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8年实施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只是从入学机会总量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随之而来的大学教学质量的下降也不容忽视,致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里面固然有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上呈现出来的僧多粥少的现实有关,但我们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从高校的课程设置入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课程设置,思考
我国自1998年实施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提高民族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在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高端企业难以招到适用的人才,低端企业也很难招到上手快的人才。究其根源,和我们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1.大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着差异性。
1.1.1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①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占绝对优势。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类,与之相对应的非专业课程一般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程无论是从课程门数来看,还是从学时、学分所占比例来讲,都占有绝对优势。
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课程受到领导、教师、学生和社会团体等方方面面的关注,课程资源开发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也是最多的。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非常的重视,这些教师无论是教育经历、专业认知还是科研能力等方面都相对优良。此外,专业课程更容易获得外部因素的支持。
③专业课程的体系相对完善。各高校的专业课程已基本自成体系。尽管这种体系的严谨性、科学性尚待分析,但完善的课程体系无疑有助于学习。
1.1.2现在的高校存在着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的问题。
按常理说,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当然应当培养精英、培养尖端人才,否则,给你提供那么丰厚的教育资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现实情况是:一会儿,“就业”成了办学的最主要目标,谁的学生就业率高,找到的位置好,谁就先进,学校成了“职业介绍所”;一会儿,目光集中到“接班人”问题上,哪个学校出来的干部多,尤其是高级干部多,哪个学校就光彩,学校成了高级“干训班”;高职院校更是只注意到了目标中“技能”的培养,却忽略和弱化了“高素质”和“人才”的因素。……唯独没有把目光集中到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时刻不可忽视的问题上去。
1.1.3高校的真正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的首先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后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更多考虑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整个培养目标中,把最根本的“健全的人”目标缺失了,有着很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前不久,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说,知识分子要有五样东西:良心、头脑、眼光、脊梁和胆识。我们的高校,就应当首先培养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社会脊梁。他们就是今天的“君子”,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们就是今天的“士”,达能兼济天下,穷能独善其身,“不畏于天”,“不愧于人”。这才是我们高校应当全力追求的,才是我们高校真正的培养目标。
所以,当前我们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称性要差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使自己的课程设置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
1.2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对象都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较之中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具自控性,更注重个性的发展。但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统一模式,甚至多少年都没有多大的改变,在学生入校之前已经是定型的东西了,根本没有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进去。根本不可能像香港那样,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我们高校的课程设置是要求学生合乎课程设置的要求,而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教学方法上就更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高校课程设置真的应该尽早进行改革。当然,近些年,课程改革的呼声已经很高,并在实践中逐步实施了,那么课程设置的改革到底应该怎样改、朝着什么方向去改好呢?
2.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
2.1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目前,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十余年了。这种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后,很多教育专家、学者也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个人认为无论怎么去改,都应该着眼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为根本进行改革,最终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2课程设置改革的原则。
有学者认为,改革课程设置要依据以下原则,即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要精简的原则。个人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2.3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体系精心组织的教育教学内容,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唯有落实到课程才会对人才培养真正产生触动。
2.3.1各高校应本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原则,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自主进行课程建设、改革与重构。
2.3.2要完善课程的学科群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
从宏观上看,课程并不是一门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组组学科群的有机组合。罗尧成认为课程结构的设置必须遵循一定规律,依照一定的原则。在他看来,整体优化原则、开放性原则、“少而精”原则、个性化原则、学生主体原则都是必须遵从的原则。
罗尧成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如何从“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递阶控制及三级优化思路,给出了课程体系优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2.3.3课程设置一定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设置一定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毁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人说,判断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应该跳出传统贸易及投资的角度,重要的是看一个国家是否能吸引、留住并且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创造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艾琳•蒂娜格里也说“一个国家有多少国民生产总值不重要,能生产多少电脑软件、多少双鞋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吸引多少人,下一个发明创造在哪里出现。”所以,高校的课程设置一定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走进了大众化的背景,进入到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比较过去成倍数地增长,教育资源的增长可能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切不可盲目地追求“量”,却忽视了“质”,那是很危险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樊志辉,蒋红雨.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教材,2011.4.
