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湖南竞技体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誉盛名。在湖湘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的体育健儿,根植于湖湘沃土,享受着湖湘文化的洗礼。可见,传统湖湘文化对湖南人、对湖南的竞技体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题为进一步解读湖湘文化、并溯根求源,找到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神影响的路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神的正面影响最大化,将其负面影响最小化。
[关键词]湖湘文化 竞技体育 体育精神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推而言之,一方特定区域的人群创造一方文化,即所谓“天开人文出庶物”。在湖湘这块热土上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湖湘文化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影响深远。湖湘文化是对湖南这一特定地域文化现象的称呼,是中华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影响着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被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迹,湖湘文化同样也影响着湖南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解读
(一)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
纵观湖湘文化,不论处于社会哪个时期,它那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特征尤为显得突出。并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执着进取思想影响下,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湖湘文化烙上坚定的传统思想文化烙印。从早期的曾国藩“湘军”的出现,到左宗棠“田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在古稀之年受命收回伊犁,虽然他们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行为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树立了榜样,为湖湘文化的发展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湖湘儿女。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毛泽东,他的出现才真正地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狭义推向广义,弘扬了湖湘文化中的最主要特征,影响至今。
(二)“淳朴重义”的集体主义精神
“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集体性。淳朴重义是湘楚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湘楚文化独特的个性,它是一个群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反映了一个群体的基本精神面貌。湘人不仅仅是“淳朴”,更有异于他人之处在于湖湘士民为此而“时时迸发于脑筋而不能自己”——重义。“不能自己”故演变成一种异常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感情。
(三)“勇敢尚武”的“霸蛮”精神
“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湖南人素有“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的俗誉。湖南人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韧执着,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近代湖南人才兴盛,形成了五大人才群体,就与湖南人这种舍生取义的胆魄意识密不可分。譬如左宗棠抬棺抗击沙俄,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都表现出强烈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式的历史责任感,展示湖湘文化奋发图强的坚毅品质。这种文化精神造就了湖南人“单线条”的思维方式:只要是他认准的“理”,就会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不顾客观形势强弱与否,便勇往直前,奋不顾身。
(四)“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生活于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因而强调“言必征实,义必切理”,非常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湖南是中华文化优良基因的集结地,也是文化基因变异的大本营。湖湘文化的一个杰出传统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文化性格使湖湘人负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经世致用在王船山身上很突出,他在其认识上和心性论上,认为人的认识是在不断实践和自省上进的,这个论断实际上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思想。湖湘文化中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实际上包含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即认识要来自于实践,认识的内容应该是对现实的真实的、正确的反映,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最终要落实到实干上来。
(五)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要吸收外来的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湖湘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它不但能集省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精华,以及道、佛教和儒家思想文化于一体,而且还能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相互沟通、融合和整合。对各种文化思想做到肯定与否定、批判与继承的统一,反对泥古不化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善于学习和创新,冲淡了湖湘文化的保守性,增进了它的先进性。
“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从屈原求索天地开始,“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湖湘知识群体思想开阔,总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沿。其间,周敦颐重构儒道,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新中国等等,无一不彰显着湖湘文化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
