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地方的教师进修学校真难干!”我时常感慨道。我曾把教师进修学校比喻为“中医院”,钱不足、人不够、没地方,培训对象因工学矛盾忙得没时间学,这种现象是全省教师培训机构的常态。
2021年5月11日,我们“培训人”迎来了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对培训机构建设最权威、最系统、最具操作性的纲领性文件,它明晰了五大体系建设的改革重任和具体路径,为全省教师进修学校转型为教师发展中心指明了方向。我有幸被邀请参与文件的起草过程,下面就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变革中求发展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分享。
艰苦奋斗求生存,自力更生建家园
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78年,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校址在近15年间进行了三次大的变迁。2003年,原本占地20亩、设施齐全的校园,改建为现在的市级名校育才中学。学校来到县教体局机关,自筹20万元资金把6楼两个大阳台改造成教室才安下身来正常运转。
2010年,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想争取一个能达到标准化进修学校标准的场所,在职教强县攻坚达标验收的背景下,学校在县职业中专院内再投入15万元去改造一栋学生宿舍楼,但因培训条件太差,结果未能如愿。
2015年,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按照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动与卢氏一高达成合作协议,筹措资金近100万元,把卢氏一高的图书楼改建成现在的卢氏县教师发展中心,学校硬件得到较大改善,并在2016年通过省级标准化培训机构评估验收,终于实现了有固定培训场地的夙愿。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精进求发展
长期以来,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尽管缺人、缺钱、缺培训场地,但全体教师凝心聚力,从未放弃主动作为的坚定信念,巧借东风行旧船,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变革中重生求发展。
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做教师培训的风向标,办基层电大的示范校”为使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包容、特别想得开”的“四特”精神,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精进,就能卓越”为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一德二修四训一评估”教师培训架构,为全县196所学校的3769名教职工、570余名电大在校生的专业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贫困地区开展培训工作探索了獨特可复制的“卢氏经验”。
在学校培训人员老化的背景下,学校发展70人兼职培训师团队和190人学科名师工作室团队,借助“国培”“省培”项目和郑州帮扶、怀柔援教等资源,把高校的送教下乡、“国培”工作坊研修项目、郑州名校资源有机整合,走出了一条借船出海、借势崛起的变革求生之路。
致力于体系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
从2005年起,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致力于培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在培训教研化发展之路上进行了十个方面的探索和机制构建。
一是构建课改40字策略(备课备问题、上课善激疑、师生多互动、教师为首席、生成性课堂、探究式学习、训练变式题、培养创新力)和构建高效课堂的30字策略(先学诊测问题,后导点拨释疑,当堂分层训练,展纠提升能力,点评总结规律)。
二是提出“新授课(疑—探—练—展—悟)、复习课(归纳结构、典例示范、总结通法、题组训练)、卷面评析课(考—筛—标—导—升)”教学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三是构建并实施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55”工程,即围绕教师五项能力(课标与教材的解读能力、学生状态的调整能力、高效课堂的实施能力、试卷与资料的编拟能力、教学反思后行为改进能力),落实教学的五项追问(知识要点、课标解读、试题拓展、训练策划、教学设计),盘活教师提升五类资源(怀柔援教、郑卢结对、国贫县“国培”项目全覆盖、教育名著、名师博客),优化教师成长的五条路径(德行修炼、名校跟岗、研课磨课、同课异构、公众号吸引读者),搞好教师攀升体系五个认定(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全方位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四是构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评聘分离改革和动态生成与退出机制。建立骨干教师配套的梯级攀升、高端外出学习、兼职培训师聘任等激励政策,使骨干教师既有危机感更有荣誉感,更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五是建立“业绩量化—网络投票—现场演讲”的“卢氏最美教师”评选新机制和师德鉴定优秀教师指标与评模、评优挂钩机制,全县师德师风满意度逐年提高。
六是构建卢氏县教体局对各学校师训工作评估新机制。按照“三修(校本研修、学历进修、工作坊研修),三训(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三管理(师德师风管理、培训项目管理、骨干特岗管理)”等九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引发校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
七是借助郑卢结对帮扶建立卢氏骨干教师到郑州名校跟岗学习机制,先后组织7批共计1448人次到郑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市第七中学等13所学校跟岗实践。
八是依托高校“国培”送教下乡项目,探索出以课例为载体的卢氏教师与全省名师“同课异构+点评式培训”研修新模式,使教师既看到自身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又在观课、议课、享受名师课堂过程中学会精巧构课。
九是在“国培”工作坊研修项目中探索出“网络协同备课六设计+网络观课议课九字诀”卢氏模式,为全省大面积推广混合式研修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经验,提升教师的“网络行走”和网络直播能力。
十是对每个培训项目都按“文件启动—活动承载—简报总结—数据评估—外宣跟进—档案自动生成—电子版资料存储”的流程进行操作,使培训管理更精细、更精准、更高效。
回顾卢氏县师训的奋斗历程,我们有独特的组织架构,有师训、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三合一”扁平式管理体系,有15年积淀而成的培训经验和培训文化,有河南省教育厅对国贫县的项目倾斜,有“卢氏师训人”的“四特”精神,必能一如既往克服发展中的困难,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和河南省教育厅齐心协力联动,共同推进文件的落实落地,谱写区域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栏责编 桑 涛)
