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重视。文章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包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所谓“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而解决问题正是“学以致用”的终极体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培养。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限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有心培养却不得启发,以致部分小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相对较弱,这就给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在培养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让其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其实是对其思维的一种锻炼,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此外,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益,有利于新课标规定下的数学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其次,传统教育背景下,部分小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而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能够凸显小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指导解题技巧,培养解题好习惯
想要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其掌握解题技巧,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解题之时仔细审题,并且将题目中的关键已知条件重点标注出来,为寻找解题突破口做好准备。其次,对目标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抓住其中隐藏的一些关键词,通常借此可以确定解题范围。对于那些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条件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要注意关注问题当中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条件,防止落入出题者设置的一些文字陷阱。比如,给出水池的长宽高,让求其蓄水容量,前面长宽高的单位均为米,最后求解的蓄水容量单位是立方分米,小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忘记单位换算这一步,造成解题失误。再次,对已知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或者是重新組合,具体可以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信息整理,这样可以让已知条件变得更加清晰,为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打好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解题兴趣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成长阅历不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但是他们在面对未知事物之时,却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将驱使他们主动投入相关的学习和探索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其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据此唤醒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做出良好的保障。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和探索,采用各种方式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在进行“小数除法”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激发小学生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且有效锻炼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为其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教师结合班级日常活动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班现在有班费24.5元,卖废品又获得16.1元,同学们打算将这些钱用来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如果用来买《少儿科普杂志》,总共能买7本,如果用来买跳绳,总共能买14根,如果买3本杂志,剩下的钱都用来买跳绳,那么最多能买几根跳绳呢?这样的问题情境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容易激发起小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并在真实解题的过程中促进其解答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解答问题的耐心,经常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仔细研究、认真分析,耐心十足地去解答问题,但是遇到一些比较枯燥,不感兴趣的问题就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当然,还有部分小学生只喜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就容易放弃,或者是敷衍了事,这对于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其在与他人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增强其解题时的耐心,而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还能相互启发、彼此借鉴,能够更好地激发其解题兴趣,有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解题技巧、设置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发散思维、开展梯度训练等方式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当然,教师还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小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对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宋乃庆,周莞婷,陈婷,李欣莲,蔡金法.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4):24-29.
[2] 蔡金法,姚一玲.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4):42-4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包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所谓“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而解决问题正是“学以致用”的终极体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培养。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限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有心培养却不得启发,以致部分小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相对较弱,这就给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在培养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让其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其实是对其思维的一种锻炼,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此外,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益,有利于新课标规定下的数学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其次,传统教育背景下,部分小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而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能够凸显小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指导解题技巧,培养解题好习惯
想要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其掌握解题技巧,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解题之时仔细审题,并且将题目中的关键已知条件重点标注出来,为寻找解题突破口做好准备。其次,对目标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抓住其中隐藏的一些关键词,通常借此可以确定解题范围。对于那些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条件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要注意关注问题当中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条件,防止落入出题者设置的一些文字陷阱。比如,给出水池的长宽高,让求其蓄水容量,前面长宽高的单位均为米,最后求解的蓄水容量单位是立方分米,小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忘记单位换算这一步,造成解题失误。再次,对已知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或者是重新組合,具体可以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信息整理,这样可以让已知条件变得更加清晰,为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打好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解题兴趣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成长阅历不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但是他们在面对未知事物之时,却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将驱使他们主动投入相关的学习和探索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其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据此唤醒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做出良好的保障。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和探索,采用各种方式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在进行“小数除法”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激发小学生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且有效锻炼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为其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教师结合班级日常活动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班现在有班费24.5元,卖废品又获得16.1元,同学们打算将这些钱用来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如果用来买《少儿科普杂志》,总共能买7本,如果用来买跳绳,总共能买14根,如果买3本杂志,剩下的钱都用来买跳绳,那么最多能买几根跳绳呢?这样的问题情境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容易激发起小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并在真实解题的过程中促进其解答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解答问题的耐心,经常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仔细研究、认真分析,耐心十足地去解答问题,但是遇到一些比较枯燥,不感兴趣的问题就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当然,还有部分小学生只喜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就容易放弃,或者是敷衍了事,这对于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其在与他人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增强其解题时的耐心,而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还能相互启发、彼此借鉴,能够更好地激发其解题兴趣,有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解题技巧、设置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发散思维、开展梯度训练等方式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当然,教师还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小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对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宋乃庆,周莞婷,陈婷,李欣莲,蔡金法.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4):24-29.
[2] 蔡金法,姚一玲.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