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目前教学的发展,教师应积极探索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高段数学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而情景教学则是当下最实用且常见的全新教学方法,能收获极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能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广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本文针对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前言:
情境教学主要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用教材中给出的内容加以各种元素创设丰富的情境,将过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简单且易于理解的形式。以此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促进其自主积极的融入课堂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加深记忆。得以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让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在小学高段,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这会让部分理解能力薄弱的小学生产生一定心理压力,甚至极为抵触,无法融入高效学习中。将本就复杂抽象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小学生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也不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出改变,将情境教学落实于课堂,根据教材上给出的内容,再加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一方面能将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的更易于小学生理解,使其能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与思考问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另一方面能避免小学生以一成不变的听讲方式学习,反而让课堂氛围更轻松愉悦,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加深记忆,得以实现助力小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其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一课,其实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小学生往往未能留心观察,以至于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课具体内容,加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如:一件衣服的成分其中包含羊毛86%,羊绒14%;商店降价出售商品,俗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农业收成经常按“成数”来表示,就如新闻报道中所说今年比去年增产三成,以上都是百分数的内容。而教师在小学生掌握知识后,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一家饭店9月份的营业额一共是40万元,如果按照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那么这家饭店9月份需要缴纳多少万元营业税?而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经过计算得出40×5%=2(万元)。如此一来,学习难度不但降低了,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结合问题创设情境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思想与意识,对于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通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且缺乏自主性。在课堂上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知识理解掌握的不够透彻,极为影响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致力改变这一现状,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可以将情境教学应用于课堂。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提出有启发、针对性的问题,如此一来就能将小学生求知识欲望激发,以便引导其自主进行探究与学习。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不但能积极思考,促进思维发散,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还能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而数学教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应把握好度,难易要适中,确保让每个小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高效学习中,让情境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的应用能推动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比如在學习《因数与倍数》一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小学生以单纯听讲加板书的形式学习,可以将情境教学落实于课堂。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利用有针对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情境,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要循序渐进。如:怎么理解因数与倍数?14、21都是7的倍数,14与21的和是7的倍数吗?18、27都是9的倍数,18与27的和是9的倍数吗?你有什么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是否都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这种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提出以上问题,能将小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引导其主动去探究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而小学生也能通过计算出的结果理解倍数知识,牢记于心的同时加深记忆,最终得以提高小学生综合学习质量。
三、结合实践创设情境
小学高段数学学科中,课堂教学不仅为了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应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此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让教师得以收获显著教学效果。但由于小学生学习模式通常过于单一,课堂较为沉闷枯燥,小学生学习兴致普遍不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创设实践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其以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进行更高效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加深记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课堂氛围也会随之变的更活跃且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得以有全新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本课的知识点,创设实践情境。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圆柱与圆锥现象,使其能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再用电子课件将圆柱与圆锥展开,让小学生清楚的认知展开后的形状,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最后让小学生动手实践,用手工纸制作圆柱体与圆锥体,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讨论后进行制作。如此运用实践情境,既能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积极快速的融入课堂,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所课堂所学的记忆,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总结:
在小学高段数学学科教学中,若教师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应改变授课方式。可以立足于教材之上,将数学知识与各种元素相结合,创设高效的情境。如此一来就能极大程度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得以推动其自主进行高效学习。而小学生也能在情境的帮助下将知识牢记于心,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付晓翠.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54.
[2]黄云壮,田夏彪.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的问题、成因及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1,10(03):132-133+140.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前言:
情境教学主要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用教材中给出的内容加以各种元素创设丰富的情境,将过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简单且易于理解的形式。以此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促进其自主积极的融入课堂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加深记忆。得以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让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在小学高段,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这会让部分理解能力薄弱的小学生产生一定心理压力,甚至极为抵触,无法融入高效学习中。将本就复杂抽象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小学生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也不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出改变,将情境教学落实于课堂,根据教材上给出的内容,再加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一方面能将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的更易于小学生理解,使其能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与思考问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另一方面能避免小学生以一成不变的听讲方式学习,反而让课堂氛围更轻松愉悦,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加深记忆,得以实现助力小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其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一课,其实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小学生往往未能留心观察,以至于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课具体内容,加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如:一件衣服的成分其中包含羊毛86%,羊绒14%;商店降价出售商品,俗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农业收成经常按“成数”来表示,就如新闻报道中所说今年比去年增产三成,以上都是百分数的内容。而教师在小学生掌握知识后,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一家饭店9月份的营业额一共是40万元,如果按照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那么这家饭店9月份需要缴纳多少万元营业税?而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经过计算得出40×5%=2(万元)。如此一来,学习难度不但降低了,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结合问题创设情境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思想与意识,对于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通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且缺乏自主性。在课堂上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知识理解掌握的不够透彻,极为影响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致力改变这一现状,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可以将情境教学应用于课堂。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提出有启发、针对性的问题,如此一来就能将小学生求知识欲望激发,以便引导其自主进行探究与学习。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不但能积极思考,促进思维发散,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还能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而数学教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应把握好度,难易要适中,确保让每个小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高效学习中,让情境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的应用能推动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比如在學习《因数与倍数》一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小学生以单纯听讲加板书的形式学习,可以将情境教学落实于课堂。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利用有针对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情境,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要循序渐进。如:怎么理解因数与倍数?14、21都是7的倍数,14与21的和是7的倍数吗?18、27都是9的倍数,18与27的和是9的倍数吗?你有什么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是否都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这种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提出以上问题,能将小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引导其主动去探究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而小学生也能通过计算出的结果理解倍数知识,牢记于心的同时加深记忆,最终得以提高小学生综合学习质量。
三、结合实践创设情境
小学高段数学学科中,课堂教学不仅为了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应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此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让教师得以收获显著教学效果。但由于小学生学习模式通常过于单一,课堂较为沉闷枯燥,小学生学习兴致普遍不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创设实践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其以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进行更高效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加深记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课堂氛围也会随之变的更活跃且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得以有全新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本课的知识点,创设实践情境。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圆柱与圆锥现象,使其能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再用电子课件将圆柱与圆锥展开,让小学生清楚的认知展开后的形状,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最后让小学生动手实践,用手工纸制作圆柱体与圆锥体,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讨论后进行制作。如此运用实践情境,既能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积极快速的融入课堂,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所课堂所学的记忆,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总结:
在小学高段数学学科教学中,若教师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应改变授课方式。可以立足于教材之上,将数学知识与各种元素相结合,创设高效的情境。如此一来就能极大程度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得以推动其自主进行高效学习。而小学生也能在情境的帮助下将知识牢记于心,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付晓翠.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54.
[2]黄云壮,田夏彪.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的问题、成因及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1,10(03):132-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