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展开研究,通过多方面引导,以点带面,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紧扣统编教材,课内外联动,开阔孩子的阅读视野;家校联合,在持续的亲子互动阅读中发展孩子的语文素养。探索了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方法,提出了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外阅读助力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2018YQJK166)。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13-02
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迎来了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统编教材要求孩子大量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主动持续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更有效的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助推器,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内外联动,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是促进幼小衔接的最佳方式。统编本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鼓励孩子大量阅读。部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与大人一起读”栏目就是为拓展课外阅读而设置的,意在通过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中高年级通过阅读单元的设置,推动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发展孩子的语文素养。
温儒敏教授强调:“课外阅读要提倡‘无压力阅读’,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关注起点和基础性。”[1] 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与大人一起读”栏目中阅读材料包含了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篇幅短小、插图丰富、富有童趣,适合刚入学的孩子阅读,在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孙悟空打妖怪》《春节童谣》《剪窗花》这些儿歌童谣句式整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喜欢听,也喜欢读。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分级编写的《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日本童谣诗人金玲美子的诗集《美丽的小城》《天堂里的妈妈》《寂寞的公主》等。栏目中《猴子捞月》《小松鼠找花生》等故事生动有趣,形象鲜明,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同时又起到了教育的效果。类似这样的故事如《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南瓜汤》《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都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教师伺机参考栏目中的内容向家长推荐相关阅读材料,适时拓展低年级孩子喜爱的阅读书籍,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轻松地将孩子引入课外阅读中来,丰富孩子的见闻,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爱上书本,爱上阅读。
二、家校联合,营造阅读环境
课外阅读是孩子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反省、自我成长的方式。阅读越广泛,孩子的视野就越广阔,其精神世界也会越丰富。小学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期,其中环境的熏陶尤为重要。教师和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干净、愉悦的阅读环境。
学校图书室是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定期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种类丰富的图书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孩子们亲自体验借书还书的过程,无形中也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此外,還要重视班级图书柜和校园图书角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充实图书,营造浓厚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课前课后随时随地有书可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孩子们在学校的阅读时间有限,课外阅读更多是在家里进行。父母为孩子建立读书环境时,书的周围不要摆放其他干扰孩子注意力的物件。有些家长给孩子做了很讲究的书架,书架上摆了不少书,同时也摆了不少塞车、飞机、娃娃等玩具。这对刚刚进行阅读的孩子来说这个书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只能说它顶多是一个玩具架。书本和玩具放在一块,孩子会毫无悬念地选择玩具,这样的环境对阅读来说无疑起到的是反作用。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除了玩具,电子产品更吸引人眼球。毫不夸张地说孩子的专注力从纸质书籍上转移到电子产品只需要0.5秒。只要给孩子一台电视或手机,不出一个星期,所有的心血都会付诸东流,一去不复返。因此,孩子在家时,建议家长尽可能少看或不看电视,抽出时间多阅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三、扣紧兴趣点,以点带面
书是孩子和世界互动的桥梁,孩子可以通过书本跟社会建立互动和沟通。最初期的阅读不是要孩子通过阅读认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词,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家长功利地把识字、记忆放在第一位的话,就会破坏阅读兴趣,得不偿失。孩子爱上阅读,识字就不用刻意而为之。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除了营造阅读环境,更重要的是扣紧孩子的兴趣点,多方面引导,以点带面。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孩子的兴趣因人而异,家长在挑选图书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书的难易度,选择通俗易懂的,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书籍,另一方面要关注内容的有趣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向家长推荐一些容易引起小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的绘本。比如《动物小百科》《海底100层的房子》等,孩子不仅能从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还能了解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例如“蜘蛛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网粘住?”书中图画鲜明,文字通俗易懂,孩子通过自己阅读就能找到答案。另外喜欢科学的孩子会对“自来水从哪里来?”“地球内部是什么?”“太空有什么?”等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神奇校车》《科学故事》等科普类图书。孩子接触的书籍越广泛越有益于孩子认识世界。
将影视作品和书籍结合起来,也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小猪佩奇》《海底小纵队》,还有日本宫崎骏老师的动漫等,这些都是孩子非常喜爱的影视作品,从影视作品过渡到同步的绘本中,你会发现孩子看书也可以和看电影一样有趣。另外,有些孩子特别喜爱听故事,无论是听APP阅读软件还是听妈妈讲故事都表现得非常专注。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书籍和平台,并将听故事与看书结合起来。比如喜马拉雅 FM,[2]这些软件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不限地域、不分年龄和对象,发展迅速,已经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必备软件之一。不要小看孩子的听力,他们有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记住听过的内容,还会将人物与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管老师和家长采用哪种方式促使孩子阅读,都应该扣紧孩子的兴趣点,并且持之以恒。当这个兴趣点超越了玩具的有趣性,那么孩子的全部精力都会倾注在书本上,阅读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亲子共读,让阅读持续增温
