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视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有效使用学具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学具使用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学具使用步骤来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通过适时使用学具、自制学具和动手记录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具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研学后教;数学学具;实物操作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从这三句话可以看出,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重要的意义,这与我区实施的研学后教理念是相符的。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小学生天性都活泼好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差。学生操作了,研学模式的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学生是“动”起来了,学生的操作有效吗?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如何讲授有效使用学具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规范学具使用的步骤,能放能收
在低年段或是中年段课堂的学具使用中,常常有些老师说到,一发学具不得了,学生说什么也不听了,就是玩得乐,教师做什么,说什么也不管了。如果老师要靠大声吆喝或敲击黑板的办法组织教学的话,学习活动肯定是缺乏效果的。
从这一课堂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学具的确让孩子兴趣浓厚,活力十足,课堂不在沉闷,但我们必须为学具的使用设立活动制度,放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经过科组的讨论,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可以通过最简单的“发放学具——简单操作——回收学具”,通过小组长管理组员的操作,能迅速完成的,通过奖励星星、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孩子们掌握最简单的要求。第二步,提高要求:“发放学具——简单操作——思考简单问题——回收学具”。增加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开动脑筋。第三步,增加动笔的过程,“发放学具——简单操作——思考简单问题——记录——回收学具”。
通过以上的步骤,逐步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养成了学具操作的规范,“动”而不“乱”,放出去也要收得回来,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流畅。
二、适时使用学具,切合认知生长点的需要,有效突破难点
罗杰斯认为:“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学具操作切入点的把握还应该考虑学生有产生学具操作的需求,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一课上,教师就应该把握学生迫切需要借助学具解决问题的时机。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成连续图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学生一开始,根据生活经难,都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一定能密铺成连续图案,但对三角形、梯形这些图形,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作出想象。许多学生都不同意这些图形能密铺成连续图案。如果学生仍然只是靠猜测、画图,老师评解,仍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候学具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冥思苦想不能确定是否能密铺成连续图案时,学具操作就是必需的了。此刻,学生热忱希望手里有十来个同样的小三角形、梯形,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拼一拼、不费口舌的证明。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出学具操作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制学具,动手动脑,体验更深刻
高年级学生在使用学具时,常常感到学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如在学习圆柱的单元中,因为圆柱的认识、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几个课时的学习,已经对教师发放的塑料圆柱形教具十分熟悉,在后面的课堂中,已不感兴趣。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方案,让学生取回两截近似圆柱的白萝卜和小刀。由于学生尚未尝试过在数学课上切蔬菜水果,因而很是兴奋。我在课堂开始前让孩子明确,今天,我们学习圆柱的体积,就是要自己动手切萝卜,萝卜切好了,圆柱的体积的就学会了。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了。我设计了两个切法:第一个切法:是横向一片一片地切,切出来一片片的圆形。同学们发现了,圆柱其实就是一片一片的圆堆积成高度,就成了圆柱。我适时点拨,圆柱形的体积是怎样形成的?孩子们马上发现:只要算出最底下一片萝卜(圆形)的面积,再乘上有几片萝卜(高度),就是萝卜的体积。多聪明的孩子,就这样,他们马上体会到了圆柱的体积,同样是底面积乘高得到的,多了不起的发现。
我又向孩子们提议:我们还有第二种切法求出体积,不过这个切法有点难,你们能解决吗?孩子们探究的热情更高涨,开始了书本例题的切法:把萝卜切成了扇形的形状,再组合成近似长方体的形状。通过切切拼拼,孩子们体会到:底面的圆形变成了近似长方形的形状,高度不变。那么,求出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求出原圆柱的体积。通过这一个转换,可以弄清,求长方体的体积方法是底面积乘以高,那么,求圆柱的体积也同样是底面积乘以高。
这就是孩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有效地使用自制学具所体会到的动手切割的过程,比起现成的学具的拼摆,更有效,更能体现图形变化的过程。通过萝卜的变化,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就是底面积乘以高。无论孩子的脑海里记住的是哪一种体积形成的表象,那都是他毕生难忘的体验。
四、动笔记录,学具使用更有效
学具的使用不应停留在摆了摆,看一看的表象。学生需要根据学具使用过程中的情况,作出记录。活动表格,需要教师事先设计好。这正符合我们现在研学后教主题下的课堂实践活动。例如在四年级植树问题一课中,科组课例中做到一边动手摆一摆,一边记录活动情况,如下图:
通过动手操作,用摆一摆,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而第三行,孩子们发现通过摆学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脱离学具,把实物操作转化成归纳计算的方法,从而达到“用学具——记录过程——总结方法——脱离学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秋泓.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点滴[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2012(2).
