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继《曾在天涯》之后,阎真基本上“六年磨一剑”,又相继写出三部长篇小说。统观这四部作品,其皆围绕知识分子主题,探讨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本文试从这四部作品切入,浅析阎真笔下知识分子的整体面貌。
关键词:知识分子;普通人;精神坚守
作者简介:王展,南昌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2
纵观阎真笔下的四部长篇小说,其恰巧构成了一个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系列,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状态。鲁迅说过:“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其实,不只是爱,人生中一切有所附丽的基础都是而且必须先是“活着”。
一、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界限的消弥
阎真说:“西方有一种说法,叫做‘知识分子死了’,是指在当代技术化社会中,知识分子失去了身份特征。”褪去“知识分子”外衣的知识分子,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在阎真笔下,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们失却了昔日的崇高感,更多地表现出与普通民众无异的“人”的属性。他们不再代表着某种信念与追求,不再坚持责任意识和人格坚守。
1、向大众看齐的祛人格化
在阎真的作品中,知识分子们处于一个崭新的时期,市场经济是这个时代的话语霸权。他们不再唯人格操守至上,而是奉行“适者生存、胜者为王”的原则,一切向钱看、向权看。一直以来,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格操守、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区别于大众。而在阎真的作品中,知识分子们逐渐祛神圣化,逐渐向普通大众看齐,一步步地走向世俗的深渊。其实,早在左翼文学时期,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们就曾向大众看齐过。不同于革命时期,市场经济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则是为了个人利益,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人格操守,在严峻形势的逼迫下融入茫茫大众中。《曾在天涯》中,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们表现出明显的人的劣根性:高力伟夜半去偷学校的垃圾桶、赵洁打国际长途不交钱、林思文到处抄抄拼成自己的硕士论文……《沧浪之水》笔下,曾有过崇高理想的池大为也一步步成了另一个丁小槐,甚至比丁小槐走得更好:点头哈腰讲奉承话、出卖良心打小报告、揣摩风向跟紧领导……《因为女人》中的柳依依更是在欲海沉浮中迷失自己,《活着之上》中的蒙天舒也是通过各种投机倒把、暗箱操作坐上了副院长的位子。
2、基于性别意识的本质属性
在阎真笔下,他并没有因为“知识分子”的头衔来拔高这些人物,而是从作为男性与女性的人的属性的差异上来看待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男人与女人的知识分子的差异。与女人的柔弱不同,男人天生就是力量的象征,他要在社会上打拼。在阎真的四部作品中,三部是围绕男人而写,《因为女人》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女性身上。不论是高力伟、池大为、聂志远还是柳依依,他们都是受过研究生教育的高学历知识分子。《曾在天涯》中,高力伟首先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男性的,文中写道“我内心有一种很执着的心理定势,促使着我接受一个柔弱的而不是强干的女性。”这是一种男人所特有的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心理。《沧浪之水》与《活着之上》中,池大为与聂志远更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女人》中,作者关注的并不是作为一个女大学生、女研究生的柳依依的境遇,而是将焦点放在其作为一个女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柳依依梦想着找份好工作,再找个好男人,有一套房子、一个孩子。在这里,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知识分子也逃脱不了作为一个女人的宿命:女人的美好是要男人来品味的。
在知识分子世俗化的过程中,他们发生了一系列变异,这些变异最终导致他们失去了身份、地位,失去了区别于公众的特征。在阎真的笔下,知识分子们的形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男人和女人而存在的。但是,若是知识分子与引车卖浆者流完全相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被消解掉了根本特性的“知识分子”还是知识分子吗?
