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高校的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产、学、教、研的“供需共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已得到普遍的共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探讨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为高校进行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建议,亦为地方政府吸引人才、发展经济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校;政府;合作;专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6-008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高校的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产、学、教、研的“供需共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已达成普遍的共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校企合作,有关校政合作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存在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的怪象,走出这种格局的出路可以考虑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为解决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的问题搭建平台。原因在于,专业实习是大学生完成了本专业几乎全部主要课程后进行的实习,大学生有了比较系统的关于本专业的知识架构,具备了实习的理论基础,需要到岗位上体验具体业务的要求,这也有利于大学生加强对具体业务的认识,为毕业前的择业做准备。实际中,也有不少政府部门已与高校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如湖北黄冈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文献述评
有关大学生实习的研究有大量文献,并主要集中于实习模式的研究,实习模式目前主要有顶岗式、订单式、合作双赢式。各种形式的实习模式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但最终目的均在于根据市场经济需求为大学生安排合适的岗位,提升大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
关于大学生专业实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建专业实习基地的探讨,大多数观点推崇实行“二合一”模式,也就是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将实习岗位的实践调整到学校的课程设计之中,高校与接收实习的单位共同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高校的教师亲自在接收实习的单位给学生讲解学校讲授知识与实践工作的关联,校外指导老师给学生讲解岗位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实现全方位的校内外合作。
关于校内外合作存在问题的研究,部分文献通过问卷、座谈、写实习报告的形式收集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大学生专业实习中存在设施不健全、软硬件资源缺乏等问题。
另有文献讨论了国外校园内外合作的专业实习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四种典型模式。他们共同强调课堂教学与社会工作实踐的结合,使校企两个不同的工作领域在不断的磨合与合作中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 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的格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高校和企业都在各自的权限与业务范围内群策群力,推出了增加高素质教育培养单位和招生计划、以创业促就业等多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但这些模式无法提高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耦合性。本课题认为,之所以出现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的格局,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的需求未能融入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大学生从校门直接踏入社会时缺乏适应能力。为打破这种僵局,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岗位供需的桥梁,武汉的高校借湖北教育强市——黄冈市推出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活动之际,全校动员起来组织学生赴黄冈实习,将黄冈的用人单位作为专业实习的场所,在真实的岗位上进行专业实习。本课题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对黄冈市推出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专业实习教学,更重要的还在于,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与实证分析,从经验证据上回答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格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真正解决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的问题提供建议。
把高校的学生专业实习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按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组织专业实习,探索出适合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共赢的专业实习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缩短大学生入职后的就业适应期,有利于人才的稳定以及健康有序的人才流动。
3 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的注意事项
3.1 政府部门应注意的事项
3.1.1实习单位的安排
地方政府部门应向各单位宣传接纳大学生专业实习对于吸引人才、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提升单位知名度等多方面的作用,使企事业单位有动力接纳学生专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归口管理部门,应事先做好调研,掌握哪些单位或部门人手紧张、哪些单位或部门管理水平需提升等充分的信息,以将大学生安排到最需要的单位或部门去。
3.1.2学生安全的保障
政府部门担负着大学生专业实习的落实工作,应为大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对于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住宿、工作、生活等做好安全措施,购买意外险,大学生实习期间参与调研等应统一组织,安排专人带队或负责联系。
3.1.3实习效果的确保
大学生到各地实习实训不能走过场,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跟踪,了解实习效果。为了确保实习效果,应尽量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学生的兴趣安排实习,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如果出现人员富余则应及时调换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
3.2 高校应注意的事项
3.2.1实习前的动员
研究大学生在地方政府提供的实习岗位进行专业实习的动机与对就业的影响,理性评判大学生赴用人单位开展专业实习的价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把握在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
3.2.2实习中的跟踪
大学生由地方政府部门接收安排到实习岗位后,高校并不能完全不做任何管理工作,而应实时跟踪。应指定定专人与实习的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大学生在实习工作中遇到岗位不适应或不理解的情形,有的大学生出于对政府部门的“敬畏”可能不愿意提出来,这时就需要高校安排专人与大学生沟通,做好大学生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
3.2.3实习后的总结
大学生到各地实习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对政府部门、大学生和高校均有利的做法,规避实习效果差的做法。同时将大学生专业实习的经验推广到其他专业。
4 结语
