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来,我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确立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尤其强调素质教育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由于以往对素质教育缺乏区域性、整体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过去的改革往往以局部、单项的零散性操作为主,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远远不够,导致素质教育未能形成一定体系,在前进中徘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经过反思,我区教育局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作为追求目标,即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以此指导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由于学区区域是推进素质教育最基本、最理想的单元,具有学校和教师个体改革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越秀区教育局确立了区域性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素质教育发展道路。
〓〓一、创设学区资源共享环境
〓〓学区化管理是一项教育创新工作,它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对学区内的单位资源进行清理归类,统筹规划学区内各校优质教育资源,按五项共享资源的分类把现有资源和所需资源进行清理,依托教育信息平台,提供资源目录,方便各单位根据实际进行协调使用,在学区内各校间达成了共享意愿和计划,提高学区管理运行的作用。
〓〓同时片区内以名校带动组织讲座,就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把各校现有的校本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以此增进校际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的联系中,保持同步发展的状态。
〓〓这种管理模式带来了以下的优势:
〓〓首先,在学区内能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和人力资源共享(特级、骨干教师跨校示范、交流、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
〓〓其次,能深层次挖掘和实现教育内涵的优质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在学区内实现资源融通,充分发挥学区各类教育资源的功能,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为学区内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学校之间打破“围墙”,优质学校的资源被学区内其他学校充分共享,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积极开展了教育教学及交流、培训等各项教育活动,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区域素质教育发展等方面工作中发挥区域组织协调、合作管理等作用。
〓〓二、依托学区共享资源,探寻课题带动学校发展的模式
〓〓课程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共享资源的融通,充分发挥了学区各类教育资源的功能,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条件。但如何用好这些资源,把它们作为课题研究的“左右臂”带动学区内各校合理、均衡地发展呢?
〓〓1. 成立学区科研中心备课组。由学区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组成学区科研中心备课组,结合学区的实际指导学区的学科科研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备课及研究成果学区共享,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优化学区师资力量。同时,强化教研部门的指导,教研员及时对各学区进行调研和指导,使这项工作科学地开展。
〓〓2. 面上攻破,构建“不同法人单位、联校协调研究”形式,组织研究课题群。课题群指的是若干课题的联合研究,它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为松散型,即将学区内各校相近选题的课题组织起来,建立定期的学习研讨会制度,主要目的是使各课题有通畅的信息支持,提高研究起点,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这一类课题群是通过凝集法形成的。这可以邀请当地专家与教研部门从已立项的课题目录中选择一些相近课题来组成。通过理论指导,优化队伍,来提高档次。二为紧密型,即确定一个核心课题,将这课题研究方向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委托有基础有兴趣的学校与教师分头开展研究,并定期组织研讨,联合形成不同层次的成果后结集交流。这一类课题群是通过征集法形成的。
〓〓3. 定时、定量组织有主题的征文与研讨会。由于大量的自发研究在研究之初并未以课题形式出现,但在研究取向上却有相对的集中。对于这些研究完全地纳入程序式的课题管理是比较因难的,但一些场合进行这类研究的启发、交流、评价却是相当地必要。我们把组织有主题的征文或研讨会的活动视作规划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因为主题的选择带有很强的规划与导向功能,这些征文在起到发动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一些分散问题的研究汇聚到共同的意义上来,这是对“广义课题”的有意义的规划。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创设学区资源共享环境
〓〓学区化管理是一项教育创新工作,它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对学区内的单位资源进行清理归类,统筹规划学区内各校优质教育资源,按五项共享资源的分类把现有资源和所需资源进行清理,依托教育信息平台,提供资源目录,方便各单位根据实际进行协调使用,在学区内各校间达成了共享意愿和计划,提高学区管理运行的作用。
〓〓同时片区内以名校带动组织讲座,就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把各校现有的校本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以此增进校际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的联系中,保持同步发展的状态。
〓〓这种管理模式带来了以下的优势:
〓〓首先,在学区内能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和人力资源共享(特级、骨干教师跨校示范、交流、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
〓〓其次,能深层次挖掘和实现教育内涵的优质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在学区内实现资源融通,充分发挥学区各类教育资源的功能,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为学区内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学校之间打破“围墙”,优质学校的资源被学区内其他学校充分共享,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积极开展了教育教学及交流、培训等各项教育活动,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区域素质教育发展等方面工作中发挥区域组织协调、合作管理等作用。
〓〓二、依托学区共享资源,探寻课题带动学校发展的模式
〓〓课程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共享资源的融通,充分发挥了学区各类教育资源的功能,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条件。但如何用好这些资源,把它们作为课题研究的“左右臂”带动学区内各校合理、均衡地发展呢?
〓〓1. 成立学区科研中心备课组。由学区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组成学区科研中心备课组,结合学区的实际指导学区的学科科研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备课及研究成果学区共享,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优化学区师资力量。同时,强化教研部门的指导,教研员及时对各学区进行调研和指导,使这项工作科学地开展。
〓〓2. 面上攻破,构建“不同法人单位、联校协调研究”形式,组织研究课题群。课题群指的是若干课题的联合研究,它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为松散型,即将学区内各校相近选题的课题组织起来,建立定期的学习研讨会制度,主要目的是使各课题有通畅的信息支持,提高研究起点,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这一类课题群是通过凝集法形成的。这可以邀请当地专家与教研部门从已立项的课题目录中选择一些相近课题来组成。通过理论指导,优化队伍,来提高档次。二为紧密型,即确定一个核心课题,将这课题研究方向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委托有基础有兴趣的学校与教师分头开展研究,并定期组织研讨,联合形成不同层次的成果后结集交流。这一类课题群是通过征集法形成的。
〓〓3. 定时、定量组织有主题的征文与研讨会。由于大量的自发研究在研究之初并未以课题形式出现,但在研究取向上却有相对的集中。对于这些研究完全地纳入程序式的课题管理是比较因难的,但一些场合进行这类研究的启发、交流、评价却是相当地必要。我们把组织有主题的征文或研讨会的活动视作规划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因为主题的选择带有很强的规划与导向功能,这些征文在起到发动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一些分散问题的研究汇聚到共同的意义上来,这是对“广义课题”的有意义的规划。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