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对东莞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我国浙江、四川、江苏、台湾、深圳、顺德、东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主要特点。从比较角度透视了其成功经验对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25-02
  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以制造业文明的东莞而言发展职业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我国浙江、四川、江苏、台湾及广东深圳、顺德和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经验和主要特点逐一进行分析比较,试图探索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以对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一、省外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和特点分析
  根据国务院1999年1月转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方针,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下面主要介绍我国浙江、四川、江苏、广东深圳和顺德、台湾等地区的职业技术经验和特点。
  1.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经验及特点。浙江省作为我国沿长江主要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多渠道探索发展之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该省积极探索,创建新的专业,开发新课程,职业技术教育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主要成功经验有:一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设置新专业。浙江省是我国有名的工业基地,其企业行业涉及建筑房地产、贸易、电气机械、化工、化纤、金属、电子通讯、机械和纺织等多个领域。与此相应,其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设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机械、电子、营销、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等专业,培养企业紧缺的专门人才。另外,根据当地区域产业群,按职业岗位与技术工种的变化设置专业,做到“因需而变,顺需而变,主动适应,不断探索”;二是产教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本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提倡企业与学校联合办专业,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正泰集团联办的机电专业、与奥康集团联办的‘市场营销专业’等。此外,为了突破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限制,浙江职业技术教育还提出了与行业协会联合办学,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同工业园等50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1991年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就颁布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条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府为了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对优秀技术工人的奖励和社会紧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2.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经验及特点。江苏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围绕富民一个中心,突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成人教育两个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大本位,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崭新的变革。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建设新型就业机制。1999年8月20日,江苏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办法提出:“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从事一般职业(工种)的职工,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者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的职工,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者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对江苏省就业机制的制度性改革;二是调整层次结构。首先是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保持职业教育重心放在高中阶段的前提下,将高校的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同时逐年加大了高校对口招生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快建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其次是创办综合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将一批办学条件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并成立了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三是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技能紧缺型人才的缺乏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瓶颈。为了解决全省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紧迫的需求,江苏省政府和常州市政府共同建设了常州高职城,该高职城的建成增强了全省紧缺人才培养能力;四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江苏像抓外向型经济那样抓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开拓,这有利于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站在新的基点上,比较和确立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了更好加强中外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江苏省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出了四个鼓励:鼓励合作创办独立设置的教育机构;鼓励合作开办专业课程;鼓励从国外引进业资金等教育资源开办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
  二、省内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和特点分析
  1.顺德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经验。近年来,广东省顺德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受到了格外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顺德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成功经验及特点是有:一是以人为本。总体来说,就是职业技术教育“以生为本、以师为根”。以人为本是深圳、顺德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共同的办学宗旨。都将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能动的个体作为根本目的。根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顺德职业技术学校陈智院长认为:“人文是为人之本……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把“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与社会发展观结合起来。把培养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与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形成结合起来;二是经济与职业教育教育互动。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实施“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经济的高速成长拉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也大大促进了经济的腾飞。顺德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主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办学;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兴教;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育人;地方政府与学院相结合——治校。
  2.深圳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经验及特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省深圳市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基本模式已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基本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深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特点有:一是大规模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培训机构。截至2002年底,深圳市共有高等职业学校共2所,在校生11359人;中等职业学校有中专8所、职业高中8所、技校1所,共17所,在校生15233人,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为40.06:59.94.同时,还建有以市职业训练中心、技校为龙头,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为主体的社会办学机构400余家。2002年,全市职业培训总量为171万次,其中,企业培训量为100万人次同,占6%;社会机构培训培训量为9.2万人次,占8%。目前,全市己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格局,为深圳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这里主要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牢固树立以市场需为导向,以能力为培养中心的旨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市场紧缺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就按照此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计划。在培养目标方面,坚持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艺,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优良品德与职业素质的养成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其他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对东莞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外地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经验和基本特点的分析,对比东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若能积极借鉴外地区成功经验,对提高东莞市职业教育,对培养更多的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对促进东莞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一,职业技术院校定位要准确。职业技术院校应把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教育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努力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专业学科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彰显自身的质量、品牌和特色,提高就业率,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第二,重视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行业联系十分紧密。2002年12月2日,教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该文第四条规定:加强企校合作是依靠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途径。企业要积极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经费支持,以及课程设置指导等等方面;第三,坚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学生毕业时能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如德国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要通过的是一次“三证合一”的考试,即考试证书、培训合格证、职业学校毕业证。职业学校要积极推行一书多证,让每一个毕业生具有多种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教育部要联合学校、社会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制定最理想的证书考核方法,坚持将职业技能放在首位;第四,突出地方特色。如浙江、江苏根据地域特点设置相关专业,加强国际化合作;第五,强化经费投入、劳动准入和法制建设三大保障措施。一是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要积极引入民间资金,鼓励民间投资办职业院校;二是规范劳动准入制度,市、镇劳动保障、人事、教育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督办法,完善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三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完善有关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规范职业教育的办学秩序,树立职业教育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石婷婷.紧密结合浙江经济发展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新体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5).