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喜欢阅读,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因此,我们提倡低年级进行亲子阅读,通过亲子互动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所谓亲子阅读,就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同读一本书,分享读书的感动和收获。亲子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初始阶段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
在亲子阅读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小,他们的阅读是从图画开始的,绘本是进行亲子阅读的首选材料。当孩子不能完全通过文字去阅读之前,都是通过图片来获得信息。[4]低年级的孩子辨别能力弱,不能准确判断是非好坏,他们不知道什么书可读什么书不可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向家长推荐科学的阅读材料,减轻家长盲目选书的负担。阅读材料首先要确保有趣性,其次才考虑实用性,选择符合孩子口味的图书,孩子会百看不厌。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故事,《狼大叔的红焖鸡》《蚯蚓的日记》等。中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判断力,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让其自行选书。
除了阅读材料,阅读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孩子不会凭空对书本感兴趣,家长需要耐心地引导。日本绘本之父松直居认为,在儿童读书方面,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是最重要的。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儿童最早的阅读方式就是听家长讲故事。父母再忙也要抽空陪伴孩子閱读,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为孩子播下阅读的种子。在低年级亲子阅读中,绘本中的图画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家长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从图画中获得信息。通过提问、猜读等互动方式引导孩子自我表达,在观察和表达中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结语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用好统编本教材,采取1+X的办法,大力扩展课外阅读,想方设法让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厚积薄发。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的识字量也会随之增大,孩子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理解力也会逐步增强。孩子一旦从小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在持续的阅读中得到发展,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瑞.用好教材新栏目,开创阅读新天地——对部编本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认识[J].教材教法,2018(12):71,73.
[2]李慧.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研究 ——以部编版“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中心[J].课改研究,2018(19):77-78.
[3]展辉.激发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6.
[4]邢小爱.在绘本阅读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摭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35-36.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外阅读助力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2018YQJK166)。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13-02
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迎来了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统编教材要求孩子大量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主动持续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更有效的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助推器,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内外联动,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是促进幼小衔接的最佳方式。统编本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鼓励孩子大量阅读。部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与大人一起读”栏目就是为拓展课外阅读而设置的,意在通过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中高年级通过阅读单元的设置,推动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发展孩子的语文素养。
温儒敏教授强调:“课外阅读要提倡‘无压力阅读’,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关注起点和基础性。”[1] 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与大人一起读”栏目中阅读材料包含了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篇幅短小、插图丰富、富有童趣,适合刚入学的孩子阅读,在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孙悟空打妖怪》《春节童谣》《剪窗花》这些儿歌童谣句式整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喜欢听,也喜欢读。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分级编写的《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日本童谣诗人金玲美子的诗集《美丽的小城》《天堂里的妈妈》《寂寞的公主》等。栏目中《猴子捞月》《小松鼠找花生》等故事生动有趣,形象鲜明,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同时又起到了教育的效果。类似这样的故事如《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南瓜汤》《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都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教师伺机参考栏目中的内容向家长推荐相关阅读材料,适时拓展低年级孩子喜爱的阅读书籍,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轻松地将孩子引入课外阅读中来,丰富孩子的见闻,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爱上书本,爱上阅读。
二、家校联合,营造阅读环境
课外阅读是孩子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反省、自我成长的方式。阅读越广泛,孩子的视野就越广阔,其精神世界也会越丰富。小学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期,其中环境的熏陶尤为重要。教师和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干净、愉悦的阅读环境。