2021年5月11日,我们“培训人”迎来了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对培训机构建设最权威、最系统、最具操作性的纲领性文件,它明晰了五大体系建设的改革重任和具体路径,为全省教师进修学校转型为教师发展中心指明了方向。我有幸被邀请参与文件的起草过程,下面就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变革中求发展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分享。
艰苦奋斗求生存,自力更生建家园
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78年,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校址在近15年间进行了三次大的变迁。2003年,原本占地20亩、设施齐全的校园,改建为现在的市级名校育才中学。学校来到县教体局机关,自筹20万元资金把6楼两个大阳台改造成教室才安下身来正常运转。
2010年,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想争取一个能达到标准化进修学校标准的场所,在职教强县攻坚达标验收的背景下,学校在县职业中专院内再投入15万元去改造一栋学生宿舍楼,但因培训条件太差,结果未能如愿。
2015年,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按照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动与卢氏一高达成合作协议,筹措资金近100万元,把卢氏一高的图书楼改建成现在的卢氏县教师发展中心,学校硬件得到较大改善,并在2016年通过省级标准化培训机构评估验收,终于实现了有固定培训场地的夙愿。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精进求发展
长期以来,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尽管缺人、缺钱、缺培训场地,但全体教师凝心聚力,从未放弃主动作为的坚定信念,巧借东风行旧船,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变革中重生求发展。
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做教师培训的风向标,办基层电大的示范校”为使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包容、特别想得开”的“四特”精神,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精进,就能卓越”为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一德二修四训一评估”教师培训架构,为全县196所学校的3769名教职工、570余名电大在校生的专业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贫困地区开展培训工作探索了獨特可复制的“卢氏经验”。
在学校培训人员老化的背景下,学校发展70人兼职培训师团队和190人学科名师工作室团队,借助“国培”“省培”项目和郑州帮扶、怀柔援教等资源,把高校的送教下乡、“国培”工作坊研修项目、郑州名校资源有机整合,走出了一条借船出海、借势崛起的变革求生之路。
致力于体系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
从2005年起,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致力于培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在培训教研化发展之路上进行了十个方面的探索和机制构建。
一是构建课改40字策略(备课备问题、上课善激疑、师生多互动、教师为首席、生成性课堂、探究式学习、训练变式题、培养创新力)和构建高效课堂的30字策略(先学诊测问题,后导点拨释疑,当堂分层训练,展纠提升能力,点评总结规律)。
二是提出“新授课(疑—探—练—展—悟)、复习课(归纳结构、典例示范、总结通法、题组训练)、卷面评析课(考—筛—标—导—升)”教学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三是构建并实施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55”工程,即围绕教师五项能力(课标与教材的解读能力、学生状态的调整能力、高效课堂的实施能力、试卷与资料的编拟能力、教学反思后行为改进能力),落实教学的五项追问(知识要点、课标解读、试题拓展、训练策划、教学设计),盘活教师提升五类资源(怀柔援教、郑卢结对、国贫县“国培”项目全覆盖、教育名著、名师博客),优化教师成长的五条路径(德行修炼、名校跟岗、研课磨课、同课异构、公众号吸引读者),搞好教师攀升体系五个认定(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全方位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四是构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评聘分离改革和动态生成与退出机制。建立骨干教师配套的梯级攀升、高端外出学习、兼职培训师聘任等激励政策,使骨干教师既有危机感更有荣誉感,更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五是建立“业绩量化—网络投票—现场演讲”的“卢氏最美教师”评选新机制和师德鉴定优秀教师指标与评模、评优挂钩机制,全县师德师风满意度逐年提高。
六是构建卢氏县教体局对各学校师训工作评估新机制。按照“三修(校本研修、学历进修、工作坊研修),三训(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三管理(师德师风管理、培训项目管理、骨干特岗管理)”等九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引发校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
七是借助郑卢结对帮扶建立卢氏骨干教师到郑州名校跟岗学习机制,先后组织7批共计1448人次到郑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市第七中学等13所学校跟岗实践。
八是依托高校“国培”送教下乡项目,探索出以课例为载体的卢氏教师与全省名师“同课异构+点评式培训”研修新模式,使教师既看到自身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又在观课、议课、享受名师课堂过程中学会精巧构课。
九是在“国培”工作坊研修项目中探索出“网络协同备课六设计+网络观课议课九字诀”卢氏模式,为全省大面积推广混合式研修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经验,提升教师的“网络行走”和网络直播能力。
十是对每个培训项目都按“文件启动—活动承载—简报总结—数据评估—外宣跟进—档案自动生成—电子版资料存储”的流程进行操作,使培训管理更精细、更精准、更高效。
回顾卢氏县师训的奋斗历程,我们有独特的组织架构,有师训、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三合一”扁平式管理体系,有15年积淀而成的培训经验和培训文化,有河南省教育厅对国贫县的项目倾斜,有“卢氏师训人”的“四特”精神,必能一如既往克服发展中的困难,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和河南省教育厅齐心协力联动,共同推进文件的落实落地,谱写区域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栏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