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步入2010年的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环保形势依然较严峻。
2010年真是个特殊的年份呀。她既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收官之年, “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开启之年;她也是改变发展方式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为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和打响“十二五”环保战役的不可跨越的一步。
2007年减排“新政”力挽狂澜
随着,2007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责任考核方案遏制了中国环境污染的局面,核心是减排的成绩直接和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每年国务院都要两次向公众发布各地减排的成绩单。
在重拳出击下,2007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了下降的势头。2007年由此被环保业内人士被称之为“中国减排的拐点”。
2007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了下降的势头。专家指出,通常2007年这个节点被环保系统内人士被称为“减排的拐点”。
特别是2009年,环保部还对减排进度较慢的8个省份发出了减排预警,约谈了当地政府领导。减排的压力从中央往下传递到各级政府,个别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市(县)主管领导将给予行政记过或撤职处分。
事实上,自从2007年减排“新政”出台后,全国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据初步测算,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分别下降4.5%和3.2%,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减排目标提速产业结构调整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从2009年的“保增长”转向2010年的“促转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分析人士普遍指出,“十二五”中国将遭遇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手,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主动有效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冯志强在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时期,压力与机遇并存,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十分关键。
很多专家都认识到新能源的发展对于“十二五”环保减排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东明在1月20日由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新能源博览会”上指出可再生能源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是能源领域最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未来谁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装备技术,谁就拥有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动权。
从严控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等环境保护措施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从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环保部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4.8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环评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以及山东省钢铁行业,作出暂停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决定。
低碳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二五”减排必然会遇到产业结构的问题,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高污染、高能耗的门槛还没有迈过去,若结构调整不好,压力就会更大,冯志强认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研究员李雷告诉《中国联合商报》,“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部分高耗能产业势在必行。当前,在减少能源消耗总量方面,国家除了重视节能技术外,更重视用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国家将会继续加强单位GDP能耗考评,并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承诺结合起来”。
任东明认为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使新能源人才结构优化,现实中大量缺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缺乏既掌握技术、又懂得行业管理、具有发展眼光的战略型人才。
当然,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新能源的某些环节也会产业结构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主要是制造业方面。李雷告诉本报记者,“能耗指标考评加强后,新能源领域一些耗能比较高的环节,相关企业在项目立项等方面难度将增大。目前,工信部等国家主管机构也就多晶硅生产等出台了一些准入标准。但是总的来说,这并不是限制产业发展,而是促使产业发展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健康。”
消息人士称,2010年中国将继续继续加大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投入,同时在农村继续加大沼气能源的利用,并强化建筑节能指标的考评,在保增长、促内需的同时,新能源领域会适时地向外资开放。
2010年真是个特殊的年份呀。她既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收官之年, “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开启之年;她也是改变发展方式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为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和打响“十二五”环保战役的不可跨越的一步。
2007年减排“新政”力挽狂澜
随着,2007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责任考核方案遏制了中国环境污染的局面,核心是减排的成绩直接和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每年国务院都要两次向公众发布各地减排的成绩单。
在重拳出击下,2007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了下降的势头。2007年由此被环保业内人士被称之为“中国减排的拐点”。
2007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了下降的势头。专家指出,通常2007年这个节点被环保系统内人士被称为“减排的拐点”。
特别是2009年,环保部还对减排进度较慢的8个省份发出了减排预警,约谈了当地政府领导。减排的压力从中央往下传递到各级政府,个别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市(县)主管领导将给予行政记过或撤职处分。
事实上,自从2007年减排“新政”出台后,全国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据初步测算,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分别下降4.5%和3.2%,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减排目标提速产业结构调整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从2009年的“保增长”转向2010年的“促转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分析人士普遍指出,“十二五”中国将遭遇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手,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主动有效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冯志强在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时期,压力与机遇并存,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十分关键。
很多专家都认识到新能源的发展对于“十二五”环保减排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东明在1月20日由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新能源博览会”上指出可再生能源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是能源领域最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未来谁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装备技术,谁就拥有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动权。
从严控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等环境保护措施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从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环保部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4.8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环评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以及山东省钢铁行业,作出暂停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决定。
低碳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二五”减排必然会遇到产业结构的问题,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高污染、高能耗的门槛还没有迈过去,若结构调整不好,压力就会更大,冯志强认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研究员李雷告诉《中国联合商报》,“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部分高耗能产业势在必行。当前,在减少能源消耗总量方面,国家除了重视节能技术外,更重视用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国家将会继续加强单位GDP能耗考评,并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承诺结合起来”。
任东明认为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使新能源人才结构优化,现实中大量缺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缺乏既掌握技术、又懂得行业管理、具有发展眼光的战略型人才。
当然,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新能源的某些环节也会产业结构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主要是制造业方面。李雷告诉本报记者,“能耗指标考评加强后,新能源领域一些耗能比较高的环节,相关企业在项目立项等方面难度将增大。目前,工信部等国家主管机构也就多晶硅生产等出台了一些准入标准。但是总的来说,这并不是限制产业发展,而是促使产业发展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健康。”
消息人士称,2010年中国将继续继续加大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投入,同时在农村继续加大沼气能源的利用,并强化建筑节能指标的考评,在保增长、促内需的同时,新能源领域会适时地向外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