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教学既是关乎高校一次就业率的微观问题,又是关乎大学生就业适应性、就业稳定性的大局性问题,还是关乎广大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与业务开展的效率与效果以及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问题。实践中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对高校的专业实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各地纷纷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为大学生毕业之前的实习提供了机会。为充分利用这些实习机会,本文结合以往大学生到地方实习实训平台进行实习的开展情况,指出了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应注意的事项,以达到专业实习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政府;合作;专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6-008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高校的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产、学、教、研的“供需共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已达成普遍的共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校企合作,有关校政合作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存在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的怪象,走出这种格局的出路可以考虑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为解决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的问题搭建平台。原因在于,专业实习是大学生完成了本专业几乎全部主要课程后进行的实习,大学生有了比较系统的关于本专业的知识架构,具备了实习的理论基础,需要到岗位上体验具体业务的要求,这也有利于大学生加强对具体业务的认识,为毕业前的择业做准备。实际中,也有不少政府部门已与高校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如湖北黄冈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文献述评
有关大学生实习的研究有大量文献,并主要集中于实习模式的研究,实习模式目前主要有顶岗式、订单式、合作双赢式。各种形式的实习模式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但最终目的均在于根据市场经济需求为大学生安排合适的岗位,提升大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
关于大学生专业实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建专业实习基地的探讨,大多数观点推崇实行“二合一”模式,也就是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将实习岗位的实践调整到学校的课程设计之中,高校与接收实习的单位共同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高校的教师亲自在接收实习的单位给学生讲解学校讲授知识与实践工作的关联,校外指导老师给学生讲解岗位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实现全方位的校内外合作。
关于校内外合作存在问题的研究,部分文献通过问卷、座谈、写实习报告的形式收集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大学生专业实习中存在设施不健全、软硬件资源缺乏等问题。
另有文献讨论了国外校园内外合作的专业实习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四种典型模式。他们共同强调课堂教学与社会工作实踐的结合,使校企两个不同的工作领域在不断的磨合与合作中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 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的格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高校和企业都在各自的权限与业务范围内群策群力,推出了增加高素质教育培养单位和招生计划、以创业促就业等多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但这些模式无法提高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耦合性。本课题认为,之所以出现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的格局,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的需求未能融入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大学生从校门直接踏入社会时缺乏适应能力。为打破这种僵局,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岗位供需的桥梁,武汉的高校借湖北教育强市——黄冈市推出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活动之际,全校动员起来组织学生赴黄冈实习,将黄冈的用人单位作为专业实习的场所,在真实的岗位上进行专业实习。本课题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对黄冈市推出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专业实习教学,更重要的还在于,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与实证分析,从经验证据上回答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共存格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真正解决大学生“一岗难求”与用人单位“一才难求”的问题提供建议。
把高校的学生专业实习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按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组织专业实习,探索出适合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共赢的专业实习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缩短大学生入职后的就业适应期,有利于人才的稳定以及健康有序的人才流动。
3 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的注意事项
3.1 政府部门应注意的事项
3.1.1实习单位的安排
地方政府部门应向各单位宣传接纳大学生专业实习对于吸引人才、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提升单位知名度等多方面的作用,使企事业单位有动力接纳学生专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归口管理部门,应事先做好调研,掌握哪些单位或部门人手紧张、哪些单位或部门管理水平需提升等充分的信息,以将大学生安排到最需要的单位或部门去。
3.1.2学生安全的保障
政府部门担负着大学生专业实习的落实工作,应为大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对于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住宿、工作、生活等做好安全措施,购买意外险,大学生实习期间参与调研等应统一组织,安排专人带队或负责联系。
3.1.3实习效果的确保
大学生到各地实习实训不能走过场,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跟踪,了解实习效果。为了确保实习效果,应尽量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学生的兴趣安排实习,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如果出现人员富余则应及时调换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
3.2 高校应注意的事项
3.2.1实习前的动员
研究大学生在地方政府提供的实习岗位进行专业实习的动机与对就业的影响,理性评判大学生赴用人单位开展专业实习的价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把握在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
3.2.2实习中的跟踪
大学生由地方政府部门接收安排到实习岗位后,高校并不能完全不做任何管理工作,而应实时跟踪。应指定定专人与实习的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大学生在实习工作中遇到岗位不适应或不理解的情形,有的大学生出于对政府部门的“敬畏”可能不愿意提出来,这时就需要高校安排专人与大学生沟通,做好大学生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
3.2.3实习后的总结
大学生到各地实习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对政府部门、大学生和高校均有利的做法,规避实习效果差的做法。同时将大学生专业实习的经验推广到其他专业。
4 结语
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教学既是关乎高校一次就业率的微观问题,又是关乎大学生就业适应性、就业稳定性的大局性问题,还是关乎广大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与业务开展的效率与效果以及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问题。实践中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对高校的专业实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各地纷纷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为大学生毕业之前的实习提供了机会。为充分利用这些实习机会,本文结合以往大学生到地方实习实训平台进行实习的开展情况,指出了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专业实习教育应注意的事项,以达到专业实习的效果。