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课堂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积极探索,真正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佳的发挥。
[关键词]参与氛围 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它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参与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发挥,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是创设参与氛围。
一、创设“想”的氛围,激发参与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会做出的努力达到惊人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让学生“想”的氛围,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讲带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打破常规,根据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对例题“3.6÷12+0.5×5”,按以下步骤创设让学生“想”的氛围。(1)指明让学生画出运算顺序。(2)提出问题上面的算式如果要先算1.2+0.5怎么办?请学生想出办法,引出带有括号的式题。(3)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又该怎么办?请学生动脑改加括号,画出运算顺序;(4)进一步再提问题,如果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计算,又该怎么办?让学生想到要加小括号;(5)再次启发提出:如果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又该怎么办?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集思广议,引出加上中括号,让学生既学会了小括号、中括号的使用,又增加了课堂密度,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样自然过渡,逐步激疑生趣,学生情绪盎然思维活跃,老师通过拔动学生思维之强,使学生思维逐渐爬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转化,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过程,培养了刻苦钻研的好品质。
二、创设“说”的氛围,诱导发表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学好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创设“说”的氛围,诱导发表见解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小组交流、小组讨论是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的最好的练习形式,是营造“说”的氛围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课前我为每组同学提供三个圆锥,一个圆柱,这三个圆锥分别是与圆柱等底、等高的,等底3倍高的,等高3倍底的。另外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再任意制作一个圆锥。首先,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分别在4个空圆锥筒里装满砂子,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量筒里,观察它们分别几次能够倒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均得到3次、1次、1次,不一定的结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4个圆锥装满砂子分别倒入圆柱的次数不同,说明了什么?这时课堂上一下子像炸开了“锅”,学生带着悬念进行讨论。同学们说的说,比的比,各抒己见,各展其能,终于在各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归纳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动脑、动口,使观察试验的完整过程得以再现,且强化了学生对公式的深刻理解,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加强。
三、创设“动”的氛围,引导动手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操作活动能促使大脑皮质的很大区域都能得到训练,且又总在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奇爱动的特点,即可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可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状况,更好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教学“圆的周长”,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时,由于学生以前所接触的平面图形都是能用直尺准确量出周长的,而对测量闭合曲线是件新鲜事儿。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安排活动,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能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直尺和布条去测量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吗?试试看有几种测法?”顷刻教室里的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人人动手测量,有的用滚动的办法测出这几个圆的周长,还有的先测后计算,即将圆沿其边先画下来,再量出直径,然后计算出周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寓创新知识的培养于主动操作实验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四、创设“问”的氛围、鼓励参与探索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讶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上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到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也就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创设参与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优化过程,努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佳的发挥,数学教学就一定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参与氛围 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它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参与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发挥,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是创设参与氛围。
一、创设“想”的氛围,激发参与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会做出的努力达到惊人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让学生“想”的氛围,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讲带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打破常规,根据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对例题“3.6÷12+0.5×5”,按以下步骤创设让学生“想”的氛围。(1)指明让学生画出运算顺序。(2)提出问题上面的算式如果要先算1.2+0.5怎么办?请学生想出办法,引出带有括号的式题。(3)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又该怎么办?请学生动脑改加括号,画出运算顺序;(4)进一步再提问题,如果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计算,又该怎么办?让学生想到要加小括号;(5)再次启发提出:如果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又该怎么办?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集思广议,引出加上中括号,让学生既学会了小括号、中括号的使用,又增加了课堂密度,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样自然过渡,逐步激疑生趣,学生情绪盎然思维活跃,老师通过拔动学生思维之强,使学生思维逐渐爬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转化,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过程,培养了刻苦钻研的好品质。
二、创设“说”的氛围,诱导发表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学好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创设“说”的氛围,诱导发表见解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小组交流、小组讨论是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的最好的练习形式,是营造“说”的氛围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课前我为每组同学提供三个圆锥,一个圆柱,这三个圆锥分别是与圆柱等底、等高的,等底3倍高的,等高3倍底的。另外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再任意制作一个圆锥。首先,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分别在4个空圆锥筒里装满砂子,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量筒里,观察它们分别几次能够倒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均得到3次、1次、1次,不一定的结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4个圆锥装满砂子分别倒入圆柱的次数不同,说明了什么?这时课堂上一下子像炸开了“锅”,学生带着悬念进行讨论。同学们说的说,比的比,各抒己见,各展其能,终于在各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归纳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动脑、动口,使观察试验的完整过程得以再现,且强化了学生对公式的深刻理解,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加强。
三、创设“动”的氛围,引导动手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操作活动能促使大脑皮质的很大区域都能得到训练,且又总在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奇爱动的特点,即可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可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状况,更好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教学“圆的周长”,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时,由于学生以前所接触的平面图形都是能用直尺准确量出周长的,而对测量闭合曲线是件新鲜事儿。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安排活动,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能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直尺和布条去测量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吗?试试看有几种测法?”顷刻教室里的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人人动手测量,有的用滚动的办法测出这几个圆的周长,还有的先测后计算,即将圆沿其边先画下来,再量出直径,然后计算出周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寓创新知识的培养于主动操作实验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四、创设“问”的氛围、鼓励参与探索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讶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上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到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也就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创设参与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优化过程,努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佳的发挥,数学教学就一定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