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开放程度加大,农村中的中青年劳动力都在努力的从农村里走出去创业。而孩子就只能留在故乡思念着远方的父母,一拨拨留守少年像烂漫的春花一样纷纷诞生于农村的角角落落,他们有着花儿一样的年龄,却没有花一样的生活、更没有花儿一样芬芳的心灵,相反,众多的心理疾患正侵蚀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损害着他们幸福的童年。我们把这些孩子叫做“留守儿童”。
正因为农村儿童的留守性以及校内、校外以合群生活为主,决定了同伴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让农村儿童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发展,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的减少,对社会的安定和繁荣的发展是有利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农村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以期能找到适当的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与帮助。
有关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解释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大量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本能论。弗林(J.Fiynn)的生物理论认为攻击性存在于人类基因的染色体中,决定于Y染色体的多少。梅加吉(E.Megargee,1966)提出个性理论,认为暴力犯罪的人与两种个性有关:一种是控制不足,一种是长期控制。1939年,多拉德(J.Dollard)提出挫折—侵犯理论。其理论观点是攻击性行为总是挫折的结果。接着,贝克威茨研究了在什么条件下挫折会发生攻击性行为,从而提出侵犯性诱因理论。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发现挫折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样挫折情景中,一个人会伸拳头,另一个动枪、动刀,第三个却没有攻击性行为发生。因此,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机制有两种:一是强化,二是模仿。这一理论使我们知道儿童的体验和学习决定了一个人如何表达攻击性行为,所以要重视儿童时期的教育。
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时,由愤怒情绪表现出来的用言语或身体向一定对象攻击的行为。在儿童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既会影响儿童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更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
首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研究表现:幼小时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富有攻击性,其中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犯罪行为,大多数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与传统文化观念密切相关。
其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是否提供模仿的样例密切相关
经验表现,向儿童提供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也就是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对象。当前,大量电视、电影、录像片中的武打动作、枪战场面、凶杀情景等暴力情节,引诱儿童模仿打斗,表现凶残,情感冷漠,行为失常,甚至形成攻击性人格障碍。因此,给儿童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不仅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甚至会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
第三,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奖惩手段的不同而发生性质上的不同
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奖惩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另外,观察发现,容忍也是一种奖励。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当有容忍也是一种奖励。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当有容忍的在场时,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增强。研究又表明,任何形式的惩罚则会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例如,口头批评、停止活动、暂时隔离等方式,都会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减弱攻击性行为的强度。因此,奖励和惩罚是增强或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第四,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攻击性行为的反馈而发生态度上的变化
研究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和强度,往往以被攻击性行为时,被攻击者作出沉默、退缩、哭泣的态度反应时,那么,这个攻击者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别的儿童;相反,当被攻击者受到攻击时,立即给以反击,那么,这个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有所收敛,或转向另外的对象。因此,对攻击者攻击性行为的消极反应会强化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而对攻击者攻击行为的积极反应会制止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如何抑制:
(一)严格控制儿童收看电视、电影等大众的时间和内容
收看内容应有选择,应是健康的、适合儿童发展的,凡是宣扬武打、枪战、凶杀、色情等内容,腐蚀儿童身心健康的应一律制止。
(二)注意辅导方式
不论儿童中出现什么行为问题,进行辅导解决总是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接触儿童,即在情感上爱儿童,又要控制儿童,即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接纳的目的是在一个温暖的情感背景上,更有效地将父母和教师的价值观和社会化目标传递给儿童,控制的目的是在一个健康的文化背景上,向儿童提供有益的环境刺激。通过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内化为儿童的自觉行动,抑制攻击性等不良行为。一般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强制、引导、爱的收回三种。强制包括惩罚、批评、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等;引导包括说理、表扬、指明行为的后果等;爱的收回包括暂时孤立儿童、不理睬儿童、表示失望等。这些控制方式的实际效果是很复杂的,它与父母、教师和儿童原有的感情基础相关,感情基础越好,效果也就越佳。
(三)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建立都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所谓群体情感气氛,是指一个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可以是融洽的,也可能是对抗的。这种情感气氛是由群体中的成员共同酿成的。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生活得很充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安全感,有依恋感,从而消除种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反之,如果一个群体是对抗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对立,互不信任,你争我夺,四分五裂。那么,生活在这种群体中的成员就会失去安全感、互惠感,其结果必然引发种种破坏、攻击等不良行为。因此,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会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2]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3] 马剑侠《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及矫正》.