二、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神的积极影响分析
(一)湖湘文化的爱国情怀赋予湖南竞技体育爱国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湖南人就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他们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湖南体育人,作为湖南竞技体育的代表,为体育事业奋力拼搏。在国际赛场上,体育湘军不畏强敌,奋勇拼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为突出的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湖南省的8位参赛运动员,获取了7金,1银,5铜,金牌总数占据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28枚金牌的1/4,在短时期内成为对国家奥运贡献率最大的省份。这种现象引起我国体育界内外的广泛关注,舆论称之为湖南体育现象。没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就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湖湘文化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体育湘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湖湘文化的淳朴重义赋予湖南竞技体育集体主义精神
淳朴重义对湖南竞技体育的影响淋漓尽致表现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重义”的正义感及向群性,为体育湘军提供了一个非常和谐的体育环境:领导重义,则对体育事业非常重视;教练员重义,则对队员关爱备注,体现人格魅力;队员重义则互相之间帮助与充满友爱,等等。总之,一个具备集体主义精神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应具备的因素,体育湘军基本都拥有。因此,一方面集体的力量让成员对团体感受到吸引力,自愿参与团体的活动;另一方面团体对其成员具有的吸引力,从而把团体成员积极地组织到团体活动中去。最终推动着湖南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湖南的竞技体育水平从1983年的第5届全运会的3枚金牌,位列全国第25名,到2001年第9届的19.5枚金牌,排名全国第7名,再到如今的发展,无不显示着体育湘军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
(三)湖湘文化的“霸蛮”精神赋予湖南竞技体育百折不挠的奋斗拼搏精神
体育是除战争之外最能调动民族情感的社会活动之一。当1983年第5届全运会湖南滑落至第25位之后,倔强的湖南人感到了耻辱,湖南人深感“无湘不成军”、“无湘不成政”的理念在体育上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于是,霸蛮、敢为天下先、不怕压、辣不怕的湖南人的秉性在体育工作中再度凸显。
湖南人的“霸蛮” 精神充分体现在湘籍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百折不挠的奋斗拼搏上。譬如“跳水王子”熊倪和“体操王子”李小鹏多次征战奥运会,既向世人展现了湖南人敢打恶仗、善打硬仗和敢于胜利的“霸蛮”精神,也彰显了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湖南人在总结成绩时,无不感受到舍生取义的“霸蛮”精神所产生的驱动力。2004年湘籍运动员征战雅典总结表彰大会上,运动员代表李小鹏发言时说:“湖南人坚韧不拔,越挫越勇,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湖南体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向辉煌的厚重底蕴。”。作为每一个湖南体育人,自强不息的湘人精神赋予着湖南省的体育健儿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一批批曾经或者现在在体育领域中大显身手的体育湘军身上都秉承着湖南人的本质精神,吃得苦,霸得蛮,为着湖南乃至中国的竞技体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四)经世致用赋予湖南竞技体育紧密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
“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张栻曾对朱熹形容过湖南学派的特色,主要是“先察时后涵养”,这个“先察时后涵养”就是指要从实践中来,从不断的体验中来。湘人王船山更是将经世致用的精神融汇在他的治史理念中,强调以史明鉴,从历史中得到知识。这种经世之学决定了湖南竞技体育具备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体操、跳水、举重、羽毛球、网球等湖南省优势项目、夺金项目的确立与成就,无不需要归功于湖南的务实精神。一代代湖南体育人,在充分考察湖南地理、气候等资源环境优势后,结合湖南人的生理、心理、性格等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金等有限资源,大力发展各类优势项目,确保湖南省竞技体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也确保着湖南省在奥运会上能展现湘军的光彩,为祖国的荣誉奉献力量。
(五)“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赋予湖南竞技体育开拓创新精神
“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秉性体现在竞技体育上,首先表现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念的革新。由于湖南经济基础薄弱、体育底子薄、群众的认识基础差,在深入调查研究和不断探索实践中,湖南在运动员培养观念上大胆创新,创造性地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大厦型”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即重视培养效益,加强科学选材,走精兵之路。其次,创造性运用“举国体制”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效能。湖南人在实施“等级式”的“举国体制”时,则是创造性地推行“区域品牌”方略和“目标超越”方略。“区域品牌”方略即每个市(州)建设1-2项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上具有夺牌实力的强势项目。如长沙市把体操、跳水打造成拳头项目,永州市下大力气打造举重这一品牌项目,益阳市所辖的安化县则成为了全国和全省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其余各市也各有特色。各有所专。“目标超越”方略即县、市、省不是单纯地将目标瞄准上一级,到上一级比赛中拿金牌,而是在“奥运战略”。“精品思想”整体指导下将目标“越级瞄准”,到更高一级拿金牌,立足于“为国争光”。
湖南体育人运用“区域品牌”方略和“目标超越”方略,创造性地践行“举国体制”,培养大批世界冠军,大大提高了成才率,而且从中获取高新技术、科研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以此来带动湖南体育竞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邓频声,李承宗.湖湘文化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机械工业高校研究,2002年第3期.
[2]王兴国.湖湘文化与湖南现代化[J].船山学刊,1996,(增刊).
