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含的一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在设立四年多的时间里,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7个。理论界围绕学科设立的意义、学科内涵与特点、学科研究方向与范围、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以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方面也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直接动因和目的,是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但是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其意义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范围。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其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对于其设立的意义,理论界进行了深刻阐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助于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贯彻于实践之中,推动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把“三大规律”的认识系统化、理论化,都将产生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学者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能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推进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地顺利、健康向前发展。还有学者指出,这一学科的设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专门理论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需要,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第三,有利于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学者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深入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诸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为这些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使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繁荣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学者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教学地位,可以直接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同时也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味,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同时,对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全面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内涵与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首先要把握其科学内涵及特点。对于这一问题,理论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已基本达成共识。
  
  1、关于学科的内涵
  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个理论、学术领域与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在很多方面甚至主要的方面是相同和相通的,但二者还不能完全划等号。所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基本内涵与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还不完全相同。作为学科的基本内涵比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基本内涵更宏观、更具有概括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其基本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其二,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前者重历史的启示,后者重理论的收获。这一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规律、基本经验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研究,通过运用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形成新的创新成果提供思想材料。同时,直接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概论”课程的建设,包括为其培养人才、提升队伍、研究和解决课程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等。
  
  2、关于学科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不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此,理论界给予高度关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一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是以它的科学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规律值得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然也是科学,同时还要求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客观实际出发,保证研究内容真实、可信。
  第二是政治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为党的事业服务的,研究者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与政治紧密联系,并接受现实政治的制约。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政治性、党性。是以其学术性、科学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而其学术性和科学性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政治性、党性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学术探讨和意识形态规范之间如何搞好平衡,保持一种适度的弹性,这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成效甚至成败。
  第三是理论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本身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必须解决,如“化”,怎么“化”?其规律是什么?这些都是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即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这些成果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体系,有很强的理论性。
  第四是实践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实践。必须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出发,用历史实践分析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不能空洞地从理论到理论。二是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关注现实。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
  第五是整体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实质通过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来,或者说,只有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要义。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还是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上看,都要重视宏观、综合性的 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方向
  
  学科的研究方向规定了学科的边界,也决定着学科的特色。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方向,是深化学科建设的保证。理论界围绕着学科方向设计应坚持的原则以及学科的具体研究方向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学科方向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设计,向外界显示的是对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的特点,也是学术界了解这一学科点的窗口,它对于学科建设的思路、学生的来源、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效果等各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有学者指出,研究方向的设计应该是以学科内涵为依据,结合学科点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特点,对学科内涵的体现和拓展。具体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研究方向应该是属于学科内涵的范畴,或者说,学科内涵是研究方向设计的边界,离开了学科内涵的范畴或超越了边界,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这一学科建设的要求。二是研究方向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要从学科点已有的研究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学科点的实际,否则就不能体现本学科点建设的特色。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对学科建设规范和特色的把握,是确定学科建设基本思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学者们认为,在学科方向设计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顾学科范围与学科特点,以教师个人原有的学科背景、研究兴趣为依据设计方向;二是脱离本学科范围,盲目靠近某些“热门”学科或专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边缘化。
  
  2、学科的具体研究方向
  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具体研究方向进行了阐释,主要有“两方向说”、“三方向说”及“五方向说”三种。
  第一,两方向说。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基本内涵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包括历史阶段性、基本经验、特点、规律等);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研究(包括总体研究和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分别研究等)。
  第二,三方向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有三点不容忽视: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部分。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规律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难点。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另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来考虑。
  第三,五方向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围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基本特征、经验和规律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以及本学科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等等。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献(经典著作)研究;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变革及其发展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队伍。对此,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进行了多维考察。
  
  1、人才培养问题
  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以及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主要定位在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上,使其具有坚定的信念、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健全的人格。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以培养具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从新的实践中阐发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和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要求培养出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的理论人才。具体来说,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应是,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知识和研究基础,能够从事中高等学校政治教育,能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宣传,从事党务政务工作的合格人才。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较深入的研究,有优良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科研潜力,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学与研究工作,胜任党政机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的合格人才。
  第二,人才培养内容。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要求,形成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中心,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有机拓展、注重思维方法的学科课程体系。需要形成以下共识:其一,专业课应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开设;其二,学科基础课应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其三,学生应适当选修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的课程;其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社会实践、注重接触实际,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从原理到原理地推导。有学者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硕士生课程体系与博士生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区分两者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其次,要看到两者的联系。硕士生课程体系是博士生课程体系的基础,博士生课程是在硕士生课程基础上提高而来的。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是要充分考虑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不同层次和规格。
  第三,人才培养制度。各学科点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能够有效提高培养质量的具体制度。一是对研究生业务要求的制度。例如,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开题和答辩的要求等。二是对导师要求的制度。例如,对培养研究生的具体要求、开题和答辩中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发表论文时导师署名的要求等。三是为研究生提供条件的制度。例如,为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提供的条件、对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奖励制度、对各层次优秀论文的奖励制度等。这些具体制度的建设能够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
  