[4] 郑全全主编《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5] 邓梅芳《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正因为农村儿童的留守性以及校内、校外以合群生活为主,决定了同伴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让农村儿童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发展,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的减少,对社会的安定和繁荣的发展是有利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农村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以期能找到适当的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与帮助。
有关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解释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大量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本能论。弗林(J.Fiynn)的生物理论认为攻击性存在于人类基因的染色体中,决定于Y染色体的多少。梅加吉(E.Megargee,1966)提出个性理论,认为暴力犯罪的人与两种个性有关:一种是控制不足,一种是长期控制。1939年,多拉德(J.Dollard)提出挫折—侵犯理论。其理论观点是攻击性行为总是挫折的结果。接着,贝克威茨研究了在什么条件下挫折会发生攻击性行为,从而提出侵犯性诱因理论。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发现挫折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样挫折情景中,一个人会伸拳头,另一个动枪、动刀,第三个却没有攻击性行为发生。因此,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机制有两种:一是强化,二是模仿。这一理论使我们知道儿童的体验和学习决定了一个人如何表达攻击性行为,所以要重视儿童时期的教育。
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时,由愤怒情绪表现出来的用言语或身体向一定对象攻击的行为。在儿童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既会影响儿童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更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
首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研究表现:幼小时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富有攻击性,其中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犯罪行为,大多数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与传统文化观念密切相关。
其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是否提供模仿的样例密切相关
经验表现,向儿童提供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也就是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对象。当前,大量电视、电影、录像片中的武打动作、枪战场面、凶杀情景等暴力情节,引诱儿童模仿打斗,表现凶残,情感冷漠,行为失常,甚至形成攻击性人格障碍。因此,给儿童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不仅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甚至会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
第三,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奖惩手段的不同而发生性质上的不同
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奖惩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另外,观察发现,容忍也是一种奖励。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当有容忍也是一种奖励。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当有容忍的在场时,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增强。研究又表明,任何形式的惩罚则会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例如,口头批评、停止活动、暂时隔离等方式,都会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减弱攻击性行为的强度。因此,奖励和惩罚是增强或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第四,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攻击性行为的反馈而发生态度上的变化
研究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和强度,往往以被攻击性行为时,被攻击者作出沉默、退缩、哭泣的态度反应时,那么,这个攻击者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别的儿童;相反,当被攻击者受到攻击时,立即给以反击,那么,这个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有所收敛,或转向另外的对象。因此,对攻击者攻击性行为的消极反应会强化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而对攻击者攻击行为的积极反应会制止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如何抑制:
(一)严格控制儿童收看电视、电影等大众的时间和内容
收看内容应有选择,应是健康的、适合儿童发展的,凡是宣扬武打、枪战、凶杀、色情等内容,腐蚀儿童身心健康的应一律制止。
(二)注意辅导方式
不论儿童中出现什么行为问题,进行辅导解决总是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接触儿童,即在情感上爱儿童,又要控制儿童,即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接纳的目的是在一个温暖的情感背景上,更有效地将父母和教师的价值观和社会化目标传递给儿童,控制的目的是在一个健康的文化背景上,向儿童提供有益的环境刺激。通过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内化为儿童的自觉行动,抑制攻击性等不良行为。一般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强制、引导、爱的收回三种。强制包括惩罚、批评、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等;引导包括说理、表扬、指明行为的后果等;爱的收回包括暂时孤立儿童、不理睬儿童、表示失望等。这些控制方式的实际效果是很复杂的,它与父母、教师和儿童原有的感情基础相关,感情基础越好,效果也就越佳。
(三)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建立都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所谓群体情感气氛,是指一个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可以是融洽的,也可能是对抗的。这种情感气氛是由群体中的成员共同酿成的。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生活得很充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安全感,有依恋感,从而消除种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反之,如果一个群体是对抗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对立,互不信任,你争我夺,四分五裂。那么,生活在这种群体中的成员就会失去安全感、互惠感,其结果必然引发种种破坏、攻击等不良行为。因此,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会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2]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3] 马剑侠《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及矫正》.
[4] 郑全全主编《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5] 邓梅芳《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