学校图书室是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定期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种类丰富的图书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孩子们亲自体验借书还书的过程,无形中也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此外,還要重视班级图书柜和校园图书角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充实图书,营造浓厚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课前课后随时随地有书可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孩子们在学校的阅读时间有限,课外阅读更多是在家里进行。父母为孩子建立读书环境时,书的周围不要摆放其他干扰孩子注意力的物件。有些家长给孩子做了很讲究的书架,书架上摆了不少书,同时也摆了不少塞车、飞机、娃娃等玩具。这对刚刚进行阅读的孩子来说这个书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只能说它顶多是一个玩具架。书本和玩具放在一块,孩子会毫无悬念地选择玩具,这样的环境对阅读来说无疑起到的是反作用。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除了玩具,电子产品更吸引人眼球。毫不夸张地说孩子的专注力从纸质书籍上转移到电子产品只需要0.5秒。只要给孩子一台电视或手机,不出一个星期,所有的心血都会付诸东流,一去不复返。因此,孩子在家时,建议家长尽可能少看或不看电视,抽出时间多阅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三、扣紧兴趣点,以点带面
书是孩子和世界互动的桥梁,孩子可以通过书本跟社会建立互动和沟通。最初期的阅读不是要孩子通过阅读认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词,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家长功利地把识字、记忆放在第一位的话,就会破坏阅读兴趣,得不偿失。孩子爱上阅读,识字就不用刻意而为之。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除了营造阅读环境,更重要的是扣紧孩子的兴趣点,多方面引导,以点带面。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孩子的兴趣因人而异,家长在挑选图书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书的难易度,选择通俗易懂的,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书籍,另一方面要关注内容的有趣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向家长推荐一些容易引起小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的绘本。比如《动物小百科》《海底100层的房子》等,孩子不仅能从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还能了解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例如“蜘蛛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网粘住?”书中图画鲜明,文字通俗易懂,孩子通过自己阅读就能找到答案。另外喜欢科学的孩子会对“自来水从哪里来?”“地球内部是什么?”“太空有什么?”等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神奇校车》《科学故事》等科普类图书。孩子接触的书籍越广泛越有益于孩子认识世界。
将影视作品和书籍结合起来,也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小猪佩奇》《海底小纵队》,还有日本宫崎骏老师的动漫等,这些都是孩子非常喜爱的影视作品,从影视作品过渡到同步的绘本中,你会发现孩子看书也可以和看电影一样有趣。另外,有些孩子特别喜爱听故事,无论是听APP阅读软件还是听妈妈讲故事都表现得非常专注。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书籍和平台,并将听故事与看书结合起来。比如喜马拉雅 FM,[2]这些软件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不限地域、不分年龄和对象,发展迅速,已经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必备软件之一。不要小看孩子的听力,他们有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记住听过的内容,还会将人物与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管老师和家长采用哪种方式促使孩子阅读,都应该扣紧孩子的兴趣点,并且持之以恒。当这个兴趣点超越了玩具的有趣性,那么孩子的全部精力都会倾注在书本上,阅读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亲子共读,让阅读持续增温
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喜欢阅读,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因此,我们提倡低年级进行亲子阅读,通过亲子互动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所谓亲子阅读,就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同读一本书,分享读书的感动和收获。亲子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初始阶段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
在亲子阅读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小,他们的阅读是从图画开始的,绘本是进行亲子阅读的首选材料。当孩子不能完全通过文字去阅读之前,都是通过图片来获得信息。[4]低年级的孩子辨别能力弱,不能准确判断是非好坏,他们不知道什么书可读什么书不可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向家长推荐科学的阅读材料,减轻家长盲目选书的负担。阅读材料首先要确保有趣性,其次才考虑实用性,选择符合孩子口味的图书,孩子会百看不厌。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故事,《狼大叔的红焖鸡》《蚯蚓的日记》等。中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判断力,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让其自行选书。
除了阅读材料,阅读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孩子不会凭空对书本感兴趣,家长需要耐心地引导。日本绘本之父松直居认为,在儿童读书方面,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是最重要的。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儿童最早的阅读方式就是听家长讲故事。父母再忙也要抽空陪伴孩子閱读,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为孩子播下阅读的种子。在低年级亲子阅读中,绘本中的图画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家长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从图画中获得信息。通过提问、猜读等互动方式引导孩子自我表达,在观察和表达中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结语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用好统编本教材,采取1+X的办法,大力扩展课外阅读,想方设法让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厚积薄发。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的识字量也会随之增大,孩子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理解力也会逐步增强。孩子一旦从小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在持续的阅读中得到发展,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瑞.用好教材新栏目,开创阅读新天地——对部编本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认识[J].教材教法,2018(12):71,73.
[2]李慧.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研究 ——以部编版“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中心[J].课改研究,2018(19):77-78.
[3]展辉.激发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6.
[4]邢小爱.在绘本阅读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摭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