二、知识分子仍会“仰望星空”
20世纪的启蒙话语培育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势心理和高贵气质,造就了他们的精英心态。整个20世纪,知识分子经历了“启蒙者—革命者—被改造对象”的忧患历程,他们在求道与从势之间、心灵与肉体之间、功利与审美之间、自我与大众之间等一系列二难选择中经历了极为繁复的心灵搏杀。在阎真笔下,知识分子则趋于世俗化,被时代大势所裹挟。但“知识分子”死亡了吗?我想是没有的。在近作《活着之上》中,他让聂志远坚守到了最后。在我看来,这是对其前三部作品知识分子“堕落”化的一个回答:知识分子并不是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没有希望。
1、曾经拥有的初心
在阎真的笔下,知识分子们多少还残留些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意味。他们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自我定位其实是很高的,他们以清高和孤傲来抵御社会上的种种世俗现象。《曾在天涯》中的高力伟就自述道:“我内心那种执着的清高,阻止着我违背自己的意志去逢迎他人”。《沧浪之水》中,池大为也曾常常随身带着《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以先贤们的精神指引着自己。《活着之上》中,刚入大学的聂志远也曾为张载的千古名言所激动不已。”《因为女人》中,柳依依一开始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为此她也放弃了很多机会。但时代变了,在市场化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些信仰、追求也变得不合时宜。所以,这些知识分子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世俗化的,他们也曾“仰望星空”。
2、活着之上的坚守
一个人,首先得活着,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曾在天涯》中,高力伟放不下面子去应聘小饭馆的工作时曾自我鼓气道:“去了去了!死就死,活就活,人到了加拿大还要脸干什么?”在这样一个连生存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谈“活着之上”是奢侈的。我们可以看到,世俗化和形而上追求的矛盾始终贯穿于阎真笔下。这是其小说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一对基本矛盾。对此,阎真还是让其笔下的主人公在活着的基础上偏向了形而上的追求,这在三部小说的最后一节都得到了集中表现。《曾在天涯》中,高力伟感叹道“这座巨大的城市离我非常遥远,对它我感到疏远,我无法摆脱那种漂泊旅人的感觉。我深深感到哪怕在这里再待更长的时间,也仍然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哪怕有朝一日真的发了财,也不会感到幸福。”于是,他选择赚钱回国,但他还在考虑生存的意义。《沧浪之水》中,池大为最终当上了厅长,他虽心系官场,但仍在仰望星空。《因为女人》中,柳依依对爱情绝望,但她仍渴望“一份心情”。对于这些主人公来说,还有一种形而上的力量在提升着他们,使他们没有“堕落”到底。《活着之上》中的聂志远更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作答。他如是说道:“如果我不是个知识分子,我就把很多想法放下来了。什么意义啊、责任啊、天下千秋啊、都与我无关,盯紧眼下的生活就可以了。”
奇怪的是,对于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向大地弯下腰”的知识分子们来说,我们并没有感到愤怒至极。相反,我们却表现出一定的宽容与理解,无非是发出“现实就是这么现实”的感慨。在阎真笔下,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们其实是不具有鲜明的正面性或反面性的,他们都只是在生活的泥淖中精心算计、苦苦挣扎。时代变了,知识分子的定义也多少有所删减。即使“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是对于“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来说,阎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现实之外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杜兴,黄忠顺. 从《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04]:40-42.
[2]张潇晖. 从阎真的《因为女人》看现代知识女性的命运悲剧[J]. 现代妇女(下旬),2014[11]:62-63.
[3]戴海光. 市场化语境中知识分子“死亡”的文学想象——以阎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为个案[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05]:116-121.
[4]杨经建. 是作家,又是学者——阎真访谈录[J]. 创作与评论,2013[07]:9-11.
[5]袁海平. 现代知识分子的尴尬——从《孤独者》到《沧浪之水》[J]. 新余高专学报,2003[03]:52-55.
[6]孙潇雨.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突围和迷惘[D]. 河北师范大学,2010.
[7]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1.
关键词:知识分子;普通人;精神坚守
作者简介:王展,南昌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2
纵观阎真笔下的四部长篇小说,其恰巧构成了一个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系列,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状态。鲁迅说过:“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其实,不只是爱,人生中一切有所附丽的基础都是而且必须先是“活着”。
一、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界限的消弥
阎真说:“西方有一种说法,叫做‘知识分子死了’,是指在当代技术化社会中,知识分子失去了身份特征。”褪去“知识分子”外衣的知识分子,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在阎真笔下,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们失却了昔日的崇高感,更多地表现出与普通民众无异的“人”的属性。他们不再代表着某种信念与追求,不再坚持责任意识和人格坚守。
1、向大众看齐的祛人格化
在阎真的作品中,知识分子们处于一个崭新的时期,市场经济是这个时代的话语霸权。他们不再唯人格操守至上,而是奉行“适者生存、胜者为王”的原则,一切向钱看、向权看。一直以来,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格操守、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区别于大众。而在阎真的作品中,知识分子们逐渐祛神圣化,逐渐向普通大众看齐,一步步地走向世俗的深渊。其实,早在左翼文学时期,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们就曾向大众看齐过。不同于革命时期,市场经济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则是为了个人利益,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人格操守,在严峻形势的逼迫下融入茫茫大众中。《曾在天涯》中,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们表现出明显的人的劣根性:高力伟夜半去偷学校的垃圾桶、赵洁打国际长途不交钱、林思文到处抄抄拼成自己的硕士论文……《沧浪之水》笔下,曾有过崇高理想的池大为也一步步成了另一个丁小槐,甚至比丁小槐走得更好:点头哈腰讲奉承话、出卖良心打小报告、揣摩风向跟紧领导……《因为女人》中的柳依依更是在欲海沉浮中迷失自己,《活着之上》中的蒙天舒也是通过各种投机倒把、暗箱操作坐上了副院长的位子。
2、基于性别意识的本质属性
在阎真笔下,他并没有因为“知识分子”的头衔来拔高这些人物,而是从作为男性与女性的人的属性的差异上来看待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男人与女人的知识分子的差异。与女人的柔弱不同,男人天生就是力量的象征,他要在社会上打拼。在阎真的四部作品中,三部是围绕男人而写,《因为女人》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女性身上。不论是高力伟、池大为、聂志远还是柳依依,他们都是受过研究生教育的高学历知识分子。《曾在天涯》中,高力伟首先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男性的,文中写道“我内心有一种很执着的心理定势,促使着我接受一个柔弱的而不是强干的女性。”这是一种男人所特有的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心理。《沧浪之水》与《活着之上》中,池大为与聂志远更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女人》中,作者关注的并不是作为一个女大学生、女研究生的柳依依的境遇,而是将焦点放在其作为一个女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柳依依梦想着找份好工作,再找个好男人,有一套房子、一个孩子。在这里,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知识分子也逃脱不了作为一个女人的宿命:女人的美好是要男人来品味的。
在知识分子世俗化的过程中,他们发生了一系列变异,这些变异最终导致他们失去了身份、地位,失去了区别于公众的特征。在阎真的笔下,知识分子们的形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男人和女人而存在的。但是,若是知识分子与引车卖浆者流完全相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被消解掉了根本特性的“知识分子”还是知识分子吗?