[2]过传忠.名牌高校的培养目标,2011.1.
[3]张美云.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痼疾与改革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0.17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课程设置,思考
我国自1998年实施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提高民族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在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高端企业难以招到适用的人才,低端企业也很难招到上手快的人才。究其根源,和我们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1.大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着差异性。
1.1.1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①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占绝对优势。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类,与之相对应的非专业课程一般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程无论是从课程门数来看,还是从学时、学分所占比例来讲,都占有绝对优势。
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课程受到领导、教师、学生和社会团体等方方面面的关注,课程资源开发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也是最多的。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非常的重视,这些教师无论是教育经历、专业认知还是科研能力等方面都相对优良。此外,专业课程更容易获得外部因素的支持。
③专业课程的体系相对完善。各高校的专业课程已基本自成体系。尽管这种体系的严谨性、科学性尚待分析,但完善的课程体系无疑有助于学习。
1.1.2现在的高校存在着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的问题。
按常理说,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当然应当培养精英、培养尖端人才,否则,给你提供那么丰厚的教育资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现实情况是:一会儿,“就业”成了办学的最主要目标,谁的学生就业率高,找到的位置好,谁就先进,学校成了“职业介绍所”;一会儿,目光集中到“接班人”问题上,哪个学校出来的干部多,尤其是高级干部多,哪个学校就光彩,学校成了高级“干训班”;高职院校更是只注意到了目标中“技能”的培养,却忽略和弱化了“高素质”和“人才”的因素。……唯独没有把目光集中到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时刻不可忽视的问题上去。
1.1.3高校的真正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的首先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后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更多考虑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整个培养目标中,把最根本的“健全的人”目标缺失了,有着很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前不久,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说,知识分子要有五样东西:良心、头脑、眼光、脊梁和胆识。我们的高校,就应当首先培养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社会脊梁。他们就是今天的“君子”,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们就是今天的“士”,达能兼济天下,穷能独善其身,“不畏于天”,“不愧于人”。这才是我们高校应当全力追求的,才是我们高校真正的培养目标。
所以,当前我们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称性要差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使自己的课程设置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
1.2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对象都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较之中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具自控性,更注重个性的发展。但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统一模式,甚至多少年都没有多大的改变,在学生入校之前已经是定型的东西了,根本没有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进去。根本不可能像香港那样,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我们高校的课程设置是要求学生合乎课程设置的要求,而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教学方法上就更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高校课程设置真的应该尽早进行改革。当然,近些年,课程改革的呼声已经很高,并在实践中逐步实施了,那么课程设置的改革到底应该怎样改、朝着什么方向去改好呢?
2.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
2.1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目前,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十余年了。这种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后,很多教育专家、学者也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个人认为无论怎么去改,都应该着眼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为根本进行改革,最终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2课程设置改革的原则。
有学者认为,改革课程设置要依据以下原则,即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要精简的原则。个人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2.3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体系精心组织的教育教学内容,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唯有落实到课程才会对人才培养真正产生触动。
2.3.1各高校应本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原则,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自主进行课程建设、改革与重构。
2.3.2要完善课程的学科群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
从宏观上看,课程并不是一门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组组学科群的有机组合。罗尧成认为课程结构的设置必须遵循一定规律,依照一定的原则。在他看来,整体优化原则、开放性原则、“少而精”原则、个性化原则、学生主体原则都是必须遵从的原则。
罗尧成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如何从“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递阶控制及三级优化思路,给出了课程体系优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2.3.3课程设置一定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设置一定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毁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人说,判断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应该跳出传统贸易及投资的角度,重要的是看一个国家是否能吸引、留住并且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创造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艾琳•蒂娜格里也说“一个国家有多少国民生产总值不重要,能生产多少电脑软件、多少双鞋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吸引多少人,下一个发明创造在哪里出现。”所以,高校的课程设置一定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走进了大众化的背景,进入到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比较过去成倍数地增长,教育资源的增长可能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切不可盲目地追求“量”,却忽视了“质”,那是很危险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樊志辉,蒋红雨.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教材,2011.4.
[2]过传忠.名牌高校的培养目标,2011.1.
[3]张美云.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痼疾与改革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0.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