  [2]深圳市劳动课题组.深圳职业培训形势分析与评估.2003.
  [3]伏绍宏.四川民办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热点透视,2009.
  [4]朱新生.江苏省职业教育需求变化与政策调整[J].教育研究,2004,(11).
  [5]朱新生.江苏省职业教育需求变化与政策调整[J].教育研究,2004,(11).
  [6]顾坤华.再议江苏“高职强省”的问题[J].教育战略研究,2007.
  [7]陈智.不舍昼夜集: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7-7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职教育服务珠三角特色新农村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基金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机制研究——以东莞市为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肖霞(1979-),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物理方程三维可视化仿真及创新实践训练是《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MATLAB程序求解二维菱形晶格光子晶体的电磁场本征值方程,绘制出二维能带曲线,并将结果三维可视化,体现出复杂数学物理问题的物理图像,解决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的教学问题,加强大学生编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本征值问题;三维可视化仿真;光子晶体;平面波展开法;能带结构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当前国际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成为社会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本文分别从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开展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仅采用了管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研究,同时还利用大量的实证数据去说明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服务
期刊
摘要: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先分析考点,然后讲解例题,最后学生练习;还有一种是结合例题分析考点,最后学生练习。本人认为中考复习应分析考点讲解例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课;思考    中考前一天,学校要求我上一节公开课。接到这个任务后,我觉得太难了,初三的学生已经复习几个月了,小小的身心都已经疲惫,七门功课压满他们的大脑,他们渴望中考后
期刊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有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上,老师都会使尽浑身解数,积极营造情境,多媒体、实物展示轮番上阵,学生则心领神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小组学习热热闹闹,一问一答配合得流畅自然,唯恐出现“冷场”。然而,“冷场”真的是课堂的大忌吗?笔者认为,“冷场”其实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精心设计的“冷场”对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培养良好习惯有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定式;有效课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意识和交际能力。本文将对此以实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实际运用;交际能力;创设情境    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4B  教学片段  【片段一】  1.用ppt课件呈现Helen站在小吃部的门口,想象着她的朋友们要来为她庆祝生日。可是他们想要些什么小吃呢?  接着呈现Helen的朋友Yang Ling、Gao Shan、Mike。  T:What wo
期刊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职业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扩大了规模,提升了档次,迈上了新的台阶。涉及职业学院发展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从科学发展观和学院管理创新的角度分析管理创新在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院;科学发展观;管理创新;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14-03  职
期刊
摘要: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老师以“近年来正在讨论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的问题”为契机,在2012年第1-2期的《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发表《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一文,提出让学生熟记加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作为一种尝试,指导学生背会加法口诀,使学生多学会一种本领”。但笔者认为,让学生熟记加法口诀,不利于学生数学基本思想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与邱学华老师倡导的尝试教学
期刊
摘要:加快实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是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在这一形势下,辅导员专业化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力争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5-02  在高等教
期刊
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带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迈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新时期下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渗入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在行政化影响下施行着单方的管制,随着依法治国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化,行政式的单方管制之弊端在高校管理中逐渐显露,依法治校已成为了客观的现实要求。在高校的依法治校过程中,建设和谐校园,实现合作善治,不仅要对依法治校的路径予以考察和选择,更重要的还应当引入无为而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专家治校、民主参与等新的观念。  关键词:高校;依法治校;管制;合作善治;观念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