二、知识分子仍会“仰望星空”
20世纪的启蒙话语培育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势心理和高贵气质,造就了他们的精英心态。整个20世纪,知识分子经历了“启蒙者—革命者—被改造对象”的忧患历程,他们在求道与从势之间、心灵与肉体之间、功利与审美之间、自我与大众之间等一系列二难选择中经历了极为繁复的心灵搏杀。在阎真笔下,知识分子则趋于世俗化,被时代大势所裹挟。但“知识分子”死亡了吗?我想是没有的。在近作《活着之上》中,他让聂志远坚守到了最后。在我看来,这是对其前三部作品知识分子“堕落”化的一个回答:知识分子并不是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没有希望。
1、曾经拥有的初心
在阎真的笔下,知识分子们多少还残留些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意味。他们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自我定位其实是很高的,他们以清高和孤傲来抵御社会上的种种世俗现象。《曾在天涯》中的高力伟就自述道:“我内心那种执着的清高,阻止着我违背自己的意志去逢迎他人”。《沧浪之水》中,池大为也曾常常随身带着《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以先贤们的精神指引着自己。《活着之上》中,刚入大学的聂志远也曾为张载的千古名言所激动不已。”《因为女人》中,柳依依一开始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为此她也放弃了很多机会。但时代变了,在市场化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些信仰、追求也变得不合时宜。所以,这些知识分子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世俗化的,他们也曾“仰望星空”。
2、活着之上的坚守
一个人,首先得活着,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曾在天涯》中,高力伟放不下面子去应聘小饭馆的工作时曾自我鼓气道:“去了去了!死就死,活就活,人到了加拿大还要脸干什么?”在这样一个连生存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谈“活着之上”是奢侈的。我们可以看到,世俗化和形而上追求的矛盾始终贯穿于阎真笔下。这是其小说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一对基本矛盾。对此,阎真还是让其笔下的主人公在活着的基础上偏向了形而上的追求,这在三部小说的最后一节都得到了集中表现。《曾在天涯》中,高力伟感叹道“这座巨大的城市离我非常遥远,对它我感到疏远,我无法摆脱那种漂泊旅人的感觉。我深深感到哪怕在这里再待更长的时间,也仍然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哪怕有朝一日真的发了财,也不会感到幸福。”于是,他选择赚钱回国,但他还在考虑生存的意义。《沧浪之水》中,池大为最终当上了厅长,他虽心系官场,但仍在仰望星空。《因为女人》中,柳依依对爱情绝望,但她仍渴望“一份心情”。对于这些主人公来说,还有一种形而上的力量在提升着他们,使他们没有“堕落”到底。《活着之上》中的聂志远更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作答。他如是说道:“如果我不是个知识分子,我就把很多想法放下来了。什么意义啊、责任啊、天下千秋啊、都与我无关,盯紧眼下的生活就可以了。”
奇怪的是,对于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向大地弯下腰”的知识分子们来说,我们并没有感到愤怒至极。相反,我们却表现出一定的宽容与理解,无非是发出“现实就是这么现实”的感慨。在阎真笔下,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们其实是不具有鲜明的正面性或反面性的,他们都只是在生活的泥淖中精心算计、苦苦挣扎。时代变了,知识分子的定义也多少有所删减。即使“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是对于“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来说,阎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现实之外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杜兴,黄忠顺. 从《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04]:40-42.
[2]张潇晖. 从阎真的《因为女人》看现代知识女性的命运悲剧[J]. 现代妇女(下旬),2014[11]:62-63.
[3]戴海光. 市场化语境中知识分子“死亡”的文学想象——以阎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为个案[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05]:116-121.
[4]杨经建. 是作家,又是学者——阎真访谈录[J]. 创作与评论,2013[07]:9-11.
[5]袁海平. 现代知识分子的尴尬——从《孤独者》到《沧浪之水》[J]. 新余高专学报,2003[03]:52-55.
[6]孙潇雨.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突围和迷惘[D]. 河北师范大学,2010.
[7]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