  2、队伍建设问题
  建设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需要有硬件、软件多方面的建设,但关键在于抓紧抓好队伍建设。对此,刘云山同志指出:“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呼唤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呼唤着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人才和理论大家的时代,也是能够产生大批理论人才和理论大家的时代。我们 一定要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加强对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后备人才。”有学者指出,现在最要紧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学科专业领军人物的培养。这两种人才是理论大家、领军人物,同时是学科建设的专家、战略家。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今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应当把这个问题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加以高度重视。
  一个学科的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青年、骨干的素质和后备人才的学术潜力。师资梯队建设需要长远眼光,可以考虑以硕博连读的方式来培养和贮备人才。另外,对于中青年骨干的培养来说,除了理论功底的不断夯实以外,可以考虑制度化的社会实践,更具体一点说,就是要有不断接触社会实际的时间和机会,开展比一般的社会调查更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社会基层或有关部门挂职等。
  
  五、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学科属性和研究特色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各个高校和研究部门的具体情况不同。研究的视角、形成的研究特色自然也会有差异。但是,既然是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特色,由其内涵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所规定,它必然具有要求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原则。一门学科、专业的研究特色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这一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不能设想,凡是社会需要的都是本学科、专业应该研究的(因为社会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多学科来分别承担),也不能仅根据本单位现有队伍的知识结构设研究方向,这是不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
  
  2、正确处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包含六个二级学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至关重要。学者们认为,六个二级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功能互补的。应根据整体把握、分工不同的原则,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对其他二级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辐射力,它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标志性学科,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可以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则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深厚的学科思想底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广阔的学科视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两个学科也是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和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功能的一种外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宏阔的历史背景。
  
  3、正确处理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但这一整体是立足于各分支学科之上的,因此必须处理好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本身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整体性研究是针对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这一薄弱环节而言的,而不是否定和排斥分科性研究。整体性要立足于各个分科性之上,分科性研究应该寓于整体性之中。同样,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各分支学科就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不能构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
  
  4、正确处理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未尽的过程,在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的问题是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重复性劳动,深化已知领域的成果。例如,要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与“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机理、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面向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等,更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知领域的研究,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等。
  
  [责任编辑:文 心]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精神动力。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用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开展理论创新,是人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因此,从理论创新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中国特
期刊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列宁诞辰140周年。纵观列宁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不仅仅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不朽的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品格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弘扬。    一、学习列宁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和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坚定为了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仰    马克思在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经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
期刊
张骥教授在近几年内相继推出《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等著作,2009年12月又领衔撰写和出版学术力作《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作为作者在以前几本著作的学术基础之上的登高之作,该著展现出作者在该学科领域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力和难得的学术高度。  该著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在于全面地透视了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国际环境,揭示了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面临的种种影响和挑战。当前,
期刊
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改革研究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编辑部拟于8月7-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联合召开“国家核心价值与公民文化建设”研讨会,同时召开全国第12次真理讨论会,全国第8次改革理论讨论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期刊
以道德作为立法价值的取向是自然法学长期以来坚守的共同信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仅仅将立法的价值确立在单一的道德层面上是不够的,立法者在进行立法行为时,除将道德作为当然的、核心的立法价值外,还应选择对立法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或一定影响的社会规范对其进行有益的补充,建立多元的、系统的立法价值体系。  陈雪平所著的《立法价值研究——以精益学理论为视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期刊
[内容提要]为解决气候问题,国际社会启动了以制定和形成全球气候保护规则为主要目的的气候谈判。气候谈判是一场国际博弈,各个国家都想从博弈中获得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气候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围绕气候问题进行的谈判是经济战、政治战。解决包括气候变暖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需要热情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关键词]气候问题 国际行动 启示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内容提要]在中东欧国家的入盟进程中,欧盟以“哥本哈根入盟标准”和“定期评估报告”作为两个制度性工具,建构和形塑中东欧入盟申请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种制度性建构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存在等级差别;评估缺乏明确参照标准并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评估报告的落实存在执行困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平等无疑是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但外部力量的参与并不
期刊
[内容提要]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掌控工作,其采取的措施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整合各种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掌控体系;显性方式与隐形方式交叉结合,隐形方式更为突出;软硬兼施,正向引导与反向制约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方法并用,掌控手段日益严密;对内掌控与对外瓦解并举。西方国家的做法有效地强化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同,对提高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掌控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国家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安徽围绕“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安徽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硬指标与软任务之间的矛盾。基于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文化生产力”的思想和大文化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文化经营发展战略。 
期刊
[内容提要]在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条件下,科学发展城镇梯度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意义较大。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实现城市群城镇梯度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保制度,科学规划城镇梯度,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关键词]城镇梯度 城市群 辐射效应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2-0169-05    一、关于城镇梯度和城市群的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