[3]李建华.试论湖湘文化对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第18卷第3期.
[4]王君毅.传承湖湘文化精髓 建设特色职院文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益阳)
[关键词]湖湘文化 竞技体育 体育精神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推而言之,一方特定区域的人群创造一方文化,即所谓“天开人文出庶物”。在湖湘这块热土上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湖湘文化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影响深远。湖湘文化是对湖南这一特定地域文化现象的称呼,是中华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影响着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被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迹,湖湘文化同样也影响着湖南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解读
(一)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
纵观湖湘文化,不论处于社会哪个时期,它那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特征尤为显得突出。并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执着进取思想影响下,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湖湘文化烙上坚定的传统思想文化烙印。从早期的曾国藩“湘军”的出现,到左宗棠“田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在古稀之年受命收回伊犁,虽然他们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行为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树立了榜样,为湖湘文化的发展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湖湘儿女。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毛泽东,他的出现才真正地将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狭义推向广义,弘扬了湖湘文化中的最主要特征,影响至今。
(二)“淳朴重义”的集体主义精神
“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集体性。淳朴重义是湘楚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湘楚文化独特的个性,它是一个群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反映了一个群体的基本精神面貌。湘人不仅仅是“淳朴”,更有异于他人之处在于湖湘士民为此而“时时迸发于脑筋而不能自己”——重义。“不能自己”故演变成一种异常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感情。
(三)“勇敢尚武”的“霸蛮”精神
“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湖南人素有“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的俗誉。湖南人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韧执着,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近代湖南人才兴盛,形成了五大人才群体,就与湖南人这种舍生取义的胆魄意识密不可分。譬如左宗棠抬棺抗击沙俄,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都表现出强烈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式的历史责任感,展示湖湘文化奋发图强的坚毅品质。这种文化精神造就了湖南人“单线条”的思维方式:只要是他认准的“理”,就会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不顾客观形势强弱与否,便勇往直前,奋不顾身。
(四)“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生活于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因而强调“言必征实,义必切理”,非常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湖南是中华文化优良基因的集结地,也是文化基因变异的大本营。湖湘文化的一个杰出传统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文化性格使湖湘人负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经世致用在王船山身上很突出,他在其认识上和心性论上,认为人的认识是在不断实践和自省上进的,这个论断实际上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思想。湖湘文化中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实际上包含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即认识要来自于实践,认识的内容应该是对现实的真实的、正确的反映,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最终要落实到实干上来。
(五)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要吸收外来的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湖湘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它不但能集省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精华,以及道、佛教和儒家思想文化于一体,而且还能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相互沟通、融合和整合。对各种文化思想做到肯定与否定、批判与继承的统一,反对泥古不化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善于学习和创新,冲淡了湖湘文化的保守性,增进了它的先进性。
“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从屈原求索天地开始,“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湖湘知识群体思想开阔,总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沿。其间,周敦颐重构儒道,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新中国等等,无一不彰显着湖湘文化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
二、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神的积极影响分析
