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民营经济情有独钟。从2005年“非公经济36条”问世,到2010年“新非公经济36条”出炉,无不欢呼冲动,充满着期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于是,我借用《中关村·自由谭》的版面,论证《“原罪”非罪》,宣传《民营经济改变中国》,倡导《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呼吁《爱国,就要扶植民营企业》……
去年的7月,我还在《有“风向标”更须有“路线图”》的短文中强调:今日的中国民营经济贡献了GDP的65%,财政收入的50%,出口产品的68%,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这一组数字像跳动的音符,让国人感动,老百姓说得好,“给点阳光就灿烂”!专家披露:国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投资项目基本被国企垄断,民企也就是分得一杯羹。因之,一些研究民营经济的专家,在欢呼“新36条”恰逢其时出台时,抹不掉一脸凝重,奋力擂响警钟——“新老非公经济36条”都只是一个框架,可视为一个明确的“风向标”,倘若奔向成功的彼岸,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日前,我在一篇报道中读到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的讲话:现在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可能比2008年还要困难,可概括为“三荒”和“两高”,即人荒、钱荒和电荒;“高赋税”和“高成本”。还有人补充一点“一低”,即“利润低”。用工荒、融资难和用电荒,致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困境极为严峻。“成本日渐看涨”,“利润比刀片还薄”,路在何方,令人纠结。
对“新非公经济36条”的执行情况,一位发改委官员说,“总体是推进的,但特别不均衡。”这句“官腔”的注脚是:“发改委现承担‘新36条’规定重点工作中的9项,目前部分或者正在完成的只有2项。”由此推断,从行业来看,铁路、能源、金融、市政公共事业等重要领域,还处于“务虚”的状态。更让人费解的是,“在通胀压力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居多的民企无奈地接受禁止涨价的约谈”。有舆论说,“民企现在的生存压力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复杂,根本问题不解决,只能更难”。
症结在哪里?一位业界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些重要领域,既得利益者阻碍民资新政执行,行业垄断是根本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文章分析说:“新非公经济36条”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等金融机构”,但目前体制内的金融管理部门仍执行3年前的规定,高门槛难以逾越。可见,“新老非公经济36条”都存在着“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专家诊断为“执行力”疲软。
“执行力”疲软是一种病态。中医讲究“治病必求其本”,“精神内守,病安何来”?看来还是决策者的大脑出了问题。一位经济时评家把脉:中国民营经济所遭遇的困难,从根本上说,是长期秉承一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机会主义态度,而没有把它当成本国市场经济真正的“主力军”。在有些人看来,惟有国企才是“长子”、“嫡系”,而民营企业只不过是“杂牌”、“庶出”。如果不对这种认知彻底地进行反思和改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把民营经济“扶正”,恐怕永远也抵达不了市场经济的彼岸。
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民营经济已经走过30年的艰辛历程,“新老非公经济36条”也经历了几个春夏秋冬,还让人感到“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看来必须从“理论”建树方面下一番大功夫。“执行力”疲软者,多在高端尤其是部委。请君服药,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不管用,须试用洋药“伟哥”!
去年的7月,我还在《有“风向标”更须有“路线图”》的短文中强调:今日的中国民营经济贡献了GDP的65%,财政收入的50%,出口产品的68%,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这一组数字像跳动的音符,让国人感动,老百姓说得好,“给点阳光就灿烂”!专家披露:国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投资项目基本被国企垄断,民企也就是分得一杯羹。因之,一些研究民营经济的专家,在欢呼“新36条”恰逢其时出台时,抹不掉一脸凝重,奋力擂响警钟——“新老非公经济36条”都只是一个框架,可视为一个明确的“风向标”,倘若奔向成功的彼岸,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日前,我在一篇报道中读到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的讲话:现在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可能比2008年还要困难,可概括为“三荒”和“两高”,即人荒、钱荒和电荒;“高赋税”和“高成本”。还有人补充一点“一低”,即“利润低”。用工荒、融资难和用电荒,致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困境极为严峻。“成本日渐看涨”,“利润比刀片还薄”,路在何方,令人纠结。
对“新非公经济36条”的执行情况,一位发改委官员说,“总体是推进的,但特别不均衡。”这句“官腔”的注脚是:“发改委现承担‘新36条’规定重点工作中的9项,目前部分或者正在完成的只有2项。”由此推断,从行业来看,铁路、能源、金融、市政公共事业等重要领域,还处于“务虚”的状态。更让人费解的是,“在通胀压力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居多的民企无奈地接受禁止涨价的约谈”。有舆论说,“民企现在的生存压力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复杂,根本问题不解决,只能更难”。
症结在哪里?一位业界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些重要领域,既得利益者阻碍民资新政执行,行业垄断是根本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文章分析说:“新非公经济36条”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等金融机构”,但目前体制内的金融管理部门仍执行3年前的规定,高门槛难以逾越。可见,“新老非公经济36条”都存在着“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专家诊断为“执行力”疲软。
“执行力”疲软是一种病态。中医讲究“治病必求其本”,“精神内守,病安何来”?看来还是决策者的大脑出了问题。一位经济时评家把脉:中国民营经济所遭遇的困难,从根本上说,是长期秉承一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机会主义态度,而没有把它当成本国市场经济真正的“主力军”。在有些人看来,惟有国企才是“长子”、“嫡系”,而民营企业只不过是“杂牌”、“庶出”。如果不对这种认知彻底地进行反思和改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把民营经济“扶正”,恐怕永远也抵达不了市场经济的彼岸。
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民营经济已经走过30年的艰辛历程,“新老非公经济36条”也经历了几个春夏秋冬,还让人感到“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看来必须从“理论”建树方面下一番大功夫。“执行力”疲软者,多在高端尤其是部委。请君服药,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不管用,须试用洋药“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