[2张显元.新课程小学数学实用教学90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德鹏.操作活动要提高实效性[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2010(8).
【关键词】研学后教;数学学具;实物操作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从这三句话可以看出,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重要的意义,这与我区实施的研学后教理念是相符的。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小学生天性都活泼好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差。学生操作了,研学模式的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学生是“动”起来了,学生的操作有效吗?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如何讲授有效使用学具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规范学具使用的步骤,能放能收
在低年段或是中年段课堂的学具使用中,常常有些老师说到,一发学具不得了,学生说什么也不听了,就是玩得乐,教师做什么,说什么也不管了。如果老师要靠大声吆喝或敲击黑板的办法组织教学的话,学习活动肯定是缺乏效果的。
从这一课堂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学具的确让孩子兴趣浓厚,活力十足,课堂不在沉闷,但我们必须为学具的使用设立活动制度,放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经过科组的讨论,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可以通过最简单的“发放学具——简单操作——回收学具”,通过小组长管理组员的操作,能迅速完成的,通过奖励星星、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孩子们掌握最简单的要求。第二步,提高要求:“发放学具——简单操作——思考简单问题——回收学具”。增加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开动脑筋。第三步,增加动笔的过程,“发放学具——简单操作——思考简单问题——记录——回收学具”。
通过以上的步骤,逐步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养成了学具操作的规范,“动”而不“乱”,放出去也要收得回来,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流畅。
二、适时使用学具,切合认知生长点的需要,有效突破难点
罗杰斯认为:“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学具操作切入点的把握还应该考虑学生有产生学具操作的需求,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一课上,教师就应该把握学生迫切需要借助学具解决问题的时机。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成连续图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学生一开始,根据生活经难,都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一定能密铺成连续图案,但对三角形、梯形这些图形,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作出想象。许多学生都不同意这些图形能密铺成连续图案。如果学生仍然只是靠猜测、画图,老师评解,仍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候学具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冥思苦想不能确定是否能密铺成连续图案时,学具操作就是必需的了。此刻,学生热忱希望手里有十来个同样的小三角形、梯形,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拼一拼、不费口舌的证明。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出学具操作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制学具,动手动脑,体验更深刻
高年级学生在使用学具时,常常感到学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如在学习圆柱的单元中,因为圆柱的认识、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几个课时的学习,已经对教师发放的塑料圆柱形教具十分熟悉,在后面的课堂中,已不感兴趣。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方案,让学生取回两截近似圆柱的白萝卜和小刀。由于学生尚未尝试过在数学课上切蔬菜水果,因而很是兴奋。我在课堂开始前让孩子明确,今天,我们学习圆柱的体积,就是要自己动手切萝卜,萝卜切好了,圆柱的体积的就学会了。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了。我设计了两个切法:第一个切法:是横向一片一片地切,切出来一片片的圆形。同学们发现了,圆柱其实就是一片一片的圆堆积成高度,就成了圆柱。我适时点拨,圆柱形的体积是怎样形成的?孩子们马上发现:只要算出最底下一片萝卜(圆形)的面积,再乘上有几片萝卜(高度),就是萝卜的体积。多聪明的孩子,就这样,他们马上体会到了圆柱的体积,同样是底面积乘高得到的,多了不起的发现。
我又向孩子们提议:我们还有第二种切法求出体积,不过这个切法有点难,你们能解决吗?孩子们探究的热情更高涨,开始了书本例题的切法:把萝卜切成了扇形的形状,再组合成近似长方体的形状。通过切切拼拼,孩子们体会到:底面的圆形变成了近似长方形的形状,高度不变。那么,求出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求出原圆柱的体积。通过这一个转换,可以弄清,求长方体的体积方法是底面积乘以高,那么,求圆柱的体积也同样是底面积乘以高。
这就是孩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有效地使用自制学具所体会到的动手切割的过程,比起现成的学具的拼摆,更有效,更能体现图形变化的过程。通过萝卜的变化,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就是底面积乘以高。无论孩子的脑海里记住的是哪一种体积形成的表象,那都是他毕生难忘的体验。
四、动笔记录,学具使用更有效
学具的使用不应停留在摆了摆,看一看的表象。学生需要根据学具使用过程中的情况,作出记录。活动表格,需要教师事先设计好。这正符合我们现在研学后教主题下的课堂实践活动。例如在四年级植树问题一课中,科组课例中做到一边动手摆一摆,一边记录活动情况,如下图:
通过动手操作,用摆一摆,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而第三行,孩子们发现通过摆学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脱离学具,把实物操作转化成归纳计算的方法,从而达到“用学具——记录过程——总结方法——脱离学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秋泓.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点滴[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2012(2).
[2张显元.新课程小学数学实用教学90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德鹏.操作活动要提高实效性[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