(一)湖湘文化的爱国情怀赋予湖南竞技体育爱国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湖南人就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他们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湖南体育人,作为湖南竞技体育的代表,为体育事业奋力拼搏。在国际赛场上,体育湘军不畏强敌,奋勇拼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为突出的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湖南省的8位参赛运动员,获取了7金,1银,5铜,金牌总数占据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28枚金牌的1/4,在短时期内成为对国家奥运贡献率最大的省份。这种现象引起我国体育界内外的广泛关注,舆论称之为湖南体育现象。没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就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湖湘文化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体育湘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湖湘文化的淳朴重义赋予湖南竞技体育集体主义精神
淳朴重义对湖南竞技体育的影响淋漓尽致表现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重义”的正义感及向群性,为体育湘军提供了一个非常和谐的体育环境:领导重义,则对体育事业非常重视;教练员重义,则对队员关爱备注,体现人格魅力;队员重义则互相之间帮助与充满友爱,等等。总之,一个具备集体主义精神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应具备的因素,体育湘军基本都拥有。因此,一方面集体的力量让成员对团体感受到吸引力,自愿参与团体的活动;另一方面团体对其成员具有的吸引力,从而把团体成员积极地组织到团体活动中去。最终推动着湖南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湖南的竞技体育水平从1983年的第5届全运会的3枚金牌,位列全国第25名,到2001年第9届的19.5枚金牌,排名全国第7名,再到如今的发展,无不显示着体育湘军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
(三)湖湘文化的“霸蛮”精神赋予湖南竞技体育百折不挠的奋斗拼搏精神
体育是除战争之外最能调动民族情感的社会活动之一。当1983年第5届全运会湖南滑落至第25位之后,倔强的湖南人感到了耻辱,湖南人深感“无湘不成军”、“无湘不成政”的理念在体育上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于是,霸蛮、敢为天下先、不怕压、辣不怕的湖南人的秉性在体育工作中再度凸显。
湖南人的“霸蛮” 精神充分体现在湘籍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百折不挠的奋斗拼搏上。譬如“跳水王子”熊倪和“体操王子”李小鹏多次征战奥运会,既向世人展现了湖南人敢打恶仗、善打硬仗和敢于胜利的“霸蛮”精神,也彰显了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湖南人在总结成绩时,无不感受到舍生取义的“霸蛮”精神所产生的驱动力。2004年湘籍运动员征战雅典总结表彰大会上,运动员代表李小鹏发言时说:“湖南人坚韧不拔,越挫越勇,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湖南体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向辉煌的厚重底蕴。”。作为每一个湖南体育人,自强不息的湘人精神赋予着湖南省的体育健儿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一批批曾经或者现在在体育领域中大显身手的体育湘军身上都秉承着湖南人的本质精神,吃得苦,霸得蛮,为着湖南乃至中国的竞技体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四)经世致用赋予湖南竞技体育紧密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
“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张栻曾对朱熹形容过湖南学派的特色,主要是“先察时后涵养”,这个“先察时后涵养”就是指要从实践中来,从不断的体验中来。湘人王船山更是将经世致用的精神融汇在他的治史理念中,强调以史明鉴,从历史中得到知识。这种经世之学决定了湖南竞技体育具备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体操、跳水、举重、羽毛球、网球等湖南省优势项目、夺金项目的确立与成就,无不需要归功于湖南的务实精神。一代代湖南体育人,在充分考察湖南地理、气候等资源环境优势后,结合湖南人的生理、心理、性格等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金等有限资源,大力发展各类优势项目,确保湖南省竞技体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也确保着湖南省在奥运会上能展现湘军的光彩,为祖国的荣誉奉献力量。
(五)“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赋予湖南竞技体育开拓创新精神
“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秉性体现在竞技体育上,首先表现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念的革新。由于湖南经济基础薄弱、体育底子薄、群众的认识基础差,在深入调查研究和不断探索实践中,湖南在运动员培养观念上大胆创新,创造性地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大厦型”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即重视培养效益,加强科学选材,走精兵之路。其次,创造性运用“举国体制”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效能。湖南人在实施“等级式”的“举国体制”时,则是创造性地推行“区域品牌”方略和“目标超越”方略。“区域品牌”方略即每个市(州)建设1-2项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上具有夺牌实力的强势项目。如长沙市把体操、跳水打造成拳头项目,永州市下大力气打造举重这一品牌项目,益阳市所辖的安化县则成为了全国和全省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其余各市也各有特色。各有所专。“目标超越”方略即县、市、省不是单纯地将目标瞄准上一级,到上一级比赛中拿金牌,而是在“奥运战略”。“精品思想”整体指导下将目标“越级瞄准”,到更高一级拿金牌,立足于“为国争光”。
湖南体育人运用“区域品牌”方略和“目标超越”方略,创造性地践行“举国体制”,培养大批世界冠军,大大提高了成才率,而且从中获取高新技术、科研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以此来带动湖南体育竞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邓频声,李承宗.湖湘文化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机械工业高校研究,2002年第3期.
[2]王兴国.湖湘文化与湖南现代化[J].船山学刊,1996,(增刊).
[3]李建华.试论湖湘文化对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第18卷第3期.
[4]王君毅.传承湖湘文化精髓 建设特色职院文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