》通篇都是讲述“他”对过去的回忆,使用“他”而非第一人称,表现出男主人公同自身的异化与割裂,体现出他的自我危机[6]。身为自然科学研究者的“他”,在生活中遵循条理与科学。而一旦放下工作,“他体内那个不真实的孩子”就被唤醒,“必须以迥然不同的价值观衡量一切”:“但也许可以换个方式穿越世界,而不沿真理的线直走?”[1] “他”始终无法在科学的理性和无条件相信佟卡的非理性之间做出抉择,他的自身开始出现难以调和的割裂,他的认知开始产生危机。作为主人公,第三人称的“他”贯穿全文,从小说的叙事层面展现出男主人公自身理性与非理性的撕裂。
在“叙述的我”和“被叙述的我”之间,往往存在时间距离[6],导致“叙述的我”对“被叙述的我”进行篡改和美化。佟卡的形象完全由“他”的记忆塑造而成,而这些记忆由于时间的磨损产生变形。仅关于他与佟卡的初遇,就有四种不同的回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这是个童话;他再也无法分辨。”“……但肯定不是在那一天,因为刚要浮现出的记忆,一转眼又变成了后来发生的植根于大脑中的带刺的藤蔓” [1]。此时的“他”无法确定哪个记忆更加准确,他对佟卡的试图理解,就如同尝试握住一缕轻烟的徒劳。
此时回溯记忆的“叙述的我”,即男主人公“他”,是故事内的叙述者,是不可靠的叙述者。跟随不可靠的叙述者,讀者更无法通过他的记忆和视角看清真相。不可靠叙述者所塑造的文本之于读者,正如记忆中的佟卡之于男主人公,影影绰绰,神秘而不可探究。
四、总结
《佟卡》中的叙述声音全知全能,却讲出扑朔迷离的故事,为读者的理解造成干扰。文本之于读者的晦涩,正如佟卡的方言、沉默和歌声对“他”造成的阻碍。内容上,佟卡的失语症阻碍了男主人公对她的理解与探究;叙事上,多样的叙述模式同样限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非理性是不可叙述的,由理性主导的叙述,对非理性的探究终将指向无可避免地失败。这是理性与非理性不可调和的割裂,也是现代人类难以逃离的危机。
参考文献:
[1]穆齐尔.三个女人[M].朱刘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Martinez,Matias:Handbuch Erz?hlliteratur.Verlag J.B.Metzler Stuttgart Weimar 2011.
[3]Pott,Hans-Georg:Robert Musil.München 1984.
[4]Kronberger,Andrea:Eine Schneeflocke im Sommer.Tonka von Robert Musil.In:Liebe im Zeichen von Lieblingsliteratur.Hg.V.Werner W. Ernst.Innsbruck,2009.S.
[5]Akashi,Eiichiro:?ber die Grenze der Begriffe und die Funktion der Bilder in Musils ?Tonka“.In: Genauigkeit und Seele.Zur ?sterreichischen Literatur seit dem Fin de siecle.Hg.V.Josef Strutz u.Endre Kiss.München,1990.S.97-114.(Musil- Studien; 18).
[6]Lahn,Silke/Meister,Jan Christoph:Einführung in die Erz?hltextanalyse.3.,aktual.Und erweiterte Aufl.Stuttgart 2016.
[7]Spitzer,Leo:Zum Stil Marcel Proustes (1928).In:Stilstudien,Bd 2:Stilsprachen.Darmstadt 1961,S.365-497.
作者简介:
刘田昕,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叙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